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4G/S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中国人群T2DN与PAI-1基因4G/5G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用Meta分析方法对PAI-1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计算比值比(0R值)。结果共纳入9项符合条件的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T2DN组较2型糖尿病非肾病(T2DM)组,4G/4G、4G/5G基因型及4G、5G等位基因合并OR值分别为3.01、0.61、1.95、0.51(P〈0.05);T2DN组较正常对照(NC)组,4G/4G、4G/5G基因型及4G、5G等位基因合并OR值分别为2.96、0.70、2.34、0.41(P〈0.05);T2DM组较NC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合并QR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人群PAI-1基因4G/SG多态性与T2DN关系密切,4G/4G基因型及4G等位基因是T2DM人群及正常人群患T2DN的危险因素,4G/5G基因型及5G等位基因是患T2DN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玲  刘艳  郭晖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5):1485-1487
目的 观察PAI-1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PAI-1抗原含量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探讨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DN患者、健康者血浆PA I-1抗原水平和 PAI-1基因多态性、HbA1C、FBG、血脂、UAER水平.结果 (1)T2DM患者血浆PAI-1抗原含量、HbA1C、TG 水平明显升高,以DN患者升高最显著 ,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I-1基因启动区4G/5G多态性可影响血浆PAI-1抗原水平,4G纯合子的血浆PAI-1抗原水平显著高于5G纯合子,差异显著( P<0.05).(3)DN患者4G等位基因频率和4G/4G基因型频率显著增高(P<0.05) .[ HT6H〗结论 (1) PAI-1基因启动区4G/5G多态性可影响血浆PAI-1抗原水平及TG 水平. (2)DN患者血浆PAI-1抗原含量、TG水平明显升高,HbA1c、TG、PAI-1抗原含量与早期DN的发生有关,属DN的独立危险因素.(3) 中国北方汉族人中T2DM PAI -1基因启动子区4G纯合子携带者发生DN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宁夏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45位核苷酸T/G多态性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及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00例T2DM患者和101例正常对照(NC)者脂联素基因+4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BMI和HOMA-IR。结果(1)T2DM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NC组(P〈0.01),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NC组(P〈0.01)。(2)在T2DM组中,GG+TG基因型的BMI、HOMA-IR大于TT基因型(P〈0.01)。在NC组中,各基因型间BMI、HOMA-I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DM组中,而BMII〉25组的GG+TG基因型频率高于BMI〈25组(P〈0.01),G等位基因频率也高于BMI〈25组(P〈0.01)。结论脂联素基因+45位核苷酸T/G多态性与肥胖、IR及T2DM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早期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测定T2DM患者及对照组(NC)颈动脉IMT,分为糖尿病无内中膜增厚组(DM1)和糖尿病合并内中膜增厚组(DM2)。用PCR—RFLP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DM。组MTHFR C677T基因TT基因型频率与NC组比较明显增高(40.4% vs 17.3%,P〈0.01),与DM1组比较明显增高(40.4% vs 17.9%,P〈0.01),DM1组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7.9% vs 17.3%,P〉0.05)。T等位基因频率DMz组与NC组比较明显增高(57.0% vs 33.7%,P〈0.01),与DM1组比较明显增高(57.0% vs 42.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等位基因是早期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469K〉E基因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62例T2DM血管并发症患者ICAM-1469KK、KE及EE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并检测其空腹血糖(BS)、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浆游离ICAM-1(sICAM-1)和总胆固醇(TC)水平,并与70例无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及12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KK、KE、EE3种基因型在3组中的分布频率有明显差异(,=6.313,P=0.043).DM血管病变组等位基因E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组(P〈0.01),T2DM血管病变组ICAM-1469E等位基因携带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K等位基因携带者(P〈0.01)。结论ICAM—1469E等位基因与DM血管病变及ICAM-1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T2DM患者(T2DM组)164例,根据UAlb水平再分为CKD亚组(CKD,n=108)和无CKD亚组(CKD0,n=56);另选健康对照者(NC组)91名。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各组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资料。结果(1)CKD亚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KD0亚组(P〈0.05);(2)NC组与T2DM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2DM组中C/T+T/T基因型患者TG水平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基因多态性与CKD相关。结论HL基因启动子区=514T等位基因可能是CKD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血浆抗原水平及基因启动子 - 6 75 4G/ 5G、- 84 4G→A多态性与男性不稳定心绞痛 (UAP)的关系。方法选择男性UAP患者 74例 (UAP组 ) ,冠脉造影正常者 6 8例 (对照组 ) ,以ELISA法测定PAI 1血浆抗原水平 ,PCR扩增特定DNA片段 ,琼脂糖电泳确定 - 6 75 4G/ 5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 ,XhoⅠ酶切及琼脂糖电泳确定 - 84 4G→A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结果UAP组血浆PAI 1抗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6 7 86± 32 5 9ng/ml比 5 1 35± 17 95ng/ml,P <0 0 1)。血浆PAI 1抗原水平与血糖 (Glu)水平正相关rs=0 2 37(P =0 0 0 4 )。UAP组 4G、4G纯合子及 4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84 4位点三种基因型及A、G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无差别。 4G及G等位基因与较高的血浆PAI 1抗原水平有关 ,4G/ 4G及AG/GG基因型者UAP组血浆PAI 1抗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PAI 1抗原水平及Glu水平与UAP发生有关。结论 PAI 1基因启动子 - 6 75 4G/ 5G ,- 84 4G→A基因多态性与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无关 ,但 4G及G等位基因携带者存在较高的PAI 1抗原水平 ,血浆PAI 1抗原水平及Glu水平是UA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基因572C/G和174G/C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森林图和漏斗图分析IL6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结果IL-6572C/G基因多态性与T2DM相关性研究共纳入T2DM患者3136例,正常对照者6694名。分析结果显示,在亚裔人群中携带突变572G等位基因者发生T2DM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25倍(OR=1.25,95%CI:1.1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3,P〈0.05),而在非亚裔人群中未发现此相关性;IL-6174G/C基因多态性与T2DM相关性研究共纳入T2DM患者6278例,正常对照者9859名,携带突变174C等位基因者发生T2DM的风险是非携带者0.92倍(0R=0.92,95%CI:0.84~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3,P〉O.05)。结论亚裔人群携带突变的572G等位基因是T2DM危险因素之一,未发现IL6基因174G/C多态性与T2DM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及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FDRs)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型,并分析它们与血浆PAI-1活性、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IR)之间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PAI-1基因多态,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活性.结果 T2DM组和FDRs组与对照组相比4G/4G 4G/5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间含4G等位基因组的血浆PAI-1活性显著高于不含4G等位基因组(P<0.05).结论 PAI-1 4G等位基因的存在对T2DM患者及糖耐量正常的T2DM一级亲属PAI-1活性升高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I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149例T2DM患者和244例正常对照者的MTIE基因上的一个SNP-rs 8708274,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T和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072,P〈0.05);TT,TG,GG三种基因型频数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差异(x^2=8.252,P〈0.05)。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MTIE rs 70827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T2DM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选取受试者366例,用PCR-RFLP法测定基因型(包括PP、PA、AA三种基因型,由于AA突变率很低,用X/A作为PA、AA共同代称)。发现单纯T2DM组X/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vs0.28;P〈0.05);T2DM合并CHD组X/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T2DM组(0.21vs0.1;P〈0.05)。表明在已经发生了T2DM的患者中X/A基因型是T2DM合并C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微血管病SUMO基因163 A/G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基因163A/G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DM0)组10例,微量白蛋白尿(DM1)组10例,大量白蛋白尿(DM2)组10例]和10例健康对照者(NC)的SUMO基因163A/G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本组实验人群中SUMO基因163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即AA型、GA型和GG型。NC组与T2DM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x2=2.231,P=0.121;x2=0.015,P=0.906);DM组(DM1+DM2)的GA基因型频率高于DM0组(x2=4.454,P=0.038);DM1组与DM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x2=0.041,P=0.973;x2=0.123,P=0.6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MO基因GA基因型(OR=2.31,P0.05)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结论:SUMO基因GA基因型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4G/5G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主要组分的关系.方法 728例绝经后女性均来自医院健康查体中心,依据改良的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MS诊断标准,分为无任何MS组分的健康对照组(92例)、伴有1~2个MS组分的非MS组(364例)和MS组(272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技术检测PAI-1基因型.结果 3组人群中,4G/4G基因型者血清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5G/5G基因型者(P< 0.05或0.01);健康对照组4G/4G基因型者收缩压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5G/5G基因型者(P<0.05);非MS组4G/4G基因型者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者(P<0.05);而MS组4G/4G基因型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5G/5G基因型者(P<0.05或0.01);3组人群间PAI-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x2=5.316,P=0.256);但3组人群间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存在显著差异(x2=6.147,P< 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S组和非MS组4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升高,而5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降低(x2=5.690和4.173;P均<0.05); MS患者PAI-1不同基因型间肥胖、高血压和低HDL-C血症检出率无显著差异(x2=0.575,4.230,5.202;P均>0.05);但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x2=7.078,8.969;P均<0.05),其中,4G/4G基因型患者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显著增高.结论 PAI-1 4G/5G基因多态性与MS及其组分,尤其是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4G等位基因可能为其易感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甘肃地区PRKAA2基因rs2746342(G/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T2DM及血清脂联素(APN)、抵抗素(Resistin)的关系。方法甘肃地区T2DM患者163例和正常对照组86名,两组年龄、性别匹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其基因多态性、空腹C肽(FC-P)、APN、Resistin,同时测身高、体重、血压、BMI、空腹血糖、血脂等。结果(1)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2)T2DM组各基因型T/T、G/T、G/G中Resistin、TG、TC、LDL-C、FC-P依次降低,APN、HDL-C依次增高(P〈0.05);(3)APN水平在糖尿病超重组低于糖尿病正常体重组和对照组,Resistin水平在糖尿病超重组高于糖尿病正常体重组和对照组(P〈0.05);(4)相关分析表明APN水平与BMI、血压负相关,与C-肽正相关(P〈0.05),Resistin水平与BMI、血压正相关,与G肽负相关(P〈0.05);(5)T2DM超重组较T2DM正常体重组和正常对照组TG、LDL-C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结论甘肃地区PRKAA2基因rs2746342(G/T)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可能与T2DM及胰岛素抵抗、血清APN、Re—sistin水平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细胞核因子TCF2/HNF1β基因多态性(TCF2-SNP4 rs1016991)分布及其与江苏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对198名T2DM和105名正常糖耐量者的TCF2-SNP4rs1016991进行检测,HOMA-IR估测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并测定其他糖脂代谢相关临床指标,凝胶阻滞电泳分析TCF2-SNP4rs101699(T→A)对DNA蛋白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T2DM组中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中T/T基因型研究对象的HOMA-IR指数明显高于A/A基因型(P〈0.05);分别含有(T/A)DNA探针结合序列在DNA蛋白结合能力有明显差异。结论TCF2-SNP4 rs1016991与江苏地区人群T2DM及胰岛素敏感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l(ICAM-1)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不同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检测118例慢性持续性HBV感染患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60例HBV急性自限性感染者的ICAM-1基因G241R(G/A)、K469E(A/G)两个位点的多态性,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ICAM-l G241R(G/A)位点总GG基因型频率在HBV慢性持续性感染组高于急性自限性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8,P〉0.05)。②ICAM-1 K469E(A/G)位点,进展性肝病组(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总KK基因型和总K等位基因的频率与无症状携带者组和自限性感染组相比显著增高(X^2=8.60,P〈0.05;X^2=5.07,P〈0、05),而在自限性感染和无症状携带者之间却无显著差异。结论携带ICAM-1 K469E KK基因型和K等位基因的患者容易进展成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可致慢性HBV感染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介素18(IL-18)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60例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伴DN)及180名正常对照组的IL-18的基因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137C等位基因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IL-18基因-137G/C多态性与DN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DN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18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DN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