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与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神经外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者共78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310例和中老年组(年龄>45岁)476例,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结果 高血压是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是中老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史、大量饮酒史是青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破裂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中老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是各年龄组脑出血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中老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史、大量饮酒史是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预后主要与年龄、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年龄>45岁,出血量大或出血发生在脑干、丘脑部位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青年人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86例15~45岁的脑出血患者,分析其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结果 有明确病因者63例,其中高血压病31例,动静脉畸形15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动脉瘤3例,Moyamoya病3例,星形胶质细胞瘤1例,髓母细胞瘤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白血病2例,肾病综合征1例;病因不明者23例.出血部位分别是基底节出血35例,脑叶出血31例,脑干出血9例,小脑出血11例.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36.05%)和高甘油三酯血症(34.88%).结论 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畸形是中青年人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出血部位有助于病因诊断;高血压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危险因素,为青年脑出血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18~45岁青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结论:脑血管畸形、高血压病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大部分预后较好;控制高血压、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非常重要;有高血压或脑卒中家族史者应加强自我保健.CT是首选的诊断性检查,MRA、DSA对明确病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诊断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因的价值。方法对15例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亚急性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其病因进行分析。结果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3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例烟雾病出血,1例海绵状血管瘤出血,1例脑血管未见异常。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73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明确病因者57例(78.8%),病因不明者16例(21.2%),其中先天性血管畸形29例(39.0%),动脉粥样硬化26例(35.6%),烟雾病2例(2.7%),脑静脉血栓形成引发脑出血1例(1.4%)。主要危险因素有:原发性高血压、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家族史。经治疗痊愈53例(72.6%),显著进步10例(13.0%),死亡11例(14.4%)。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以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12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明确者85例(75.9%),其中先天性脑动静脉畸形46例(41.1%),高血压31例(27.7%),先天性脑动脉瘤4例(3.6%),脑静脉血栓形成引发的脑出血3例(2.7%),抗凝泊疗引发的脑出血1例(0.8%),病因不明者27例(24.1%).主要危险因素:饮酒、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结论:青年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最为常见,饮酒、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与脑出血的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层县市医院脑室出血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组38例脑室出血患者,均分别经CT确诊,其中高血压脑出血25例(单侧侧脑室外引流6例,双侧19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3例(均单侧侧脑室外引流),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10例(单侧侧脑室外引流4例,双侧6例).结果 高血压组:25例中,治愈12例,轻残8例,重残3例,死亡2例.脑动脉瘤组:3例中,治愈2例,轻残1例.脑动静脉畸形组:治愈8例,轻残2例.结论 高血压、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是脑室出血常见临床表现,虽然病种不同,但所造成的脑室出血相同,因此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青年致残、致死的常见病因之一 ,给青年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危害。为探讨青年脑卒中有关问题 ,本文收集了 1994~ 1996年我院收治的 45岁以下青年脑卒中病人6 5例 ,并与 45岁以上中老年病人进行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6 5例 ,男 41例 ,女 2 4例 ;年龄 11~ 45岁 ,平均 35 .2岁。经 DSA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畸形致出血者 3例 ,动脉瘤致蛛网膜下隙出血 (SAH)者 3例 ,女性服避孕药物致腔隙梗死者 1例、脑梗死者 1例 ,合并高血压者 44例 ,合并糖尿病者 11例 ,无任何诱因者 7例。 45岁以上中老年脑…  相似文献   

9.
14例青年出血性卒中临床及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对青年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青年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及DSA检查结果。结果14例患者DSA检出动脉瘤5例,动静脉畸形4例,占全部病例64.29%;主要危险因素:饮酒、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结论青年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为主要病因。高血压、饮酒、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与脑出血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高危因素的异同,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青年脑梗死与157例青年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脑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肺感染、死亡率、丧失工作能力的比率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2)两组病人的病变部位均以基底节区和脑叶最常见,其次为脑干、丘脑。(3)青年脑梗死以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因素、血管炎为主要病因,分别为57.4%、21.3%、10.6%;青年脑出血以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为主要病因,分别为38.2%及32.5%,且青年脑出血病因不明的比率高达23.6%。(4)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血脂代谢紊乱、家族史是青年脑梗死及青年脑出血的共同危险因素,多数患者同时具有2个或2个以上。结论青年脑梗死的临床预后较脑出血好;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有相同的危险因素;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不同。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所致.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病人致残或死亡,幸存者可再次出血.发病率为脑血管意外病人的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及高血压脑出血.现将我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0月20日收治的颅内动脉瘤32例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玉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29-3930
目的:研究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8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明确者61例(78.2%),病因不明者17例(21.8%),其中先天性脑动静脉畸形30例(49.2%),高血压25例(41.0%),先天性脑动脉瘤3例(4.9%),脑静脉血栓形成引发的脑出血2例(3.3%),抗凝治疗引发的脑出血1例(1.6%)。主要危险因素:饮酒、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结论:青年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最为常见,饮酒、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与脑出血的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对74例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患者未发生再次破裂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中青年人脑出血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秋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35-1135,1151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出血部位。方法:选择78例15~45岁的脑出血患者,分析其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结果:发病原因:脑动脉粥样硬化27例,脑血管畸形21例,动脉瘤7例,肿瘤5例,脑底异常血管网3例,原因不明15例。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家族史。结论:中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畸形最常见,以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37例青年脑出血患者(≤4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最常见,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出血部位。方法:选择110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出血且年龄在15~45岁的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及出血部位。结果:发病原因:脑动脉粥样硬化49例,脑血管畸形(含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畸形)21例,动脉瘤6例,肿瘤5例,脑底异常血管网病3例,原因不明26例。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家族史。出血部位分别是基底节区出血46例,脑叶出血25例。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畸形最常见,以高血压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发病率为(60~80)/(10万?年),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约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约占20%.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病因包括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镰状细胞贫血)、梗死后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等.脑出血发病机制由于长期高血压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紊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15例急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先处理颅内血肿,后行动脉瘤显露、探查及夹闭术;对术中再次破裂出血者及时控制出血并夹闭瘤体。结果: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14例,未发现动脉瘤1例;术后脑疝恢复11例,死亡4例。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7例。结论: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病情危重,需要急诊手术;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即使在探查中动脉瘤再次出血,也能很好控制夹闭动脉瘤;但如果术中遗留未夹闭的动脉瘤将是导致术后潜在出血危险的原因,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探讨年轻人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常见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唤起人们对年轻人脑出血防治的重视。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13年5月间神经内科收治的89例15~45岁的年轻脑出血患者,并对其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出血部位、临床表现、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各病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高血压病54例,动静脉畸形10例,动脉瘤8例,尿毒症6例,结缔组织病4例,原因不明7例。最常见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病(60.6%)、血脂代谢异常(50.5%)。出血部位分别是:脑叶出血16例,基底节出血50例,脑干出血14例,丘脑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小脑出血4例。其中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出血主要位于基底节区,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脑出血其部位多为脑叶。结论 年轻人高血压是年轻人脑出血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和主要病因。当出血量较大时,年轻人脑出血较老年人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对患者本人身体、精神方面造成的损害及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更为严重。加强年轻人高血压的知识普及,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尤其是有卒中家族史的年轻人,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可最大限度减少年轻人脑出血的发生率。对于年轻人脑出血的患者,及时且合理的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长芳  刘沁  刘骅  段红利 《中外医疗》2008,27(28):19-20
目的 探讨年轻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干预.方法 对2001年1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14~45岁的青年脑出血110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轻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和瘤卒中.临床以颅重内高压,中风样表现及痈样发作为主要特征,病情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正相关.高血压是重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找出了年轻人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可以对一些危险因素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