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热郁、寒湿、痰饮等多种邪气阻滞胃中,影响气机升降调畅,胃失和降,循经犯肺,肺失宣肃,气逆作咳的结果。临床表现虽以咳嗽为主,但病程是以胃食管反流为核心病理基础。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以胃失和降,肺气上逆,气机失调为发病基础,采用通降和胃法论治,不仅符合“胃宜降则和”的生理特性,也顺应“从胃治咳”以达养胃治肺的效果。在审证求因,明晰人体生理病理的情况下,恢复胃腑通和之性,调畅肺脏肃降之能,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中医角度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方法研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相关中医学经典,翻阅相关资料,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常见证型以及对于不同证型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采取的中医疗法。结果和结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常见证型包括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痰热中阻型以及肺胃阴虚型。只有针对不同证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特点,辨证论治,方可使患者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慢性咳嗽在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指咳嗽时间超过4周,无明显肺部疾病的证据,中医称为"久咳"、"久嗽"[1]。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流)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咳嗽患儿一般病程较长,服用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中医多以“胃咳”命名,为咳嗽病的常见类型,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王诚喜教授在翻阅古籍及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证中发现,此病常见于贪食寒凉之物伤及脾胃或素体脾胃阳虚患者,中焦枢纽运行失常,浊气随经络上冲于肺而引发咳嗽,多从寒论治,基于“扶阳”理论采用吴萸干姜汤治疗,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之一。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抗反流药物治疗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治疗方法,除抑酸剂、促动力剂外,另有诸多新型药物正得到开发和应用。抗反流手术尚缺少有信服力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近期和远期疗效还无法确定。文中就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吉林医学》2011,(21):4362-4362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4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GERC的临床特点,可以提高诊断率,研究表明: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系指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炎、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致咳嗽。用抗生素及一般止咳药物疗效欠佳,常迁延难愈。笔者运用自拟降逆润肺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理论基础。[方法]结合历代文献的相关记述,梳理培土生金法的脉络,根据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分析培土生金法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当以脾胃亏虚为发病之本,以痰浊上犯为发病之标,肺气受损,宗气与卫气不足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当以“培土生金”之法,通过健运脾胃,杜绝生痰之源;补充宗气与卫气生成之本,恢复已伤之肺气,达到标本兼治之效。经典名方参苓白术散、麦门冬汤、黄芪建中汤等皆宗“培土生金”之旨,疗效甚佳。[结论]培土生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通过健运脾胃治疗肺脏之伤损,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的6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例。在解痉、止咳、平喘的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20 mg,po b id;西沙必利5 mg,po,tid;6~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42例(7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2周后缓解,60例(100%)在4周后完全缓解。结论:胃食管反流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反流与咳嗽发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咳嗽的常见病因: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为刺激性呛咳,亦可表现为有痰的咳嗽。咳嗽白天夜间均有发生,不少患者表现为睡眠时突发剧烈呛咳,严重影响睡眠,部分伴胃灼热、反酸及胸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但临床上不少患者完全没有反流症状,咳嗽是其惟一的临床表现;感冒后更容易出现食道反流性咳嗽;食道返流更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食道反流性咳嗽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往往与其它咳嗽性疾病伴行,诊断困难,另外,食道反流性咳嗽具备更大的危害性,其咳嗽往往表现为剧烈的呛咳,对于食管反流性咳嗽,做一下调查问卷。(1)有无反酸,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情况;(2)刺激性、阵发性呛咳,咳嗽间期有无呼吸道其他症状;(3)是否有夜间突发剧烈呛咳;(4)是否咳嗽与进食有关联:进食汤菜、油腻食物、水果加重;(5)咳嗽有无特殊气味,与进食食物相关;(6)是否曾经其他治疗效果欠佳。以上几种情况出现任何一种肯定回答都要考虑食管反流性咳嗽;食管返流性咳嗽是胃的问题,饮食至关重要,要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夜间20:00以后的进食;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西沙必利加奥美拉唑;夜间咳嗽较重的可以临睡前加服一次西沙必利;注意伴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报道1例巴氯芬治疗非酸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成功案例,说明巴氯芬可以作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马靖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0):17-18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典型反流症状,或引起咳嗽、声嘶等食管外症状而不伴反流症状.它是引起慢性咳嗽(咳嗽持续≥8周)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占10%~40%;慢性咳嗽也可以是GERD的惟一表现,占43%~75%.GERD引起的慢性咳嗽被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之一,目前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微吸入、食管-支气管反射、神经元功能障碍、免疫介导、精神心理因素、非胃型H+/K+-ATP酶、产酸菌等。  相似文献   

14.
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诊治困难,临床常有误诊或漏诊。蔡宛如教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咳嗽,对治疗GERC有其独到的见解。笔者整理总结蔡老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相关临床经验,以飨同道。1 GERC临床特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指因胃酸和其它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正常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反流,称为生理性反流。GER可以引起临床症状,甚至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当出现胃烧灼、反酸、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和(或)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时,也被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GERD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2006年蒙特利尔会议提出了反流性咳嗽综合征的定义。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发生率为5%-41%,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GER)的相关性,以及胃食道反流所致咳嗽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3例胸部X线、组胺激发试验、鼻部检查正常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并利用症状相关性概率(SAP)来分析咳嗽与反流的相关性。当至少符合以下之一时,诊断为GER:①24 h食道pH监测远端电极Demeester总积分≥12.70;②远端电极Demeester总积分虽小于12.70,但食道上、下电极至少有1个SAP大于75%。GER诊断确立后进行为期12周的抗反流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有26例符合GER并诊断为GER所致咳嗽,对这些患者进行抗反流治疗。疗程结束后,12例咳嗽完全消失,另14例咳嗽对抗反流治疗反应较差或无效。结论:GER与慢性咳嗽密切相关,是原因不明慢性咳嗽的一个重要原因。24 h食管pH监测结合症状相关性分析是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手段,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应当进行抗反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武汉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各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儿科就诊的慢性咳嗽初诊患儿273例,遵循国内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作出慢性咳嗽最终诊断。结果:273例患儿中符合入选标准者156例,能够配合完成整个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者132例,病因诊断率为87.12%,其中单一病因者104例,占78.79%;双重病因者16例,占12.12%;病因不明者12例,占9.09%。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排名前4位分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25.76%)、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1.21%)、感染后咳嗽(17.4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9.85%)。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以夜间干咳为主;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特征以日间湿咳为主,并且常有鼻后滴流现象;感染后咳嗽患儿常有呼吸道疾病史;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咳嗽常与进食及反流相关。结论:武汉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各种病因的慢性咳嗽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可为经验性诊治儿童慢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郑晓燕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103-1103,1138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50例GERC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咳嗽伴有干呕,气道高反应,胸部CT见食管扩张等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在改变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等治疗。结果38例GERC患者治疗1周内起效;37例GERC患者在治疗4周后显效,10例GERC患者8~12周后显效。结论抗胃食管反流试验性治疗是基层医院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生活饮食习惯,应用抑酸剂和胃肠动力药,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简称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除了典型的症状外,还可以出现食管外的症状,包括反复喉痉挛发作、反流性哮喘、反流性咳嗽、声音嘶哑、反流性咽喉炎、牙侵蚀以及中耳炎等,其主要发病机制是食管运动障碍,如下食管括  相似文献   

20.
刁卓 《吉林医学》2013,34(2):304
目的:总结分析24 h食管pH值测定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24 h食管pH值测定检查。结果:83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有52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结论:24 h食管pH值测定对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