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掌握广西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状况,提供配置管理政策依据。方法 对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调查表调查,经监督、许可核对调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西共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428台。其中CT机258台、9个品牌,国外、国内品牌占有率分别为89.9%和10.1%;MRI 56台、9个品牌,国外、国内品牌占有率分别为80.9%和19.1%;DSA 53台、8个品牌,国外、国内品牌占有率分别为86.5%和13.5%;LA 43台、9个品牌,国外、国内品牌占有率分别为35.7%和64.3%,;SPECT 18台、6个品牌,全部为国外品牌。广西于近10年内装备CT、MRI、DSA、LA和SPECT的台数分别占各自装备总数的84.9%、94.6%、88.7%、83.7%和94.4%;该五种设备人口拥有量分别为5.07、1.10、1.04、0.84和0.35台/100万人,各市配置分布差别较大。结论 从利用率和区域分布现状综合考虑,认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百万人口拥有量等于或大于广西平均值的市应暂缓配置,尚未配置某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市应予以1台的配置。县级医疗机构未配置SPECT、乡级医疗机构未配置DSA、LA和SPECT符合广西实际,应继续强化配置管理。目前采取的指标控制、配置许可等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快速增长并逐步合理调整了配置布局。  相似文献   

2.
大型医用设备动态配置规划制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型医用设备动态配置规划制定方法,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大型医用设备现有数量、分布、工作量、增长速率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结果 尝试制定了山东省CT、医用加速器等大型医用设备的动态配置规划。结论 此方法制定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的政策效果.方法 利用全北京市2005年、2007年和2010年5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专题调查的数据,从设备配置总量及增长、分布、使用情况等方面,对5年来北京地区5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05年至2010年,北京地区5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增长最多的是CT,增加了48台;最少的是SPECT,为8台.一二级医疗机构5种设备的配置比例逐步下降,而三级医院的设备配置占比均逐年提高.4种设备平均年检查人次数和设备使用效率逐年提高.结论 北京地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数量增长、设备分布、设备使用效率均逐渐趋于合理,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北京实际情况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东省医用电子加速器应用现状,分析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全省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应用。。方法 根据近两年来省内医用电子加速器质控检测结果,结合填报调查表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东省现有医用电子加速器54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在防护性能检测的8个项目中,5个项目合格率为100%,加速器相关配套人员、设备不足。结论 广东省医用电子加速器配置分布不均,质控工作以及应用质量监督管理应继续加强,同时必须严格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的配置要求,确保我省放射治疗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性能检测,减少受检者剂量,使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达到区域合理,提高使用效率。方法 根据国家得相关规范标准对全省医疗单位的大型医疗设备性能进行检测。结果 大型医疗设备区域配置不合理,设备性能有待提高。结论 加强全省大型医疗设备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兵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普查,评价兵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分析其人口公平性,为兵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在描述性分析兵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利用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分析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人口公平性。兵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共40台,其中CT22台,DSA10台,MR13台,LA5台。兵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2183,CT为0.2627。兵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增长迅速与超龄服役现象并存,在不同地域的人口配置上相对公平。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CT机检测情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摸清湖北省CT诊断设备现状。方法 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对1999至2002年全省209台CT机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所检测的设备中,性能质量的好坏主要是取决于设备本身的质量、性能、设备新、档次高、性能好,CT机的应用质量及诊断水平,既取决于设备的性能,更有赖于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 应严格把好质量关,维护医疗机构与患者双方的正当权益,充分发挥大型医用设备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2年广西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设备性能状况。方法 依据国家现行有效的标准,采用Barracuda X射线输出评估装置对238台摄影设备和178台透视设备进行设备性能检测。结果 摄影设备有193台检测项目全部合格,合格率为81.1%;透视设备有166台检测项目全部合格,合格率为93.3%。结论 透视设备的合格率高于摄影设备。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是医院必不可少的设备,定期开展对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设备性能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CT机进行应用质量专项检测,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的发放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和卫生部评审规范,进行性能检测和临床照片评估,并按照河北省有关规定进行分等定级。结果 223台CT机中A级2台,占0.9%,B级147台,占65.9%,C级29台,占13.0%,D级(不合格)45台,占20.2%。螺旋CT整体质量明显好于平扫机。结论 应加强对二手或使用时间过长的CT机的应用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CT机应用质量。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医用电子加速器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掌握山东省医用电子加速器应用状况,探讨医用电子加速器配置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应用质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监督管理和检测工作,采取填报调查表和现场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省目前使用的医用电子加速器的型号、生产厂家、安装时间及安装时设备状态等相关信息资料进行详细调查统计。结果 山东省现有118台医用电子加速器在使用。依据安装时状态统计,进口新设备38台,占32.2%;进口二手翻新设备22台,占16.4%;国产新设备56台,占47.5%;国产二手设备2台,占1.7%。设备以最高能量小于10MV的单一能量设备为主,占总数的65.3%。大部分设备已经趋于老化,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的设备,仅占30.5%。结论 山东省医用电子加速器应用数量多,分布广,型号杂,新旧不一,性能差异大。大部分设备已趋于老化,治疗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大管理力度,规范质量控制程序,逐步建立强制淘汰制度,以保证治疗质量与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疗机构辐射设备的数量及其应用现状,为提高武汉市的医用辐射工作质量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资料调研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 武汉市大型辐射医疗设备配置不太合理,X射线机影像质量保证检测工作缺失,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结论 应根据医疗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医用诊疗辐射设备,大力开展放射诊疗质量保证检测工作,加强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12.
93台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性能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性能状况,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T189-1999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93台,合格38台,合格率仅40.86%,特别是乡镇医院检测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57台,合格6台合格率仅10.53%。结论 应加强医用诊断X射线机状态检测工作。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并加大投入,加快乡镇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全面开展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吉林省放射治疗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放射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让用户给出处方剂量和问卷的方法。结果 调查的23台放疗设备中,其应用质量存在不少问题。结论 应全面开展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保证工作,以保证患者享受到满意的服务,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确保医用辐射安全对某驻军医院新建门诊部四台医用辐射设备所致周边辐射环境水平进行监测与分析。方法 对机房操作位、候诊位、周边环境进行X、γ辐射剂量率测量,以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结果 所监测的四台医用辐射设备在开、关机状态下所致周边环境辐射剂量率均在正常环境本底范围内,职业人员、公众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处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结论 该医院医用辐射设备的辐射防护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和分析内蒙古地区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实际工作量,为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室最优化设计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收集资料,统计和分析资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实际使用的射线种类、能量、剂量率,实际工作的时间及业务开展情况。结果 在受调查的23台医用直线加速器中,有9台国产设备,14台进口设备。国产设备中8台只能产生单个能量档的X射线,没有电子束部分。进口设备均能产生X射线和电子束,并均有2~3能量档的X射线。国产设备的周工作量26.59~356.43Gy/week之间。进口设备的周工作量一般为214.51~640.85Gy/week之间。结论 进口设备的工作量高于国产设备。高能量档X射线的使用率不高,电子束的使用率比X射线的使用率明显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和分析乌海市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质量控制检测结果,了解乌海市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了《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 17589-2011)的检测的方法。结果 对乌海市24家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设备进行了检测。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共30台,其检测的12个项目中只有3项全部合格。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有8台,其中只有1台设备的剂量指数不合格。结论 必须加强对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的检测与修正。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和分析濮阳市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现状,为提高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水平和卫生行政执法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对正在运行中的32台摄影设备和21台透视设备进行状态检测。结果 12台摄影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不合格(37.50%)、5台透视设备像质量控制检测不合格(23.81%),其余均合格。结论 为保证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水平、提高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必须加强对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控制的状态检测和自主稳定性检测工作,及时调试和校正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的各项质量控制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及卫生部办公厅(2009—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采用新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调查统计资料、新疆卫生统计资料、新疆第三次、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对全疆2008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制定新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放射治疗的医疗照射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北省放射治疗现状,更好地利用及配置卫生资源。方法 全国"九五"期间医疗照射调查方案。结果 湖北省现有放疗单位33家,各种放射治疗设备70台,放疗工作人员637人,1998年比1996年放疗人次增长6.34%。结论 放疗设备布局比较合理,但辅助设备配置较少,放疗高级技术人员较少,患者剂量负担较大。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医用辐射设备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晓光  谢华  何玉庆  李琼 《中国辐射卫生》2006,15(4):423-423,425
目的 了解湖北省医用辐射资源设备的应用及人员情况,为实施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准入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按照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的调查方案,结合我省情况,明确调查内容、方法,由各市、州卫生监督局(所)进行辖区的调查和资料汇总。结果 部分大型放射诊疗设备的配置不合理;部分放射诊疗设备老化,严重影响诊断质量;二手放射诊疗设备的交易和使用造成安全隐患;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存在问题。普遍存在维修人员缺乏以及放射诊疗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结论 建议修改和完善放射防护相应规章,将确保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和公众的健康纳入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