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治疗,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颈脊髓受压程度与椎间隙及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颈脊髓受压程度与性别、年龄、椎间隙及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的模型。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120例,按照脊髓受压程度分为4组,在颈椎矢状位MRIT2WI成像上测量颈脊髓受压比例,椎间盘后凸顶点脊髓矢状径(a)、延髓与桥脑交界处矢状径(M),计算a/M值来评估颈脊髓受压程度;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相应节段椎间隙前后柱高度、椎间隙夹角以及颈椎曲度(颈椎曲度采用Borden’s测量法和C2-7Cobb角双线法);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上述各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预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的模型。结果:①各测量值随着颈脊髓受压加重而逐渐减小,椎间隙前高、椎间隙角度、a/M比值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M比值与椎间隙前高呈正相关(R=0.296,P<0.001);a/M比值与弧弦距(颈椎曲度)呈正相关(R=0.241,P<0.001);a/M比值与颈脊髓受压比例呈负相关(R=-0.821,P<0.001);两种颈椎曲度测量法弧弦距与C2-7Cobb角成正相关(R=0.840,P<0.001)。③经多元线性回归获得a/M比值的预测方程,其F=8.959,R=0.434,P<0.001,其中椎间隙前高、年龄和颈椎曲是颈脊髓受压的影响因素。结论:a/M比值可作为临床评价脊髓受压程度的标准;通过颈椎X线片的颈椎间隙、颈椎曲度的变化对颈脊髓受压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患者与非OPF患者肌肉病理状态及组蛋白甲基化情况的差异。方法 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随机收取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PF和非OPF患者,手术内固定时取骨折部位肌肉,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qPCR检测,评估OPF患者和非OPF患者的肌肉病理状态差异和组蛋白甲基化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OPF患者肌肉与非OPF患者肌肉相比,肌肉松弛现象比较明显,而非OPF患者肌肉较紧实。MASSON染色显示OPF患者肌肉与非OPF患者肌肉相比,肌肉胶原纤维分布更多。骨折断端肌肉RT-qPCR显示OPF患者较非OPF患者SUV39H1基因相对表达量增高。骨折断端肌肉免疫组化显示OPF患者较非OPF患者肌肉H3K9Ac乙酰化程度低,肌肉H3K9me3甲基化程度高。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肌肉更加松弛,胶原纤维含量增高,而这可能是由于肌肉组蛋白甲基化程度升高,乙酰化降低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期111例PVP/PKP术治疗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PVP、PKP手术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010年期间运用PVP、PKP治疗111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7±7.09个月,采用VAS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临床疗效评定,Cobb角测量椎体形态评价术后椎体再压缩及相邻近椎体压缩情况,设计量表观察PVP与PKP、单侧进针与双侧进针、骨水泥量、俯卧与侧卧的治疗效果及渗漏情况.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PVP与PKP、单侧进针及双侧进针、不同骨水泥用量、俯卧与侧卧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VP与PKP对渗漏影响有统计学差异;并发现三例患者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 无论采取PVP、PKP,单、双侧进针,俯卧与侧卧的手术方式,运用一定量骨水泥,均能有效缓解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椎体疼痛;另外PKP相比PVP能较为有效防止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比较AO分型和Lauge-Hansen分型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选择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56例踝关节损伤的患者,将该56例患者的资料提供给5名骨科医生,分剐采用AO分型和Lauge-Hansen分型这两种系统进行分型。1个月后进行重复分类。采用Cronbaeh’s α系数和Cohen’s Kappa系数评价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内可重复性。结果:AO分型的可信度为0.708,可重复性为0.608;Lauge-Hansen分型的可信度0.402,可重复性为0.398。结论:两种踝关节损伤分型系统比较,AO分型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较高,Lauge-Hansen分型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尚可,前者临床使用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7.
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09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益气化瘀补肾中药治疗的109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例,观察其病程演变和远期疗效.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施杞教授特需和专家门诊中1998年3月~2007年7月治疗的、随访2个月以上、资料完整的10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返院门诊复查、电话询问、信函调查等方式进行随访,观察其临床症状、40分功能评分的变化,数据由第三方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初诊和随访后的40分评分的总分和每一项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组患者经过随访发现,"40分评分"总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在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括约肌功能、上肢感觉、下肢感觉、躯干部束带感每一项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服药时间和性别与40分改善率无相关性;而年龄和随访时间与40分改善率有相关性.其中与年龄呈负相关,与随访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对于轻中度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以进行以内服益气化瘀补肾中药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并且有一定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按照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比较中药内服外敷和西医常规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 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完成。将60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方中药治疗,炙黄芪18g,潞党参9g,参三七9g,大川芎12g,鹿角片12g,肥知母12g,以此方为基础,再酌情随症加减利水、疏肝、通络等药物,配合药渣外敷。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莫比可7.5mg,1次/d,口服,弥可保0.5mg,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根据“40分功能评分法”对疾病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综合指标。 结果: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治疗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66.7%和53.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1.2271,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7578,P〈0.05);两组患者在相同治疗时间内,均次药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0012,P〉0.05);单病种质量管理综合指标显示两组治疗均次药费无差异,而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治疗需要一定时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观察,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探讨临床"影症"之间的关系,寻找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3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包括一般信息、临床症状、体格状况、影像学资料,整理数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agata分级、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颈椎管Pavlov值均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两两成正相关,不同颈椎管Pavlov值患者的N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影响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其中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颈椎管Pavlov值0.75以及二便异常是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像学Nagata分级、NDI可用来评估患者颈脊髓压迫症严重程度;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颈椎管Pavlov值以及二便情况可用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按照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比较中药内服外敷和西医常规治疗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1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颈椎病专科门诊完成。将60例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补肾方中药治疗,炙黄芪18g,潞党参9g,参三七9g,大川芎12g,鹿角片12g,肥知母12g,以此方为基础,再酌情随症加减利水、疏肝、通络等药物,配合药渣外敷。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莫比可7.5mg,1次/d,口服,弥可保0.5mg,3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根据“40分功能评分法”对疾病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综合指标。结果: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治疗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66.7%和53.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2271,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7578,P<0.05);两组患者在相同治疗时间内,均次药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0012,P>0.05);单病种质量管理综合指标显示两组治疗均次药费无差异,而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治疗需要一定时间,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