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患者行食道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食道支架植入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1例患者术后梗阻症状消失,钡透支架扩张直径达到1.2-1.8 cm,生存期3个月以下者3例,3-6个月者6例,6-9个月者5例,9-12个月者3例,12个月以上者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10例术后发生呕血性黏液。表明对晚期食管癌所致梗阻或并发食管气管瘘者行食道支架植入术,加强术后辅助治疗及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并发症少,患者可接受。  相似文献   

2.
晚期食管癌性梗阻食道支架植入术21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患者行食道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食道支架植入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1例患者术后梗阻症状消失,钡透支架扩张直径达到1.2~1.8 cm,生存期3个月以下者3例,3~6个月者6例,6~9个月者5例,9~12个月者3例,12个月以上者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10例术后发生呕血性黏液.表明对晚期食管癌所致梗阻或并发食管气管瘘者行食道支架植入术,加强术后辅助治疗及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并发症少,患者可接受.  相似文献   

3.
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梗死相关血管32支,共植入支架34个。结果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者31例(96.9%),2级者1例(3.1%)。术中2例(6.3%)在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出现心室颤动。术后随访1~16个月,无心脏事件发生,无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超声对支架后再狭窄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血管内超声指导支架置入,改进支架放置是否能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方法:54例患者接受支架置入,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超声检查以达到理想的支架放置,达到预定的血管内超声标准,,澡则将使用高压或较大球囊进一步扩张。术后及6个月后行血管内超声测量,分别测量支架及参考血管的最小腔内径,外弹力膜面积,腔面积及面积狭窄百分率,术后仅用阿司匹配及抵克力得低替过度抗凝治疗。结果:血管内超声检查表明术后再狭窄组的最小腔内径腑腔面积小于非狭窄组,6个月后,再狭窄组的最小腔内径缩小伴随面积再狭窄率的增加及腔面积的下降,11例再狭窄发生于支架内最小腔内径(术后)<3mm,而32例支架内最小腔内径(术后)≥3mm中仅1例发生再狭窄(3.1%), 血管内超声发现12例支架边缘内膜撕裂及8例斑块脱垂,其中8例发生于最小腔内径<3mm者都发展为再狭窄。10例再狭窄位于支架边缘,结论:支架后超声检查显示支架最小内径未达3mm者,支架内斑块脱垂者,支架两端有内膜撕裂者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traumatic pseudoaneurysm,TPA)应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例TPA患者,12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7例行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术,术后即刻造影了解治疗效果;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内漏及支架内狭窄等情况发生。结果 19例支架均成功置入,12例置入覆膜支架后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远端血流均通畅;7例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后造影示动脉瘤基本不显影或显影浅淡,无重要侧支血管闭塞;术后随访6~47个月,中位随访21.3个月,1例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者术后1a行CT血管造影显示轻度狭窄(狭窄30%),无明显临床症状,余患者未见支架狭窄、移位、断裂,内漏等并发症。结论 TPA患者行覆膜支架和多层裸支架重叠置入术安全可行,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限制性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组织胶栓塞手术(SEVE)前后门静脉及分流道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51例行TIPS联合SEVE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周,1、6、12个月,超声测量门静脉内径和最大血流速度,观察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内血流方向和门静脉有无血栓,术后超声测量分流道支架内径和最大血流速度,观察有无血流及血流方向。结果 51例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生存率为100%;发生肝性脑病4例,发生率为8%;再出血8例,发生率为16%;支架狭窄及闭塞各2例,总发生率为8%。门静脉内径术前至术后12个月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静脉血流速度术后1周,1、6、12个月较术前增大(P0.001);术后6、12个月均较术后1周,1个月减小(P0.05)。37例门静脉分支内可见反流,占73%。术后6、12个月支架内血流速度较术后1周,1个月下降(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成为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术后门静脉和支架血流速度呈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31例,慢性主动脉夹层7例;均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的杂交手术治疗,术后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3、6、12个月均行CT血管造影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63%;术后发生内漏2例,脑梗死2例,低氧血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35例随访3~12个月,CT血管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无移位,假腔血栓逐渐形成。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对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国产覆膜支架血管腔内置入术,围术期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支架置入成功,无死亡病例。患者未发生截瘫、其他器官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胸背疼痛完全缓解,真腔受压12例明显减轻,1例部分缓解。术后随访1-9个月,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形态正常。认为在围术期做好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胡梅  罗媛玲 《天津护理》2009,17(6):314-315
通过对12例颈部动脉夹层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并对患者行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11例患者支架成功置入,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由于血管因素未能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2013年7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行腔内修复术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5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相关预防、处理措施。结果本组52例均经股动脉入路按常规要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共置入54枚覆膜支架。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16例(30.8%)。术前出现股动脉栓塞1例,先行右股动脉切开取栓后再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术后右下肢动脉通畅。术中即刻内漏8例,其中3例通过球囊扩张,增加支架与血管壁的贴附力,内漏消失,5例严密观察,术后3~12个月随访内漏消失;出现支架后移2例,于近端加用短支架确保治疗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支架移位及内漏等;支架误入假腔1例,通过大球囊扩张破膜使支架重回真腔,术后10 d、3个月复查支架位于真腔。术后30 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例,予对症治疗,术后3个月生活可自理;上肢缺血2例,因不影响生活质量未干预治疗。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需重视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对并发症发生机制深入研究、介入操作技术进步和医疗器械改进,可减少或避免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3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国产覆膜支架血管腔内置入术,围术期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支架置入成功,无死亡病例.患者未发生截瘫、其他器官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胸背疼痛完全缓解,真腔受压12例明显减轻,1例部分缓解.术后随访1~9个月,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形态正常.认为在围术期做好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与术后效果。方法选取临床16例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这些患者均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随访率81%,其中1例因堵闭左颈总动脉急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未出现脑血管并发症;4例内漏,其中1例为分叉支架由于内漏不闭合术后6个月再行支架术,其余3例于术后3个月自行闭合。随访中1例死亡(心源性猝死)。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Habib~(TM) Ves Open射频消融导管对门脉癌栓进行血管内治疗联合覆膜支架植入的临床效果,探索术中门脉癌栓组织活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肝癌门脉癌栓患者13例,应用Habib消融导管血管内射频消融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治疗。在造影了解癌栓的部位、范围后;采用5F活检钳在透视下对癌栓抓取活检共3例;然后自鞘内送5F Habib~(TM) Ves Open射频消融导管至癌栓对癌栓行逐段消融,结束后对消融段植入覆膜支架。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状况,并实验室相关指标复查及影像学检查,观察门静脉癌栓消融治疗后的状态3~18个月。结果 所有13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了血管内射频消融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Ⅱ型癌栓者成功活检送病理,2例增生型,1例坏死型。9例上腹胀满者术后明显缓解;4例合并腹腔积液者中2例明显缓解,2例完全消失;1例顽固性腹泻者术后第3天停止。随访3~18个月,6例Ⅱ型癌栓者病情稳定,消融通道血流通畅,1例Ⅱ型、5例Ⅲ型和1例Ⅳ型癌栓者先后出现癌栓进展,消融通道狭窄甚至闭塞。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者12例;超过6个月10例;超过12个月8例;超过18个月5例。结论Habib TM Ves Open消融导管对门脉癌栓进行血管内射频消融联合覆膜支架植入可能获得比单纯血管内消融更好的疗效。在血管鞘的保护下,用活检钳对癌栓进行抓取活检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3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B超定位及X线引导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做好术前访视、介入器械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病情观察.结果:本组支架置入成功325例,成功率为96.4%;12例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留置外引流管.术后1~2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术后随访6个月,胆道造影示支架扩张良好,通畅无移位.发生并发症74例,其中3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其余经积极治疗均缓解.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与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满意,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11/2006-02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根据血管情况置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支架选择原则为:支架长度应覆盖病变两端;血管直径:支架直径=1∶1.1。所有患者术前3d均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术中推注肝素8000 ̄10000U,手术每延迟1h,补充肝素1000u,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7d;服用氯吡格雷75mg,1次/d,共服用9 ̄12个月,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d。随访情况:术后6个月时随访64例;7个月时随访26例;8个月时随访12例;平均随访6.8个月,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门诊随访,记录一般情况及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急性、亚急性、迟发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发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死亡),术后6 ̄8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并观察材料及宿主反应。结果:102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治疗靶血管102支,置入Firebird支架116枚,术中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2例发生室颤,电转复恢复窦性心律,3例因分支受压,出现心绞痛症状。术后4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经重新加压压迫后好转。随访6 ̄8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42例(41.2%)患者术后6 ̄8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无一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全身毒性及超敏反应发生,生物相容性好。结论: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国产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2002-06/2007-04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 Ⅲ 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2例.主动脉夹层裂口2个以上者10例,第2裂口位于腹主动脉段者8例,2例于胸主动脉中下段.采用国产覆膜支架(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血管内置入治疗.所有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12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共置入12枚支架,其中带锁骨下动脉分支型支架2枚,支架长度80~100mm,直径32~38 mm(平均34.8 mm).1例出现内漏重复扩张后内漏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及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无支架腐蚀、降解、扭曲等;术后血凝分析、血小板数量与术前比较差异不大,未出现溶血反应.结果提示应用国产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瘤,创伤,安全有效、成功率高,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植入单支架或双支架后即刻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8 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单支架植入组:主支植入药物涂层支架,对支架植入术后受影响的分支予球囊扩张;双支架植入组:应用Mini-Crush 技术对主支血管及分支血管分别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管血流情况、术后6 个月及12 个月心血管事件、术后12 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管血流情况.结果 46 例患者成功行主支血管支架植入+必要时分支血管球囊扩张,42 例患者成功行双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造影两组患者主分支血管血流TIMI 3 级、主支血管残余狭窄>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双支架植入组术后即刻造影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患者3 例,单支架植入组13 例(P =0.01),住院期间、术后6 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 个月单支架植入组心血管事件15 例,双支架植入组6 例(P =0.044),术后12 个月冠状动脉造影,两组患者主支血管血流TIMI 3 级、主支残余狭窄>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双支架植入组术后12 个月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 7 例,TIMI 血流3 级27 例,单支架植入组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 18 例,TIMI 血流3 级21 例(P <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双支架植入术能降低术后即刻、术后12 月分支血管狭窄率,减少术后12 月心血管事件,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双支架植入术优于单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于术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随访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椎动脉起始部;病变血管是否弯曲、病变血管管径大小;支架长短、支架突出锁骨下动脉长度、是否串联病变;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血管狭窄情况等,分析椎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术后随访1年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出现再狭窄28例(25.9%)纳入再狭窄组,其中27例出现在术后6个月内,术后6~12个月间仅出现1例;未出现再狭窄80例,纳入无再狭窄组。2组病变血管迂曲、病变管径大小及吸烟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存在一定的再狭窄比率,病变血管迂曲、血管直径(小)及吸烟患者发生术后再狭窄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26例无保护LMCA病变接受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植入151枚支架。所有LMCA支架植入均获完全血流重建,术中无急性心梗和死亡发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3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行靶病变血管重建术(TLR)1例,死亡2例。随访1~43(9.86±8.46)个月,总MACE 15例(12.1%),其中TLR 12例(再次PCI 9例,冠脉搭桥术3例),死亡3例。40例术后进行冠脉造影复查,19例发生了再狭窄,术中有回旋支开口部受累者再狭窄率增加。不同病变部位、手术方式对支架内再狭窄无显著影响。结论经选择的无保护LMCA病变,PCI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改进临床技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7年3月对输卵管峡部或壶腹部阻塞致不孕的96例患者不同改良手法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吻合时置入支架(65例)和未置入支架(31例)患者腹腔镜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吻合通畅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妊娠率等。置入支架者术中将硬膜外导管从输卵管伞端逆行插管至接近远侧梗阻位置,微型剪剪开输卵管远端、近端盲端,修整管面硬外导管插入输卵管近侧断端,使其过输卵管间质部,以导管为支架,用5/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3或4针,支架置入困难者,则先将管腔对齐,用5/0可吸收线第1针在6点处,缝合两侧管腔肌层,可穿过黏膜层,第2针在12点缝合两侧管腔肌层及黏膜,6点、12点缝好后依次拉紧打结,3点、9点以12点线为中心点缝合浆肌层,不必穿透黏膜层,术中及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3~7 d各通液疏通一次。未置入支架者则仅将硬膜外导管从输卵管伞端插入至壶腹部,其余步骤相同。结果 96例患者术中放置导管支架65例,完成输卵管吻合128条,术中吻合后通畅127条(99.22%),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通液128条,均通畅(100.00%),术后24个月妊娠53例(81.54%)。未放支架31例,完成输卵管吻合62条,术中吻合后通畅60条(96.77%),术后第1次月经干净后通液61条通畅(98.39%),术后24个月妊娠25例(80.6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吻合手术随着操作技术的成熟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