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目的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患者误吸;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误吸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颅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法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通过吞咽障碍管理、进食规范管理、规范鼻饲流程、陪护者教育与培训实施专业化、系统化预防误吸管理方案,改善吞咽功能,降低颅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80.49%,误吸发生率分别为10.64%和26.83%,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13%和14.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误吸管理方案融入了多项护理应对策略及质量持续改进项目,提高颅脑损伤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总有效率,降低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老年吞咽障碍后误吸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7例老年吞咽障碍后误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干预组28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延续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续护理服务。干预后采用吞咽障碍指数问卷(DHI)、体重指数评价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并比较两组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DHI中误吸症状、心理障碍、营养与呼吸功能受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患者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总分及健康宣教、护理效率、家庭康复管理、服务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吞咽障碍后误吸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营养状况,并提高其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2.03%降至9.38%,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至7.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吞咽管理门诊在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217例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按门诊ID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由门诊医生给予吞咽障碍康复指导,观察组接受护士主导的吞咽管理门诊系统管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吞咽障碍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护士主导的吞咽管理门诊可有效促进帕金森病患者吞咽功能恢复,降低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防范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为蓝本,采用头脑风暴法及根本原因分析法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原因,并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确认活动效果。结果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1.18%降至品管圈活动后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91%降至1.24%,目标达成率为92.78%,圈员的品管手法应用、自信心等8项能力评分由活动前的1.3~2.4分提高至3.9~4.5分。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手术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和促进圈员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主题,进行现状调查,随机抽取275例手术患者,分析导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品管圈活动前55例(20.0%)发生术中低体温,活动后24例(5.1%)发生,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能力评分由1.5~2.2分提高至3.8~4.8分。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含服酸冰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6例急性脑卒中后中度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入院后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及吞咽功能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冰刺激等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含服自制酸冰块刺激口咽部。干预4周后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定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吞咽障碍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酸冰块刺激口咽部,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误吸风险评估的康复训练对高龄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龄吞咽障碍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预防误吸护理干预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误吸风险等级行吞咽康复训练,每2周重复进行误吸风险评定,根据评定结果调整康复训练措施。比较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和误吸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依据动态误吸风险评定结果对高龄吞咽障碍患者行分级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减少误吸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晚期癌症患者疼痛评分〉3分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并运用PDCA管理方法进行效果评价与改进,比较活动前后晚期癌症患者疼痛评分〉3分的发生率。结果晚期癌症患者疼痛评分〉3分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8.57%降到活动后7.14%(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降低了晚期癌症患者疼痛评分〉3分的发生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方法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在航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设定目标值、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从15.00%下降到5.38%,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圈员对患者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培训静脉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改进操作环境,正确选用输液材料;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士静脉输液的理论水平,拓展药学知识.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输液渗漏率为9.05%,活动后为4.18%,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53.81%、目标达成率113.79%.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对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方法:QCC小组组员确定此研究主题,对科室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现状进行调查,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术中低体温问题预防流程进行改进。对比QCC干预前后低体温发生率。结果:与QCC活动干预前比,QCC活动良性干预后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CC活动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危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ICU医护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为降低危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更新、强化护理人员暴露性角膜炎相关知识、规范眼部相关操作。选择实施医护品管圈前(2018年1~2月)58名ICU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医护品管圈实施后(2018年3~4月)81例ICU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正确运用医护品管圈可降低危重症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3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损害情况,与同期确诊的青年SLE40例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点、血常规、自身抗体、蛋白尿、肾功能、活动指数(SLEDAI Score)、肾脏病理改变及治疗后感染情况。结果:老年组狼疮SLEDAI评分明显低于青年组,皮疹、狼疮脑病发生率和狼疮特异性抗体(抗ds-DNA)的阳性率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但发热、关节炎高于青年组(P〈0.05),肾脏是老年SLE的最常见累及脏器,且重型狼疮性肾炎(LN)(Ⅳ、Ⅴ型)的发病率与青年组发病的SLE无差别。老年组治疗1个月内继发感染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SLE与青年SLE临床特征有许多不同之处,且起病隐匿,易误诊,治疗时并发症高于青年人,须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Narcotrend(NT)监测指导下的精确麻醉深度控制在预防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拟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T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T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期间使用Narcotrend监测,有利于精确控制麻醉深度,从而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主要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PD术治疗的61例老年人胰胆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51%( 18/61),死亡率为3.28%( 2/61).主要并发症为胰瘘2例(3.28%),上消化道出血3例(4.92%),腹腔内感染10例(1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老年病人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和病人营养状况恢复情况以及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684例符合条件的普通外科老年手术病人于入院后24小时和术后进行NRS2002评分,并通过对病人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观察病人手术前后机体营养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NRS2002评分≥3分者173例(25.3%),<3分者511例(74.7%);术后NRS2002评分≥3分和<3分者分别为316例(46.2%)和368例(45.7%).在术前NRS2002≥3分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在NRS2002<3分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9%.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P<0.05).术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普外科老年病人存在的营养风险较高,术前NRS2002≥3分的病人营养状况恢复慢,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1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重度血压升高7例,严重低血压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5例,心绞痛2例,心肌梗死1例,各类心律失常28例。并发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低血糖昏迷1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37.9%(44/116)、6.0%(7/116)、2.6%(3/116)。结论老年胃癌合并心血管疾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