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当前国内关于托管医院的研究,多集中在托管模式的构建上,而对托管后医院具体管理方式的研究则少有论及。本文在对广州市某大型公立医院托管企业医院的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采取"科室托管科室"的管理方式对托管医院进行管理,可以较快提升托管医院技术水平和业务量,同时还对这种管理方式的影响因素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益分成问题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院长田侃教授表示,目前医院与托管公司的赢利方式有三种:一是包定利润基数,超额利润作为托管公司的收入;二是固定托管费用,赢利部分按双方协商的比例划分;三是免收固定托管费用,以实现的税前利润为基数按双方协商的比例分配。  相似文献   

3.
药房托管是医疗机构以合同的方式,以药房所有权不变为前提,将药房转交到经营能力较强的医药企业管理的模式.药房托管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保障收益、规范管理并促进合理用药.医院中应用药房托管模式应转变管理方法、转变管理理念并平抑药物价格.  相似文献   

4.
在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医院托管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关岭县人民医院是本院的第一家县级托管医院,也是本省首家托管方式的医院.托管就是指委托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企事业,在被托管单位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将所有权和管理权进行分离[1].  相似文献   

5.
药房托管在三级甲等医院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药房托管在二级以下医院的实践,已有多年和多种模式的探索,其结局喜忧参半。我公司自2004年托管三级甲等医院药房,其中对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药房托管已满5年,在国内对三级甲等医院药房实施全面托管尚属首例,托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相信公司与医院进一步密切配合、相互信任、共同探讨,在保证患者、医院、企业三方受益原则下,药房托管一定会健康发展,为"医药分业"的改革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云学习是一种以"整合资源,集中共享"为思想主线;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为目的;以易获取、数据同步、灵活性为特色的学习方式。通过对云学习理念、云学习系统、云学习优势和医学教学的现状分析,构建了云学习与医学教学需求之间无缝衔接的应用模型,阐述了该模型与医学教学融合的步骤,激发云学习在医学教学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凤凰医疗本意并非托管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而是与区政府协商收购不成后,退而选择了托管。当人们讨论医院托管话题,不容回避的是风凰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凰医疗”)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直属两家公立医院的托管。这是目前国内少有的社会资本为主体的托管;正因如此,其成功赢得了业界瞩目。  相似文献   

8.
托管出新     
被托管的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独立运行.经评审合格后才能升级为三级医院。“托管”不是新名词。公立医院托管在北京也早有示例。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下称“北京市医管局”)此次推出公立医院托管不是炒冷饭,而是站在前人宿膀上的一次新探索。  相似文献   

9.
医院托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平  张荣民 《新疆医学》2010,40(6):149-15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医疗卫生机构体制势在必行,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托管作为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和探索正在全国不断出现。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对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的托管,  相似文献   

10.
南京医院药房集中托管首次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医改进入一个新阶段:对此前医院药房的分散托管改为"集中托管",并首次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医院药品收入统一到政府卫生财政,再由政府通过财政方式补贴回到医院,以便进一步切断医院、医生和医药公司之间的不当经济瓜葛。该试点从南京市玄武区开始,由该区卫生局集体托管区辖所有医院的药房,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模式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分析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背景、目标及传统集成实现模式,引入云计算模式,从集成架构、数据集成、数据安全、应用集成、实施部署等方面对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探索,并指出云计算模式下尚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云技术设计一个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case-centered, problem-based, community-oriented)的教学云平台,供全科医学教师和全科医生使用,并探讨CPC教学云平台在全科医学CPC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全科医生CPC教学模式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CPC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需求。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教学需求,构建平台知识结构并设计平台内容,搭建CPC教学平台,供全科医学教师和学员在CPC模式下使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科医学学员随机分成2组,教师指导研究组学员使用CPC教学云平台进行学习和考试,对照组使用CPC模式教学,学员仅使用CPC教学平台进行考试, 比较2组考试成绩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基于云技术,搭建了CPC教学云平台。研究组共167名学员使用云平台学习和考试,对照组共150名学员使用云平台考试,研究组考试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所设计的全科医学CPC教学云平台可为教师和全科医生,在CPC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和学习提供系统、便捷及可视化的教育培训手段, 帮助全科医生提升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云计算在医院成功实施的案例出发,介绍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论述了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虚拟化技术、云计算解决方案。医疗云计算为医疗信息化建设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推进区域化医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云计算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运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家庭医生责任制在全国几大重点城市实行,"互联网+医疗"行业不断迎来新的服务模式。近年来,云计算技术日趋成熟,从以前新兴行业的运用逐渐向我国传统行业靠近。其中云服务行业向医疗领域伸出"橄榄枝",云计算服务助力国内医疗行业发展也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以现有的家庭医生诊疗模式和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基础,在传承现有的家庭全科和专科医生模式下结合云技术,将家庭医学推向智能化,并有利于病人电子病历数据和医生资源的高效运用。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家庭云"和"医生云"平台,实现云计算技术在家庭智能医学中运用的创新服务模式,为我国现有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借鉴,为实现真正的分级诊疗、高效看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军区医院“医云工程”的安全现状,探讨符合医院信息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传统与云平台不同环境下安全的差异性特点,总结医院云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结果:建立以软件定义为主、硬件为辅的信息安全管理新模式,确保“医云工程”的信息安全。结论:建立符合云计算平台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确保“医云工程”平稳落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云工程”运维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云计算条件下的数字化医院运维管理新模式。方法:剖析实施“医云工程”引入云计算后的业务构架改变和挑战,研究云计算条件下的运维管理需求,提出解决办法。结果:按云计算的运维管理要求,理顺运维管理组织架构,落实云平台的各个运维岗位及职责,明确彼此间的运维边界,并结合相应的运维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加以约束,从而实现高效规范的云平台运维管理体系。结论:在推进“医云工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云计算效力,必须建立云计算的运维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义在概述云计算平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云计算的服务模式。软件租用转变r软件服务模式,虚拟桌面转变了桌面应用模式,统一存储转变了数据存储模式,分布计算转变了计算运行模式。医疗信息化的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是先进的商业模式,完全能满足医疗信息对海量数据存储、高速网络传输、超强度计算能力的求。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技术为数字化医院建设带来全新局面,目前主要包括存储云、桌面云、智汇云和远程医疗云等四种模式。通过对现有模式的分析,指出各模式存在问题,并从安全技术、网络架构、接口标准和用户认识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数字化医院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医云工程”试点实施工作,实现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医院建设转型转变,从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方法:在管理上,采取“统一思想、健全组织,认真筹划、精心准备,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建管并重、讲求实效”的做法:在技术上,充分运用云计算的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搭建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桌面资源池、安全资源池等5大资源池,划分生产云、测试云、容灾云、桌面云、安全云等5大功能云。结果:构建了一个绿色的动态资源医院云计算平台,取得了高可用性、高安全性、高扩展性、高管理性、高性价比等五大成效。结论:云计算可以使数字化医院建设走出传统模式面临的困境,必将对数字化医院建设模式的转型换代产生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云计算在视频应用的发展前景、应用模式、主要功能进行阐述、分析和研究,讨论视频云计算在发展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视频业务是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