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诊断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73例糖尿病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者尿中RBP、微量白蛋白(m-ALB)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进行比较分析。RBP、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NAG采用终点法测定。结果尿蛋白阴性的DM1组,RBP、NAG、m-ALB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蛋白阳性的DM2组,RBP、NAG、m-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M1组与DM2组RBP、mALB和NAG比较也有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中,尿RBP的阳性率高与NAG(P<0.05)和mALB(P<0.01)。尿RBP、mALB、NAG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RBP敏感性高于mALB、NAG,是肾小管功能的又一敏感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监测尿RBP、尿NAG、尿mALB水平变化,可以了解DM的早期肾损害,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干化学试剂法测定尿常规蛋白,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mALB,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尿NAG酶的活性;选择3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患者尿mALB阳性率为55.13%,明显高于尿常规蛋白的12.82%(P<0.01);高血压患者尿NAG及m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病程延长有逐渐增高趋势。结论:尿mALB和尿NAG酶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尿NAG联合mALB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9例,高血压患者46例,选择5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都接受尿NAG、血尿素氮、mALB以及肌酐检测。结果两组疾病患者的尿NAG与mALB都有一定升高;两组疾病患者的尿NAG与mALB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尿NAG与mALB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尿NAG与mALB能够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与损伤程度充分反应,mALB能够作为肾小球的滤过膜,特别是电荷屏障受到损伤的标志,二者联合测定,可以为早期肾损伤的预防与诊断提供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与血液中肾脏损伤分子-1的表达及其对肾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肾内科接受诊治的84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肾衰竭分为RF组和非RF组,ELISA检测两组入院时尿液与血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Kim-1的表达及其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RF组尿液与血液中Kim-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R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Kim-1 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P=0.000),血液中Kim-1 ROC曲线下面积为0.640(P=0.028).结论:尿液与血液中肾脏损伤分子-1的水平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衰竭的发生具有预测性,可作为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衰竭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葡萄糖酸苷酶(NAG)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高血压(HT)、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HT患者和43例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尿NAG、微量白蛋白(mALB)和转铁蛋白(TRF)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HT及DM患者尿NAG、mALB和TRF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联合检测三项阳性率分别高达74.4%和76.7%。结论提示尿NAG、mAlb、TRF联合检测是诊断HT、DM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对5年以上病程2型糖尿病(NIDDM)患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比色法检测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晨尿mALB、α1-MG、β2-MG和NAG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α1-MG、β2-MG、NA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IDDM患者中,尿α1-MG增高的阳性率为37.5%,4项指标的单项或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远远高于常规尿蛋白测定,单项检测的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阳性率较高,其中α1-MG+β2-MG+NAG模式高达57.5%,4项联检阳性率达63.75%。结论:尿mALB、α1-MG、β2-MG和NAG是NID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3项~4项指标有较高的阳性率,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Cys C)、尿肾损伤分子-1(Kim-1)对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攀枝花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行心脏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AKI发生与否将其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测定各组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ys C、尿Kim-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ys C与Kim-1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ys C、Kim-1及其联合检测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AK I45例(30.00%);AKI组术后6 h、12 h、24 h、48 h血Cys C、尿Ki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ys C与Kim-1正相关(P<0.05);Cys C、Kim-1单独及其联合诊断AK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58、0.637、0.857。结论心脏手术后AKI患者血Cys C、尿Kim-1水平明显上升,且血Cys C、尿Kim-1联合检测对AKI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损伤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m-1)、热休克蛋白72(Hsp72)、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87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尿蛋白4项,即尿微量清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U)、尿免疫球蛋白(IGU)、尿α1-微球蛋白(A1M)结果分成尿蛋白阴性组(A 组)48例和尿蛋白阳性组(B 组,至少有一项尿蛋白阳性)139例;50例尿蛋白阴性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 组),对各组分别测定其晨尿中 Kim-1、Hsp72、PAI-1、NGAL 的水平。MA、TRU、IGU、A1M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Kim-1、Hsp72、PAI-1和 NGAL 采用 ELISA 法。结果A 组患者尿中 Kim-1、Hsp72和 PAI-1水平与 N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NGAL 的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B 组 Kim-1、Hsp72、PAI-1、NGAL 各指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 NC 组(P <0.01),并且 B 组与 A 组相比,各项指标升高更明显(P <0.01)。Kim-1、Hsp72、PAI-1、NGAL 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 <0.01),在 A 组的阳性率为66.7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 Kim-1、Hsp72、PAI-1、NGAL 在尿蛋白出现前就已出现明显异常,且这种异常变化随肾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明显;Kim-1、Hsp72、PAI-1、NGAL 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损伤早期的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极大地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EH)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mAlb,终点法测尿NAG,Jaffe速率法测尿肌酐(Cr)。检测80例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尿mAlb、尿NA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EH组尿mAlb、尿NAG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有蛋白尿患者显著高于无蛋白尿患者(P<0.01);EHⅠ期、EHⅡ期高血压患者尿mAlb、尿NAG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HⅡ期显著高于EHⅠ期(P<0.01);EH患者EH A组、EH B组、EH C组尿mAlb、尿NAG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三组患者两项指标水平依次升高。尿mAlb、尿NAG联合检测阳性率(79.2%)显著高于尿mAlb、尿NAG阳性率(58.3%、64.6%)(P<0.01)。尿NAG与尿mAlb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471,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尿NAG是诊断高血压肾脏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除外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损伤分子1(KIM-1)在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液中的变化,探讨KIM-1在药物相关性AK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108例药物相关性AKI患者分为轻度AKI组(28例)、中度AKI组(51例)、重度AKI组(29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作为观察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KIM-1的水平,比色法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水平,颗粒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液胱抑素C(CysC)的浓度。并对尿KIM-1与NAG、血清肌酐及血清Cys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AKI患者尿液KIM-1显著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和ESR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R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KIM-1升高程度与NAG、血清肌酐和Cys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尿液中KIM-1水平,有助于药物相关性AKI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尿液中肾损伤因子(Kim-1)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11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119例,通过急性肾损伤(AKI)拟定的诊断依据将其分为AKI组(59例)与非AKI组(6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6、12、24、48、72 h血肌酐(Scr)及尿Kim-1浓度。结果119例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病率为49.5%;AKI组术后24 h血Scr明显上升,且与同组术前及非AKI组术后24、48、72 h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KI组术后4 h Kim-1浓度开始升高,且与术前及非AKI组术后4、6、12、24、48、72 h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尿Kim-1浓度与血Scr浓度呈正相关(r=0.879,P〈0.01)。经尿Kim-1浓度诊断的AKI的ROC曲线显示可信区间为0.625~0.985(P〈0.01)。结论 Kim-1在术后4 h开始升高,术后24 h明显升高,升高时间明显早于血Scr,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AKI早期诊断更早、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尿液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α1-微量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2-微球蛋白(β2-MG),从而评价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222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尿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庆大霉素(GM)诱导的大鼠亚急性肾损伤模型,研究一组新的生物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丛生蛋白(clusterin)和胱抑素C(cystatin C)在尿液中的变化,并与传统生物标志物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进行比较,评价其对肾损伤的早期预测性。方法 建立GM诱导的大鼠亚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检测不同给药时间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SCr、BUN和尿Kim-1、clusterin与cystatin C水平,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在SCr、BUN和肾组织病理学未出现异常变化时,大鼠尿Kim-1、clusterin、cystatin C就表现出明显的升高,并随给药时间延长呈线性升高。在SCr、BUN和尿Kim-1、clusterin和cystatin C测定结果的ROC曲线中,尿Kim-1、clusterin和cystatin C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结论 尿Kim-1、clusterin和cystatin C在肾损伤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提高对药物诱导的肾损伤的早期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O)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的保护作用及与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 Kim-1)表达的关系,以及Kim-1能否作为敏感的标记物反映IPO早期的保护效果,为IPO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寻找早期、有效的监测指标。方法:雄性SD大鼠85只,体重240~300 g,缺血再灌注组(IRI)30只,缺血后处理组(IPO)30只,假手术组(Sham)25只。经腹正中切口切除大鼠右肾建立左侧孤立肾模型。IRI组夹闭左肾动脉45 min后开放,IPO组在IRI模型基础上,恢复血流前给予反复6次10 s供血-10 s缺血的后处理。各组于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每时点随机选取5只大鼠,分别取血和肾皮质标本。测定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实时PCR(RT-PCR)检测肾组织Kim-1 mRNA表达量。IRI和IPO组各随机取5只大鼠,于0 h、6 h、12 h、24 h、48 h、72 h这6个时点取尿液样本,ELISA法检测尿Kim-1含量。肾病理组织切片观察3组间的差别。结果:ELISA检测显示,IRI与IPO组尿液Kim-1分子均在再灌注6 h开始上升,24 h达峰值,6 h、12 h、24 h、72 h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显示,Kim-1 mRNA于再灌注6 h开始上升,24 h达峰值,各时间点IRI组显著高于IPO组(P<0.05),24 h后IPO组Kim-1 mRNA下降速度较快(P<0.05)。BUN、Cr于术后12 h明显上升,比Kim-1分子升高时间延后,24 h后IRI组较IPO组显著增高(P<0.05)。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提示,12 h、24 h、48 h IPO组肾损伤较IRI组明显减轻。结论:IPO能减轻大鼠肾IRI,并可以降低IRI后肾Kim-1表达量。Kim-1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标记物和保护因子之一,较其他指标可更早、更有效地反映IPO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s,RBPs)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进行治疗的105例2 型糖尿病患者,以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比值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血清RBPs、尿N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RBPs阳性为24.53%,对照组为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NAG阳性率为30.19%,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 2 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与血清RBPs、尿NA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39,r=0.447,P〈0.05).结论 在糖尿病早期阶段,肾小管功能会受到损害,血清RBPs和尿NAG作为早期DN诊断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尿mALB、α_1-MG、TRF、NAG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α-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比色法分别检测8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NIDDM)病患者及62例健康体检者晨尿mALB、α1-MG、TRF、NAG含量。结果NIDDM患者mALB、α1-MG、TRF、NAG尿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良好组尿mALB、α1-MG、TRF、NAG水平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1)。NIDDM患者中,尿mALB增高的阳性率37.65%,尿TRF增高的阳性率为56.47%,两者差异显著(P<0.05);尿NAG增高的阳性率为45.88%,与mAL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尿α1-MG增高的阳性率为48.23%,与mALB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12例尿TRF增高(22.64%),8例尿NAG增高(15.09%),9例尿mALB(16.98%)增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4项指标的单项或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远远高于常规尿蛋白检测,单项及2项检测的阳性率较低,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较高,其中α1-MG+TRF+NAG模式达81.12%,4项联合检阳性率达87.06%。结论检测尿mALB、α1-MG、TRF、NAG是NID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3~4项指标有较高的阳性率,对于DN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检测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早期肾脏损伤检测指标。方法:根据UAE将83例2型糖尿病人分成3组,分别对这3组以及正常健康受试者测定了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尿NAG。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其mALB和NAG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量白蛋白尿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其mALB和NAG升高明显,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正常白蛋白尿组的mALB和NAG同正常组比较有所升高,但是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mALB和NAG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说明,在mALB升高的同时,NAG也随之升高,甚至,在一些患者中,NAG可以先于mALB发生改变。结论:联合mALB和NAG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和它们与尿肌酐(Cr)的比值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速率法测定健康对照组50例和2型糖尿病组65例的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和与尿肌酐(Cr)的比值。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ACE、尿mALB、尿NA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尿ACE、尿ACE/尿cr、尿NAG、尿NAG/尿cr、尿mALB、尿mALB/尿Cr诊断2型糖尿病的敏感度分别为83%、90%、77%、88%、79%、85%,特异度分别为73%、86%、69%、83%、70%、81%。结论尿ACE/尿Cr是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指标,对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救治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诊69例毒蛇咬伤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主要运用常规的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及肾功能Cr,BUN,Cys-C,β2-MG,KIM-1,NAG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75.76%,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数据,P<0.05;对比两组肾功能指标情况,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统计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血液净化联合季德胜蛇药片在治疗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中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时有效的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