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镜架式眼球压迫器,对102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降压效果观察,并应用电子计算机对影响降压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镜架式眼球压迫器的降压效果与原始眼压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压眼球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压迫器重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
对100只限行白内障摘除术前,应用自制可控式眼球压迫器局部加压后进行分组观察,压迫后平均眼压下降至1.31~0kPa,眼压下降是因为玻璃体脱水,使眼球软化,为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成功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模态乳腺成像系统中新型钼靶压迫器对超声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41例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实性结节的患者(共43个结节),分别通过新型及传统钼靶压迫器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图像中比较使用两种压迫器的图像对比度、信噪比及信号强度的差异;彩色多普勒图像中通过计算彩色像素个数定量分析使用两种压迫器时血流信号显示的差异。结果 新型压迫器的超声图像对比度、信噪比及信号强度均明显高于传统压迫器(P均<0.01)。在常规超声检查可显示血流信号的22个乳腺结节中,使用新型及传统压迫器时血流信号的显示率分别为100%和40.91%。新型压迫器的血流信号显示量明显高于传统压迫器(P<0.001)。结论 在双模态乳腺成像系统中,新型钼靶压迫器可明显减少声衰减,显著提高超声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传统纱布卷压迫和RDP750桡动脉压迫器桡动脉介入术后局部压迫的差异性,探讨桡动脉压迫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院行经桡动脉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及治疗患者,共112例,其中男72例、女40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6.6±15.4)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纱布、绷带压迫穿刺点,一组应用桡动脉压迫器;观察局部皮肤肿胀,缺血坏死情况,桡动脉搏动情况,止血效果和压迫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种压迫方法均能有效压迫止血,传统组桡动脉闭塞2例,局部皮肤水泡1例,出血2例再延长压迫成功;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时间短,出血1例未见桡动脉闭塞。结论 RDP桡动脉压迫器用于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具有安全、操作简便、调节性强、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眼球突出的病因以及对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分析。方法:对本组病例在眼部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生存时间进行归纳。结果:单侧突眼常因鼻腔鼻窦内肿物突破上颌窦上壁,筛窦纸板压迫球后将眼球推向前所致,而压迫的程度不同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结论:单侧眼球突出为眼球后部及球周肿块挤压使眼球向前移位所致,鼻腔及鼻窦占住病变是致单侧眼球突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以下简称环抱器)及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骨折切开复位后,应用环抱器固定21例,应用1~2根克氏针内固定22例。结果21例应用环抱器固定者,优良率达100%;22例而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者,优良率达86.3%。结论上述两种方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均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优良率,进行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环抱器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于静脉肾盂造影压迫器进行改进选择合适的压迫点、压迫时间以及确定合适的体位,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该院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6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改进造影压迫器进行诊断,其他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造影压迫器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造影诊断完成的时间、成功率以及患者对诊断的满意度。结果 60例进行改进造影压迫器诊断的观察组患者,无1例造影失败,造影成功率为100%,而60例进行传统造影压迫器诊断的对照组患者,存在5例造影失败情况,造影成功率仅为91.7%,两组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诊断满意度为75.0%,两组患者诊断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肾盂造影采用改进的静脉肾盂造影压迫器加之合理的压迫点、压迫时间和压迫体位,能够极大地提高造影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方法压迫止血的安全性。方法:3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术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气囊压迫器、螺旋压迫器、绷带包扎进行桡动脉压迫止血,每组各100例。比较3组术后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3组患者穿刺部位渗血、血肿、瘀斑,皮肤水泡、破损,桡动脉狭窄或闭塞等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囊压迫器组患者肢端肿胀、麻木、发绀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优于螺旋压迫器组和绷带包扎组(P<0.01)。结论:气囊压迫器、螺旋压迫器、绷带包扎止血成功率均较高,血管穿刺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其中气囊压迫器的安全性明显优于螺旋压迫器和绷带包扎。  相似文献   

9.
杨隆泉  宋志靖 《甘肃医药》2010,29(2):185-186
目的:对比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以下简称环抱器)及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骨折切开复位后,应用环抱器固定21例,应用1~2根克氏针内固定22例。结果:21例应用环抱器固定者,优良率达100%;22例而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者,优良率达86.3%。结论:上述两种方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均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优良率,进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环抱器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脑血管造影行股动脉穿刺后,采用旋钮式动脉压迫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评价其止血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舒适度评分。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0例,造影完毕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60例患者采用旋钮式动脉压迫器进行压迫止血,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压迫6~8h后拆除压迫器,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人工压迫的方式进行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弹力绷带八字交叉进行加压包扎,24h后拆除绷带。结果 脑血管造影结束后,采用动脉压迫器组的止血操作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压迫器组右下肢制动时间显著少于人工压迫组(P<0.05),可以根据患者右下肢的感受调整压迫器的深度,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动脉压迫器组优于人工压迫组(P<0.05);压迫器用力点精准,力度可调,便于观察,术后并发症动脉压迫器组少于人工压迫组(P<0.05)。结论 动脉压迫器可以更好地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能够人性化的调整压迫深度,减少右下肢制动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对脑血管造影检查的依从性,可以在介入导管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术前眼球压迫降低眼压若干因素的探讨浙江省邮电医院(310000)潘以方,周莹,柯黎,聂欣白内障搞出尤其在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玻体脱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用各种方法压迫眼球已被公认为切实、可行、安全的降眼压措施,然而达到眼球软化目的之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徒手压迫与Perclose血管缝合器处理对股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6年7月共3 586例经股动脉介入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处理穿刺伤口方法的不同分为徒手压迫组(3 060例)和Perclose血管缝合器组(5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概率及其预后。结果徒手压迫组的股动脉PSA发生率为1.3%(41/3 060例),Perclose血管缝合器组为0.8%(4/526例),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徒手压迫组41例股动脉PSA患者均采用改良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法,压迫30-150 min,成功闭合37例,总成功率为90.2%,均无复发;再压迫失败者中3例转外科行PSA修补术,1例拒绝手术出院随访。Perclose血管缝合器组4例股动脉PSA患者采用徒手压迫法均将PSA闭合,无复发。结论Perclose缝合器不能明显降低股动脉PSA的发生率,该器械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提高股动脉穿刺技术可能降低PS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及镍钛聚髌器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适应证及治疗优点。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部45例髌骨骨折患者,术后通过Lyshoml膝关节评分等标准,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数据加以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上无差异,观察后分析:髌骨横形骨折可选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粉碎性骨折采用镍钛聚髌器疗效满意。结论两种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相似,但镍钛聚髌器兼有复位良好,固定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4.
颅眶部肿瘤以眼球突出为主要表现,文献报道几乎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眼球突出的原因除肿瘤占位作用外,还有眶内静脉回流受阻及球后软组织增生等因素。眼球症状亦为常见症状,主要由于眼外肌及支配神经被肿瘤压迫、牵拉所致。眼球活动障碍,肿瘤累及眶上裂时,可同时影响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第1支,出现眼球活动受限,上睑下垂、瞳孔散大、角膜反射减退和前额部皮肤感觉障碍。如肿瘤压迫或侵犯视神经,可出现同侧视力障碍,视乳头呈原发性萎缩。  相似文献   

15.
在鼻腔中后部、咽喉深部手术遇到出血时,量不多的情况下常采用双极电凝器止血或用骨科克氏针套上一段绝缘硅胶管(两头暴露)作为电凝器使用。如果出血量多时一般的做法是先用吸引器将血吸净查找出血部位,后用棉片或纱球压迫止血,待出血减少或基本止血时,再给予电凝止血。上述方法需频繁更换器械,常因渗血复发而延误时间、增加出血量。我科用自制的电凝止血吸引器头止血,简化了上述的止血步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制作1.1材料不同内径硅胶管及手术时使用各种吸引器头。1.2制作方法将一次性消毒过的硅胶管(内径比吸引器头直径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发新型静脉尿路造影压迫器,以弥补传统"压迫器"的不足。方法:对103例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的输尿管压迫部位及输尿管行径进行研究、测量与分析。结果:在静脉尿路造影中,压迫器对输尿管压迫的部位,只局限于第一骶椎上缘至骶髂关节下缘水平区间的骶骨与部分髂骨间行经的那部分输尿管,其长度在44.0mm~80.0mm间;行经在该区间的输尿管,以围绕人体正中矢状线,左右侧基本对称分布,且呈")("状,上水平线输尿管行径的间距为≦132.0mm~≧40.0mm,中间水平线输尿管行径的间距为≦93.0mm~≧40.0mm,下水平线输尿管行径的间距为≦113.0mm~≧52.0mm。开发了一个152.00cm×82.00cm×69.98cm的长方体压迫器,其上半部为实心体、下半部为多组压迫片组成。结论:新型静脉尿路造影压迫器优于传统压迫器,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白内障手术改进,结果11只眼术后皆是圆瞳孔。方法是应用面神干阻滞麻醉,使传入麻醉的作用增强;术前用眼球压迫器加压以有效地降低眼压;用尼龙线间断缝合创口,边缝边用液体注入前房,有利于创口缝合及恢复圆瞳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血管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0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绷带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桡动脉血管压迫器止血。比较分析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操作时间以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而言,选择采用桡动脉血管压迫器止血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同时操作简单、方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压迫试验(也称眼球加压试验)是青光眼的激发试验之一,方法简便易行,且阳性率高。自1953年 Blaxte 氏介绍将压迫试验应用于临床观察,又经 Blaxter 及 Duke-Elder 等氏所推荐,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目前关于压迫试验有不少报导,但对眼球压迫的重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缝合器止血对患者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06例患者行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分为血管缝合器组(A组,53例)和人工压迫止血组(B组,53例),术后即刻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或人工压迫止血,观察卧床制动时间、舒适度。结果:血管缝合器组平均卧床制动时间4.4±1.8h;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卧床制动时间为20.9±2.4h。两种止血方法的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评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血管缝合器止血可缩短卧床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