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抑郁状况及抑郁述情障碍,为躯体疾病伴发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病例组)与正常健康者50例(对照组)参加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HMAD总分、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阻滞、日夜变化、睡眠障碍及绝望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述情障碍总分及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疾病存在有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并缺乏识别情绪和躯体感受能力,从而出现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心理状况、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其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2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测定,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躯体化障碍组的TAS总分、F1因子分、F2因子分、F3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②躯体化障碍患者TAS与SCL-90的相关分析:TAS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均与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分呈正相关,与焦虑因子分呈负相关(P <0.05或P<0.01);③躯体化障碍组TAS与EPQ的相关分析:躯体化障碍患者的EPQ-E与TAS的F2因子呈负相关,与F3因子分呈正相关;EPQ-N分与TAS的F1、F2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与患者的心理症状及人格存在一定互动的关系,这为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47名惊恐障碍患者和37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评估.结果(1)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患者TAS因子Ⅱ分[分别为(3.30±0.70)分和(3.13±0.75)分]高于正常对照组[(2.58±0.67)分](均P<0.05),伴广场恐怖的惊恐患者的TAS总分[(75.4±10.1)分]高于对照组[(66.3±8.9)分](P<0.01),两患者组的因子Ⅰ、Ⅲ和Ⅳ分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患者组TAS及四个因子之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2)伴与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患者的HAMA和HAMD得分[HAMA分别为(17.0±6.13)分和(18.6±7.94)分,HAMD分别为(13.0±6.2)分和(15.3±6.96)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94±1.22)分和(1.08±0.27)分](P<0.001);(3)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的TAS因子Ⅱ得分与病程及HAMA和HAMD的相关关系无显著性(P>0.05).结论伴与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均存在述情障碍,以认识和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欠缺明显,与其病程和焦虑抑郁状态无相关;其描述情感、幻想及外向型思维的能力可能未受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情绪、人格特质、述情特点、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及家庭情况等因素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通过方便取样对126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进行腹部症状及严重程度调查,同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环境量表(FES)、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艾森克人格问卷(EPQ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量表(ICHSB)等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12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 1.IBS组抑郁、焦虑、家庭环境因子V、艾森克因子N和因子总分、多伦多述情障碍因子Ⅱ[分别为(40.23±6.96)分,(38.73±7.49)分,(6.78±1.57)分,(13.67±5.37)分,(43.11±7.12)分,(23.12±4.42)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6.43±7.25)分,(32.08 ±7.25)分,(5.72±2.01)分,(11.22±5.43)分,(39.38±6.75)分,(20.92±3.95)分];多伦多述情障碍因子Ⅲ(14.73±4.13)分低于对照组(15.11±3.4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腹部症状与抑郁、焦虑、系统家庭动力学因子Ⅲ和因子总分、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因子Ⅱ呈正相关,与家庭环境因子Ⅰ和因子Ⅸ呈负相关.3.焦虑、成功性、年龄、缺乏识别情感和躯体感受的能力为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为保护因素.结论 IBS患者易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家庭成员支持少、家庭规则不明确者症状重;焦虑、竞争性活动、缺乏识别情感和躯体感受的能力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抑郁发作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探讨述情障碍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172例患者和对照组172例正常人分别完成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中文版、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结果抑郁组在TAS20、CESD和STAI的得分上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组的述情障碍发生率(42.4%)高于对照组(9.9%);抑郁组中,述情障碍者的CESD得分[(33.72±10.71)分]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者[(24.64±11.27)分],但STAI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TAS20总分与因子1与CESD和STAI均显著相关,且TAS20与特质焦虑的相关(0.318)高于与状态焦虑的相关(0.274)。结论抑郁发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述情障碍特征;述情障碍更倾向于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自测健康状况及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自测健康状况及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拟一般情况问卷、多伦多述情量表(TAS)、自测健康状况评定量表(SRHMS)、自评抑郁量表(SDS)对32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1)除TAS因子II,精神分裂症组T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依次为(73.53±10.38)分、(68.56±8.24)分;(17.61±4.67)分,(17.01±2.17)分;(15.25±4.33)分、(13.47±4.01)分;(19.65±4.40)分,(18.15±3.55)分;P <0.05或P <0.01)].(2)精神分裂症患者TAS的多个维度与SRHMS、SDS的多个纬度呈显著相关( r =0.113~0.400,P <0.05或P <0.01).(3)SDS的躯体障碍因子、受教育年限、SRHMS的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因子等依次进入精神分裂症TAS总分的回归方程.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躯体障碍、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是其述情障碍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抑郁发作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探讨述情障碍与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172例患者和对照组172例正常人分别完成多伦多述情障碍20个条目量表(TAS-20)中文版、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结果抑郁组在TAS-20、CES-D和STAI的得分上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组的述情障碍发生率(42.4%)高于对照组(9.9%);抑郁组中,述情障碍者的CES-D得分[(33.72±10.71)分]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者[(24.64±11.27)分],但STAI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TAS-20总分与因子1与CES-D和STAI均显著相关,且TAS-20与特质焦虑的相关(0.318)高于与状态焦虑的相关(0.274).结论抑郁发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述情障碍特征;述情障碍更倾向于作为一种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本院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1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TAS-20(述情障碍)评分进行评定,采用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抑郁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程度严重者各因子评分、TAS-20总分均明显高于抑郁程度为轻-中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S-20总分与HAMD-17总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其特征与抑郁症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邬俊福  王翌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85-1785,1899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TAS、SCL-90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患者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1],对9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与60例恶性肿瘤患者,60例健康成人比较。结果:脑卒中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经HAMD评定50.1%的脑卒中患者存在抑郁症状,HAMA评定56.6%的脑卒中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脑卒中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SCL-90各因子分,除偏执因子分外,其余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五项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结论:在躯体疾病伴发的情绪障碍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特征,探讨述情障碍与抑郁症不同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 (TAS-20)中文版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对82例抑郁症患者和8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评定.结果 (1)抑郁组TAS-20总分和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抑郁组TAS-20总分、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分和外向性思维因子分随受教育水平的增高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而对照组不同教育水平者在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和情感描述不能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3)重度组TAS-20总分和因子分均高于轻-中度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4)TAS-20总分、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和外向性思维因子与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阻滞因子和体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31~0.343,P<0.05,P<0.01).HAMD-17认知障碍因子与TAS-20总分和因子分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可能为抑郁症的一种状态反应,其特征与抑郁症功能性躯体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少年焦虑痘患者述情障碍状况.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对26例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和26例健康青少年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组TAS总分及因子Ⅰ、Ⅱ、Ⅳ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子Ⅲ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13.
翁锌珏  周波 《广东医学》2022,43(4):471-476
目的 在情绪面孔识别任务下,评估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并分析述情障碍、抑郁严重程度对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0例抑郁症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评,采集两组被试在情绪面孔识别任务下的心率变异性,对比两组被试心率变异性指标及TAS-20、HAMD得分,分析TAS-20、HAMD得分对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结果 (1)观察组汉密尔顿总分、述情障碍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2)观察组对正性、中性情绪面孔的识别低于对照组(P<0.05),对负性情绪面孔的识别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度抑郁、重度抑郁患者SDNN、RMSSD、HF、SD1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中度抑郁患者SD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抑郁患者SD1/SD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述情障碍因子Ⅱ得分与LF/HF指标呈负相关(r=-0.281,P<0.05),述情障碍因子Ⅱ得分负向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状况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131例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124例对照者共同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TAS-20-C、SCL-90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TAS-20-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因子得分正相关(P<0.05或0.01),而TAS-20-C总分及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得分与SCL-90中敌对因子得分正相关(P<0.01);TAS-20-C中外向型思维因子得分与SCL-90中焦虑因子得分正相关(P<0.01).结论 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与临床症状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颖  刁俊荣  吕锋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2):768-769
目的:探讨高中生述情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76名高中生的述情障碍和抑郁情绪进行测查、统计与分析。结果:SDS总分及各因子均分与TAS总分及各因子均分大部分存在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高中生述情障碍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述情障碍可能是影响抑郁情绪的个性基础。  相似文献   

16.
倪妞  程梦吟△ 《广东医学》2021,42(7):782-786
目的分析延迟就诊冠心病患者述情能力的特征并探讨在不同性别中述情能力对延迟就诊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295例延迟就诊冠心病患者,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调查。结果(1)延迟就诊冠心病患者中57.9%存在述情障碍,34.9%可能有述情障碍。(2)延迟就诊冠心病女性患者述情障碍总分(t=2.210,P=0.028)、缺乏描述情感能力得分(t=2.554,P=0.011)及缺乏认识与区别情感和躯体感受能力得分(t=2.788,P=0.006)均明显高于男性。(3)缺乏认识与区别情感和躯体感受能力与延迟就诊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呈正向关联;缺乏描述情感能力与男性抑郁和失眠呈正向关联;而缺乏认识与区别情感和躯体感受能力与女性抑郁和失眠呈正向关联(P<0.05)。结论延迟就诊冠心病女性患者比男性存在更严重的述情障碍和负性情绪,提高延迟就诊冠心病女性患者的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能力,以及提高男性的描述情感能力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和改善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47名惊恐障碍患者和37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评估。结果(1)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患者TAS因子Ⅱ分[分别为(3.30±0.70)分和(3.13±0.75)分]高于正常对照组[(2.58±0.67)分](均P<0.05),伴广场恐怖的惊恐患者的TAS总分[(75.4±10.1)分]高于对照组[(66.3±8.9)分](P<0.01),两患者组的因子Ⅰ、Ⅲ和Ⅳ分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患者组TAS及四个因子之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2)伴与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患者的HAMA和HAMD得分[HAMA分别为(17.0±6.13)分和(18.6±7.94)分,HAMD分别为(13.0±6.2)分和(15.3±6.96)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94±1.22)分和(1.08±0.27)分](P<0.001);(3)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的TAS因子Ⅱ得分与病程及HAMA和HAMD的相关关系无显著性(P>0.05)。结论伴与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患者均存在述情障碍,以认识和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的能力欠缺明显,与其病程和焦虑抑郁状态无相关;其描述情感、幻想及外向型思维的能力可能未受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依恋类型、述情障碍及其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修订版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2名抑郁症患者和80名对照组被试进行评定.结果抑郁症患者的依恋类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6,P<0.01),前者偏向不安全型依恋,后者偏向安全型依恋.抑郁症患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5.47±1.13)分]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4.93±0.56)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9±1.09)分和(4.20±1.00)分;P<0.01].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总分[ (76.88±8.94)分]、因子Ⅰ[(3.34±0.77)分]和因子Ⅱ得分[(3.64±0.51)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70±7.98)分、(2.41±0.78)分和(2.65±0.55)分;P<0.01],因子Ⅲ得分[(2.51±0.78)分]低于对照组[(3.14±1.03),P<0.01].抑郁症患者成人依恋的亲近、焦虑因子与述情障碍存在一定的相关.抑郁症患者成人依恋3个因子与防御方式存在一定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依恋可能通过影响防御方式间接导致抑郁情绪;此外,抑郁会导致述情障碍,不同依恋特点的抑郁症患者表现出不同的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和人格特征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问卷(MMPI)分别对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及60名健康者(对照组)测评,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和人格特征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TAS总分及因子I、Ⅱ、Ⅲ、Ⅳ评分[分别为(86.20±11.15)分、(21.12±3.28)分、(26.08±3.86)分、(18.21±4.69)分、(23.44±5.60)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0±10.12)分、(12.43 ±5.18)分、(15.64±5.57)分、(15.56±3.16)分、(18.71 ±4.30)分],其MMPI各临床量表中疑病、抑郁、癔症、男性,女性化、偏执、精神病态平均T分值[分别为(72.79±10.50)分、(68.46±13.63)分、(79.03±12.12)分、(51.72±7.74)分、(57.98±10.60)分、(54.98±8.83)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66±10.11)分、(47.96 ±9.42)分、(51.47±11.90)分、(43.66±8.77)分、(47.67±6.69)分、(47.48±8.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TAS因子I与抑郁、精神病态、偏执均呈正相关,因子Ⅱ与抑郁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4,0.405,0.477,0.437,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并且这两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31例PSD患者和36例脑卒中非抑郁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PSD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P<0.01或P<0.05);PSD组面对分较非抑郁组明显降低,屈服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F1因子分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社会支持、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及述情障碍可能与PSD的发生有关,加强心理干预、增加社会支持、矫正应对方式及识别情绪能力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