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情高危预警评分(MEWS)和医护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胸外科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0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将MEWS评分及SBAR沟通模式运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早期预警。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前潜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识别率、病死率,医生、护士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医生、护士、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前潜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识别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MEWS评分和SBAR沟通模式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观察可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危急值处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急诊抢救室158例报告危急值的患者,在运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对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危急值平均处置时间、医护满意度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提高、危急值平均处置时间缩短、医护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危急值的汇报及处置,能让护士全方位掌握患者的病情,准确进行汇报,为患者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促进了医护团队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SBAR沟通模式干预,分析护理人员的病情观察质量、患者负面情绪变化状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患者满意度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质量全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交接班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患者负面情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联合标准沟通模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36例在儿科住院的患儿及56名儿科医护人员(医生23名、护士33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1年4—9月住院的31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住院的31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病情监护方法、医患沟通和医护沟通模式;观察组建立PEWS联合标准沟通模式,采用PEWS进行病情监护,分别采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CICARE沟通模式进行医护沟通、护患沟通。比较PEWS联合标准沟通模式实施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水平及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患儿住院日。结果 PEWS联合标准沟通模式实施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水平及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患儿住院日更短(均P<0.05)。两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  相似文献   

5.
环霞  魏云  毛莉瑾 《安徽医学》2019,40(7):826-828
目的探讨基于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的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普外科护士向医师汇报病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SBAR小组,设计普外科SBAR病情汇报指引单,并针对SBAR相关内容进行培训。2018年1~6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11楼病区护士应用SBAR模式向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并对护士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实施SBAR病情汇报模式前后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使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病情汇报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85. 86±16. 10)分,高于实施前(261. 19±9. 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医师对护士满意度得分为(95. 81±3. 34)分,高于实施前的(90. 52±3. 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能够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医护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BAR模式在责任护士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南昌某三甲医院一个临床科室,并采用简单随机抽签方法将科内责任护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试验前进行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知识培训,并制定SBAR模式操作细则,在床头交接班过程中根据细则具体实施;对照组则延用传统交接班模式.对比2组责任护士的病情知晓情况、 专科知识掌握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责任护士的病情知晓情况、专科知识掌握、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责任护士床旁交接班中加强应用SBAR模式,能够提高责任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明显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在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实施传统床旁护理交接的31例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床旁护理交接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的31例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率,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率为96.15%(25/26),高于实施后的69.23%(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务意识、生活照料、健康指导、满意度评价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5%(2/31),低于对照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器官移植科危重患者床旁护理交接可提高护理人员患者病情掌握率和护理质量评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传统床旁护理交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9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访视组(45例)和非访视组(45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护理配合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焦虑程度。结果:术前访视组术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有效咳痰,监护期间有无躁动、吐气管插管、自行拔管)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CU护士实施术前访视能提高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护理配合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遵医行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63-165
目的探讨SBAR交流模式在临床病情汇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病房24名护士纳入本研究,比较2016年1~6月SBAR交流模式实施前及2016年7~12月SBAR交流模式实施后医护工作情况,并对SBAR交流模式对护士工作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 SBAR交流模式实施后护士沟通技巧考核评分、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医生有效信息掌握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提升,临床病情汇报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名护士均认为SBAR交流模式可行,其中83.33%的护士认为SBAR交流模式实施后使工作条理更清晰、工作关注点更明确,87.50%护士认为提高了工作效率,79.17%护士认为提高了自身思维判断力,91.67%护士认为加强了医护人员间的交流。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病情汇报,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医护沟通效率,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医生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模式在神经外科实习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神经外科以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实习的2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4—7月神经外科以思维导图模式进行实习的21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进行为期3个月实习培训,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专科技能)及满意度(实习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专科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实习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思维导图模式开展神经外科实习生培训,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取得满意成绩,且实习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管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将我院20名护士长作为观察对象,于2018年开始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过程中,将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的2018年1至12月于SBAT沟通模式实施前的2017年1至12月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的护理管理质量总评分及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总评分均显著高于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前后对比(P0.05)。结论临床在护理管理人员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74-177
目的 探讨经过改良后的早期预警MEWS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ICU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构建和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ICU住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观察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护士、医生交接班及汇报病情时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照组采纳传统的方法交接班及汇报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及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和病情、异常化验结果、治疗、存在的风险、护理重点的了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医患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统计抽查医患人员对患者病情了解情况,观察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对医生及护士工作态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ICU病房中的患者应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进行评估、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医疗过程中由于人为造成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同时增加了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信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下疼痛管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下疼痛管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对比护理前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呈降低趋势(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下疼痛管理可以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强髋关节功能,从而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7):142-145
目的探讨产科专科护士在分娩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由普通护士进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科护士进行专科化系统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护理情况和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妇分娩方式、心理状态(紧张、SAS评分、W-DEQ≥85分)、疼痛程度VAS评分、产后出血率、产后自主排尿率、24 h~48 h下床活动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在产科分娩护理中的使用,体现出专科护士较强的专业素质,护理工作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提升了分娩护理服务质量及产妇满意度,促进了我院产科专科护士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17个病区,依据SBAR沟通模式实施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分别在实施前和实施后6个月调查护士对规范化交接班流程的效果评价及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结果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实施后,护士对护理交接班部分条目的效果评价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且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规范化交接班流程可规范交接顺序、交接内容并明确职责,能促进有效沟通,使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保证患者安全,得到护士的普遍认可并可大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行专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80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专科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不同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通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0.0%,自主排尿恢复率为67.5%;观察组分别为95.0%、90.0%;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行专科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32-135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配合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与重症监护患者转送中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接收并转运至重症监护的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三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转运交接模式,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B组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C组采用无缝隙护理配合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观察三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C组患者转运交接中各项护理效果评分、满意度评分、整体护理效果评分及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和B组(P0.05),且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配合SBAR标准化护理模式可降低急诊与重症监护患者转送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专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临床专科护理培训的123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2)。其中对照组护士进行心血管护理学、心理学常规教学、实习。观察组护士采用双心护理的临床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学习前后,对两组护士进行双心护理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考试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学习后,带教老师开展临床带教评价。结果观察组双心护理相关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心护理实践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临床带教评分的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患者沟通满意度和整体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双心护理模式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双心护理知识和应用实践水平,有助于完善心血管专科护士教学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8年9月普通病房收入或者转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以往临床护理工作模式,由医生下达护理等级医嘱,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心内科专科护理分级模式,主要是运用自制的心血管专科疾病病情评估表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医护合作共同确定护理等级。比较2组死亡率、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内科实施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分级准确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SBAR沟通模式联合Mini-CEX评价模式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70名实习护士,按照实习年度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5名,实验组实行SBAR沟通模式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教学.观察两组基于Mini-CEX评价模式下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