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ieulafoy病(Dieulafoy disease,DD)是由于消化道黏膜下层横径小动脉发育不良、浅表小动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性疾病[1],临床常以无先兆突发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为特征,因其临床表现酷似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病变,临床上容易误诊,病死率高。DD以在胃镜下诊断、治疗为主,胃镜下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Dieulafoy病亦称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以反复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常因饮酒、刺激性食物或药物、应激、高血压等因素诱发,为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本病病情凶险,内镜下诊治操作难度较大。我院曾以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n,APC)联  相似文献   

3.
罗永祥  彭燕  谭婷婷 《西南军医》2010,12(6):1080-1081
Dieulafoy 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其出血量较大,是临床上少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本院2000年1月-2008年9月经内镜及手术后共诊断本病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Dieulafoy病是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少见病因之一,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系胃黏膜下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其病灶微小,但出血量大且急速,短时即可致休克,诊治时极易因忽略而漏诊、误诊、误治等。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病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杜氏病(Dieulafoy病)系指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破裂出血,以往认为本病比较罕见,因对其认识不足,诊断非常困难,故病死率较高,是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5%.多见于老年人,男女之比2~6:1,平均年龄50-80岁.亦见于儿童。该病发病前症状隐匿,急性起病,出血量大,来势凶险,若不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病死率很高。由于该病病灶微小。临床上极易漏诊,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调查1995~2009年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析确诊为Dieulafoy病12例的临床表现及内镜诊治情况.结果 (1)患者近期无上腹痛病史,出血前均有诱因;(2)发病急,呕血便血量大,有休克或血容量不足的表现;(3)病变部位胃内占75%,内镜下表现为喷血、滴血、血凝块附着、病变中央呈火柴头样血管显露,周同微小黏膜缺损;(4)内镜下硬化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治疗效果明确.结论 无症状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要考虑Dieulafoy病的可能,急诊胃镜检查可确诊,内镜下硬化治疗为首选,复发出血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4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胃镜诊治结果及其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诊断率和内镜下治疗的成功止血率.结果 本组546例中,消化性溃疡占46.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6.0%,急性胃黏膜病变占12.3%,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占9.2%,恶性肿瘤占3.5%,Dieulafoy病占1.6%,原因不明者占1.3%,病因确诊率为98.7%.共258例行内镜下治疗,占47.3%,内镜止血成功率为95.3%.结论 急诊胃镜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止血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方法 对2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止血.结果 22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因供血血管发育走行异常,导管不能达靶血管,转入外科治疗.22例患者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9例患者经栓塞术后,再根据病情行多次介入治疗,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结论 急诊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可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同时可为肝癌后续血管内治疗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6月采用TAE诊断治疗的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23例。术中动脉造影明确出血责任动脉,对动脉主干出血予以弹簧圈栓塞动脉远段和近段,对动脉末梢出血予以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联合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至患者治愈出院或院内死亡。结果 23例患者中造影表现阳性22例,阴性1例,阳性率为95.7%。阳性患者中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8例,动脉破裂伴对比剂外溢14例。所有阳性患者均接受进一步TAE治疗,术后治愈17例,死亡3例,复发2例,临床有效率为86.4%。术后1例死于肝衰竭,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复发患者再次TAE治疗后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胃肠坏死和胃肠穿孔等栓塞并发症。结论 动脉造影结合TAE诊断腹部外科术后迟发性出血阳性率高,治疗效果确切,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症动脉性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介入放射学在急症医学中的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5年4月急症动脉性出血患者30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2例,肝癌破裂出血4例,脾破裂出血3例,肝脏假性动脉瘤出血3例,肾脏穿刺术后出血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1例,盆腔动脉出血5例。术后随访观察栓塞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恢复情况等。结果技术成功率9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首次栓塞后仍有出血,2天或3天后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后不再出血,1例肝脏假性动脉瘤行两次栓塞后仍有出血,其余27例均一次栓塞良好。结论临床确诊为动脉性出血或怀疑有动脉性出血,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或急症出血药物治疗不佳时均可行血管内介入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随即行介入栓塞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或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Dieulafoy病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严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该病临床较少见,主要症状是反复呕血及柏油样大便。2006年10月-2010年9月,我们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Dieulafoy病  相似文献   

12.
Dieulafoy病致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Dieulafoy病所致的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10例Dieulafoy病所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常规行腹腔动脉和胃左动脉造影,发现有胃左动脉出血征象和(或)血管异常者8例,6例使用明胶海绵栓塞,2例血管瘤样扩张者使用明胶海绵 弹簧钢圈栓塞;另2例无明显出血征象者中1例给予垂体后叶素灌注,另1例未予介入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栓塞的8例患者中,1例明胶海绵栓塞术后第3天再呕血,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7例均未再出血;1例垂体后叶素灌注患者1周后症状消失出院。结论介入疗法安全、快捷、见效快,是急诊处理Dieulafoy病所致消化道大出血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治疗肝胆胰外科术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采用NBCA胶栓塞治疗的19例肝胆胰外科术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并发症。 结果 19患者中男17例,女2例,年龄26~80岁。血管造影发现对比剂外溢15例,假性动脉瘤3例,肝动脉瘤样扩张1例。技术成功19例,临床成功15例。未发生介入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 结论 采用NBCA胶栓塞治疗肝胆胰外科术后出血安全有效,尤其是对肝动脉、脾动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具有快速止血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介入治疗在腹部外科术后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介入治疗在腹部外科术后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部外科手术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并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介入治疗的病例,总结其DSA结果及介入治疗价值。结果11例腹部外科术后消化道出血患者中DSA发现胃左动脉出血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脾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血管感染性假性动脉瘤1例,肠系膜上动脉小分支血管出血2例。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腹部外科术后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翟云  孟江云  梁浩 《武警医学》2008,19(2):134-137
 目的 探讨消化道Dieulafoy病的临床及内镜诊治特点. 方法 搜集2003年8月~2007年1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82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经内镜确诊的18例Dieulafoy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ieulafoy病好发于胃(55.6%),男性患者多于女性(5∶1),40岁以上居多( 63.6%).本病以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出血前无明显腹部不适或疼痛.内镜检查及治疗为本病主要诊疗手段.镜下表现特点为片状黏膜糜烂伴中央血管断端显露( 44.4%)、仅有血管断端显露(33.3%)、仅有血栓或血凝块附着(22.2%).内镜治疗以局部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溶液(35.7%)及使用金属夹(21.4%)居多,两种方法 同时使用者占14.3%,首次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 临床医师尤其是内镜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患者进行细致、反复的内镜检查以及及时、有效的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采用经皮肝动脉栓塞,其中19例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治疗的疗效.结果 3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止血均成功,3例治疗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27例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无复发出血.结论 经皮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可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2004年7月8~2008年1月,我们采用高渗盐水+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黏膜下注射治疗胃肠道出血性疾病4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8~71岁,平均43岁。其中胃溃疡伴静脉破裂出血13例,十二指肠溃疡伴静脉破裂出血21例,Dieulafoy病8例。有酗酒史6例,服用阿司匹林史5例,服用华法林史3例,过度劳累5例,不明原因23例。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动脉导管栓塞(TAE)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2005年9月的16例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TAE治疗过程。16例患者中6例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结果16例患者急诊TAE治疗均止血成功,成功率100%。从肿瘤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发现血性腹水到TAE治疗结束时间为1.5~5h,平均3.6h,其中3例为1.5h。TAE止血治疗后每例患者进行了2~6次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平均3.7次,结合CT导引肿瘤内无水乙醇注射(CT-PEI)5~9次/例,平均6.8次/例;3例未再进行介入及外科治疗;1例TAE术后3d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平均生存时间为14.3个月。结论急诊栓塞是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在TAE止血后对肿瘤进行TACE联合CT-PEI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90~1994年对5例肝癌破裂出血及3例胆道术后肝动脉破裂出血的患者急诊行肝动脉栓塞止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麻田料本组8例均系男性,年龄38~56岁,平均47·5岁,其中5例为肝癌破裂出血,3例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取石后肝动脉破裂出血。8例均为大出血而行急诊栓塞治疗。2方法与步骤2.1术前准备会明部备皮;碘过敏试验;急查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2.2操作步骤会阴部常规消毒铺巾,用1%普鲁卡因沿股动脉周围局部浸润麻醉,选择动脉穿刺针穿刺,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下1.scm,穿刺角度向头倒倾斜45”,血流呈鲜红色喷射…  相似文献   

20.
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方法、临床效果、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巨块型肝癌10例、结节型3例、小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肝动脉超选择插管,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及碘化油等栓塞出血动脉。结果:14例原发性肝癌出血得到完全控制,患者术后生存期均在5个月以上,其中1例半年后死亡,5例随访24个月均存活。结论: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疗效肯定,创伤小,是安全、可靠的抢救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