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肝病患者血清CG、HA、PCⅢ、LN、ⅣC水平与临床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评价肝病患者血清5项指标肝胆酸(CG)、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前胶原(ⅣC)含量与慢性化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38例肝病患者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CG、HA、PCⅢ、LN、ⅣC水平,比较这5项指标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G、HA、PCⅢ、LN、ⅣC水平含量随着病程的进展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即急性肝炎<慢肝轻度<慢肝中度<慢肝重度<肝硬化<肝癌。结论:血清中CG、HA、PCⅢ、LN、ⅣC水平可反映肝病慢性化趋势,与临床一致,是判断早期肝硬化的相对灵敏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联合检测101例慢性肝病患者PLD、HA、PCⅢ、Ⅳ-C及LN的含量。结果:Ⅳ-C、HA、PCⅢ在慢性肝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其对肝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40例患者全部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明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活检患的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进行检测,对肝组织进行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学诊断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四项指标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肝硬变阶段处于最高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亦一致,在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显示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血清HA、PCⅢ、Ⅳ-C、LN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判断肝病进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铁蛋白(SF)、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联合检测对肝炎患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242例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SF;用循环酶速率法分析测定TBA;用速率法分析测定ALT。并设立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各组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SF、TBA、ALT7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血清HA、LN、PCⅢ、ⅣC和SF以中、重度慢性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化升高最为明显,而TBA、ALT在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联合SF、TBA及ALT检测在判断肝纤维化程度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连续动态观察肝病进程是一组良好的指标,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和尿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将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氮质血症组、尿毒症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测定血、尿HA、C-Ⅳ、LN及PC-Ⅲ含量。结果血清C-Ⅳ、LN及PCⅢ水平:氮质血症组、尿毒症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氮质血症组与尿毒症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A水平: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氮质血症组、尿毒症组血清HA、PCⅢ、C-Ⅳ、LN水平分别与血肌酐(Cr)水平呈正相关。尿液C-Ⅳ、LN及PC-Ⅲ水平: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HA水平:氮质血症组、尿毒症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及氮质血症组与尿毒症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氮质血症组、尿毒症组尿液C-Ⅳ、LN水平分别与血Cr水平呈正相关(P0.05),氮质血症组、尿毒症组尿HA分别与血Cr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尿液HA、C-Ⅳ、LN及PC-Ⅲ的变化可作为临床判断肾纤维化发生与发展的间接参考指标,联合测定四种指标在血清和尿中的变化情况,比单一指标检测可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判断肾纤维化发生和进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与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1):1339-1341
目的对各型肝炎及活动期肝硬化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与综合分析,以确定判断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常规指标。方法对190例各型肝炎患者行肝纤维化四项即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Ⅲ型前胶原肽(typeⅢprocollagen PCⅢ),层粘蛋白(laminin LN),及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 Ⅳ C)及PGA指数即PT(凝血酶原时间),APOA1(载脂蛋白A1)、CGT(r-谷氨酰基转移酶)等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的检测,同时进行B超检查。首先根据病史、肝功能、B超对患者进行分类,然后将所测定各项结果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χ^2检验确立统计学意义,分析各类型患者的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结果急性肝炎中,HA、LN、PCⅢ、ⅣC均有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此四项指标与肝脏炎症活动有一定相关性。PGA指数无明显改变;慢性轻度肝炎时,HA、LN、PCⅢ、ⅣC仅轻度增高,PGA指数也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慢性肝炎中、重度及活动性肝硬化时PGA指数和HA、IN、PCⅢ、ⅣC均明显升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并以HA为最高,提示HA为诊断纤维化最敏感指标;同时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B超部分提示弥漫性肝损害,其中肝纤维四项明显升高。考虑有早期纤维化的存在。结论我们认为联合PGA指数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可作为判断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慢性肝炎分期标准,将80例CHB患者分为S0组、S1组、S2组、S3组和S4组,观察各组肝组织TGF-β_1、PDGF-BB、CT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肝组织TGF-β_1、PDGF-BB、CTGF含量,以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TGF-β_1、PDGF-BB、CTGF水平与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GF-β_1、PDGF-BB、CT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水平比较表明,肝组织中TGF-β_1、PDGF-BB、CTGF水平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从S0组到S4组,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依次递增,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肝组织中TGF-β_1、PDGF-BB、CTGF水平均与血清PCⅢ、CⅣ、HA、LN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肝纤维化的不同阶段,肝组织中TGF-β_1、PDGF-BB、CTGF表达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在早期肝纤维化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了解其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部分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随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进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逐步升高,以HA、PCⅢ敏感性最高。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活跃程度,并受到炎症活动的影响。以HA、PC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72例肝纤维化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总胆汁酸(TBA)、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前清蛋白(P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间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患者之间,TBA、HA、PⅢNP、C‐Ⅳ、LN及PAPP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TBA、HA、PⅢNP、C‐Ⅳ、LN及PAPP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活性及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探讨其在慢性肾脏病的意义。方法将139例CKD患者根据不同种类肾病及不同肾功能状态分组,其中狼疮肾炎(LN)3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25例,糖尿病肾病(DN)45例及慢性肾炎(CGN)38例;CKDⅠ期38例,CKDⅡ期30例,CKDⅢ期39例,CKDⅣ期19例,CKDⅤ期13例。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法及ELISA法对患者血浆vWF-CP活性及vWF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不同组患者血浆vWF-CP活性及vWF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40名)比较。结果LN、NS、DN及CGN患者血浆vWF-C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以LN、NS组下降最明显,vW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vWF含量均与血浆vWF-CP活性呈负相关。CKDⅡ期、Ⅲ期血浆vWF-CP活性显著低于Ⅰ、Ⅳ、Ⅴ期.而Ⅰ、Ⅳ、Ⅴ期之间无显著区别,vWF含量各期之间无显著差别。结论CKD患者血浆vWF-CP活性明显降低,其低下程度与肾病的病种有关。内皮损伤、自身抗体可能是致CKD患者vWF-CP活性低下的原因之一。它参与了CKD的发生发展,可能是CKD血栓形成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萍  王艳  牛莉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11-812,815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肾损害期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分期将研究对象分为CKDⅠ、Ⅱ、Ⅲ、Ⅳ、Ⅴ期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血清Cys C在CKDⅠ、Ⅱ、Ⅲ、Ⅳ、Ⅴ期组分别为(1.04±0.49)、(1.99±0.76)、(6.49±1.92)、(9.15±3.02)、(12.15±5.10)mg/L与健康对照组的(0.81±0.10)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 C与Scr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在肾损害早期Cys C改变比Scr更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 C是反映肾脏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由于方法简单易于标准化,可以替代操作繁琐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莉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331-1334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TGF-β1、BMP-7水平在肝纤维化不同分期(S)和炎症分级(G)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ElISA、RIA法检测100例CHB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GF-β1、BMP-7水平和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 肝纤维化早期,TGF-β,即明显升高、BMP-7显著降低,灵敏度优于HA、LN、Ⅳ-C和PC Ⅲ;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TGF-β1.逐渐升高,与HA、LN、IV-C、PCⅢ均呈正相关(P<0.01),而BMP-7逐渐下降,与HA、LN、IV-C、PCⅢ均呈负相关(P<0.01);TGF-β1 与BMP-7呈负相关(P<0.01);Spe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炎症分级分期呈正相关(P<0.01),BMP-7与肝纤维化、炎症分级分期呈负相关(P<0.01).结论 TGF-β1和BMP-7密切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BMP-7可能通过抑制细胞中促纤维化生长因子TGF-β1 信号通道蛋白Smad2/3的活性,从而抑制TGF-β1的表达,二者均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肾损害时期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胱抑素C(Cystatin C)水平,探讨CKD不同肾损害期血清Cystatin C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临床分期将研究对象分为CKDⅠ、Ⅱ、Ⅲ、Ⅳ、Ⅴ期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KD患者其他各期血清Cystatin C及Ccr与Ⅰ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tatin C与SCr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781,P〈0.01),与Ccr之间呈高度负相关(r=-0.815,P〈0.01)。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清CystatinC改变较SCr更敏感(P〈0.01)。结论CystatinC是一种比SCr更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反映CKD不同阶段中肾脏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项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2):1419-1420,1422
目的 为了解儿童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以及在慢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0例1~15岁健康儿童和180例患有慢性肝炎儿童的4项肝纤维化标志物.结果 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x±s)如下:HA(58±16)ng/mL,LN(115±17)ng/mL,PcⅢ(146±27)ng/mL,CⅣ(51±16)ng/mL.HA、CⅣ与年龄不相关(r=-0.022,P>0.05;r=0.070,P>0.05),而LN与年龄显著相关(r=0.128,P<0.01),PcⅢ与年龄呈负相关(r=-0.669,P<0.01).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与同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慢性肝炎患儿除H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3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的4种血清标志物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中度、重度及肝硬化儿童中,有两种或3种以上的标志物显著性增加.结论 4项标志物在儿童期有其年龄特征.它们可反映慢性肝炎患儿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在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病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0例处在非急性发作期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穿刺检测,分成三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上述四组均空腹抽取静脉血,留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的sICAM-1含量;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纤维化四项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妥胶原(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含量。结果sICAM-1在乙肝患者的血清含量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阶梯样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清sICAM-1含量与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呈正相关(P〈0.01)。结论sICAM-1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动态检测肝纤维化进程。而且,sICAM-1也可以为临床肝纤维化检测提供非创伤性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内脂素(vaspin)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ASA)法对NAFLD组和对照组的内脂素及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进行检测,采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NAFLD组内脂素显著低于对照组(0.76±0.45)g/Lvs(1.31±0.82)g/L;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PCⅣ、LN及HOMA-IRI显著高于对照组(136.42±36.32)μg/Lvs(98.16±23.71)μg/L,(95.33±37.63)μg/Lvs(69.26±29.16)μg/L,(75.52±32.56)μg/LVS(57.64±16.21)μg/L,(127.27±31.53)μg/Lvs(102.43±27.14)μg/L,3.19+1.23vs1.84±0.71(均P〈0.05);HOMA—IRI与PCⅢ、PCⅣ、HA和LN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内脂素水平与WHR、BMI、FBG、TG、FINS、HOMA-IRI、PCⅢ、PCⅣ、HA和LN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降低,内脂素的表达在NAFLD患者肝纤维化与胰岛素抵抗进程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肾损害期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表达水平。方法根据临床分期将研究对象分为CKDⅠ、Ⅱ、Ⅲ、Ⅳ、Ⅴ期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各期CKD患者血清CystatinC及Ccr与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tatin C与SCr之间呈正相关(r=0.781,P〈0.01),与Ccr呈负相关(r=-0.815,P〈0.01)。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清Cystatin C改变较SCr更敏感(P〈0.01)。结论Cystatin C是一种优于SCr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反映CKD不同阶段肾脏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在IgA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126例IgA肾病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A组(尿蛋白〈0.5 g/24 h,GFR〉60 mL/min)、B组(尿蛋白0.5~1.0 g/24 h,GFR〉60 mL/min)、C组(尿蛋白1.0~3.0 g/24 h,GFR〉60mL/min)、D组(尿蛋白〉3.0 g/24 h,GFR〈60 mL/min或每年下降15%);同时根据病理诊断分为Ⅰ型(轻微损害)、Ⅱ型(微小病变伴少量节段性区域的增殖)、Ⅲ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少于50%的肾小球呈现显著变化)、Ⅳ型(弥漫性系膜损害伴有增殖和硬化)、Ⅴ型(弥漫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累及80%以上肾小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尿液TGF-β1,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尿液中的各种ECM,所有检测值均用尿肌酐(Cr)浓度进行校正。结果在不同临床分组中,尿TGF-β1/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A组外,其他各组患者尿层黏连蛋白(LN)/Cr、Ⅲ型前胶原(PCⅢ)/Cr、Ⅳ型胶原(Ⅳ-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透明质酸(HA)/Cr水平明显下降。而在不同的病理分组中,尿TGF-β1/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尿LN/Cr、PCⅢ/Cr、Ⅳ-C/Cr、HA/Cr自Ⅲ型开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尿TGF-β1/Cr与LN/Cr、PCⅢ/Cr、Ⅳ-C/Cr呈正相关,与HA/Cr无相关性。结论通过尿TGF-β1和ECM在IgA肾病患者中的联合检测,为评价IgA肾病的临床进展和病理改变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