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016年乐山市1例输入性疑似三日疟疟疾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诊断分析。方法收集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照《疟疾的诊断》(WS259-2015)的要求,对疑似三日疟患者采集血样后制作血涂片染色镜检、进行疟疾快速诊断检测(RDT)和上送干血斑到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巢式PCR检测并进行测序比对。结果该患者外周血涂片镜检厚血膜查见疟原虫,薄血膜中查见少量疟原虫,虫体分期主要为小滋养体期、大滋养体期和未成熟裂殖体期,其中大滋养体期、未成熟裂殖体中疟色素呈深褐色、粗大、沿边缘分布,同时被寄生的红细胞不涨大,镜检结果判定为三日疟原虫;RDT检测结果提示为感染除恶性疟以外的其他三种疟疾(三日疟、卵形疟、间日疟)的单项感染,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干血斑中的DNA使用巢式PCR进行检测,扩增出与三日疟原虫阳性对照一致的条带;将基因扩增产物送至成都市擎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并进行在线Blast序列分析比对,与三日疟原虫阳性对照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6%。结论根据实验室联合使用镜检、RDT和巢式PCR3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为三日疟原虫,同时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确定该患者为境外输入性三日疟原虫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2.
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先后出现抗氯喹的间日疟原虫以来,根据Myint-Oo等(1992)的报告,在缅甸可能从1989年就有了抗氯喹的间日疟原虫。因此,作者报告两例尽管血清内氯喹浓度已达正常治疗水平,但对原虫血症仍无反应的间日疟病例。 病例1为一33岁初级工程师,从1991年5月至1992年6月一直在缅甸。1个月前因周期性发热、寒战、强直和出汗等曾服用1个疗程总剂量达1500mg的氯喹。连续的血涂片均查到间日疟原虫的滋养体和裂殖体。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墨江县1例“间日疟”患者的血片,经回顾性镜检,发现疟原虫形态特别,早期滋养体多核,红细胞内有多个虫体寄生,晚期滋养体有形成带状趋势。裂殖体和配子体与间日疟原虫相似。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诺氏疟原虫。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山东省首例输入性三日疟,患者曾在非洲安哥拉务工4年,回国后2d(2013年1月25日)因发热、出汗、头痛、乏力而就诊,疟原虫血涂片镜检阴性。50d后(2013年3月17日)再次因发热、全身乏力就诊,血涂片镜检发现疟原虫,诊断为间日疟,经氯喹/伯氨喹8d治疗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再燃。省级复核血涂片发现典型的三日疟多期原虫,经PCR基因检测,确证为三日疟。提示应加强疟防专业人员诊治罕见三日疟、卵形疟的技能培训,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例输入性疑似疟疾患者的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方法制备疑似疟疾患者血样的血涂片,吉姆萨染色后进行疟原虫的镜检观察。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疟原虫属特异性(通用型)和4种疟原虫种特异性的巢式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该血样进行疟疾检测及分型。将PCR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已知的卵形疟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合血样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重新对镜检结果进行复核。结果血样初次镜检为疟疾阴性。使用疟原虫巢式PCR通用引物对血样的DNA进行PCR检测,扩增出了预期大小约240bp的条带;巢式PCR分型检测表明,血样仅扩增出预期大小约450bp的卵形疟条带,无对应大小的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扩增条带产生。疟原虫通用型和卵形疟特异性的荧光PCR检测结果均为典型的S形阳性曲线,卵形疟扩增片段的熔解温度为72.5℃。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434bp,blast比对发现去除引物后的393个碱基与GenBank DQ845247等卵形疟的SSU rRNA对应部分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重新对血涂片进行镜检复核,结果在薄血膜中发现了卵形疟的环状滋养体,被寄生的红细胞为椭圆形,边缘呈伞矢状。结论使用巢式PCR、实时荧光PCR、序列分析和镜检等方法,证实该例输入性的疑似疟疾患者为卵形疟原虫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境外输入性疟疾疟原虫病原学特点。方法对62例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2015年1—12月所确诊的输入性疟疾患者进行疟原虫虫种及感染阶段鉴定,计算红细胞感染率,并分析45例恶性疟患者红细胞感染率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结果 62例患者通过血涂片确诊,恶性疟45例(72.5%),间日疟8例(12.9%),三日疟4例(6.5%),卵形疟5例(8.1%);50例(80.7%)可见环状体,8例(12.9%)可见大滋养体,2例(3.2%)可见裂殖体,2例(3.2%)可见配子体;31例红细胞感染率<2%,8例≥5%。恶性疟患者红细胞感染率越高,血小板计数越低。结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原学表现复杂,以恶性疟为主。感染疟原虫的定性与定量测定对于临床诊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国内有关间日疟原虫多形性报道很多,包括多重感染,多核,条带状滋养体,成熟裂殖体较小,裂殖体数量少,配子体比例较高等非典型形态特征。但对于恶性疟原虫形态研究的报道较少,现将1例少见的血涂片恶性疟原虫形态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用纤维素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分离间日疟,恶性疟和伯氏疟3种疟原虫。经纤维素过滤后,P,u病人血和P。b感染鼠血中白细胞去除率分别平均达94。7%和75。4%而且不影响原虫密度和各期构成比,多个Percoll不连续绨度离心测试3种疟原虫裂殖体、滋养体、环状体和未感染红细胞的相对平均密度(kg/L);P。u分别为1。059、1。072、1。096和1。099;P。f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例非洲输入性非典型恶性疟病例, 其血涂片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大滋养体期原虫, 部分虫体可见棕黄色 色素颗粒, 呈点状或团块状, 虫体形态与间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相似, 经PCR基因检测确诊为恶性疟。非重症恶性疟病 例外周血中出现大滋养体期原虫较为罕见, 镜检时应注意与其他疟原虫鉴别。  相似文献   

10.
免疫诊断在研究三日疟分布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日疟原虫寿命很长,密度很低,不易查出,常成为输血性疟疾的传染源。作者应用免疫荧光试验(IFA)对不同地区的三日疟进行了研究。 514例的血涂片用罗氏液染色后镜检5~50分钟,对可疑血片则延长时间观察嗜多色性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等及异形红细胞等。用巴西猴疟原虫作抗原,其中265人也用恶性疟原虫抗原作IFA检测。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判定结果。镜检原虫阳性者48例,其中三日疟7例,恶性疟25例、间日疟10例、卵形疟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深圳市首例境外输入性卵形疟患者的发病和诊疗过程,为科学防治卵形疟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采集外周血作涂片镜检疟原虫,疟疾快速诊断试验(rapid diagnostic test,RDT)检测疟原虫特异性抗原,巢式PCR扩增富色氨酸抗原基因鉴定基因型.结果 患者由非洲几内亚疟疾流行区回国,具有寒战、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受感染红细胞呈伞矢状,薛氏点明显,可见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形态特点与卵形疟原虫相符;但疟疾RDT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基因分型鉴定为卵形疟原虫wallikeri新亚种,采用青蒿琥酯片与磷酸伯氨喹联合用药治愈. 结论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为一宗输入性卵形疟个案.  相似文献   

12.
用粗提的约氏疟裂殖子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 2/0瘤细胞融合,获得13株分泌抗约氏疟红内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这些McAb分别属于小鼠:IgG_1,IgG_(2a),IgG_(2b)及IgG_3亚类。据免疫荧光观察,13株McAb可分为4类:1.与红内期各发育阶段的原虫能出现荧光反应;2.针对晚期滋养体及裂殖体;3.抗裂殖体及裂殖子;4.单纯抗裂殖子。有5株McAb与人疟原虫发生荧光反应,其中4株只与恶性疟原虫交叉,M_(26-32)则不仅与恶性疟原虫且与间日疟原虫均有强的交叉反应,,表明约氏疟与人的两种疟原虫间有共同抗原,并提示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间也有共同抗原。共同抗原在不同种间的分布和含量不尽相同。用未经固定的感染红细胞加McAb作间接荧光试验,在感染红细胞表面未观察到荧光反应。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印度7个地区的194例疟疾病人,其中恶性疟103例、间日疟88例、混合感染3例;另选不同原因发热血检原虫阴性的病人28例,住院的其他病人114例,以及健康人130名作为对照。所有血清样本均置于-20℃保存,用前经56℃30分钟灭活,以感染诺氏猴疟原虫或食蟹猴疟原虫的恒河猴血作抗原,感染猴的原虫血疟约10%,于裂殖体期静脉取血,用pH7.2 0.15M PBS低温离心洗涤2次后制备抗原片,放干燥器中于-70℃保存。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事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道了间日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培养43天的结果。从曾旅居于巴西6个月的27岁年轻人采得间日疟原虫虫株,原虫密度为2.5%(大滋养体及裂殖体),用Tragcr烛缸平皿法,培养液由RPMI 1640,葡萄糖及Rh阳性的O型血清组成,不同点主要是在培养液的pH方面。在培养的头6天pH较酸,每天更换3次培养液,每2天添加红细胞1次。间日疟原虫连续培养27天,然后将其冻存于液氮中;为测定原虫活力,再将冻存的原虫进行复苏培养。到43天时中止培养再冻存于液氮。在培养过程中可见到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在39天时还见到幼小滋养体及环状体。在中止培养时,原虫密度为0.2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我国首例输入性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感染现症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样制作厚、薄血膜片,吉氏染色后镜检。提取患者血样基因组DNA,通过两轮PCR扩增疟原虫核糖体DNA(r DNA),测序后在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分析。结果患者于2014年10月7日从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旅游1周回国,2014年10月16日在广州市首次发病,出现发热、寒颤和出汗等临床症状。2014年10月26日初步诊断为疟疾并住院治疗。镜检血涂片可见典型的诺氏疟原虫形态,被寄生的红细胞体积略增大,可见大滋养体呈一环、双核,黑褐色疟色素较恶性疟原虫稍大稍粗;裂殖体内可见6~8个裂殖子,有明显的褐色疟色素。PCR扩增出与预期一致的诺氏疟原虫特异性条带,片段长1 099 bp,测序经BLAST分析,其序列与诺氏疟原虫的序列(Gen Bank登录号:AM910985.1、L07560.1和AY580317.1)一致性为99%,确诊为诺氏疟原虫感染。给予患者氯喹和伯氨喹8日治疗,于2014年10月28日出院时,再给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治疗。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诊断其为输入性诺氏疟原虫现症感染病例,也是广东省乃至我国首次输入性诺氏疟原虫感染病例报道。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疟疾病原学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疟疾的病原学诊断可采用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或吖啶染色镜检,疟原虫抗原检测,疟原虫DNA探针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杀灭红细胞内原虫的滋养体和裂殖体可用氯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喹哌、咯萘啶、奎宁、甲氟喹和氯氟非烷等药物。本文指出在疟疾治疗中值得注意的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25d。江苏省海安县人。1988年7月3日出生。7月28日起,患儿开始隔日发热。发热前无明显寒颤及口唇紫绀,发热时体温达39℃以上,热退即大汗淋漓。间歇期一切正常。检查:T39.3℃,面色苍白,皮肤无产伤,肝肋下4cm,脾肋下6cm,余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液及外周血液涂片均发现各期间日疟原虫。经抗疟治疗痊愈。患儿无输血史及注射史,但其母亲曾于分娩前出现疟疾症状,经血检查到间日疟原虫。但因临产未予抗疟治疗。鉴于在疟疾流行季节,新生儿又是在出生25d发病,超过了一个短潜时期间日疟的最长期  相似文献   

18.
根据配子体的形态、组织期裂殖体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哺乳类的血孢子虫可分为三组。1)间日疟组,包括肝包囊虫属(Hepatocystis)及间日疟原虫、伯氏疟原虫、文氏疟原虫、猴间日疟原虫、约氏疟原虫(P. yoelii)等。2)三日疟组,包括Nycteria及三日疟原虫、蛋形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巴西疟原虫等。3)恶性疟组则自成一组。对疟原虫的进化过程,作者基本上同意Garnham(1966)所提出的假说,即血孢子虫  相似文献   

19.
伯氨喹是能杀灭间日疟原虫肝内休眠体、预防复发从而根治间日疟的唯一药物。在泰国,间日疟原虫引起的感染约占疟疾的50%;在经标准氯喹、伯氨喹合并治疗过的病例中,原虫血症复现率高达18%。本文根据曼谷热带病医院间日疟住院病例资料分析了泰国间日疟原虫对伯氨喹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原虫性感染: 1.疟疾:北京地区本身存在问日疟,但随着每年大面积喷洒杀虫剂后,北京本地的间日疟已大为减少。然而从外地特别是从国外(非洲、东南亚等)每年输入的恶性疟和问日疟患者并非少数,偶也可见到卵园疟。恶性疟特别是耐氯喹等抗疟药的恶性疟尤应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我们已见到不少恶性疟患者被一些医院误诊为“感冒”而延误治疗,甚至死亡的病例。疟疾的诊断仍以血涂片镜检找疟原虫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