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目前相关研究证实骨质疏松症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联系,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信号通路是连接二者的关键通路。补体系统是重要的免疫系统,补体成分3在补体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表明,补体成分3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开展补体成分3及其他免疫系统成分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本文简要概述了补体系统,分析了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就补体成分3及其他免疫系统成分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对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9年1—6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120例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六味地黄丸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1年。检测治疗前后骨转换标志物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表达水平和腰髋部骨密度。应用SF-36量表评估,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1NP、β-CTX及腰椎、髋部骨密度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变,2组组间血清P1NP、β-CTX及腰椎、髋部骨密度的平均百分比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NP:t=-12.902,P<0.001;β-CTX:t=-3.646,P<0.001;腰椎:t=13.814,P<0.001;髋部:t=21.606,P<0.001),六味地黄丸组优于对照组。入组时,六味地黄丸组和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01),六味地黄丸组SF-36量表评分[(122.60±3.25)分]高于对照组[(115.62±2.96)分,t=11.743,P<0.001]。  结论  六味地黄丸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提升腰髋部骨密度,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梁博 《中国临床康复》2008,(23):4594-4596
聚乳酸是一类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乳酸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和乳酸直接缩聚。综述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聚乳酸聚合的两种高效方法-反应挤出法和直接-固相聚合法.并展望了聚乳酸合成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晚期胃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8.3%,对照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下降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虽然在近期疗效方面无优越性,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MRI对钼靶BI-RADSⅢ级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对比。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9例女性患者共41个钼靶BI-RADSⅢⅣ级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对比。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9例女性患者共41个钼靶BI-RADSⅢ级乳腺病灶,分析其超声及MRI影像表现,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对BI-RADSⅢⅣ级乳腺病灶,分析其超声及MRI影像表现,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对BI-RADSⅢ级乳腺病变的诊断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2.1%、阳性预测值为70.6%、阴性预测值为95.8%,MRI的诊断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9.3%、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6.2%。超声、MRI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4%、90.2%,经配对卡方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结论超声、MRI均可提高钼靶BI-RADSⅢⅣ级乳腺病变的诊断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2.1%、阳性预测值为70.6%、阴性预测值为95.8%,MRI的诊断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9.3%、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6.2%。超声、MRI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4%、90.2%,经配对卡方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结论超声、MRI均可提高钼靶BI-RADSⅢ级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bet,GATA-3和RORC在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bet,GATA-3和ROR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者与正常人T-bet基因ΔCt平均秩次值分别为27.70和16.10,患者组T-bet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患者与正常人GATA-3基因ΔCt平均秩次值分别为18.25和36.27,患者组GATA-3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患者与正常人RORC基因ΔCt值分别为2.00±0.46与3.29±1.57,患者组RORC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转录因子T-bet,GATA-3和RORC可能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序列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序列MRI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均为接受过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手术至本次检查时间12~14个月。按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型颈椎病评分计算患者术后临床改善率,根据改善率将患者分为2组,2组患者均行颈椎常规序列及DTI序列MRI检查。分析术后病变节段最狭窄层面脊髓MRI表现,记录2组患者T2加权像高信号影情况,采集DTI序列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弥散率(axial diffusivity,AD)及纵向弥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参数图像,测量FA、MD、AD及RD参数值,并分别做两组间对比。结果:59例患者中临床改善较好29例(改善较好组)、改善较差30例(改善较差组)。2组患者常规序列MRI检查均示手术减压彻底,但部分患者T2加权像可见高信号影,其中改善较好组17例、改善较差组25例;改善较好组T2加权像出现高信号影的比例较改善较差组低(χ~2=4.390,P=0.036)。DTI序列上,改善较好组FA信号强度较改善较差组高,MD、AD及RD信号强度较改善较差组低。2组患者间MD、RD参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善较好组低于改善较差组[(0.86±0.13)×10~(-3)mm~2·s~(-1),(0.93±0.13)×10~(-3)mm~2·s~(-1),t=-2.231,P=0.030;(0.58±0.16)×10~(-3)mm~2·s~(-1),(0.67±0.16)×10~(-3)mm~2·s~(-1),t=﹣2.142,P=0.036];2组患者间FA、AD参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0.10,0.49±0.10,t=1.704,P=0.094;(1.42±0.12)×10~(-3)mm~2·s~(-1),(1.47±0.13)×10~(-3)mm~2·s~(-1),t=-1.677,P=0.099]。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尽管手术减压彻底,但部分患者的脊髓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改善较好者的脊髓损伤发生率低于改善较差者,且前者脊髓微结构的破坏程度较后者轻。常规序列和DTI序列MRI检查有助于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癌症高发村”村民1990年~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确认村民所述“癌症高发”的真实性。方法:收集该地最近20年恶性肿瘤死亡患者资料,计算恶性肿瘤构成比和死亡率,并与全国水平相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死亡率为337.84/10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128.65/10万;肝癌死亡率168.92/10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6.93/10万;男性死亡率为472.94/10万,女性死亡率为202.70/10万,分别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161.69/10万和93.75/10万;40岁以上的恶性肿瘤死亡患者有17人,占85.0%;13名死亡患者(65.0%)其疾病最高诊断单位为三级甲等医院。结论:恶性肿瘤是该地区村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死亡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肝癌应为重点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9.
梁博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25):4916-4918
摘要: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可吸收性,它被广泛用作药物缓释、手术缝合线及骨折内固定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文章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溶液直接缩聚法合成聚乳酸的进展情况,概述了乳酸溶液直接缩聚的原理,研究了溶液聚合中影响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因素。开展聚乳酸直接合成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望能通过对溶液聚合中影响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改进聚乳酸的直接合成工艺,通过直接合成法得到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  相似文献   
10.
背景:根据市场需要,生产适当粒度的聚苯乙烯微球是日常工艺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分散聚合得到的微球具有很好的单一分散性,其粒径在几百个纳米到几个微米之间。目的:观察分散聚合法中分散介质及单体用量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与分布宽度的影响。方法:在配有机械搅拌和冷凝管进出口的三颈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无水乙醇和水,在70℃下预分散30min,缓慢滴加入溶有偶氮二异丁腈的单体苯乙烯,在70℃下聚合反应8h,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镜对聚苯乙烯微球进行了形貌表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结果与结论:当使用一定配比的混合介质无水乙醇和水,在一定的单体用量下,用分散聚合法能制得粒径在1.0~2.0μm之间,分布宽度在0.715~0.965之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的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