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肺部感染患者脓肿拟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oides abscessus complex,MABC)进行菌种鉴定,探讨海南地区MABC肺部感染菌种类型、药物敏感性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4—2021年期间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呼吸道标本并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通过对硝基苯甲酸/噻吩-2-羧酸肼(PNB/TCH)培养基与DNA微阵列芯片法初步鉴定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菌株,再采用hsp65及rpoB基因测序法鉴定MABC及其亚种,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集3 02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标本,从123例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培养鉴定出124株MABC菌株,包括脓肿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Mycobacteroides abscessus subsp.abscessus)74株,脓肿拟分枝杆菌马赛亚种(Mycobacteroides abscessus subsp.massiliense)38株,脓肿拟分枝杆菌博莱亚种(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ACTECMGIT960系统,分子菌种鉴定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脊柱结核标本分别应用BACTECMGIT960及罗氏培养基培养,对所得分离株行IS986扩增及16SrRNAPCR-SSCP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与常规方法对照。结果 BACTECMGIT960系统,罗氏培养法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87%,61.29%,两者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1.3d,26.7d;分子菌种鉴定结果与常规方法一致。结论 BACTECMGIT960系统是临床脊柱结核病原菌分离培养的较好方法,快速培养与分子菌种鉴定联合应用可能是目前结核病临床细菌学诊断的较佳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BACTEC MGIT 960系统、分子菌种鉴定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脊柱结核标本分别应用 BACTEC MGIT 960及罗氏培养基培养,对所得分离株行IS986扩增及16S rRNA PCR-SSCP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与常规方法对照。结果 BACTEC MGIT 960系统、罗氏培养法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87%、61.29%,两者平均报告时间分别为11.3d、26.7d;分子菌种鉴定结果与常规方法一致。结论BACTEC MGIT960系统是临床脊柱结核病原菌分离培养的较好方法,快速培养与分子菌种鉴定联合应用可能是目前结核病临床细菌学诊断的较佳策略。  相似文献   

4.
9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临床特点、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2至2012年12月痰中分离的721株分枝杆菌,初步鉴定分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并分析其中93株NTM对应的9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以及对10种抗结核药物药敏结果.结果 我院NTM肺病占全部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患者的12.9%,该病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90例(96.8%)、咯血40例(43.0%)、气喘30例(32.2%)等,影像学多表现为支气管扩张60例(64.5%)、空洞35例(37.6%)、斑片渗出30例(32.3%)等.NTM菌种包括:脓肿分枝杆菌41例(44.1%)、胞内分枝杆菌16例(17.2%)、堪萨斯分枝杆菌5例(5.4%)、鸟型分枝杆菌5例(5.4%)、戈登分枝杆菌3例(3.2%)、偶发分枝杆菌3例(3.2%),未做基因分型20例(21.5%).药敏试验提示大多数NTM对10种抗结核药物耐药,尤其是脓肿分枝杆菌对10种抗结核药物全部耐药.结论 NTM肺病发病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对NTM行菌种基因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指导治疗,目前对NTM病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需要研究新型的抗NTM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方法,并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3种分枝杆菌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探针并制作基因芯片,通过PCR‐反向点杂交鉴定23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9种非分枝杆菌和103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结果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3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9种非分枝杆菌菌株,特异性为100%。103株临床分离株经鉴定87株为结核杆菌复合群(MTC);16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其中脓肿分枝杆菌5株、胞内分枝杆菌3株、鸟分枝杆菌3株、偶发分枝杆菌2株,以及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各1株。103株临床分离株鉴定结果与测序法完全一致,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03copy/mL。结论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并区分MTC和NTM,具有简便快速及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CT诊断NTM肺病的提供依据。方法对HRCT诊断为右肺中叶支扩的64例患者,通过分析支扩的形态、发生部位、支扩累及范围及基础病变,对照临床NTM菌种鉴定,统计右肺中叶支扩与NTM肺病发生的概率。结果 64例右肺中叶支扩患者共18株NTM被菌种鉴定确定,其中5株NTM由单纯右肺中叶支扩患者肺内检出,10株NTM由右肺中叶支扩合并左肺上叶舌段支扩患者肺内检出,3株NTM由右肺中叶合并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内检出,NTM检出率为28.1%。结论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患者NTM检出率为28.1%,提示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对NTM肺病影像学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MPB64免疫胶体金法、PNB试验和Xpert MTB/RIF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NTM)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11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PCR-反向点杂交法)诊断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人BACTEC MGIT960培养阳性标本178份,分别用MPB64胶体金法、PNB试验和Xpert MTB/RIF鉴定MTB和NTM,以PCR-反向点杂交法的鉴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PCR-反向点杂交法鉴定结果为154株MTB,6株MTB与NTM混合感染,18株NTM。PNB试验、Xpert MTB/RIF试验、胶体金试验鉴定MTB的敏感度分别为96. 1%、100. 0%、96. 7%,3种方法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NB试验、Xpert MTB/RIF试验、胶体金试验鉴定MTB的特异度分别为88. 8%、100. 0%、100. 0%,检测结果特异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种方法均可用于MTB和NTM的鉴定,Xpert MTB/RIF和胶体金MPB64更适用于MTB的快速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法对BACTECTMMGIT960(简称“MGIT960”)仪器报告阳性的培养管中的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并分析不同菌株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1—2022年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MGIT960仪器报告的阳性管2 662管,将液体培养物分别转种至血平板和中性罗氏培养基,对获得的分离株应用MALDI-TOF MS法进行鉴定,根据质谱结果将同一患者在同一种培养基上不重复的结果全部纳入菌种分布情况的构成比分析。对于质谱未检出的菌株,选取38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血平板共获得分离株605株,将501株纳入分析,其中分枝杆菌属占17.76%(89/501),以脓肿拟分枝杆菌10.18%(51/501)和偶发分枝菌酸杆形菌3.19%(16/501)为主,分枝杆菌以外的细菌占68.06%(341/501),以皮疽诺卡菌15.57%(78/501)、痰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流行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门诊痰菌阳性标本,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用改良罗氏法进行痰结核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为10.3%,35岁以上分离率高于35岁以下人群,性别无明显差异.耐药率达100%, 明显高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51.7%,与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差异.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肺病患者中分离率高,且多耐药,因此对难治性肺病患者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云南省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流行状况及NTM病原谱和优势菌群,为云南省NTM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以适应临床诊治工作需求。方法 对云南省2009、2013—2015年收集的5 406例临床分离分枝杆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与NTM鉴别,对鉴定为NTM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在5 406例临床分离分枝杆菌中共鉴别出NTM菌株87株,其中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以男性为主,40岁以上患者多见。20~39岁患者占所有患者的18.39%,40岁以上占80.46%;患者的民族以汉族为主(占80.46%),其次是彝族(8.05%)。优势流行的菌种前4位为胞内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肺结核高中低疫情地区NTM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肺结核疫情与NTM分离率呈负相关。结论 云南省NTM分离率低,肺结核疫情高的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低,反之则高,地区差异明显,因此应加强NTM流行状况监测,同时结合优势菌种优化诊治流程,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及菌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脊柱结核术中所取得的脓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及菌种鉴定,以了解脊柱结核感染菌种病源学的情况,为其病源学及耐药性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做工作基础准备。方法:将脊柱结核病灶中的脓液经前处理后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4~8周后观察结果和脓液涂片检查。结果:1.43份脊柱结核脓液中,应用改良罗氏法培养出临床分离株13株,阳性率为30.1%;2.涂片阳性者培养的阳性率较高;3.化疗时间短、时间在两月以内者,其培养的阳性率较高;结论:脊柱结核感染HIV阴性者的菌种以人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应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HA)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至种的水平。方法:以分枝杆菌rpoβ基因编码序列为靶基因,应用PCR-RDBHA检测126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PCR-DNA测序为对照,对经PCR-RDBHA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临床分离株进行PCR-DNA测序。结果:126株临床分离株中,经鉴定115株(91.3%)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11株(8.7%)为NTM。NTM中,4株胞内分枝杆菌,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1株戈登分枝杆菌,2株瘰疬分枝杆菌,3株脓肿分枝杆菌。11株NTMPCR-RDBHA与PCR-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PCR-RDBHA能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至种的水平,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以下简称NTM)的流行病学特征,观察和分析NTM的耐药情况,为NTM肺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期间收集的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菌种鉴定,对鉴定为NTM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年间对765个菌株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型鉴,确诊为NTM的为79株(10.32%),其中77株对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等常用抗结核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高达97.46%,且大多菌株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结论 NTM对抗结核药物具极高的耐药性。为此,对可疑肺结核患者应尽可能进行痰分离培养和多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定。研究、探索抗NTM的新药及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谢宁 《广西医学》2012,34(3):355-356
目的 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趋势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3~2008年收集的2 978例分枝杆菌感染标本用对硝基苯甲酸鉴定NTM,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NTM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 978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标本分离出NTM 137株,NTM检出率4.60%;2003年NTM检出率最低为3.07%,2008年检出率最高为5.61%,NTM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NTM对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其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利福平达94.89%,其他依次为对氨基水杨酸(92.70%)、异烟肼(91.97%)、链霉素(90.51%)、乙胺丁醇(68.61%)、氧氟沙星(4.96%).结论 我院NTM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40例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患者的菌种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情况。验证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菌株均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和妇产科门诊,临床症状典型,真菌镜检阳性。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利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VITEK.YBC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酵母样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药敏试剂盒进行MIC值测定。结果对培养阳性的40例菌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菌种鉴定白念珠菌37例,非白念珠菌3例,用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YBC酵母菌鉴定卡菌种鉴定白念珠菌37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隐球菌1例。对从临床分离的39株念珠菌进行7种抗真菌药物MIC敏感性测定,药敏检测结果二性霉素B为71.79%,酮康唑为100%,咪康唑为84.62%,伊曲康唑为41.03%,氟康唑为97.44%,5-氟胞嘧啶为97.44%,特比奈芬为84.62%。结论1)在生殖道念珠菌病的病原体中,白念珠菌仍为第一位致病菌,占念珠菌的94.87%(37/39)。2)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YBC酵母菌鉴定卡在白念珠菌的鉴定方面吻合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本所2000年至2004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用酸性罗氏培养基对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菌株,再用对硝基苯甲酸(PNB)鉴定均为NTM,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NTM对异烟肼(INH/H)和力克肺疾(DP/D)呈高度耐药,对利福平(RFP/R)、丙硫异烟胺(TH1321/T)、链霉素(SM/S)、和乙胺丁醇(EMB/E)的耐药性较高,对阿米卡星(AN/A)较为敏感。NTM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本所由NTM引起的肺病比例较小,平均仅为0.92%,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NTM高耐药率和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有待解决的是研制新药与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及我院NTM分子流行病学现状,以便更好地检测和防治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医院内的感染。方法用常规确诊的方法收集来自我院环境和临床住院病人的标本,并分离菌株,然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鉴定菌株,并对菌株进行基因测序。结果8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鉴定及涂片检查所得结果完全符合,44株来自临床住院病人的NTM中有37株与42株来自环境分离株其中的7株基因测序高度相符。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鉴定,结果快速、准确、可靠,为临床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对菌株进行基因测序可确定其克隆同源性,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可靠数据,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ID32C鉴定卡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同时鉴定220株念珠菌。结果:220株念珠菌中,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出白色念珠菌108株,热带念珠菌64株,光滑念珠菌19株,克柔念珠菌13株。ID32C鉴定卡鉴定出白色念珠菌110株,热带念珠菌67株,光滑念珠菌20株,克柔念珠菌14株。结论: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鉴定中符合率高,方法简单,所用时间短且价格适中,能准确地分离鉴定临床上常见念珠菌。ID32C鉴定卡虽然鉴定菌种较多.但所需时间长且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流行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门诊痰菌阳性标本,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用改良罗氏法进行痰结核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为10.3%,35岁以上分离率高于35岁以下人群,性别无明显差异。耐药率达100%,明显高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51.7%,与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差异。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肺病患者中分离率高,且多耐药,因此对难治性肺病患者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江秀爱  赵自云  朱婕 《河北医学》2011,17(9):1238-1240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74株流感嗜血杆菌利用Mic SCAN4半自动细菌分析仪、HNID鉴定板进行菌种鉴定.用纸片琼脂扩散(K-B)法作药敏试验,采用头孢硝噻吩滤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74株,主要分离自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