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妇科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规范化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例,实验组根据制订的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h、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评估总得分、抑郁、愤怒得分在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焦虑得分在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独得分在出院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规范化程序,有利于护士准确实施护理干预对策,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身心状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及其护理干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探讨相应的干预模式及具体对策,并验证其效果。方法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例,根据收治的不同组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1例,根据制定的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后24h、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得分、抑郁、愤怒得分在手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得分在出院前、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得分在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的护理干预模式可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心身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术后的心理状态,分析相关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菲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对8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术后各因子(焦虑、抑郁、愤怒、孤独)平均得分及总分[(24.21±5.36),(16.67±3.74),(12.94±2.65),(13.73±3.85),(67.55±11.64)分]均高于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常模[(19.20±5.82),(13.70±4.20),(9.19±2.17),(12.25±3.72),(54.33±13.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73,7.893,9.471,3.431,8.151;P<0.01).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在抑郁(25.31±8.47)、孤独(18.37±4.90)两项因子的得分和总分(73.89±11.32)均高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30岁患者焦虑评分高于其他组,>40岁组患者各项评分及总分得分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术后患者的各种负性心理状态较常模患者明显,特别是焦虑、孤独感的发生率较高,提示护理人员应加强监测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有效的个体化心理干预,以缓解洗胃术后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妇科癌症患者实施优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健康教育及其具体措施的优化,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9年5月妇科癌症患者41例,分为实验组21例,采用优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这用《非精神科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量表(MSSNS)》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h、手术前24h、出院前24h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得分、抑郁、愤怒得分在手术前、出院前及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得分在出院前和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得分在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的健康教育可缓解妇科癌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准确的心理状态评估可使护士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原因,从而为优化的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成年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为提高AR患者的整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问卷(SDS)、焦虑自评问卷(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AR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结果 AR患者的SF-36的八个因子(PF、RP、BP、GH、VT、SF、RE、MH)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患者的SAS和SDS总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AR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受损,且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着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性治疗和康复干预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调查123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所得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男女患者SCL-90评分的比较。结果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患者SCL-90总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恐怖4个因子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女性患者躯体化、抑郁及敌对因子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较严重,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C型行为模式特征。方法 39例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确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接受了C型行为特征量表测试,并与44例同期住院的非肿瘤患者相同评估指标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的焦虑、抑郁、愤怒、愤怒向内、愤怒向外、理智和自我克制等因子得分以及C型行为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乐观和社会支持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具有明显的C型行为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57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57.89%与47.37%,得分分别为(56.35±12.90)分、(46.11±10.91)分,高于国内常模,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生殖系统肿瘤及乳腺癌、经济状况差、无配偶、多次住院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较高(均P0.05)。结论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得分分别高于国内常模,其中病种、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住院次数是影响患者抑郁、焦虑的因素,临床上应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武警新兵在集训期的精神心理状态及其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武警湖北某部新兵198例,在3月集训期结束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同时检测血清25(OH)D水平和肝肾功能等临床生化指标。分析SCL-90总得分和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探讨新兵的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维生素和钙剂补充等因素对25(OH)D水平和SCL-90各因子得分的影响;探讨新兵的临床生化指标与SCL-90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体质指数(BMI)的新兵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每日饮牛奶量不同的新兵血清25(OH)D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3)。武警新兵的SCL-90总得分和各因子评分均低于中国常模的评分(均P0.01)。不同年龄的新兵的敌对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平时吸烟的新兵敌对因子评分与非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有饮酒习惯的新兵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焦虑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无饮酒习惯的新兵(均P0.05);每周户外活动时间2 h的新兵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户外活动时间2 h的新兵(P0.05或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均P0.01)。尿素(Urea)、肌酸激酶(CK)水平与恐怖因子得分有线性回归关系(均P0.05)。结论:高强度集训对武警新兵的精神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吸烟、饮酒等嗜好对新兵的心理状态有不良影响,增加户外运动对新兵适应集训和提升战斗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6-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镇江第四人民医院(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74例妇科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妇科肿瘤患者的SDS、SAS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肿瘤类型妇科肿瘤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妇科肿瘤患者的EPQ问卷评分中内外向维度(E)的评分高于常模(P<0.01),其他3个维度的评分与常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妇科肿瘤患者SDS、SAS评分均与EPQ人格问卷评分中的神经质(N)维度的评分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研究与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52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文化程度越高、化疗疗程越长(超过6个疗程)抑郁、焦虑指数越高(P<0.05);术后6个月内及7~12个月的患者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术后6个月内的增高程度更明显(P<0.05)。术后6个月内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妇科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各7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青年人抑郁、焦虑指数高于老年人(P<0.05),文化程度越高、化疗疗程越长(超过6个)者抑郁、焦虑指数越高(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6个月内及7~12个月的患者焦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术后6个月内的增高程度更明显(P<0.05)。妇科恶性肿瘤组术后6个月内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了解其影响因素,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脑胶质瘤手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表、SCL-90自评表调查患者心理状况,并对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采用回归模型法分析。结果64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总阳性率为59.38%,阴性率为40.62%;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恐怖、强迫、躯体化、其他、人际关系和偏执等各项处于中低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分级、肿瘤长径、术后辅助放/化疗以及并发症为影响心理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社交困难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其心理状况,面对高危人群及时做好预前宣教和术前、中、后的科学护理案例及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华西医学》2012,(2):259-26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的作用及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8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3例,实施心理干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生存质量、心理状况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用以比较、评价心理干预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及效果。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6.3%(49/87),焦虑发生率为62.1%(54/87);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组间各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得分比对照组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便秘症状、抑郁、焦虑得分比对照组得分下降(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变妇科肿瘤患者的负性心理倾向,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减轻化疗药物所引起的系列副作用,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渐进式护理对胸外科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后化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护理能够逐步有效改善胸外科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蒲怀智 《全科护理》2011,9(23):2134-2135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现状及相互影响,为临床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分析了123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现状及相互影响.[结果]恶性肿瘤住院病人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躯体化、忧郁、恐怖3个因子高于常模,社会支持得分与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得分呈正相关,而与强迫、恐怖得分呈负相关.[结论]加强症状护理和心理疏导是提高恶性肿瘤住院病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护理对策;如何提高社会支持程度从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患者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分别调查66例腹膜透析患者,30例慢性肾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心理状况。结果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症状多,心理状况差;心理状况与年龄和总病程成正相关。结论在腹膜透析治疗中不但要重视透析监护,而且特别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的观察和了解,有针对性地解除患者不利的心理因素,提高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妇科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130例妇科治疗患者进行护理需求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护理服务、心理状态3个方面。结果 患者对治疗效果需求最高,占98.5%,护理服务中70.8%的患者认为技术水平重要,有80例因疼痛产生恐惧心理。结论 应加强对门诊妇科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其次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