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甾体类激素通常被认为必须依赖细胞内的核受体,通过基因效应机制来发挥作用,即激素通过与相应核受体的结合来实现对相关靶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但是,这种经典的依赖核受体的基因效应作用机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甾体类激素在生物体内所产生的许多快速反应.近年来有许多证据表明,除了传统的核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以外,甾体类激素还可以通过非基因效应机制起作用,尤其是一些快速的生物学效应.文章就迄今为止有关甾体类激素非基因效应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甾体类激素通常被认为必须依赖细胞内的核受体,通过基因效应机制来发挥作用,即激素通过与相应核受体的结合来实现对相关靶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但是,这种经典的依赖核受体的基因效应作用机制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甾体类激素在生物体内所产生的许多快速反应.近年来有许多证据表明,除了传统的核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以外,甾体类激素还可以通过非基因效应机制起作用,尤其是一些快速的生物学效应.文章就迄今为止有关甾体类激素非基因效应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增强子(enhancer)/启动子(promoter)靶向性调控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UPRT)/5-氟尿嘧啶(5-FU)自杀基因系统对前列腺癌细胞株的旁观者效应。方法应用自行构建PSMA启动子/增强子靶向性调控的UPRT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PSMA enhancer/promoter-UPRT,脂质体介导转染质粒,并应用G418进行稳定表达UPRT基因的前列腺癌细胞株的筛选。转染质粒pPSMA enhancer/promoter-UPRT的前列腺癌细胞和非转染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培养,UPRT/5-FU自杀基因系统配给,MTT法检测其对前列腺癌细胞杀伤的旁观者效应。结果成功筛选稳定表达UPRT基因的前列腺癌细胞株;通过转染细胞和非转染细胞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结果显示该自杀基因系统并没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随着转染比例的增多,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逐渐增加,没有出现跳跃明显性增加。结论UPRT可以使5-FU快速转化毒性物质,发挥细胞毒作用,但发挥细胞毒杀作用中的旁观者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重视胃癌基因不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房殿春 《重庆医学》2003,32(9):1121-1122
基因不稳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基因不稳包括核基因组不稳 (nMSI)和线粒体基因组不稳 (mtMSI)。核基因组不稳包括两种不同的形式 ,即染色体不稳 (chromosomeinstabil ity)和微卫星不稳 (mi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 [1、2 ] 。染色体不稳亦称肿瘤抑制途径 (suppressorpathway) ,由于染色体大片段的丢失、易位和重排 ,导致了大量的异倍体细胞 ,微卫星不稳亦称MSI途径 (MSIpathway) ,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使单核苷酸水平的突变率增加 ,导致了广泛的MSI。近年线粒体基因不稳 (mt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3~ 7] ,…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固醇激素,不仅影响卵巢、子宫和乳腺等生殖系统器官的生长、分化及功能,而且对心血管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雌激素效能的发挥主要依赖其经典的雌激素核受体(estrogenreceptor,ER)介导,即基因组效应。近年来发现了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膜受体(estrogenmembranereceptor,mER)发生快速效应,即非基因组效应。无论是基因途径还是非基因途径,雌激素都可以舒张血管起到降血压的作用。雌激素降压机制复杂,至今研究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Li Y  Wu rL  Wang X  Chen WS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3):1130-1131
维甲酸(RA)及其衍生物在肺的胚胎发育过程及肺的损伤修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RA(ATRA)是维甲酸受体RAR和RXR两者的配体,RA可分别与RAR和RXR结合作为一种转录因子调节细胞的分化。同时核内RAR可以与β-连环素(β-catenin,β-cat)结合,激活下游基因表达。β-cat是Wnt信号途径的重要成分,在Wnt信号的刺激下,抑制β-cat的  相似文献   

7.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与张力蛋白在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的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from chromosome 10,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  相似文献   

8.
WAF1(wild-type p53 activated fragment-1,WAF1)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CDI)家族中最早被发现的成员,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分子之一,通过作用细胞周期的G1-S检测点(check point)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1期[1,2],并诱导细胞凋亡.近年研究显示,WAF1在调控宫颈癌、乳腺癌细胞时,不引起细胞 凋亡.因此称为肿瘤调控基因更为合适.这一基因的调控十分复杂,除p53基因依赖途径和非p53基因依赖途径外,可 能还有其它的调控途径.WAF1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表达、在细胞内不同部位的表达具有各自的机理和生物效应. 尤其在大肠和乳腺肿瘤分子调控中起关键作用[3].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感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限制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慢性疾病,是在易感基因基础上,各种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在除个别基因已明确外,大多数基因尚未定论。除了炎性机制外,目前认为还有其他两条途径对COPD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即肺内氧化/抗氧化失衡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通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寻找COPD的易感基因,为COPD高危人群的筛选、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docyt-ic leukaemia,APL)细胞中存在着一种特异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q22;q12-21)。它使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c leukaemia,PML)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基因发生并置,结果形成PML-RAR α融合基因。人们早就认定RAR α是一种细胞内受体,它与维甲酸结合后可以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髓系细胞的分化。本文就近年来PML基因研究近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双生子胰岛素敏感性的遗传度估计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索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胰岛素敏感性作用的大小。方法:采用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rit,HOMA)的对数来衡量249对双生子的胰岛素敏感性,其中同卵双生子169对,异卵双生子80对。将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的因素分成加性遗传方差(A)、显性遗传方差(D)、共同环境方差(C)和个体特殊环境方差(E)4个部分,用最大似然法拟合单变量遗传模型,同时考虑年龄和性别对胰岛素敏感性遗传度的影响。结果:年龄对胰岛素敏感性遗传度的影响没有显著性(x^2=1.851,P=0.604),最适模型是AE模型,男性的遗传度为35%,女性的遗传度为46%。结论:本双生子人群遗传方差在胰岛素敏感性方差中所占的比重男性为35%,女性为46%。  相似文献   

12.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志林  魏惠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76-1277
目的:了解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50例住院患者用喹硫平治疗,疗程8周。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治疗两周后,PANSS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体重增加、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轻,患者能耐受。结论: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3.
冬虫夏草对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祛痰、平喘、抗心律失常、保护肝肾功能等多种药理学作用。通过概述冬虫夏草的生活史、地理分布、菌种鉴定及其有效成分,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就近年冬虫夏草(天然冬虫夏草及其相关制剂)对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疗程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测量法(PAA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与氯氮平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氯氮平组嗜睡、流涎、体重增加等副反应高于阿立哌唑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疗效与氯氮平疗效相仿,但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电针晚孕大鼠合谷、三阴交穴对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电针晚孕大鼠合谷、三阴交穴对子宫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36只 ,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合谷组、三阴交组、合谷加三阴交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 ,余全部为晚孕大鼠 )。以子宫收缩强度、子宫收缩频率和子宫收缩力为观察指标。结果 电针合谷穴对子宫收缩的作用是持久而渐进的 ,并表现出较强的针刺后效应 ;而电针三阴交穴对子宫的作用表现为即时性 ;并且发现同时电针二穴不利于各自作用的发挥。结论 针刺合谷、三阴交穴对子宫收缩的影响不尽相同 ,提示针刺合谷、三阴交穴引产催产应按顺序取穴 ,即先取合谷穴 ,再针三阴交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清肺饮对A/PR/8/34(H1 N1)(甲型流感病毒)、B/汉防/194/95(乙型流感病毒)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运用病毒的组织细胞培养技术,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血凝滴度法(HA)、血球吸咐法(HD),研究清肺饮粗提物对流感病毒的直接作用、预防作用和流感病毒感染后的治疗作用.结果(1)对流感病毒的预防作用和直接灭活作用:清肺饮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TCID50)比病毒对照组低2 Log以上,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2)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感染流感病毒后的治疗作用,其TCID50比病毒对照组低1.5 Log以上.结论清肺饮具有直接抑制A/PR/8/34(H1 N1)、B/汉防/194/95的作用,且呈明显量效关系;对这两型病毒具有显著预防、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斯帕丰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评价斯帕丰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0例重度及以上疼痛的肾绞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斯帕丰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斯帕丰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和安慰剂静脉滴注,观察比较给药后10,20,40 min 3个时间点疼痛的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给药后20,40min2个时间点,斯帕丰组的总有效率(74%、86%)和疼痛解除率(20%、2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分别高于山莨菪碱组的总有效率(依次为40%、62%)和疼痛解除率(依次为4%、8%)。安慰剂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总有效率(依次为6%、10%、18%)均为3组中最低。斯帕丰组除1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发生尿潴留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而山莨菪碱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结论:斯帕丰注射液治疗肾绞痛安全高效、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市农村改厕户厕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0年6-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6个开展农村改厕项目县内抽取372户已改厕农户户厕开展现场勘查,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户主进行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厕所无害化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成都市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合格率只有45.2%,3种类型卫生厕所的无害化效果无差异(P>0.05)。而厕所的建设质量(OR=11.938)、有无粪便暴露(OR=36.627)以及农户的粪便处理知识的知晓情况(OR=10.605)对于农村厕所的无害化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应从提高农村改厕的建设质量、处理暴露的粪便以及普及粪便处理知识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提高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吴涛  任朝凤 《大家健康》2016,(7):297-298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方法:选取该科2009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P >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丽霞  连和谈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723-724,726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对照方案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1)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1.05%,有效率89.47%;利培酮组显效率76.31%,有效率92.11%,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表现有所不同。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但不良反应表现有异同。两种药物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