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以及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性分析.方法 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扩增整合酶基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整合子情况,同时对整合子可变区进行扩增及测序以其了解整合子耐药基因盒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CPZ/SB耐药率为1.2%,对替加环素(15.4%)、左旋氧氟沙星(34.4%)、亚胺培南(54.3%)、比阿培南(49.4%)、阿米卡星(59%),对其他抗生素均在71%以上.104株中有73株菌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70.2%),未有Ⅱ、Ⅲ类整合子扩增阳性菌株,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的耐药性均高于阴性株.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序列分析表明我院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携带aacA4、catB8和aadA1 3种耐药基因.结论 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Ⅰ类整合子,且与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携带情况,以及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性分析.方法 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2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扩增整合酶基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携带整合子情况,同时对整合子可变区进行扩增及测序以其了解整合子耐药基因盒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酎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CPZ/SB酎药率为7.2%,对替加环素(15.4%)、左旋氧氟沙星(34.4%)、亚胺培南(54.3%)、比阿培南(49.4%)、阿米卡星(59%).对其他抗生素均在71%以上.104株中有73株菌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70.2%).未有Ⅱ、Ⅲ类整合子扩增阳性菌株,且Ⅰ类整合子阳性株的耐药性均高于阴性株.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序列分析表明我院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携带aacA4、catB8和aadA1 3种耐药基因.结论 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Ⅰ类整合子,且与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中I类整合子的分布与基因盒结构,并探讨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7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 1)并扩增其可变区,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并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77株菌株中有49株含Ⅰ类整合子,阳性率63.64%,其中有45株(91.84%)整合酶阳性株扩增出可变区,共检测出4种耐药基因盒组合形式:aacA4(0.8 kb)?dfrXII-orfF-aadA2(1.8 kb)? aacA4-catB8-aadA1(2.3 kb)?aacC1-orfX-orfX-orfX’-aadA1a(3.0 kb)?整合子阳性菌株与整合子阴性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存在差异?结论:Ⅰ类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及结构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分离自临床的57株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并进行测序分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9株整合酶I阳性,其中47株整合子I扩增阳性,RFLP分为2型,测序结果为aacA4-catB8-aadA1和drf17-aadA5。3株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扩增均阳性,可变区经RFLP分为1型,测序结果为orf513-qnrA1-ampR-qacEdeltal,ISCR1阳性菌整合子I均阳性,经ERIC-PCR检测将5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7个基因型。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ISCRI携带率较低,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盒较常见,ERIC-PCR可用于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人群中的耐药谱,为有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用药指导;调查Ⅰ类整合酶(IntI 1)和Ⅰ类整合子(Int 1)在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分布及其携带的耐药信息。方法用WalkAway 96SI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对47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用PCR方法扩增135株菌的IntⅠ1和Int 1,对Int 1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其携带的耐药信息。结果笔者医院儿童病区分离株的耐药率除氨曲南为37.6%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在15%以下;儿童病区与成人病区分离株的耐药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人ICU分离株(占55.2%)除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稍低(6.7%)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ICU与普通病房分离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35株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102株携带IntⅠ1基因,54株扩增出Int 1基因。部分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共携带有8种耐药基因盒,分别为catB8,arr-3,aacA4,aadA1,aac(6’)-Ib,aac(3)-Ia,qacE和blaIMP-2。结论儿童病区与成人病区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用药不能同等对待;医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中IntⅠ1分布广泛,Int 1上主要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整合子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4株,用K-B法进行耐药性表型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核酸克隆测序等方法分析I类整合子的携带率及其基因盒类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单酰胺类和三、四代头孢菌素表现为高度耐药(〉90%),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次之(〉85%),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低(约为55%);有40株鲍曼不动杆菌用PCR方法扩增出I类整合子基因,扩增阳性率为74.1%,产物长度多为2 200 bp;测序结果表明在I类整合子中多携带有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或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基因,部分菌株检测出插入序列及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多携带有I类整合子,耐药机制已出现新的进化方式。  相似文献   

7.
李先平  王敏  王妹妹  曹虹  郑荣  曹伟 《广东医学》2012,33(20):3114-3116
目的 研究Ⅰ类整合子在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1株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类整合子基因.采用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4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有22株(70.97%)检出Ⅰ类整合子,主要来源于ICU和神经外科.与Ⅰ类整合子阴性菌株相比,阳性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类整合子不是导致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保菌Ⅰ类整合子与插入序列共同区1(ISCR1)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我院12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89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法扩增Ⅰ类整合酶、Ⅰ类整合子基因盒、ISCR1、ISCR1可变区.Ⅰ类整合基因盒和ISCR1可变区的PCR产物分别用HinfⅠ、RasⅠ进行酶切,相同类型酶切图谱的PCR产物随机挑取一例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用BlastN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搜索.结果 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79例Ⅰ类整合酶,67例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含有6种类型;59例ISCR1阳性,其中9例ISCR1可变区阳性.在89株多重耐药铜绿中,检出41例Ⅰ类整合酶,36例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含有10种类型;9例ISCR1阳性,其中4例ISCR1可变区阳性.有8株鲍曼不动杆菌和2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携带Ⅰ类整合子和ISCR1可变区结构.结论 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子和ISCR1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菌株耐药性,及其Ⅰ类整合子分布、可变区耐药基因盒与分子进化关系。 方法:采用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12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检测上述菌株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变区耐药基因盒。采用Clustal X和MEGA软件分析Ⅰ类整合子基因盒中耐药基因分子进化关系。 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为54.2%~100%,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也高达41.6%~62.5%。62.5%(15/24)大肠埃希菌、67.9%(19/28)阴沟肠杆菌、83.3%(20/24)鲍曼不动杆菌检出Ⅰ类整合子,81.5%(44/54)Ⅰ类整合子呈现为4种单条带谱型,其余为3种双条带谱型。Ⅰ类整合子可变区耐药基因盒中存在aac(6′)、sad(3″)、aad(2″)、cat(4′)和dfr(7、A13和15)耐药基因,可分别介导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根据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序列差异,上述菌株携带的Ⅰ类整合子可分成4个分子进化组。 结论:上述肠道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并携带高含多种耐药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有4条不同的进化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状态和普通液相培养状态下Ⅰ类整合酶基因(Class Ⅰ integrase gene,intI 1)mRNA的表达,并分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并经过基因扩增筛选出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阳性菌株。提取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和液相培养2种生长状态下的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2种生长状态下细菌的Ⅰ类整合酶表达情况。并用纸片扩散法对携带Ⅰ类整合子的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状态和液相培养状态下均有intI 1基因mRNA表达。但生物被膜生长状态下的intI 1mRNA表达量高于液相培养状态下表达量约4倍。在收集的6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6株携带intI 1基因,而且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菌株的部分耐药率高于整合子基因阴性的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生物被膜状态intI 1mRNA的表达上调,Ⅰ类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提示整合子在生物被膜状态下可进行更活跃的基因捕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致呼吸系统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的存在情况,研究整合子中基因盒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 测定9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简并引物PCR方法扩增整合子5'保守区的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酶基因,对阳性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 Ⅰ作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并进行整合子分类;对整合酶阳性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从血液分离大肠埃希菌中I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方法:对1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PCR扩增I类整合子,将扩增产物测序并分析其中的基因盒。结果:6株细菌含有I类整合子,整合子大小分别为600bp、1700bp,600bp整合子含基因盒dfr2d,1700bp整合子含基因盒dfr17-aadA5。结论:整合子在从血液分离大肠埃希中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志贺菌属整合子对耐药性的贡献及其稳定性。方法对志贺菌属1类、2类整合子的耐药基因盒分别克隆、转化DH5α,观察阳性克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变化。将整合子阳性克隆菌与多重耐药志贺菌进行质粒接合实验,并测定耐药性的改变。对10株耐药谱不同、携带整合子不同的志贺菌属细菌进行无抗生素压力下连续多次传代实验,检测其耐药性及整合子的变化。结果志贺菌属1类整合子耐药基因盒dfrA17-aadA5阳性克隆菌对链霉素和甲氧苄啶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提高了8倍和32倍;2类整合子耐药基因盒dfrA1-sat1-aadA1阳性克隆菌对链霉素和甲氧苄啶的MIC分别提高了64倍和32倍;整合子阳性克隆菌经质粒接合传递后对抗生素的MIC无改变。1株携带2类整合子的志贺菌属菌株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丢失整合子及其耐药性。结论志贺菌属整合子-耐药基因盒系统可引起特定抗生素的耐药性,对质粒接合传递耐药性无影响。志贺菌属的2类整合子可发生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I类整合子在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功能作用,并对其基因结构进行研究,为阐明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和抑制耐药性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温岭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8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0株,鲍曼不动杆菌40株,使用K—β纸片法和双纸片协同实验对细菌的耐药性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SBs)的产生情况进行考察。对耐药且产ELSBs的细菌进行筛选.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实验、电泳法、整合酶Souhen杂交实验对耐药细菌体内的I类整合子存在情况、整合子基因结构、基因位置进行考察。结果药敏结果显示,4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且产ELSBs的菌株为27株,4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多重耐药且产ELSBs的菌株为28株。对多耐药且产ELSBs的菌株通过PCR扩增实验进行的I类整合子存在情况的考察结果显示,40株鲍曼不动杆菌和4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的阳性率分别为57.5%和55.O%。I类整合子的保守区和可变区PCR扩增与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保守区内含有qaeEal-F和sul1-B这两种特征性基因片段,可变区内以长度为0.15、1.00、2.00、2.30kb的基因片段出现频率最高.0.15kb含有保守区内基因结果,其它基因片段依次为aadA、aaeA4、catB8这3种基因盒。结论I类整合子与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qaeEal-F和sull一B为I类整合子基因保守区的特征性片段。两者同时出现则可确证该细菌体内含有I类整合子。I类整合子基因可变区内含有aadA、aaeA4、catB8三种出现频率最高的基因盒且长短为0.15kb的基因片段含有保守区的基因结构,这3种基因盒和保守区基因片段的存在是导致细菌间耐药性平行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The class 1 integron and complex gene cassettes among different species of clinical isolates in northern China were characterized in this study. 383 clinical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northern China, and class 1 integrons containing gene cassettes widely distributed among gram negative clinical isolates was observed. We find that the class 1 integron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 phenotype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isolates belonged to one species harbored different types of gene cassette arrays, while same types of gene cassette arrays were observed in different species of isolates. The diversity of gene cassette arrays among the isolates indicated the complexity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in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学生肠道大肠埃希菌携带第1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所含基因盒的特征。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大肠埃希菌;纸片扩散法对10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PCR鉴定第1类整合子阳性株;PCR产物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97份标本中鉴定出大肠埃希菌76株,其中25株(32.8%)为多重耐药,耐药谱为复合磺胺-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链霉素。25株中有14株(56.0%)鉴定出1类整合子,1 800 bp 10株, 750 bp 4株。PCR产物测序得知1 800 bp整合子携带aadA1-dfrA14-orf基因盒,传递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750 bp整合子携带dfrA14基因盒,传递对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论: 不同种类的1类整合子存在于健康人大肠埃希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盒,决定多重耐药性。 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tegr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on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Shigella spp. Methods Ninety Shigella strains (83 S. flexneri and 7 S. sonne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tools of patients in China. Susceptibility to 8 antimicrobials was tested for all isolated strains. PCR, RFLP and sequencing analysis of integrons were applied to all of them. Results High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95.6%) was identified. Of the isolates 79 (87.8%) carri...  相似文献   

18.
蔡俊源  杨荣兴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401-1401,1595
目的分析沙门菌质粒DNA上整合子的分子特征。方法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Mieroscan WalkAway40和纸片扩散法,对32株沙门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提取细菌质粒DNA,PCR扩增Ⅰ类整合子、Ⅱ类和Ⅲ类整合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2株细菌含有一个Ⅰ类整合子,整合子大小分别为1000bp和1700bp。1000bp整合子含基因盒aadAl,1700bp整合子含基因盒dfr17-aadA5,未检测到Ⅱ类和Ⅲ类整合酶。结论整合子在沙门菌中广泛存在,整合子是介导和传播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