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诊断、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46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治疗方法、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青年人胃癌临床症状特殊,自身加上医源因素,误诊率高。早期确诊,争取根治切除能提高5年生存率。就诊晚,分化差,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青年人胃癌误诊率高、分化差、发展快、预后差;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肖焘 《重庆医学》2018,(20):2733-2736
胃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研究发现,微RNA-21(miRNA-21)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检索近10年miRNA-21与胃癌相关的文献并对其中近5年文献进行精读总结后发现,miRNA-21参与了胃癌的发病和进展过程,并且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均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协同刺激因子B7-H3、B7-H4在临床不同分期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2015年湖北省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57例胃癌组织,分别应用RT-PCR检测胃癌组织、胃癌细胞株BGC-823中B7-H4和B7-H3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7-H4和B7-H3蛋白的表达。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与B7-H3、B7-H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死亡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B7-H4、B7-H3在胃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癌旁组织呈现高表达。B7-H4在临床分期越高的组织中呈现高表达,而B7-H3在临床分期越高的组织中呈现低表达趋势。恶性程度越高的胃癌组织中,B7-H4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越高,B7-H3的表达水平越低。高表达B7-H4且低表达B7-H3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协同刺激分子B7-H4和B7-H3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该两分子的检测在胃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Grb2 与mTOR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326例胃癌组织Grb2 与mTOR的表达特点,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rb2 和mTOR在正常胃粘膜上皮和管状腺瘤组织中未见阳性染色或仅少量细胞呈淡黄色。167例(51.2%)胃癌组织Grb2 染色阳性,其中79例Grb2 高表达,Grb2 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175例(53.7%)胃癌组织mTOR染色阳性,其中高表达92例, mTOR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两者表达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1),且均与预后有关。结论 Grb2 和mTOR在胃癌中出现异常表达,两者共同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及发展,可作为胃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二,且具有起病隐匿、易转移、早期易漏诊和高复发率等特点。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长期总生存期(OS)有显著提高,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由于临床缺乏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分子标记物以及简单易行的国内普查系统,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晚期,大大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胃癌预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血清分子标记物检测因其具有动态观察疾病进展程度、简单无创、非侵入性和可重复定量测定等优点而备受临床青睐。参与肿瘤的调控和转移的基因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生成因子、细胞周期蛋白、血管生长因子、蛋白酶等,可作为胃癌的预后指标。本研究主要综述了胃癌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期为早期诊断胃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来治疗早期胃癌,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势,为了提高手术及预后效果,需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1].基于此,本文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发生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为胃癌,有较高发生率与死亡率。临床治疗晚期胃癌主要采用化学疗法,尚未研发出类型多样且疗效确切的靶向治疗药物。因胃癌具有强效异质性,为此临床十分关注寻找关联于胃癌发生、预后的分子标志物。胃癌发生发展可能有独特的分子生物学背景,在胃癌组织中LKB1及ARID1A有70~80%的突变率,故而临床十分关注这两个因子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年胃癌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青年胃癌的生物学特点 ,提高对青年胃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青年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以女性发病居多 ,32例为进展期胃癌 ,仅 1例为早期胃癌 ;病理以低分化、未分化腺癌和粘液细胞癌为主 ;漏、误诊率 5 1.5 % ,5年生存率 9%。结论 青年胃癌早期症状隐匿 ,具有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漏诊误诊率高等特点 ,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谭伟  王灿  吴际萍 《西部医学》2006,18(6):770-771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总结22例青年人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预后。结果本组22例中,胃窦部癌1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14例;17例患者均于1年内死亡,5例患者生存期超过1年;误漏诊8例。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一个明确致病因素,饮食因素在胃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青年人胃癌误诊率高,转移早,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青年女性胃癌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对我院1989~2003年收治的38例青年女性胃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女性多于男性(1.22:1);已婚生育后妇女多见(81.6%),病程较短,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转移早,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以胃窦部分化差的溃疡型癌常见.青年女性胃癌多数为分化差的腺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寻找胃癌早期诊断方法及评估预后监测肿瘤发生、发展是防治胃癌的重要举措之一。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一种非介入性诊断方法,不仅在胃癌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胃癌的手术治疗、复发及预后评估等多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胃癌常用血清标志物CEA、CA19-9和CA72-4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一款含111例胃癌病例样本且携带随访信息的胃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DAC3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和胃癌样本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HDAC3特异性地表达在胃癌样本的细胞核,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HDAC3表达和胃癌病人的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等临床指标均分别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r>0.2,均P<0.05)。随后的生存分析也证实:HDAC3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的预后显著更差(6.3% vs.22.0%,P=0.029);另外,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等指标也分别和胃癌患者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上述7个预后相关指标纳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T分期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43),HDAC3等其他指标都不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均P>0.05)。 结论 HDAC3高表达的胃癌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更容易向周围和远处组织器官侵润和转移,并因此降低了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可能上述促癌过程受到其他基因和信号网络的调控,而HDAC3在其中未能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甲胎蛋白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到2007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的507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产甲胎蛋白胃癌(AFPGC)29例。详细记录AFPGC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分析AFPG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AFPGC占同期胃癌的5.7%,与普通胃癌相比,AFPGC具有较高的淋巴转移率、肝转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AFP水平偏高,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原发病灶AFP染色强阳性,术后AFP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降至正常。生存分析发现产AFP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普通胃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有肝转移、淋巴转移、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结论产AFP胃癌具有易发生肝转移、淋巴转移且预后差的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是目前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VCA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VCAN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胃癌组织表达谱数据集和临床信息,分析VCAN表达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其预后价值,并采用GSEA富集方法分析VCAN的调控网络。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VCAN的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显著提高,且与胃癌分级、分期、T分期呈显著正相关,VCAN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期明显低于VCAN低表达的患者,VCAN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1);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焦点黏着、Hedgehog通路、TGFβ通路、细胞粘附分子和胃癌晚期等基因集在VCAN高表达组中显著富集。结论 VCAN可能是胃癌预后的潜在预测分子标记,并可能参与调控胃癌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38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建立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胃癌患者手术标本和72例癌旁组织中IL-38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随访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L-38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4.6%,在癌旁组织表达率为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38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L-38的高表达与胃癌不良预后有关(P<0.01)。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IL-38、肿瘤TNM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有关,且IL-38、有无淋巴结转移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IL-38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IL-38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IL-38高表达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且IL-38、有无淋巴结转移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本实验明确IL-38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病人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2例胃癌组织KAI1的表达水平。结果 KAI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2.4%,KAI1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05),KAI1的高表达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P〈0.005),且独立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结论 KAI1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KAI1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59例青年人胃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确诊主要是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男25例,女34例(57.63%)。组织学表现以低分化腺癌34例(57.62%)和粘液腺癌11例(18.64%)多见。临床分期以Ⅲ、Ⅳ期占多数47例(79.66%)。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胃癌肝转移患者316例的临床资料,以采用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手术组173例,采用胃切除辅以化疗进行治疗,化疗组143例,采用单纯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相同期间我院进行胃癌切除术患者中的165例同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处理。结果①同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肝外转移、胃切除术及TACE,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采用胃原发病灶切除术治疗同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后的影响因素中淋巴结清扫范围、H、N及脉管癌栓为其预后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胃癌原发灶切除及肝转移灶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响因素中淋巴结清扫范围、H及N为其独立预后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应该提高胃癌肝转移预后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以达到提高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EAT1(LncRNA NE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为胃癌组(n=125),以癌旁组织标本为正常组(n=12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NEAT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将胃癌患者分为LncRNA NEAT1高表达组(n=86)与低表达组(n=39),观察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分析LncRNA NEAT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胃癌组LncRNA NEA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ncRNA NEAT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及肿瘤直径无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LncRNA NEAT1高表达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COX分析显示LncRNA NEAT1表达水平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ncRNA NEAT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Eph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的73例胃癌患者标本,分别取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phA2的表达,分析胃癌患者EphA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分析EphA2的表达对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及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分析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胃癌组织EphA2阳性率为54.80%,而癌旁组织中无阳性表达.Eph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EphA2的表达与肿瘤最大径相关(P=0.009).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EphA2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低于EphA2阴性组(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最大径、TNM分期及EphA2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EphA2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phA2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因素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医生评估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