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尚韬 《新中医》2016,48(5):32-34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活血化瘀,温阳补肾法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疗程3月。结果:2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症状评分积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评分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改善其心绞痛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辨证针刺对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辨证针刺治疗)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组3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调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压值(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转变为杓型血压有31例(86.1%),显著高于对照组23例(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辨证针刺能显著调节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且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配合经脉干支表达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组予就诊日期的干支表达配合子午流注取穴针刺疗法,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痛经时疼痛程度,采用COX痛经症状评估量表(CMSS)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即时疗效、远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CMS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CMSS评分显著较低(P0.01);对照组即时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即时有效率为94.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1.982,P=0.0470.05);对照组远期疗效率为82.00%,治疗组远期疗效率为92.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609,P=0.0090.01)。结论:子午流注配合经脉干支表达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治疗效应比较持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睡眠倒错的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进行针刺;对照组选用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穴常规针刺.两组同时选取辨证配穴.每组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0天.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阿森斯( AIS)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睡眠率改善程度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进行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伴睡眠倒错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脑瘫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行语言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评分、盖泽尔发育量表(GDS)评分、语言发育商(DQ)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S-S语言理解、表达能力评分及GDS中个人社交行为、大运动行为、适应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评分和语言D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联合语言训练可显著提高脑瘫语言发育迟缓患者语言理解、表达能力,促进语言及整体发育,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和循经取穴组,各30例。循经取穴组穴取肩祸、曲池、外关、环跳、足三里,并配合辨证选穴。子午流注组在循经取穴组基础上,依"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的原则,按照《针灸大全》中子午流注纳甲法逐日按时开穴法取穴。两组患者均于上午辰时或巳时开始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运动功能症状评分(FMA)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子午流注组治疗后FMA症状评分(36.13±21.80)较治疗前(73.50±21.53)明显降低(P<0.01),循经取穴组治疗后(54.43±20.89)也较治疗前(62.27±22.91)降低(P<0.05);子午流注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15.40±9.34)较治疗前(27.17±10.81)明显降低(P<0.01),循经取穴组治疗后(23.97±1.30)也较治疗前(27.97±7.72)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子午流注组FMA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均较循经取穴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常规取穴基础上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对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肩周炎5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冰  夏棣其  何扬子 《新中医》2003,35(7):48-49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肩部常规腧穴治疗,对照组仅用肩部常规腧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首次获效率、治愈与显效病例中3疗程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肩部常规取穴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肩部常规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8.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 2 8例 ,并随机设常规取穴针刺对照组 2 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子午流注纳甲法组治愈率 72 .0 % ,总有效率 1 0 0 % ,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 :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灵龟八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灵龟八法针刺。将两组的痛经症状积分、痛经疼痛评分、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痛经症状积分(3.19±1.36)分、痛经疼痛评分(2.33±1.10)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43/50)(P0.05)。结论:在原发性痛经的针灸治疗中,加用灵龟八法开穴对痛经症状的缓解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择时温灸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择时温灸法治疗,观察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80.95%(34/4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温灸法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针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模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日定时治疗1次,观察神经功能及脑梗死体积情况。结果循经组、纳甲组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P〈0.05或P〈0.01),梗死灶体积减小(P〈0.05),梗死灶体积百分比降低(P〈0.05或P〈0.01),纳甲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子午流注纳甲针法可降低AIC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小脑梗死体积,效果显著,优于循经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效果。方法:86例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CM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柴附青金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在痛经疼痛发作时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次,2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附青金汤内服治疗,1 剂/d,2 次/d,两组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月经周期时间和月经量; 痛经程度按视觉模拟评分(VAS)、痛经症状评分评价; 比较临床疗效以及血清PAF和β-E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周期时间、月经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VAS和痛经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AF水平下降更明显,β-EP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附青金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疗效较好,且对血清PAF和β-EP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体质辨别调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穴位贴敷,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中医体质辨别调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阳虚体质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虚体质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最大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低于对照组,RBC最大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医体质辨别调理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症状,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体质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子宫微循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单县中医医院诊疗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消结安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8%(49/50),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82%(41/50),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两组组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以及β-内啡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法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温经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痛经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清PAF和β-内啡肽水平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AF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PAF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β-内啡肽水平上调,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5%;对照组复发18例,复发率为30%。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χ^2=12.987,P<0.01)。结论: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有效降低痛经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AF水平,上调β-内啡肽浓度,减少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隔姜灸配合延胡索填脐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151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出现痛经时开始服用,直至疼痛缓解,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姜灸配合延胡索填脐治疗,月经来潮前5 d开始施治,持续7 d,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灸治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子宫微循环指标[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A/B)]、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P<0.001),不同疗程间的变化趋势也呈下降分布(P<0.001),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I、RI及A/B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I、RI及A/B值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F2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1%,高于对照组的81.08%(P<0.05)。结论:采用隔姜灸配合延胡索填脐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GF2α水平、改善子宫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并分析穴位温和灸联合情志护理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到江西省安福县中医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入院先后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疼痛时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温和灸联合情志护理治疗.观察2组治疗疗效,疼痛缓解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邢蓉  张松兴 《吉林中医药》2020,40(4):542-545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试验组60例采用温针灸关元、子宫、血海联合电针三阴交、足三里治疗。观察2组的有效率(包括即时疗效和长期疗效)及VAS评分。结果实际统计病例115例,其中试验组58例,对照组57例。2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即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8%和84.2%,经统计分析,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长期疗效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6.0%,经统计分析,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本研究试验组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将2组治疗后VAS评分进行比较,近期VAS评分P>0.05,表明2组在近期疗效改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而远期P<0.05,表明在VAS评分改善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本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温经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痛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素2α(PGF2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