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且恶性程度和致死率均较高。传统的影像技术对胶质瘤的诊断优势有限,很难提供胶质瘤分子水平的生物特性信息。分子影像学应用能与分子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探针,借助影像技术,可在体、无创、重复、实时地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定性和定量地研究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为提高对胶质瘤生物行为、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分子影像领域中领先的成像技术,同时也是分子影像的代表,并且随着高特异性分子成像探针的开发,将会使分子影像学在胶质瘤的诊断中彰显无尽的魅力。本文将对分子影像学在胶质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影像学 (molecularimaging)是随着影像医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相互融合形成的新的研究领域。分子成像可以广义地定义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生物进程的体内描述和测量。与一般的临床影像比较 ,它探测疾病基础上的分子异常 ,而不是这些分子改变的最终结果的成像。即从生理、生化水平认识疾病 ,阐明病变组织生物过程的变化、病变细胞基因表达、代谢活性高低、病变细胞是否存活以及细胞内生物活动的状态等 ,为临床早早期诊断、治疗和疾病的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信息。分子影像就是以图像的形式从分子水平描绘正常及病变…  相似文献   

3.
Gd(Ⅲ)类分子探针在MRI分子影像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影像学是现今影像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它是指活体状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方法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磁共振(MRI)分子影像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的MRI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在传统MRI技术基础上,以特殊分子或细胞作为成像对象(靶结构),把非特异性物理成像转为特异性分子成像。  相似文献   

4.
分子影像学是一门交叉融合学科,整合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分子影像学发展极为迅速,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特别是肿瘤微环境成像、肿瘤精准诊疗、诊疗一体化等方向,但在分子靶标选择、分子探针研发和临床转化等方向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袁亮  邹利光   《放射学实践》2012,27(3):353-355
分子影像学是指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1].肿瘤分子影像学的目标是检测癌前病变和微小肿瘤,发现癌前病变生物学特性,预测病变临床过程和评价疗效[2].在光学、核医学、超声、CT及MRI等影像技术中,MRI空间分辨力最高,可达到25~100 μm,且能多序列成像,同时获得解剖及生理信息,这是其它影像技术尚无法达到的优点[3].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作为分子探针的优点是体积小,具有出色的质子弛豫增强能力[4],对各种生物屏障有穿透作用,可提高靶向结合力[1];每个MNPs表面可能存在超过10万个的对比金属离子和归巢数百配体,这种表面积/体积比增强效应极大地提高了靶向亲和力和信号放大[5],在肿瘤血管生成、转移、细胞凋亡、酶活性研究方面潜力较大[6].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分子影像学迅速发展,为分子生物学、临床靶向治疗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活体内监测手段.但目前多种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对大动物乃至人的研究工作受到极大限制,使得分子影像学仍处于小动物基础成像或临床前研究阶段.介入分子影像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优化分子探针导入方式、改良现有分子成像技术装置等,使分子影像学从小动物基础研究发展为大动物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成为可能,并最终成为临床转化的重要桥梁.同时,介入分子影像学融合了分子影像诊断学与临床靶向治疗学,这无疑将成为推动临床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力量,对未来临床诊治工作产生又一革命性影响,也是未来介入放射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MR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 2 0年间 ,医学影像学有了明显进展 ,各种影像设备的分辨率不断提高 ,一些实验性成像系统已具有了显微分辨能力[1] ,这些进展将活体影像学带进了基础科学 ,使其可以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与此同时 ,分子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 ,为基因组研究、疾病机理分子水平的阐明及基因治疗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据此 ,Weissleder等[2 ] 提出了分子影像学 (molecularimaging)的概念 ,它指的是活体状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方法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传统的影像诊断显示的是一些分子改变的终效应 ,而分子影…  相似文献   

8.
关于PET/CT与分子影像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刚刚迈入 2 1世纪 ,许多新的仪器、新的学科、新的思维就向我们迎面扑来 ,核医学已突破了原先自身的框架而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而其他学科也已渗透到我们核医学领域。最突出的新学科是分子影像学 ,最突出的新仪器是PET CT。融合二字的含义也更加广泛了 ,不仅是两幅图像、两种机器的融合 ,而是多功能、多学科、多种人才的融合。这些对核医学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一、分子影像学的定义及内涵分子影像学 (molecularimaging)是医学影像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 ,其涉及物理、化学、核医学、影像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分子影像学的开拓者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Weissleder给分子影像学下了这样的定义 :活体状态下 ,应用影像学对细胞和分子水平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1,2 ] 。从临床角度看 ,分子影像学的内涵是借助现代影像学技术 ,从分子水平研究和观察疾病发生、发展中病理生理变化和代谢功能改变。分子影像学有几个特点 :①分子影像学不同于传统的影像学 ,其成像基础或成像参数一定是某种或某类分子 ,称分子探针。②分子影像学研究的是临床可视影像 ,而不是单个分子或细胞构成的分子谱或细胞图。③分子影像学观察的...  相似文献   

9.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5):636+662+697+729+737
由滨州医学院和磁共振成像杂志社合作主办的第一届分子影像学齐鲁国际论坛暨第三届山东省分子影像学学术大会,定于2012年9月21~24日在烟台召开,届时将有众多的国际、国内著名专家到会作专题报告,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现在开始征文,欢迎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踊跃投稿及参会。一、征文内容以分子影像学相关研究内容为主:各种分子影像学成像新技术;分子探针制备;分子影像学实验和临床初步应用;药物靶向治疗和随访;分子影像学管理和质量控制及其他影像医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论著、讲座、述评、综述、短篇报道、病例讨  相似文献   

10.
分子影像学的概念由Weissleder于2001年首先提出,指的是用影像学的方法在活体的条件下反映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相对于离体检测,其优势在于实时、无创地对同一机体进行纵向动态的观察,获得系统信息。因此,尽管分子影像学起源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影像技术学的结合,但是所涉及的领域已大大超越了这些学科的范畴。相对于传统的影像学,分子影像学偏重于疾病的基因分子水平的异常.而不是基因分子改变的最终效应。分于影像学使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成像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等方面发展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也是分子和基因水平治疗新技术讲入临床所必须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影像成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合成化学及信息科学等的发展,分子影像学在新近的研究中也有所进展。本次大会上关于分子影像学方面的文章共有71篇,主要涉及MRI、PET、超声及多模态分子成像的对比剂、探针、细胞示踪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和药物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子影像能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显示活体内的生物学过程,为疾病的早期无创性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分子水平的信息.分子影像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1]以来,一直受到生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均快速发展,使医学影像学正从宏观的解剖影像时代进入微观的分子影像时代.这种从非特异性的物理学成像到相对特异性的分子成像的转变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先进的影像学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晶,是当今影像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核医学是分子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PET和SPECT技术。目前,CT、MRI、超声、光学成像等影像技术与分子核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以及多模式放射性药物探针的研究及应用成为核医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分子核医学在疾病的生物治疗疗效评估研究,基因治疗及其监测,干细胞生长、繁殖、迁移监测,以及新药的开发和筛选等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将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核医学是分子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PET和SPECT技术.目前,CT、MRI、超声、光学成像等影像技术与分子核医学影像技术的融合,以及多模式放射性药物探针的研究及应用成为核医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分子核医学在疾病的生物治疗疗效评估研究,基因治疗及其监测,干细胞生长、繁殖、迁移监测,以及新药的开发和筛选等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将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分子影像学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龙江  祁吉 《放射学实践》2005,20(4):336-341
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给医学影像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细胞及分子水平无创地研究活体疾病的分子事件使得影像医学迈进了一片新的研究领域,开辟了影像医学新的学科分支,即分子影像学。随着更多的影像科医生涉足于该领域的研究,影像学在将其从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临床实用方面必定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与应用这些新的技术,应该对本研究领域内一些基本的概念有所理解,本文结合文献编译了这些基本词汇的释义,希望对理解分子影像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张炜  甑涛  杨茜  王建武   《放射学实践》2011,26(3):240-245
分子影像学对现代医学的实践和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肿瘤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影像设备及相关学科如生物、物理、化学及多种交叉学科的发展,为影像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分子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本次RSNA会议上,各项科学报告主要就分子影像学在疾病尤其是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各种新的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分子影像学时代的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 ,已具有了显微分辨能力 ,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 ,改变了传统医学影像学只能显示解剖学和病理学改变的形态显像能力 ,并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互融合 ,奠定了分子影像学 (molecularimaging)的物质基础。何谓分子影像学 ?Weissleder于 1999年提出了分子影像学的概念 :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近2 0年来 ,在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同时 ,分子生物学突飞猛进 ,但是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之间一直缺乏相互连接的“桥梁” ,而分子影像技术可将两…  相似文献   

18.
柴学  张帆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2009,24(5):565-568
分子影像学是指借助无创性的影像手段在活体内定量地、可重复性地显示靶细胞或分子变化的信息,并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的科学。分子成像主要包括核素分子成像(PET)、MR分子成像和光学成像等。其中MRI无电离辐射、重复性、能提供三维信息,并比传统的组织学检查更立体、更快速等优点而备受关注。随着分子纳米技术的发展,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作为MRI的对比剂尤其存分子影像学方面也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分子影像技术为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了新的方法,MRI在自身成像优势的基础上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在分子影像学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是一种新型的MRI对比剂,在MRI分子成像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总结和评述了SPIO在MRI分子影像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分子影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影像学是在分子水平,对活体特征和生物进程成像。相对于经典的影像诊断学,它偏重于疾病的基础变化、基因分子水平的异常,而不是基因分子改变的最终效应。分子信号成像技术是一个全新领域,放射学家在其中担任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介绍分子医学及分子影像学的最新进展来评估靶分子。将来,通过加深对疾病本质的理解,靶分子成像技术将广泛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