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宝 《吉林中医药》2009,29(4):295-295,337
目的:观察化瘀健脾补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化瘀健脾补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包醛氧淀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5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瘀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验方补肾益气生血方联合低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益比奥)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RA)的疗效。方法:将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补充铁刺、叶酸及益比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补肾益气生血方。治疗前后均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et)、血肌酐(Ser)、血尿素氮(BUN)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Het有显著上升(P〈0.01),Ser、BUN则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Hb、Het有上升(P〈0.01),而Ser、BUN则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Hb、Hct治疗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ex、BUN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气生血方联合西药较单纯应用西药更能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RA,补肾益气生血方可节省EPO药物剂量,保护残存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益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肾泄浊化瘀汤,对照组予包醛氧化淀粉,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16.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化瘀汤有改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和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方联合恩替卡韦(ETV)分散片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临床疗效。方法5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应用补肾化瘀方联合ETV分散片治疗,对照组24例单用ETV分散片,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学指标、HBVDNA定量及血清纤维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VDNA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化瘀方联合ETV分散片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疗效优于单用酗Ⅳ分散片。  相似文献   

5.
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治疗,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2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全自动结肠透析机对患者用中药灌肠方进行结肠透析,对照组则予以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CRF有确切疗效,而配合中药液结肠透析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对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UN、SCr分别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益肾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口服益肾健脾化瘀汤,对照组19例口服包醛氧淀粉,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肾功能、血脂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21/24例)及52.6%(10/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史海立  赵庆华 《光明中医》2008,23(6):772-773
目的:观察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双氢克尿塞片、氨体舒通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健脾泄浊化瘀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查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BIL、ALT、STP、AIB、GIB水平、彩超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计分及总计分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对日平均尿量,日腹围、体重减少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分级比较A级C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TBIL、ALB,GLB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水深度、脾厚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健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脾虚血瘀型)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可降低血清TBIL、ALT、STP、GIB水平,升高AIB水平,并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激素、雷公藤多甙、补肾化瘀汤治疗,对照组用激素、雷公藤多甙、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Cr、BU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补肾化瘀汤治疗CGN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n=35)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评分、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及24h尿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8%,明显高于对照组62.8%(x2=4.100,P〈0.05):治疗组治疗2.5年症状、体征积分低于治疗前(t=2.224,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7.86±0.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284,P〈0.05):治疗组BUN、Scr含量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231、2.245、2.189,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1、2.312、2.289.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CRF疗效肯定,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补肾化瘀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早、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早、中期CRF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临床观察研究对象。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健脾补’肾化瘀汤口服,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色素(HB)的变化情况。结果:66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SCr、BUN均有明显下降,Ccr、HB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汤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肾功能、改善贫血,中药健脾补肾化瘀法可以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补肾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服用中药补肾益气养阴汤,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肾炎康片,5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24h尿蛋白定量、尿RBC、血BUN和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24h尿蛋白定量、血BUN明显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oD。结论补肾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肾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3期肾虚浊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CKD2-3期肾虚浊瘀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仪予基础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联合补肾降浊方,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等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和残存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Scr、BUN、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Hb、Alb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肾降浊方联合基础治疗能显著改善CKD2-3期肾虚浊瘀证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Scr、BUN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Hb、Alb,改善贫血和肾性营养不良,延缓CKD2-3期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肾虚血瘀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药用碳片、大黄苏打片等;治疗组采用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每日1剂。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及5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并且Ccr及Hb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和BUN下降不明显(P〉0.05),Ccr和Hb改变不明显。结论温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升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7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应用补脾益肾升血方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照组36例应用EPO。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以及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Hb、HCT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症状体征改善也比较明显(P〈O.05,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的BUN、Scr、Ccr有明显改善(P〈0.01,P〈0.05),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脾益肾升血方可明显改善肾性贫血、保护残肾功能、改善中医症状,并能较快达到治疗目标,相应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17.
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用补肾化瘀中药,对照组服用桂枝茯苓胶囊,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与单纯活血化瘀之桂枝茯苓胶囊相比,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和临床主症如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肛门憋坠感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孕、排卵情况方面,治疗组受孕率及BBT监测排卵转为双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化瘀中药能够有效提高子宫内膜异住症不孕的受孕率.并对伴随的肾虚血瘀症状有显著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用药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 67%,对照组为66.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BUN、Sc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颗粒治疗慢性再障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AA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1例以补肾颗粒为主治疗,对照组27例以环孢菌素为主治疗。疗程均为6月,观察治疗后2组疗效及血常规、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74.51%,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BPC)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颗粒能改善CAA外周血象和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泄浊排毒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泄浊排毒方治疗,对照组予别嘌呤醇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BUA)、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24h尿尿酸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弧66%,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1),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H、TG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24h尿尿酸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对照组TCH、TG、24h尿尿酸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泄浊排毒方可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同时可以改善体内代谢紊乱,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