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处方点评体系的构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建立医院四级处方点评体系,对医院处方合理用药进行监控和评价,全方位、多角度点评,即时审核与事后点评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处方点评模式。同时利用处方点评结果,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结果实行四级处方点评后,医院处方合格率持续提高。结论四级处方点评体系的建立,构筑了系统的合理用药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系统化、便捷、可持续的处方点评体系,应用计算机处方点评程序,发展多部门共同参与,对全部处方实行动态监控及点评,使处方点评变得方便、有效、快捷.开展动态的、系统化的、持续化的处方点评工作,可以更好地监控处方用药及处方质量,促进全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院依托局域网开展处方点评的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张增珠  陈集志 《中国药房》2011,(41):3915-3917
目的:探讨我院依托局域网开展处方点评的工作模式。方法:依托局域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门诊处方及电子病历进行点评,并采用电子病历质量监控系统进行临床用药监控,同时设立"处方点评"专栏,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网上通报。结果:通过局域网平台公示的处方点评范围包括门诊处方、住院长期用药医嘱等,临床药师通过在线查阅电子病历,综合患者临床诊断等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对合理用药典型病历点评、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临床应用回顾性分析、月质控病历用药点评进行网上通报。结论:该较新的工作模式能提高处方点评的效率和质量,在我院的运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级药师处方点评对临床用药的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医院内部三级药师处方点评、用药质控和合理用药,建立合理用药制度。方法:对全部住院病人用药实行三级监控。结果:医院临床用药逐步规范合理。结论:三级药师处方点评实施了对临床用药全方位监控,提高医生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促进药师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判断不合理用药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丽娜  冯端浩  石云  张毅 《中国药师》2012,(11):1639-1640
目的:对处方进行全样本点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运用我院处方评价系统,对2011年599 140份处方进行统计点评和分析。结果:处方合格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处方不合格率从1月的8.09%下降到12月的3.90%,平均不合格率为4.21%。结论:处方点评实现了药师对临床的用药监控,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和处方质量,临床医师和药师仍需为改进处方质量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点评与分析北京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以了解用药情况、找出存在问题,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每月抽取北京医院(以下简称该院)门诊1天的全部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并对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的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该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基本能够注重对症用药和合理配伍,在3 904张点评处方中,合理处方为3 191张,不合理处方为713张,处方合理率为81.74%。结论:中药饮片在临床疾病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临床医生应切实做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定期点评和质量监督,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市开展处方电子点评工作对指导和推进我市医疗机构临床规范用药、合理用药的作用和成效。方法抽取我市第一医院2012年1季度处方电子点评数据与2011年同期处方人工点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估。结果和结论通过处方电子点评工作开展前后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有效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较为成熟的处方电子点评系统,对优化各项用药指标,推进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高质量的处方审核是有效落实处方点评工作的前提;而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学习,强化合理用药观念,是推进临床合理用药、规范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医疗机构处方用药现状及相关监管法规研究,分析处方点评工作在药品使用环节对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重要作用,探索医疗机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建议加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处方点评应用研究,建立系统化及标准化的处方点评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西娜  俞发 《医药导报》2011,30(8):1103-1106
目的了解门急诊处方用药合理性,通过处方点评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0年1~6月每月第一周周一、周二、周三的门急诊处方共 6 000张,进行审核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合理处方4 758张,不合理处方1 242张,不合理处方占20.70%。结论实施处方点评监控临床用药,可提高医生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医师和药师应加强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判断不合理用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卫生厅和省监察厅近日联合制定了《公立医院医生不当处方院内公示和点评制度(试行)》,对医生合理用药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各疗区内单处方最大额度处方或病人有疑问的处方进行公示,评价结果将与其效益工资挂钩。据吉林省卫生厅工作人员介绍,此项制度主要用于点评医院所有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对于“不正当处方”点评方法有如下三种:一是医院处方点评机构组织专人,适时监控医生开的医嘱、处方,掌握医生用药动态,对处方调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医疗机构通过实行处方负面清单管理,探索新的控制医药费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根据医保政策、处方点评和动态监测情况,实行处方负面清单制度,对可能违规使用的处方行为进行事前管理。结果:实行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可有效避免药品滥用。结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药品次均费用发挥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工作中暴露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取2007年8月~2008年10月门诊处方100张,进行统计点评。结果门诊不合格处方占2.5%,不合理处方占18%。结论药师处方点评实施了对临床用药监控,提高医生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促进药师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判断不合理用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三级处方点评模式,提高医院处方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8年我院连续100天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统计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析。结果:对2018连续100天处方41732张进行三级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531张(占1.27%)。医院临床用药逐步规范合理。结论:三级处方点评模式有很多的优势,完善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师干预处方的能力,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7,(2):279-281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实施点评前后处方用药合理性及其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方法:抽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门诊处方2 000张(实施点评后)和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门诊处方2 000张(实施点评前)实施处方点评,比较处方用药的合理率、处方书写不规范率和不合理用药率,研究其实施对策。结果:实施点评后处方合理率为96.50%高于实施前为85.10%(P<0.05),处方书写不规范率为1.40%低于实施前为8.60%(P<0.05),不合理用药率为1.50%低于实施前为7.70%(P<0.05)。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了处方书写不规范率和不合理用药率,规范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多种处方点评模式对我院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从而促进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应用人工点评结合合理用药系统,对儿童门急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实时警示、拦截,分析不合理处方类型及原因,积极制定相应对策进行干预。结果:2016年度合理用药系统全处方点评总合格率为98.97%,其中超常处方占5.18%,用药不适宜处方占94.82%。人工点评总合格率为98.13%,其中不规范处方占1.20%,超常处方占11.52%,不适宜处方占87.27%。专项点评抗菌药物合格率98.24%,微生态制剂合格率95.70%。结论:人工处方点评结合计算机技术是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监管手段,有助于实现用药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周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141-142
目的分析我院常见不合理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我院2012年5~10月份门急诊处方600张,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51张,不合理处方百分率8.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处方点评,实施了对临床用药监控,保障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2011门诊处方点评结果的分析,提高我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2011年1~12月,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00张,共1200张,进行处方点评.结果 点评处方中,合格处方819张,合格率68.25%.处方不合理情况主要为处方书写不规范及用药不合理.结论 门诊处方中现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处方审核和用药监控力度,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5,(32):4490-4492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胸腺五肽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300名使用胸腺五肽的住院患者病历,对胸腺五肽用药适应证、稀释溶剂、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疗程和禁忌证等进行点评和临床干预。结果:胸腺五肽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比例占38.33%。通过处方点评与反馈、合理用药培训和考核等临床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4年第三季度胸腺五肽处方抽样统计,超说明书用药处方下降至14.00%。结论:加强处方点评与反馈,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有效干预,促进了胸腺五肽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4,(11):841-843
目的:探讨和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实践及效果,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门急诊及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点评制度、实践过程及效果评价进行介绍,并对进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前后的成效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处方点评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大大减少。结论:处方点评可有效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登瑞  沈颜红  赵增祥 《中国药房》2011,(17):1628-1632
目的: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托医院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计和开发临床用药电子监察系统,并应用于监控临床用药情况。结果:该系统由临床不合理用药实时警示、抗菌药物使用监控、基本药物使用监控、药品"三双"监控、处方限量限品种监控、处方质量监控等6大监控功能模块组成。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对全部医师处方的可查、可控、可点评,使我院整体临床药学工作质量、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促进了我院整体医疗质量改进。结论:该系统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需在抗菌药物监控模块功能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