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虎英  李兴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1):815-817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在糖尿病心肌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测定血清HGF和TGF1β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心肌HGF和TGF1β变化,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电镜下观察心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及毛细血管基底膜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周时血清和心肌局部表达HGF和TGF1β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病程的进展,TGF1β呈现逐渐升高趋势,10周、14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周时HGF升高,在10周、14周时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P<0.01。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肿胀,排列紊乱;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增厚的改变。结论:HGF和TGF1β在1型糖尿病心肌病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心肌细胞结构改变,探讨TNF-α在糖尿病心肌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组),分别于6周、10周、14周,在光镜、电镜下观察心肌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表达,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TNF-α在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增加(P<0.01),并随病程进展增加。光镜、电镜下可见糖尿病心肌细胞肿胀、肌丝稀疏,线粒体肿胀、破裂。结论:TNF-α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增强,促进糖尿病心肌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3.
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酶糖化抑制剂 氨基胍 (amin oguanidine ,AG)对链尿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为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STZ糖尿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氨基胍治疗组 ,AG剂量为15 0mg·kg-1·d-1。 12周时测定大鼠血清果糖胺含量、心脏重量指数、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率 (±dp dtmax)值 ,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测量心肌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清果糖胺含量、心脏重量指数明显增高 ,±dp dtmax降低 ;超微结构显示心肌肌原纤维排列紊乱 ,线粒体肿胀变性 ,间质胶原增生 ,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基底膜明显增厚。氨基胍治疗组血清果糖胺含量降低、心脏重量指数明显下降、±dp dtmax 值上升 ,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减轻 ,间质胶原减少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异常减轻。结论 :糖尿病时存在心脏功能异常、心肌肥厚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早期应用AG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抑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病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不同病程心肌纤维化及其相关病理的变化。方法①制造糖尿病大鼠心肌模型随机分组;②氯胺T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代表心肌胶原总含量。心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心肌型α肌动蛋白(α-ac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平均积分光密度;③心肌病理改变的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糖尿病病程6个月组心肌胶原总含量明显高于病程3个月以内组(P〈0.01)。病程3个月之后CollagenⅠ表达伴随TGF-β1的表达开始较健康鼠明显增加(P〈0.01)。α-actin蛋白表达较健康鼠明显减少(P〈0.01)。病程3个月后α-act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有糖原沉积现象。结论CollagenⅠ呈现持续性增加是糖尿病鼠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原因。TGF—β1参与了心肌纤维化发生的早期过程。糖原沉积和心肌型actin表达减少是糖尿病心肌病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链尿佐菌类(STZ)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T组)利罗格列酮干预组(R组),分别于实验8周和12周检测血糖、血清C肽水平、心重指数和心肌细胞表面积,留取大鼠的左心室组织块行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T组和R组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肿胀、变性,肌原纤维灶性溶解、变性,心肌纤维排列不整齐、断裂及收缩带形成;T组随时间进展病情加重,而R组心肌病变较R组轻,且随疗程进展病变明显减轻。讨论:罗格列酮作为PPARγ激动剂,具有抗炎、保护心肌的降糖外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辛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在福辛普利治疗前、后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探讨福辛普利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20只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福辛普利治疗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用药前及用药5周后糖尿病大鼠心肌醋酸铀枸橼酸铅双染色后电镜下的超微结构的改变,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经过5周以后,糖尿病未治疗组大鼠的心肌Z线增宽,M线、H带模糊不清,肌纤维稀疏,肌丝扭曲,部分断裂。线粒体肿胀变形、嵴稀疏,排列紊乱,结构不清,心肌内微血管基底膜增厚,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福辛普利治疗组大鼠心肌细胞中,肌丝排列整齐,结构清晰,肌纤维无明显断裂,线粒体肿胀较未治疗组明显减轻,结构尚清晰,心肌内微血管基底膜较未治疗组薄。结论:应用福辛普利可延缓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结构的病理学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n=8)、糖尿病对照组(n=11)、黄芪组(n=11,4.2g·kg-1·d-1),用药8周。测血糖、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心脏重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ICAM-1、VCAM-1表达,图像分析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心重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黄芪组心重指数下降(P<0.05)。正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器完好;糖尿病组心肌细胞内线粒体水肿、肌原纤维溶解、肌浆网扩张、肌纤维间水肿等变化;黄芪组大鼠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整齐,肌节较完整,线粒体量多,偶见肌原纤维断裂及线粒体肿胀。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心肌ICAM-1、VCAM-1强着色(P<0.05),胞质均呈棕黄色颗粒强,心肌组织间微动脉壁、毛细血管基底膜有棕黄色物质沉积;而黄芪组呈中等度染色,毛细血管基底膜着色,ICAM-1、VCAM-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芪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ICAM-1、VCAM-1表达,同时保护糖尿病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60μg·g-1)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喂养2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Wnt2、β-catenin、c-Myc和DKK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微镜下糖尿病组大鼠心肌可见局灶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糖尿病组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Wnt2、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DKK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885)。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早期糖尿病心肌损伤,进一步研究其在糖尿病心肌中的变化可能为糖尿病心肌病找到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re)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生长因子(TGFβ1)、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45mg.kg-1STZ建立实验性糖尿病模型。3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灯盏花素治疗组(Bre-L组,10mg.kg-1.d-1;Bre-H组,20mg.kg-1.d-1),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用药处理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心脏重量指数、心功能,血清LDH、CK含量及心肌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GFβ1、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DM组比较,Bre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心脏重量指数明显降低,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下降,血清LDH、CK水平及心肌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而SOD活性增强,心肌组织TGFβ1、NF-κB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Bre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和减少心肌TGFβ1、NF-κB表达,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及灵芝孢子对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灵芝孢子组)。模型组及灵芝孢子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成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成功者改喂高脂高糖饮食,灵芝孢子组另加喂灵芝孢子粉(250m g.kg/d)持续10周。实验结束前一天做糖耐量试验,断头取血,用透射电镜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肌原纤维边界不清,排列乱,有融解消失,线粒体肿胀变性,数目多,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窄;灵芝孢子组电镜下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灵芝孢子可以抑制糖尿病性心肌病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异靛对糖尿病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在1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明确其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分为糖尿病4、8周模型组以及甲异靛4、8周给药组。尾静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值;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GSK-3β、p-GSK-3β、Wnt2、β-catenin、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明显升高,体质量明显下降(P<0.01),8周甲异靛给药组大鼠血糖与糖尿病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心肌不同程度局灶性心肌细胞肥大、溶解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甲异靛给药组大鼠心肌病变较糖尿病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糖尿病模型大鼠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心肌p-GSK-3β、Wnt2、β-catenin、p-NF-κB-p65表达升高,尤其是8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给药组的蛋白表达与DM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甲异靛可能是通过降低Wnt2、β-catenin、GSK-3β等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激活,参与修复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损伤及炎症过程,进一步研究该药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将为糖尿病心肌病找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th iazolid ined ione,TZD)类药物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 in,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后,吡格列酮组按20 mg.kg-1.d-1混入大鼠饮用水中。大鼠治疗5wk后,检测左心室重量指数(LVI)、心肌细胞面积及横径、心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胶原容积分数(CVF);行HE染色观察实质细胞肥大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吡格列酮组较糖尿病模型组LVI、心肌细胞面积及横径、左心室羟脯氨酸含量及CVF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吡格列酮组较糖尿病模型组心肌实质细胞肥大和间质胶原蛋白增生程度都明显降低;电镜观察,糖尿病模型组心肌细胞明显肥大、间质胶原纤维大量增生、线粒体肿胀,吡格列酮组结构明显改善。结论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大鼠心肌肥厚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糖尿病(DM)大鼠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与纤维粘连蛋白(FN)和胶原Ⅲ型(ColⅢ)沉积的关系。方法: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TGF-β1、FN和ColⅢ,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正常肾间质和糖尿病1周,可见FN和ColⅢ,但未见TGF-β1表达,糖尿病2周开始肾小管见TGF-β1表达,并随疾病进展而逐渐增多。糖尿病1月肾间质中见FN和ColⅢ沉积开始增多,2月时更多,FN和ColⅢ增多与TGF-β1呈正相关。结论:TGF-β1促进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FN和ColⅢ的沉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小球基底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行单肾切除术后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另外20只单次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制作DM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DM对照组和羟苯磺酸钙(DD)组;DM组和DD组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和羟苯磺酸钙,12wk后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及24h内生肌酐清除率(CrCl)的变化。结果:12wk后,DD组内生CrCl水平明显高于DM组;电镜观察显示DD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程度小于DM组。结论:羟苯磺酸钙能改善DM模型大鼠肾脏超微结构,防止基底膜增厚,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氧嘧啶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进行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细胞早,期超微结构改变主要有肌原纤维含量减少,线粒体异常,糖原颗粒分布,闰盘结构异常,提示糖尿病心脏病变与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非酶糖化抑制剂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AG)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12周对照组(8只),24周对照组(10只);糖尿病12周组(8只),糖尿病24周组(10只);AG治疗12周组(8只),AG治疗24周组(10只),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过程中(12周及24周)心脏肥厚、心功能指标及心肌细胞凋亡的改变一结果:链尿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12周时出现心功能异常并可见凋亡的心肌细胞,随心衰的加重,24周时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透射电镜检查,发现糖尿病大鼠左室心肌组织中可见凋亡的心肌细胞(具有凋亡形态学特征)。AG治疗组大鼠心功能和心肌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减少、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G可有效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病理形态学异常。  相似文献   

17.
氯沙坦对大鼠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36只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氯沙坦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氯沙坦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在模型建立1周后氯沙坦组灌胃给予氯沙坦5 mg·kg-1·d-1,共12周.检测各组第1,4,12周血糖、24 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白蛋白(Alb)排泄率;分别于第4和12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取肾,称重,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分离肾皮髓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透视电子显微镜检查肾小球基底膜、系膜区的病理改变.结果第4和12周时模型组尿Alb,RBP排泄、肾脏肥大指数和TGFβ1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氯沙坦组的这些指标则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电镜显示模型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和系膜细胞增生;氯沙坦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也有不规则增厚,较同时期模型组减轻.结论氯沙坦对糖尿病肾损害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氯沙坦抑制肾脏TGFβ1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内分泌-血管活性肽Urocortin(UCN)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TGF-β1和CTGF的影响,研究UCN对DCM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DM)模型,将大鼠分为5组:Control组、DCM组、UCN组、UCN+Astressin组、UCN+Triciribine组。饲养12周后处理4周,测定血糖、尿糖、尿量,以及血清TGF-β1、CTGF水平;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测定心肌组织TGF-β1、CTGT、Akt、GSK-3β、pAkt、p-GSK-3β的表达。结果 DM大鼠心肌形态学符合DCM改变,与Control组相比,DCM组血清与心肌组织TGF-β1、CTGF水平均增高,DCM组心肌组织p-Akt、p-GSK-3β均降低(P <0. 05)。与DCM组相比,UCN组TGF-β1、CTGF水平均降低(P <0. 05),Astressin和Triciribine均能阻断UCN的作用(P <0. 05); UCN组p-Akt、p-GSK-3β表达增高(P <0. 05),Astressin阻断UCN的作用(P <0. 05)。结论 UCN对DCM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与CRH-R受体结合后,激活Akt/GSK-3β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TGF-β1及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钙反常模型诱导心肌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地尔硫卓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对离体大鼠心脏进行钙反常灌流(无钙灌流液5min,立即换正常钙灌流液灌流30min),建立心肌细胞钙超载模型。设立钙超载组、正常对照组、无钙对照组、钙超载给药组(地尔硫卓)和无钙给药组。电镜和光镜观察心肌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原子分光光度计检测心肌钙离子浓度,RT-PCR法测心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TGF-β1和IL-10的表达。结果钙超载组光镜下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细胞膜、细胞核和线粒体明显破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IL-1β和IL-6明显增高,而TGF-β1和IL-10无明显变化。钙超载给药组(地尔硫卓)显示心肌损伤明显改善,TNF-α、IL-1β和IL-6明显下降。正常对照组、无钙对照组和无钙给药组心肌光镜和电镜下无明显差异,心肌Ca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钙反常模型诱导心肌表达TNF-α、IL-1β和IL-6,对TGF-β1和IL-10无明显影响,地尔硫卓能抑制心肌细胞钙超载诱导的TNF-α、IL-1β和IL-6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糖对糖尿病性肾病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与形态学变化的作用.方法 用胰岛素拮抗剂链脲佐茵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糖尿病模型,另设高糖饮食大鼠以及正常大鼠为对照.试验16周后检查动物,测定血糖及尿蛋白;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链脲茵素腹腔注射成功地建立了糖尿病性肾病模型,大鼠血糖浓度显著升高,胰岛缩小,胰岛细胞减少.肾脏: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基质及细胞弥漫增生,肾小管呈灶性萎缩,问质胶原轻度沉积;电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节段性加重呈杵状,足突融合、消失,结构不清,系膜基质增多,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大,肾小球囊增厚,肾间质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显示肾脏组织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肾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的条带灰度强度相应提高.高糖饮食组大鼠血糖持续升高,肾脏显示相似的变化,但程度较轻,TGF-β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强,但较糖尿病组轻.结论 糖尿病大鼠和高糖饮食大鼠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增强,肾脏出现糖尿病相应的形态变化,血糖水平升高和肾脏TGF-β1蛋白表达程度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再次证明高血糖是启动糖尿病性肾病的始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