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排序分析法用于医院药库管理的价值。方法:为了提升医院药库管理质量,医院药房于2019年1月起实施排序分析法管理,随机抽取实施前(2018年4~12月)和实施后(2019年1~8月)药库各800份药品管理记录展开研究,比较实施前后药库药品管理质量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药库药品缺货率及滞销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各科医护人员对药库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排序分析法用于医院药库管理,能减少药品滞销率和缺货率,提高药品整体管理质量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探讨优化药品库管理方法对提升管理水平的价值。方法:医院药品库房于2018年1月起采用ABC分类法优化管理,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品库存周转率和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药房库存金额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后库存周转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实施后库存周转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药品库药品品种数显著降低,药品的盘点时间缩短,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药品盘点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明显降低,滞销率、缺货率也显著减少,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药品库房进行优化管理,在保证用药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医院药品库房的管理水平,减少了药品滞销率和缺货率的产生,提高了库房的周转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手术室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1月医院手术室高值耗材开始采用精益管理方法进行管理,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耗材使用情况、存储情况,统计实施前后医生对医用耗材使用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院手术室高值耗材的使用量和存储量,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师对医用耗材的使用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手术室高值耗材规范化管理中采用精益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医院手术室对耗材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减少浪费,提高医师对医用耗材使用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在促进中药库管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中药库于2018年2月起通过建立健全中药管理制度与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进行全程管理,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实施前,2018年2月~2019年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中药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找寻中药所需时间、领取中药所需时间、盘点时间等,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程管理对中药库的管理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8S精益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门诊药学服务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7月起系统实施8S精益管理模式,2018年7月~2019年6月为实施前,2019年7月~2020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8S管理模式后,门诊药学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降低了89.58%,患者平均取药时间节约了2min,患者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8S精益管理模式能够改善门诊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药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对某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麻醉药品处方的影响。方法:调取某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急诊所有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格处方原因进行分析,设为实施前。于2018年1月实施精益管理干预后,对2018年的急诊麻醉药品处方再次进行点评,设为实施后。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不合格处方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反诊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平均等候取药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精益管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急诊麻醉药品处方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与探究实施精益管理对提高手术室准时开台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未对手术室实施精益管理前的250例首台择期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实施前,并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实施精益管理后的250例首台择期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准时开台率和手术室护士平均加班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手术室准时开台率明显高于实施前,手术室护士加班时间较实施前明显缩短,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益管理能够提高手术室准时开台率,手术医师认可度更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S现场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S现场管理在医院药房管理实施前后的有关资料,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工作效率、药品完好率、药房药学服务满意率等。结果:与实施5S现场管理前比较,实施后单方调配时间、每名药师日调剂量及患者平均侯药时间均得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S现场管理可以提高医院药房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提高药品完好率及安全性,提升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药发放流程应用于精神科用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7~12月医院治疗130例精神科患者期间实施常规用药管理,为实施前;2019年1~6月医院治疗130例精神科患者期间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优化口服药发放流程,应用口服药样品一览表,为实施后。记录实施前后发药差错率和护士查对药物时间、护士查对药物准确性、患者满意度及药物无法辨别丢弃情况。结果:实施后发药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护士查对药物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护士查对药物准确性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明显高于实施前,药物无法辨别丢弃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口服用药安全管理中通过优化药物发放流程,应用样品一览表可极大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查对药物准确性,避免用药差错和药物浪费,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系统改造、优化为契机,探讨病区药品实行闭环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7月起在闭环管理系统实施扫码发药管理,将2017年7~12月设为实施前,2018年7~12月设为实施后,采用文献综述法、观察法及统计分析法等分析数据,分析发药现状,比较实施前后的发药等候时间、差错率情况和药品管理准确率。结果:发药等候时间显著减少,差错率显著降低,药品管理准确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扫码发药用于病区药品闭环管理,提高了发药准确率和药品管理准确率,缩短了发药等候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特殊中药饮片品种储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调整特殊中药饮片品种储存管理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统计2018年特殊中药饮片的发放数量和种类,调整储存摆放位置,打印排序清单,明确请领规格,安排专人负责特殊中药饮片的清点和统计,完善相关制度,定期组织药学人员进行统一培训,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统计实施前后特殊中药饮片的药品质量不合格率和积压率情况,并比较实施前后中药房的平均候药时间和处方调配时间。结果:实施后特殊中药饮片的药品质量不合格率和药品积压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药房的平均候药时间和处方调配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特殊中药饮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制度调整,可显著改善特殊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质量,提升了药品存储质量,避免了药品积压,提高了中药房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BC分类与信息管理法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自2018年7月起实施ABC分类与信息管理法,抽取实施前(2017年4月~2018年4月)和实施后(2018年7月~2019年3月)药库各800份药品管理记录,分析实施前后药库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评估整体管理水平。结果:实行ABC分类与信息管理后,药库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工作人员对药库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ABC分类与信息管理用于药库管理,能有效降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输血科质量管理中5S现场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在常规安全管理基础上添加5S现场管理,2018年6~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7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输血科的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血液报废率、红细胞库存期、试剂库存量、首袋发血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资料完整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5S现场管理办法应用于输血科的质量管理中,可以更加有序的管理血液、资料及试剂等,仪器的管理工作也具有了一定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输血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减少经济浪费和时间浪费,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BC分类法联合动态库存分析法在优化药品库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为提高药品库存管理质量,优化管理流程,医院药剂科从2019年起,应用ABC分类法联合动态库存分析法管理药库,抽选2019年1~10月期间800份药品管理记录为管理后;另选择2018年1~10月期间800份药品管理记录为管理前。观察比较不同管理方案在优化药品库存管理中的效果。结果:管理后医院药库药品周转时间和库存金额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药库药品滞销率和缺货率也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药剂科工作人员对药品库存管理满意度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应用ABC分类法联合动态库存分析法进行药品库存管理效果良好,能提高药剂科工作效率,降低药品滞销率和缺货率,进一步优化规范药品库存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院应用重点监控管理方法对辅助用药管理质量提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5月(实施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管理前)及2018年6月~2019年5月(实施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管理后)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各1 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比较药占比、辅助用药占治疗总费用比例、辅助用药占药物总费用比例、不合理用药比例、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实施后患者药占比、辅助用药占治疗总费的比例、辅助用药占药物总费用比例、辅助用药不合理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点监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辅助用药有效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优化药剂科工作流程中采用精益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药剂科于2018年10月开始实施精细化管理,将2018年10月~2019年5月于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60张药剂处方)作为实施后,将2017年4月~2018年9月于门诊就诊的60例患者(60张药剂处方)作为实施前,且该时期内未采取药剂科精益化管理措施。观察和比较药剂科实施前后的配药、发药、患者取药等待时间和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在比较配药、发药、患者取药等待时间中,实施后较短(P0.05)。实施后复核差错率和退药率低于实施前,核查准确率、调配准确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精益化管理优化药剂科工作流程有利于减少药物发放错误率与退药率,提高药物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在提高医院免疫检验准确性中的价值。方法:为提升医院免疫检验管理工作质量,医院输血科从2019年2月开始实施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2019年2~10月为实施后,2018年5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00份免疫指标检验报告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免疫指标检验报告符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科室免疫检验管理工作质量评分与技术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免疫检验质量管理,能显著提升临床免疫检验工作质量,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医患双方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体检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为提高体检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质量,医院在2019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策略,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00份医疗废物管理记录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体检中心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理不合格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体检中心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开展医疗废物管理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医院整体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增强医护人员防控医院感染意识,减少感染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电子处方系统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6月起在医院药房管理中实施电子处方系统,2016年5月~2017年5月为实施前,2017年6月~2018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师处理处方的效率、药房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情况及患者对药房管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应用电子处方系统后,每位药师处理每张处方所用的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药师处方处理工作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在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电子处方系统,可以有效提升药师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差错率,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在药房管理工作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方案在口腔科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2019年,自2019年1月起针对口腔科器械管理问题进行制度调整,全面实行六西格玛管理方案,通过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使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器械管理工作中来,提高器械管理效果,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器械管理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口腔科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口腔科的器械准备、器械维护、检修登记、器械交接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口腔科医生、护士对器械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六西格玛管理方案应用于口腔科的器械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器械管理效果,使医护人员全面参与到器械管理工作中来,改善了医护人员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