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颈源性头痛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C1、C2横突注射联合小针刀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的头痛视觉模拟改善情况,两组患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颈源性头痛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方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缓解患者的头痛情况,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颈源性失眠患者应用针灸法进行脊柱综合调理对失眠以及颈椎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确诊的8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方案:对照组推拿按摩法,治疗组推拿按摩法+针灸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在睡眠质量、疼痛状态、颈部残障指数方面的差异以及心理与生活质量各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颈源性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IQ)与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源性失眠患者疼痛、僵硬与残障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降低,幸福感得分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源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脊柱调理能够获得更好地治疗颈源性失眠,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颈部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形神统调是治疗颈源性失眠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采用强刺激推拿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6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强刺激推拿组34例(治疗组)和口服安定片组34例(对照组)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从疗效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矩阵针灸治疗颈源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颈源型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予推拿治疗,治疗组以矩阵针灸联合推拿治疗。2组连续治疗10 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痊愈2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灸治疗颈源型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针灸推拿辨治颈源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8例颈源性眩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均采用针灸治疗,同时结合各种推拿手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眩晕都明显减轻,头颈部活动受限明显好转。结论针灸推拿辨证治疗颈源性眩晕是采取了中医的典型治疗方法,能够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颈椎病的几种类型临床常规治疗后疗效的体会.方法:将300列患者进行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牵引、针灸、理疗、推拿、脉冲、等治疗.观察配合颈肩部功能锻炼、治疗疗程.结果:两组治疗疗效明显(p<0.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牵引、针灸、理疗、推拿、脉冲、等治疗颈椎病具有很好疗效,配合颈肩部功能锻炼及颈部 保护措施可明显提高远期疗效,并降低复发率是颈椎病人预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颈源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A和B,A组患者接受中药失眠方治疗;B组在接受中药失眠方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腹部穴位推拿,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问卷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疗程结束10d后评定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10d的显效率和PSQI评分组间、组内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结束后10d两组间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部穴位的推拿配合中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用董氏奇穴针灸配合导气疗法治疗,与颈部按摩配合口服颈复康颗粒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和50例对照组(仅接受西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头痛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及6个月后头痛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颈源性头痛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16.5±2.4)分、(16.4±2.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颈源性头痛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6.2±0.3)分、(8.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6个月后颈源性头痛复发率分别为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中药颈源性头痛具有较好疗效,能明显减轻患者头痛症状,降低颈源性头痛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眩晕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03%(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眩晕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具有明显效果,可显著改善眩晕症状,安全性高,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理疗方法的观察和研究应用,总结出在颈椎病治疗过程中的针灸推拿的重要性和发展。观察利用当归注射液和维生素联合针对颈椎病的实际疗效。方法:通过对该院接受的300颈椎病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实际针灸推拿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临床效果的对比和观察,得出针灸实际效果作用结论。首先将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法治疗,实验组则要联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2d一次针灸推拿治疗,接受四到五个疗程。结果:然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和记录分析,得出结论。观察研究发现穴位联合注射针灸推拿治疗的方法效果远远高于普通针灸推拿治疗。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颈椎病治疗上联合性针灸推拿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最快速彻底的治疗患者的病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针灸配合推拿对于脾胃不和型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治疗失眠的患者中方便选取200例脾胃不和型失眠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100例)与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综合疗法的观察组(10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改善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此评价针灸配合推拿对脾胃不和型失眠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失眠治愈52例,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00%.仅采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失眠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PSQI评分(5.39±0.51)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7.71±1.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推拿对于脾胃不和型失眠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手法复位技术,配以推拿整脊来观察其对于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至2018年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中抽取80位,并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配以手法复位技术和推拿整脊,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均符合统计学规律,但是治疗组的恢复情况要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手法复位技术,配以推拿整脊来治疗颈源性眩晕,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恢复程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将选取35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随机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5例。针灸配合推拿配合治疗的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两组除采用针灸与推拿其余操作方法一致,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和常规的针灸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9%%,两组比较差异较大,经计算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用针灸配合推拿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容易使患者接受,具有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将选取35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随机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5例。针灸配合推拿配合治疗的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两组除采用针灸与推拿其余操作方法一致,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和常规的针灸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9%%,两组比较差异较大,经计算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用针灸配合推拿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容易使患者接受,具有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配合牵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眩晕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63例单纯采取牵引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5%,对照组显效率57%,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可明显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颈源性失眠是指由颈椎退行性变,外伤或劳损引起颈椎关节错位、椎间不稳以及颈肌劳损,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椎动脉受压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等以睡眠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针灸治疗颈源性失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操作便捷,无毒副作用。该文就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源性失眠的多项研究报道进行整理,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诊治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50例患者单纯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150例患者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的治疗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57%,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针灸推拿同时配合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是否有效。方法:选择前来我院就诊的210例患有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牵引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9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牵引治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推拿组)和对照组(针灸组),分别施治,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1.结论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失眠(心脾两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