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瘫型偏头痛为偏头痛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报道不多,现报告1例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农民,因“发作性恶心呕吐伴肢体活动障碍3年余加重10余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发病后2d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不伴有明显头痛。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脑病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江四清  赵德明 《安徽医学》2009,30(3):347-349
1概述癫癎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科临床综合征,作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健康。目前癫癎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西药治疗,包括传统的抗癫癎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等)和新型抗癫癎药物(如托吡酯、奥卡西平等)。抗癫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确保癫癎患者拥有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和癫癎以及相关的精神和身体障碍和谐共处。癫癎的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是很复杂的。目前常用的抗癫癎药物共有十几种,如何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抗癫癎药物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抗癫癎药物临床使用时间长,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目前仍是临床抗癫癎治疗一线用药。但是传统抗癫癎药物由于副作用大,药物间相互作用较多,患者不易耐受等缺点,使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指南认为,在儿童和老年患者由于存在耐受性或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潜在问题,因此对这些特殊人群推荐首选新型抗癫癎药物。认知是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包括理解、记忆、学习能力、注意力、警觉性和知觉等。抗癫癎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因其对病变部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维持正常认知功能神经元的兴奋性有同样的降低作用,故抗癫癎药物导致的认知损害在一定程度上以减少痫性发作来代偿。影响癫癎认知功...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影响5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早期康复介入能否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52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并设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后Fugl-Myg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康复组88%、对照组65%,提示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5.
偏瘫型偏头痛为偏头痛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报道不多,现报告1例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农民,因"发作性恶心呕吐伴肢体活动障碍3年余加重10余日"入院.  相似文献   
6.
针灸和功能训练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针灸和功能训练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而A组还接受针灸和功能训练综合治疗。A组又根据病程分为C组(1~3天)和D组(4~10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组和D组治愈率分别为89.47%和58.33%,两组疗效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和功能训练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的64例均为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狭窄率≥70%)、药物治疗无效、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有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合并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重度狭窄,1例合并对侧椎动脉V4段重度狭窄。根据置入支架的不同,将患者分为Wingspan组(25例)、CoroflexBlue组(21例)及Firebird组(18例)。术后采用TCD、DSA及电话进行随访。结果①64例患者MCA支架置人技术成功率为96.9%(62/64)。其中Wingspan组、CoroflexBlue组和Firebird组成功率分别为96.0%(24/25)、95.2%(20/21)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30d内,Wingspan组2例发生脑梗死,其中1例为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闭塞引发,1例为MCA的穿支闭塞引发;CoroflexBlue组1例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1例脑出血;Firebird组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③术后6~12个月TCD随访显示,9例出现MCA再狭窄,再狭窄率为14.5%(9/62)。其中Wingspan组为16.7%(4/24),CoroflexBlue组为15.0%(3/20),Firebird组为11.1%(2/18),Wingspan组再狭窄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例接受DSA随访,其中Wingspan组1例MCA重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CoroflexBlue组1例重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Firebird组1例支架术后中度狭窄。结论3种支架治疗MCA狭窄均安全、有效;术后再狭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针灸、康复功能训练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自主吞咽所需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和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效果。方法: 54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每12 h1次,共10天,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5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发作次数及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88.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FIB、PT、APTT变化不明显(P>0.05),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TIA有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患者,女,30岁,农民。因意识障碍1日伴抽搐3 次于2004年11月8日入院。患者于1d前在家劳累后出现头晕不适,继而出现意识模糊、出冷汗,突发四肢抽搐,呈强直阵挛发作,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及小便失禁,约5分钟抽搐停止, 但意识无恢复,后有类似的发作2次,给予进食后意识无恢复。既往于3年内有类似的发作3次,给予进食后意识恢复。入院查体:不合作,神志不清,呈中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Φ3mm,对光反射迟钝,角膜反射迟钝,脑神经正常,颈亢(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