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探讨灰色序列模型GM(1,1)在三级综合性医院门诊人次预测中的应用,为综合性医院门诊量预测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灰色序列模型GM(1,1)对门诊人次进行预测拟合分析,计算其相对误差,并进行外推预测。结果灰色序列模型GM(1,1)预测门诊人次与实际值拟合误差较小,模型预测精度评级为优(P>0.95)。结论灰色序列模型GM(1,1)可为医院统筹安排门诊工作提供定量参考数据,为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上海市医院入院人数的动态变化趋势,为现代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上海市医院2007—2017年入院人数的相关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建立GM(1,1)模型,对入院人数进行预测。结果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为(1)(k+1)=1933.5292e0.089904k-1789.7792,入院人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92%,C=0.0852、P=1,该模型精度为优,预测效果好。结论灰色GM(1,1)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上海市医院入院人数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为现代医院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灰色系统分析的 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几年全球艾滋病的患病数和患病率,并与趋势外推法的预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 GM(1,1)模型的预测值明显地大于趋势外推法的预测值,说明了灰色模型预测结果可能会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模型预测痢疾发病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预测痢疾发病率的价值,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灰色模型对1995~2002年痢疾发病率进行模型拟合和趋势预测,用决定系数R2检验拟合效果。结果痢疾发病率GM(1,1)灰色模型^Y(t)=869.13-791.55e-0.0725(t-1),决定系数R2是0.9942。预测今后两年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痢疾发病率GM(1,1)灰色模型拟合较为理想,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灰色系统残差GM(1,1)模型在流脑流行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流脑的流行趋势及其预测 ,为流脑的综合防治提供准确、可靠、科学的依据。 方法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远安县 1984~ 1999年的流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建立残差 GM(1,1)预测模型 ,并与灰色系统 GM(1,1)模型进行了预测效果对比分析。 结果 流脑流行趋势残差 GM(1,1)模型为 y=- 8.4387e- 0 .5580 t 19.915 0 η(t- i)[1.5 42 5 0 .0 3 63 (t- 1 ) - 1.34 81],精度检验结果显示 :C=0 .0 4,P=1.0 0 ,平均误差率为 6 .13% ,模型判为优 ,可用于流脑流行趋势预测 ,GM(1,1)模型精度检验表明 :C=0 .0 7,P=1.0 0 ,平均误差率为 7.6 0 % ,虽也判为优 ,但效果劣于残差 GM(1,1)模型 ;应用残差 GM(1,1)预测我县 2 0 0 0~、2 0 0 2~、2 0 0 4~、2 0 0 6~年流脑发病率将分别降至 0 .1435 / 10万、0 .115 1/ 10万、0 .10 0 0 / 10万、0 .0 92 7/ 10万。 结论 我县长期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今后几年里流脑发病率将持续下降 ,但绝不能放松对流脑的预防控制工作 ,否则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度上升 ;灰色系统残差 GM(1,1)模型预测效果优于灰色系统 GM(1,1)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AIDS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灰色GM(1,1)模型对南宁市2004~2010年艾滋病发病率数据进行拟合,并外推预测.结果 所建模型,拟合精度高(C≈0.0888,P=1),可用于外推预测.结论 GM(1,1)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和预测AIDS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将其应用于AIDS发病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预测我院住院病人的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GM(1,1)灰色模型对我院住院人次进行拟合和预测变化趋势.结果 根据我院2000~2008年的住院人次建立的灰色模型为:y(t)=17.9e0.0554(t-1)-16.77,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3.1%,该模型精度为优(c=0.2842,P=1.0000),预测效果好.结论 GM(1,1)模型拟合效果较为理想,是一种短期内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测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变化趋势,为糖尿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2018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数据,运用灰色GM(1,1)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2007-2017年我国城市糖尿病患者死亡呈下降趋势,而农村糖尿病患者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农村女性5个变量所拟合灰色GM(1,1)模型C值均<0.35,且P值均>0.95,模型拟合精度为1级,农村变量拟合的灰色GM(1,1)模型C值为0.391,P值为0.9,模型拟合精度为2级;6个变量所拟合灰色GM(1,1)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1.102%、1.020%、1.199%、1.177%、0.495%、0.698%。结论灰色GM(1,1)模型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死亡趋势预测效果较好,能够为糖尿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灰色GM(1,1)模型与ARIMA模型对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Matlab编程拟合灰色GM(1,1)模型、SPSS22.0拟合ARIMA模型,对四川省1990-2020年卫生人力资源进行了预测。结果拟合的灰色GM(1,1)模型误差绝对值(%)、平均误差值(%)均高于ARIMA(1,1,1)模型。结论 ARIMA(1,1,1)预测结果优于灰色GM(1,1)模型,模型拟合需要考虑数据特征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义乌市手足口病流行趋势最优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对义乌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按月发病数进行ARIMA时间序列、GM(1,1)灰色模型以及2者的组合模型进行建模,并预测2012年1-5月份发病数与实际比较.结果 ARIMA(1,1,1)模型的r(曲)91.26%,GM(1,1)灰色模型的r(曲)为1.86%,组合预测模型的r(曲)为94.55%;ARIMA(1,1,1)预测的MAPE为56.39%、MSPE为27.28%,GM(1,1)预测的MAPE为42.09%、MSPE为22.91%,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的MAPE为53.29%、MSPE为25.10%.结论 在进行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建模中,组合预测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州军区部队人群病毒性肝炎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研究试图将灰色模型应用于南方部队人群病毒性肝炎的预测。方法 :应用灰色模型和 EXCEL 将灰色模型在计算机上编程 ,对广州军区 1992年~ 2 0 0 1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资料进行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 ,从而 ,判断灰色模型在影响因素较稳定的传染病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应用灰色模型对广州军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资料作预测 ,实测值与预测值的误差较小为 0 .2 ,是实际值均数的 14 .3% ,预测结果的精度属合格。结论 :灰色模型可应用于部队人群病毒性肝炎的预测 ,且这一预测方法在病毒性肝炎的预测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GM(1,1)模型在天津市梅毒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飞  董笑月  盛艳霞  郭燕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83-1284
目的探讨GM(1,1)模型在天津市梅毒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资料来自2001-2006年天津市传染病统计年鉴报表,采用GM(1,1)模型对该资料进行拟合,确定GM(1,1)预测模型,并对今后2a天津市梅毒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天津市梅毒发病率预测模型为Y(t)=9.6247e^0.3443(t-1)-3.5747,连续2a预测值分别为:2007年为22.12/10万,2008年为31.21/10万。结论GM(1,1)模型可用于对天津市梅毒发病率的预测,天津市梅毒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为防止疫情传播和扩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疾病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成都铁路局传染病发病变化趋势。方法:应用灰色系统基本模型建立各类传染病发病率预测模型,用相关指数R^2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并用所建模型预测成铁局传染病发病率。结果:所建灰色模型预测方程分别为总发病率-/y(t)=1280.49-11506.28e^-0.0446(t-1),肝炎-/y(t)=2659.60-2456.70e^-0.0837(t-1)。痢疾-/y(t)=4351.17-4002.46e^-0.0649(t-1),淋病-/y(t)=196.48-156.96e^-0.179(t-1),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预测出2001-2005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应用灰色数列模型预测是可靠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百色市疟疾流行灰色动态模型及流行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百色市40年信息灰色度较大的疟疾发病数据进行建模,并作疟疾流行趋势近期预测。经微机运行。模型平均拟合精度达到90.5%,预测精度达到一级水平。本文预测至1992年我市疟疾发病率将降至十万分之一以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3-2010年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变化趋势,应用GM(1,1)模型对今后3年人群感染率进行预测,为下一步制定全省血吸虫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省2003-2010年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资料,应用GM(1,1)模型进行拟合,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四川省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人群感染率预测模型为(1)(t+1)=-103.1157e-0.4950t+132.6545,模型拟合精度高(后验差比值C=0.1672,小误差概率P=1),2003-2010年感染率GM(1,1)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较好,预测2011-2013年感染率分别为1.2590/万、0.7675/万和0.4678/万。结论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显示今后3年内全省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将呈下降趋势;在血吸虫病低感染率和低感染度地区建立该模型进行疫情预测对制定防控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灰色模型在血吸虫病感染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姝  张强  尹治成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291-1293
[目的]探讨灰色GM(1,1)模型在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资料来自于四川省西昌市川兴监测点2000~2005年连续6年血吸虫病监测数据,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该资料进行拟合,确定GM(1,1)预测模型,并对今后3年血吸虫病感染率进行预测。[结果]人群感染率预测模型为X(1)(i 1)=-54.4781e-0.37524i 84.4281,连续3年预测值分别为2.61%,1.79%和1.23%。[结论]GM(1,1)模型可以用于血吸虫病感染率的预测,为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灰色模型GM(1,1)对福建省国境口岸1991~1996年入出境重点人群204160人次艾滋病血清学监测所得出的年阳性检出率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近期预测:其模型为Y(1)=124.6161e^0.1419(1-1)-113.0261,对阳性检出率作回顾性验证和近期预测,同时与本资料所建立的曲线方程与最小平方直线方程比较,发现GM(1,1)模型拟合最好,标准误差最小,S=2.767。因此,灰色模型GM(1,1)在卫检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灰色模型GM(1,1)计算结果:预测值与实际值很接近,呈上升趋势。1996年检出率32.45/10万,是1991年检出率的2.8倍。提示福建省入出境人群艾滋病感染的形势严峻,潜伏着暴发流行的危险。对此,要切实加强执法力度与后继管理,筛选最佳的数学模型跟踪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测麻疹发病趋势,为疾病控制工作早期预警以及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SAS 9.1软件对1978—2011年麻疹年发病数据拟合传递函数模型,并用所得到的模型对2012—2016年麻疹年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哈尔滨市2012—2016年麻疹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预测值分别为0.24/10万、0.21/10万、0.19/10万、0.17/10万和0.15/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0.26/10万、0.24/10万、0.21/10万、0.1 9/10万和0.17/10万。女性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0.21/10万、0.18/10万、0.14/10万、0.12/10万和0.09/10万。结论模型可较好地拟合麻疹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预测麻疹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本土病例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尚有一定差距,仍需大力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预测泰州市肺结核的发病率,掌握疫情动态,为科学合理地调配肺结核的防治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7年来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指标后验差比值C为0.36,小误差频率P为1.00,属于“合格”一级,预测2005 年泰州市肺结核发病率为53.14/10万,相对误差为13.84%。结论:灰色数列预测模型预测性能可靠,可以对该地肺结核的发病率做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淮北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为水源保护和饮用水的监督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淮北市区域规划和工业企业区及居民区的分布,从北向南依次均匀布点36个,连续监测10年。用Grey-Markov趋势研究分析方法对变化较大的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3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淮北市市区岩溶水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3项指标平均为376mg/l、39.9 mg/l、96mg/l,矿区集镇岩溶水为335mg/l、97.4mg/l、157 mg/l,浅层地下水为377mg/l、99.3 mg/l、121 mg/l。经分析不同区域和不同取水层的地下水3项指标的含量,均有随年份逐渐增高的趋势。其2011年的预测值市区分别为418.36mg/l、44.58mg/l、126.07mg/l;矿区集镇分别为404.11 mg/l、68.43 mg/l、135.49mg/l;浅层地下水分别为488.66mg/l、145.69mg/l、178.67mg/l。结论淮北市地下水水质在逐渐恶化,如果任由这种变化趋势长期存在,势必影响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