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择时雷火灸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腹胀腹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7月在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选用中脘、神阙、足三里、三阴交行雷火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子午流注择时雷火灸治疗,共治疗3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程度得分、腹痛程度得分和护理满意程度间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腹胀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雷火灸可缩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和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腹痛,提高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部塌渍对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离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入住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6h实施足部踏渍,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3天腹胀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h、24h、48h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塌渍可以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排便时间,对减轻术后腹胀起到积极作用,促使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为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胃肠蠕动功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轻度腹胀、中度腹胀、重度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无腹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胃肠蠕动功能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降低腹胀发生程度,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51例干预组患者采用针时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部不适主诉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时间有所缩短(p<0.05).干预组腹部不适主诉发生率为21.6%.而对照组腹部不适主诉发生率44.7%(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灸神阙穴促进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胃肠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部非胃肠吻合手术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温灸神阙穴,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腹胀呕吐发生率。结论: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及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拔导尿管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拔导尿管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后12 h拔除导尿管,早期活动;对照组30例,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随意活动。观察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首次自行排尿时间,以及腹胀、尿潴留、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腹胀、尿路刺激征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早拔导尿管,可以使病人肠蠕动恢复更快,减少肛门排气时间,降低腹胀、尿路刺激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艾灸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82例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所在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耳穴埋豆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艾灸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肠功能的恢复,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与敷脐对直肠癌术后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玲姣 《护理与康复》2008,7(6):461-462
目的观察药物穴位注射与吴茱萸敷脐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直肠癌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插胃管、早期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吴茱萸敷脐,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腹胀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与吴茱萸敷脐能促进肠功能的恢复,预防与减轻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外敷对剖宫产初产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剖宫产手术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妇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外敷。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记录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食欲、泌乳、睡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外敷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耳穴贴压。观察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术后3d血浆血管活性肠肽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过敏、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耳穴贴压有助于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并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及腹胀严重程度。 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3.738,P<0.001; t=-3.472,P=0.001; t=-3.807,P<0.001);观察组腹胀评分低于对照组(F组间=26.667,P<0.00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对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疼痛综合护理管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进食、首次排便、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综合护理管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与康复恢复进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1%(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缩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而且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大大促进了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侯晓慧  王德萍  屈伟荣  黄珂  董韦 《全科护理》2013,(32):2984-298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后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行ERCP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对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主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护理对行ERCP治疗后病人肠道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针刺治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观察两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VAS评分、I-FEED评分及平均住院日的差异,并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VAS评分、I-FEE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针刺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临床疗效肯定,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在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食欲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随访发现,观察组术后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护理有利于促进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的发生,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胆结石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采样法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胆胰外科6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按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加用耳穴压豆。观察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压豆能促进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30例。观察组予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对照组1予单纯足三里按摩。对照组2予单纯芒硝袋外敷脐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3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01);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1);观察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01);结论 芒硝袋外敷脐周联合足三里按摩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比单一应用芒硝外敷或单一应用足三里按摩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7.5%(χ2=6.667,P=0.010),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0.931,P<0.001; t=17.649,P<0.001; t=9.922,P<0.001);发生急性胃瘫、其他胃肠道症状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27;P<0.001)。 结论 对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腹胀发生率,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