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萘普酮是一种非酸性非甾体抗炎药物,该药经胃肠吸收后再转化为有抗炎作用的代谢物,因而有较好的安全性。我们用国产萘普酮与其他几种抗炎药相比,研究了萘普酮的毒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如下: 萘普酮对大鼠口服急性LD_(50)为2896mg/kg,小鼠急性口服LD_(50)为6788mg/kg,而消  相似文献   

2.
发热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迄今可供儿童实际应用的解热镇痛药甚少。本文报告我们使用国产萘普生采用双盲法与阿斯匹林对照,用于发热38℃以上儿童,比较两药的解热作用与不良反应。44例3-8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3例,口服萘普生散剂7.5mgl/k g;乙组21例,口服阿斯匹林15mg/kg,均一次用药作临时退热,不并  相似文献   

3.
李金友  王卫星  邓文宏  余佳  刘垒 《微循环学杂志》2010,20(3):14-15,19,F0003
目的:探讨花姜酮( Zerumbone)静脉给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O组)、SAP模型组(SAP组)、5mg/kg花姜酮预处理组(5mg/kg花姜酮组)、10mg/kg花姜酮预处理组(10mg/kg花姜酮组)、20 mg/kg花姜酮预处理组(20mg/kg花姜酮组)。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SO组、SAP组造模前30 min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2ml/kg),余三组注射等量10%DMSO溶解的等体积、不同浓度花姜酮。术后12h心脏取血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AMY),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浓度变化,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AP组比较,5 mg/kg花姜酮组AMY和胰腺病理评分没有改变,ALT和Cr有改善(P0.05);10mg/kg花姜酮组上述指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20mg/kg花姜酮组AMY、Cr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但ALT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姜酮治疗大鼠SAP,以10 mg/kg静脉注射比较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麻黄碱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麻黄碱组(10 mg/kg)和氯雷他定组(2 mg/kg),每组10只.通过OVA诱导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使用药物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大鼠进行鼻部症状评分,ELISA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57只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n=48)和正常对照组(n=9)。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剂量无菌枸橼酸钠缓冲液。建模成功的4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吡格列酮5 mg/(kg·d)、吡格列酮10 mg/(kg·d)组、吡格列酮5 mg/(kg·d)联合TLR4特异性抑制剂Eritoran 5 mg/(kg·d)、吡格列酮10 mg/(kg·d)联合TLR4特异性抑制剂Eritoran 5 mg/(kg·d),未干预组。吡格列酮采用灌胃的方法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联合应用TLR4特异性抑制剂Eritoran组于第5周给予腹腔注射Eritoran 5 mg/(kg·d),连续6周。于第8周末各组大鼠留24 h尿液测量尿微量白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心尖部取血2 mL,测空腹血糖、血C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LR4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24 h尿微量蛋白、血CRP含量显著增高;肾组织TLR4的表达明显增加,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与未干预组相比,各干预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CRP含量下降,肾组织TLR4的表达亦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g/(kg·d)吡格列酮组与5 mg/(kg·d)吡格列酮组比较,肾组织TLR4的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g/(kg·d)吡格列酮联合5 mg/(kg·d)Eritoran组与5 mg/(kg·d)吡格列酮联合5 mg/(kg·d)Eritoran组比较,肾组织TLR4的表达均明显减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TLR4表达,调节促炎和抗炎之间平衡,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42名老年常见血栓性疾病非急性梗塞期患者随机给予噻氯匹啶(ticlopidine,TP)125~250 mg/日或阿斯匹林(aspirin,ASA)162.5mg/日,疗程36~39日。服药前后分别测定三项血小板(platelct,Pt)聚集指标,TP组尚同步作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粘弹性测定。结果发现:对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Pt聚集,TP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TP之抑制作用超过ASA(P<0.05)。TP能明显延长出血时间(BT)(P<0.05)、对多项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粘弹性指标无影响、也无明显副作用。作者认为TP防治血栓性疾病可能是通过降低Pt聚集率和延长BT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罗格列酮干预组。LPS组鼻腔中滴入LPS的剂量为4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罗格列酮干预组鼻腔中滴入LPS(剂量同前)1 h后腹腔内注射罗格列酮(2 mg/kg);对照组和LPS组鼻腔滴入等量LPS或生理盐水1 h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新生鼠分别于6、12、24 h被处死,然后评估肺组织的病理评分、湿/干质量比值(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并检测BALF中的IL-1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间点LPS组的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W/D、BALF中的PMN值及IL-17水平均升高(P0.05),而罗格列酮干预组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W/D、BALF中的PMN值及IL-17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均较LPS组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显著减轻LPS诱导的新生鼠肺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L-17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胆碱-蛋氨酸缺乏(MCD)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小鼠肝组织巨噬细胞M1、M2表型转化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饲喂常规饲料),模型组(饲喂MCD饲料),罗格列酮干预组(30mg/kg)和小檗碱干预组(150mg/kg),采用预防给药方式,连续2周。通过组织病理学评分评估动物模型及药物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中M1、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比值。结果罗格列酮和小檗碱可显著改善MCD饮食诱导小鼠NASH的病理程度,显著下调血清中TNF-α水平(P0.05),显著上调血清中IL-10水平(P0.05),显著降低肝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及增加M2型巨噬细胞的数量,降低M1/M2比值(P0.01)。结论小檗碱对MCD饮食诱导小鼠NASH有较好改善作用,其部分药理机制为:调节肝组织中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增加M2型巨噬细胞比例,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ΔFosB在米诺环素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神经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成年C57BL/6小鼠连续3 d经腹膜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或米诺环素(50mg/kg),第3天再分别注射0.9%氯化钠溶液或LPS(0.83 mg/kg),注射后6或24 h取样。用免疫组化实验观察特定脑区小胶质细胞形态和ΔFosB的表达,以分析米诺环素对LPS导致神经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和ΔFosB的表达分布。用Image-Pro Premier 3D分析图像,用GraphPad Prism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米诺环素可以有效减少蓝斑(LC)中LPS导致的小胶质细胞胞体面积的增加(P0.05),减少中枢的炎性反应。同时,米诺环素增加了抑郁症相关脑区LC(P0.001),臂旁核(LPB,P0.05)和下丘脑室旁核(PVN,P0.05)中ΔFosB的表达。结论米诺环素可能通过增加情绪有关脑区LC,LPB,PVN中ΔFosB的表达来减轻脂多糖诱导的神经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R14多肽免疫雌性Lewis大鼠后,随机分为ATO 5 mg/kg、2 mg/kg、0.5 mg/kg、环孢素A(CsA)2 mg/kg和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2mL/kg 5组,每组5只,分别每日腹腔注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眼前房炎性反应,第15天时观察大鼠眼球的病理改变及质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眼球中T-bet+Th1及FOXP3+调节性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0.9%氯化钠注射液组和ATO 0.5 mg/(kg.d)组可见明显的前房炎性反应,ATO 5 mg/(kg.d)组和CsA组炎性反应较轻。CsA组、ATO 5 mg/(kg.d)组和ATO 2 mg/(kg.d)组的临床评分均显著低于0.9%氯化钠注射液组(P<0.05)。病理评分显示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CsA组、ATO5 mg/(kg.d)组和ATO 2 mg/(kg.d)组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0.9%氯化钠注射液组(P<0.05)。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ATO 5 mg/(kg.d)组和CsA...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脓毒血症诱导大鼠心肌损伤模型为切入点,从血流动力学、抗炎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研究白藜芦醇对心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在脓毒血症诱导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氨苄青霉素钠组(150 mg/kg)、白藜芦醇高剂量组(400 mg/kg),白藜芦醇中剂量组(200 mg/kg)、白藜芦醇低剂量组(50 mg/kg),每组10只。术后12 h开始给药并记录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心功能;HE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病理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心肌组织中心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GF-β1、TLR4和p65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中剂量组(200 mg/kg)与氨苄青霉素钠(150 mg/kg)疗效相当,可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肌形态学变化,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6和心肌组织CK、LDH和MDA水平(P<0.01),而增加SOD水平(P<0.01),下调TGF-β1、TLR4和p65的表达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六氯对对二甲苯(hexz chloro-P-xylene,HCX)对大鼠肝药酶有诱导作用,但对小鼠肝药酶呈现抑制作用,说明HCX对肝药酶影响存在种属差异。为了进一步探明种属差异的存在,本文进一步研究了HCX对豚鼠肝药酶的影响,结果发现,HCX单剂(50-100mg/kg,iP)或多剂(100mg/kg,qd.×6d,和50mg/kg,qd.×14d,ip.)均能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给予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根据给药时间和给药时长,建立5类小鼠模型:炎症时期给药模型、纤维化早期预防给药模型、纤维化早期治疗模型、纤维化晚期治疗模型和全程给药模型,分别检测炎症指标和纤维化指标。结果:(1)抗炎抗氧化评估: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均能降低炎症细胞数目,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吡非尼酮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4的抑制效果较好(P<0.01),尼达尼布对IL-6、IFN-γ的抑制作用较好(P<0.05)。吡非尼酮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而尼达尼布可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P<0.01)。(2)肺组织胶原含量检测:在纤维化早期治疗模型、纤维化晚期治疗模型、全程给药模型中,尼达尼布对羟脯氨酸的抑制作用均优于吡非尼酮(P<0.05)。而吡非尼酮在纤维化早期预防给药模型中对羟脯氨酸的抑制作用较好(P<0.01)。(3)肺组织病理学评价: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均可减少肺组织炎症浸润和纤维化面积,抑制效果对比结果同胶原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在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中,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均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肺纤维化作用,其中吡非尼酮在预防给药模型中作用效果更优,尼达尼布在早期、晚期和全程治疗模型中作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艾奎  李桢 《现代免疫学》2023,(3):226-232
为探讨紫菀酮对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诱导哮喘幼鼠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将幼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紫菀酮组和地塞米松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OVA构建哮喘模型,紫菀酮组按照80 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地塞米松组雾化吸入剂量为10.5 mg/kg。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染色观察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损伤,生化法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NF-κB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OVA刺激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细胞癌(HCC)的抑制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反复注射DEN以诱导大鼠发生肝细胞肝癌,并在出现纤维化或肝硬化的症状时给予不同浓度(0.19 mg/kg、0.38 mg/kg和0.57 mg/kg)的SFN。观察评估肝脏标本大体形态与癌变结节数目;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镜下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肝细胞癌变程度;ELISA检测肝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介素(IL)-1α、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大体观察可见,接受SFN干预的大鼠肝脏样本癌变结节数目较模型组低,且SFN的给药剂量与肝脏癌变程度呈负相关;HE染色与Masson染色示SFN能减轻DEN所致肝脏癌变程度和炎症细胞浸润,缓解程度与SFN用药剂量呈现正相关;ELISA结果显示SFN能减轻DEN所致肝细胞损伤,SFN干预剂量越高,ELISA检测出的肝细胞损伤指标AST、ALT、TBIL和ALP的水平越低;通过SFN干预后,DEN诱导的肝脏样本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炎性因子IL-1α、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在肝组织下降,含量降低程度与给药浓度呈正相关,而炎性因子IL-10和TGF-β的含量随给药浓度增加而上升;分光光度实验法的结果显示,氧化应激标志物SOD、CAT和GPx的活性随SFN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SFN对DEN诱发的肝细胞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SFN能够抗炎、抗氧化应激和减轻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聚集性改变及药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肾上腺素诱导血小板聚集性降低,与病情有一定关系,一般两周内恢复;5-羟色胺诱导聚集阳性率及不解聚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每日口服100mg阿斯匹林明显抑制5-羟色胺及肾上腺素诱导聚集,但不能完全抑制尿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增加;蝮蛇抗栓酶对5-羟色胺诱导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气管滴入生理盐水)、单纯口服吉非替尼组(吉非替尼灌胃200 mg/kg)、纤维化组(气管滴入博莱霉素3 mg/kg)、纤维化吉非替尼干预组(气管滴入博莱霉素+吉非替尼灌胃20 mg/kg)。实验第14 d杀鼠取肺,左肺石蜡切片行HE染色与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磷酸化EG-FR;取右肺检测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纤维化吉非替尼干预组肺病理损伤较纤维化组减轻,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及肺羟脯氨酸含量减少(P0.05),气道上皮及肺间质细胞磷酸化EGFR表达评分下降(P0.05)。单纯口服吉非替尼组小鼠气道上皮下未见明显胶原沉积,肺羟脯氨酸含量及磷酸化EGFR表达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吉非替尼灌胃能显著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大剂量(200 mg/kg)吉非替尼灌胃未引起明显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阿斯匹林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阿斯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本文报道它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一、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取18~22g健康小白鼠,按300mg/kg体重/日灌胃给予阿斯匹林,连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胶原性关节炎模型制作组,用鸡Ⅱ型胶原诱导制作CIA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与THH 200 mg/kg、400 mg/kg干预组。ELISA法检测CIA大鼠血清和足爪组织中促炎因子IL-12、IL-23和抑炎因子IL-37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足爪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爪组织MMP-13蛋白的表达;荧光标记法检测大鼠足爪组织中MMP-13的活性。结果:较模型组比较,THH 400 mg/kg治疗组大鼠体重下降明显减轻(P0.01),血清中IL-12和IL-23的水平分别降低了28.31%和41.57%(P0.01),足爪组织中IL-12和IL-23的含量分别下降了30.78%和39.46%,而血清和足爪组织中IL-37的水平显著升高了79.43%和75.78%(P0.01),足爪皮下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足爪组织中MMP-13蛋白表达降低了49.22%(P0.01),且MMP-13活性明显下降。而THH 200 mg/kg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THH对CIA大鼠炎症的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降低促炎因子IL-12和IL-23、增高抑炎因子IL-37含量,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下调MMP-13蛋白表达、降低MMP-1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孔平  高梦琪  孔慧 《解剖与临床》2012,17(2):137-140
目的:探讨苦参碱(MA)对阿霉素(ADM)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0,0.125,0.25,0.5,1.0,2 g/L) MA、不同浓度(0,0.625,1.25,2.5,5,10 mg/L) ADM以及ADM(0.4 mg/L)与MA(0.5 g/L)合用对乳腺癌细胞株MCF -7的增殖抑制作用.溴化丙啶(PI)单染检测MA(0.5 g/L)联合ADM(0.4 mg/L)诱导MCF -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时间以及药物浓度的增加,MA、ADM以及两种合用对MCF -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0.5 g,/LMA诱导MCF -7细胞凋亡率低,仅为12.58%,0.4 mg/LADM诱导MCF -7细胞凋亡率为35.12%;而0.5 g/LMA与0.4ng/LADM联合使用诱导MCF -7细胞凋亡率为68.11%,明显高于ADM或MA单独使用.结论:MA、ADM及二者联用对MCF -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MA本身诱导MCF -7细胞凋亡率低,但它能增加ADM诱导MCF -7细胞的凋亡率.MA可作为抗癌药的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