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对小鼠生精细胞(GC-2 spd细胞)凋亡率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GC-2 spd细胞,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MEHP,用不同浓度的MEHP溶液(0、1、10、100、200μmol/L)对细胞进行24 h染毒。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 mR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随着MEHP染毒浓度的增加,GC-2 spd细胞活力逐渐降低,细胞凋亡逐渐上升,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则下降。结论 MEHP可能是通过影响Bcl-2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生精细胞凋亡,从而影响雄性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2.
鹅膏菌是一类可引起急性中毒的蘑菇种属,90%以上野生菌中毒死亡事件均由鹅膏毒肽引发,α-鹅膏毒肽(α-amanitin、α-AMA)是其中毒性最强的成分,肝脏是其毒性靶器官。RNA聚合酶Ⅱ(RNA pol Ⅱ)转录抑制是α-鹅膏毒肽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公认机制,但其他可能的毒理学机制尚待阐明。主要从α-鹅膏毒肽诱导肝细胞凋亡、自噬、炎症、氧化应激等毒性机制,中毒后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鹅膏毒肽中毒研究以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改道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将96位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训练为试验组1,生物反馈训练为试验组2,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三个月肠镜结果对比、回纳术后排便次数、腹痛、排粘液便、治疗前后盆底肌力评估值。结果 试验组1临床疗效高于试验组2和常规治疗组(P<0.05),试验组2临床疗效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试验组1回纳术后并发症腹痛、粘液便、排便次数明显低于试验组2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盆底肌力评估值试验组1和试验组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无明显差别(P>0.05)。肠镜下结果有无红斑肿胀、糜烂溃疡、炎性息肉试验组1明显优于试验组2和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灌肠联合生物反馈能提高改道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术后腹痛、排粘液便、排便次数增多症状,提高盆底肌力,减少红斑肿胀、糜烂溃疡、炎性息肉发生率,减少了远端肠管改道性结肠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移植后造血干细胞植活的判断主要依赖于体内各种遗传标记,其在敏感性和有效性方面各不相同,故亟待建立一种鉴别力强、敏感性高、不受性别限制的检测方法。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移植前及受者移植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样DNA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位点检测情况。设计:观察测量实验。单位:深圳市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免疫遗传重点实验室。对象:选择2004-02/2005-12在深圳市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免疫遗传实验室配型成功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8对供受者血样,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平均35岁。接受血缘关系供者移植6例,无关供者移植12例。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检测技术,对18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移植后的系列血样及移植前供、受者的血样进行15个STR位点和1个性别位点的检测,找出供受者间的差异基因,观察移植后供者的STR基因在受者体内的植入情况及变化过程,找出最早检测到供者STR基因的时间及完全嵌合体最早出现的时间。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移植前供受者差异基因。②供者STR基因及完全嵌合体最早出现时间。结果:供受者18对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供受者中能区分出彼此差别的平均STR差异位点数为12.4(8~15)个。②患者移植后最早可检测到供者STR基因的平均时间为8(5~14)d,由受者型向完全供者型转化的平均时间为14(9~23)d。植入状态由供受者嵌合型转为完全供者嵌合型。结论:荧光标记复合扩增STR检测方法可精确地描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状态及其演变过程,可为临床提供一个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的增多,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明显增多。本科1995年至2004年采用股方肌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HLA新基因B 5 6 10携带者家系的B淋巴细胞系 ,用于该基因的研究和确证。方法 采集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 ,用EBV感染淋巴细胞后 ,加入含 2 0 %FBS、2 μg/mlCsA的RPMI16 4 0进行培养。 结果  5位家庭成员的无限增殖化B淋巴细胞系新基因稳定遗传。结论 建立的无限增殖化B淋巴细胞系的HLA新基因B 5 6 10遗传稳定 ,为大量保存和繁殖珍贵的生物医学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和建立从大量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以应用于Luminex HLA 流式磁珠基因分型.方法 使用自动工作站(瑞士TECAN公司)提取基因组DNA,提取的DNA样本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其浓度和纯度,DNA的完整性用琼脂糖电泳检测,并统计分析每一DNA样本流式磁珠HLA-A、B和DRB1基因扩增产物经探针分子杂交后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 从60μl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产量平均为(1.584±0.824)μg,样本的A260/A280值平均为1.741±0.229.琼脂糖电泳法测得DNA的分子量约为21kb.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从大量全血样本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所得基因组DNA适用于高通量HLA流式磁珠基因分型等下游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相似文献   
9.
信息动态     
患儿女,10个月,因“气喘10d,呼吸困难0.5 d”于2015年4月5日入院.既往体质差,曾4次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第2胎第2产,胎龄34周,出生体重1.98 kg,无窒息抢救.生后混合喂养,8个月起添加米糊,进食无发绀,5个月抬头,8个月独坐,平素活动量正常,无多汗,无活动后气促、发绀表现.  相似文献   
10.
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自由基损伤的影响,探讨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2001/2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562例。以符合标准冠心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冠心病组),男31例,女19例。选择来源于自愿体检受试的学生及医务人务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男女各15例。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分别应用改良TBA微量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检测血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side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治疗前表现为血液流变性异常,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降低(t=1.743,1.697,1.970,P<0.05)。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存在自由基损伤,表现为血清丙二醛水平犤(10.25±2.42)nmol/L犦高于对照组犤(4.66±1.45)nmol/L,t=2.746,P<0.01犦,SOD活性犤(71.34±13.49)NU/L犦显著低于对照组犤(108.34±16.98)NU/L,t=2.364,P<0.05犦,治疗后血清丙二醛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t=2.195,P<0.05),SOD活性比治疗前显著升高(t=1.886,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的治疗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异常和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