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在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期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79例不同临床时期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DTI检查.分别测量不同临床时期患者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并计算其相对值(rDCavg);比较同一临床时期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分析不同临床时期间rDCavg值的变化趋势.结果 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患者DCavg值为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部分慢性早期及慢性晚期患者DCavg值为不同程度地升高.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期DCaavg值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据此可揭示脑梗死病变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判断所处临床时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在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期的变化特点。方法对79例不同临床时期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DTI检查。分别测量不同临床时期患者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并计算其相对值(rDCavg);比较同一临床时期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分析不同临床时期间rDCavg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患者DCavg值为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部分慢性早期及慢性晚期患者DCavg值为不同程度地升高。结论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期DCavg值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据此可揭示脑梗死病变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判断所处临床时期。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急性脑缺血的快速评估对急性脑中风病人选择溶栓治疗或神经保护剂治疗至关重要.常规CT、MR检查不能在超早期发现缺血灶存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可以在超早期发现脑梗死并能对早期脑中风病人进行评估[1].本文旨在探讨弥散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现将59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应用弥散成像(DWI)进行诊断的结果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急性期脑梗死进行观察,探讨受累的皮质脊髓束与临床运动功能损害的相互系,评价DTI在判断脑梗死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5例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DTI检查,对所得的原始数据利用纤维束重组软件行三维皮质脊髓束重组,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系;并对其行2次临床神经功能症状评分,作为临床评价标准.结果 皮质脊髓束若从梗死灶边缘通过,其可表现无受压、移位、中断,患者的运动症状可表现为无或轻微影响;若皮质脊髓束部分从梗死灶中通过,其可表现部分受压、中断,患者运动功能出现症状,治疗后症状部分恢复;若皮质脊髓束全部从梗死灶中通过,其可表现大部分中断、破坏,临床运动功能表现为大多数运动功能无恢复或轻微改善.结论 通过DTI可对脑梗死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功能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早期前列腺癌多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可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如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尿失禁、尿潴留等;当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时,可出现食欲减退、乏力、下肢肿胀、无力麻木,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由于前列腺癌早期肿瘤起病隐匿,生长较为缓慢,无明显症状,常导致该病无法及时获得早期诊断,影响患者早期治疗和预后。因此,针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降低并发症的出现以及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3,4]。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应用中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波谱成像(3D-1HMRS),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确切依据,但2种检查方式在诊断前列腺癌方面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对弥散加权成像及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早期单侧脑梗死后肌力受损程度评价及治疗后肌力功能相关性研究的应用。方法选取70例早期单侧脑梗死伴肌力功能障碍患者行磁共振常规MRI及DTI检查,利用DTI图分别测量梗死灶及镜像区的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容积比各向异性(VRA)及平均扩散系数(DCavg),比较两侧FA值、VRA值及DCavg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按起病初期患侧肌力受损程度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按治疗后患侧肌力恢复程度分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比较各组FA值、VRA值及DCavg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早期脑梗死灶FA值、VRA值及DCavg值均明显低于镜像区(P<0.05);肌力受损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梗死灶的FA值、VRA值及DCav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力恢复程度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梗死灶的FA值、VRA值及DCav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脑梗死FA值、VRA值及DCavg值均明显减低,FA值、VRA值及DCavg值可对早期脑梗死后肌力受损程度及治疗后肌力恢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可为早期脑梗死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直接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功能MRI在脑梗死演变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已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应用。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及血氧水平依赖技术等,可从分子或细胞水平、物质代谢角度等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脑梗死进行动态监测和研究,有利于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现就该领域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磁共振成像领域中,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一项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以从微观领域评估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目前最主要应用于脑组织各方向白质纤维及纤维束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TI的理论前提为水分子扩散呈正态分布[2];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基于DTI技术上的延伸,为描绘组织内非正态分布水分子扩散的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方法,较传统的DTI技术,DKI更适合把握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3]。笔者旨在简要综述DK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应用及DKI与DTI在相关方面作一定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CT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 ,其中 ,缺血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超急性期时间窗 (<6h)内溶栓治疗是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1,2 ] ,溶栓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如不能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复流 ,不但不能挽救脑细胞 ,还可能引起再灌注损伤和继发性脑出血、脑水肿。因此 ,如何早期诊断缺血性脑梗死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 ,CT是急性中风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3 ] 。本文综述非增强CT(NC CT)、CT血管造影 (CTA)和CT灌注成像 (CTP)对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1 NCCTNC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显示并定量评价慢性脑梗死患者中枢运动神经的轴突变性。方法:对25例梗死灶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并伴有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的慢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发病时间约2.5个月)及10例正常对照行DTI和常规MR成像,测量大脑脚平面中枢运动神经(锥体束)的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容积比(volume ratio,VR)、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扩散张量本征值λ1(最大本征值)、λ2、λ3(最小本征值)和T2加权像信号强度(SI),并将患侧与正常对侧及对照组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中枢运动神经轴突变性DTI上表现为锥体束各向异性下降,其高信号区缩小、变形。患侧锥体束DTI的FA、VR值降低,ADC、λ1减小,λ3增大,T2加权信号和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方法,可直观定量反映中枢运动神经轴突变性的程度和范围,弥补了常规MRI和普通扩散加权成像不能直接显示中枢运动神经轴突变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0例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及弥散成像。结果 早期脑梗死DWI显示优于常规MRI,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脑梗死病灶在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的表现各有特点 ,ADC呈规律性变化。结论 合理的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可提高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辉 《人民军医》2004,47(1):39-41
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超早期溶栓治疗。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脑梗死后病理改变的检测敏感和相对特异,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以超早期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变部位、损害范围、缺血区可逆及不可逆损害区和血流灌注及过度再灌注情况,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弥散张力成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在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其仅在一个或三个方向施加弥散梯度磁场 ,所以不能正确评价具有不对称组织结构的各向异性特点。随着磁共振成像设备及技术的发展 ,新的弥散成像方式弥散张力成像 (diffusiontensorimaging ,DTI)已初步应用于临床 ,成为临床诊断和研究脑白质病、脑血管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的新方法。1 弥散张力成像基本原理与方法1.1 基本原理弥散的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 :弥散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理现象 ,自然界中物质的分子不停地进行着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磁共振(MRI)组(40例)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组(40例).其中MRI组患者给予MRI检查,DWI组患者给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序列检出情况,急性脑梗死检出情况,绘制ROC曲线评估MRI、DWI对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脑梗死慢性期患者脑梗死灶的改变和海马的继发性改变,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取40例病程半年以上的单侧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患者及40名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于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全颅15个方向的DTI检查。采用手工法在脑梗死灶及对侧脑组织和双侧海马选取不同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测量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慢性期单侧MCAO患者脑梗死灶及脑梗死同侧海马较对侧相应部位FA值均降低,脑梗死灶FA值降低49.8%,脑梗死同侧海马FA值降低9.29%,ADC值均升高,脑梗死灶ADC值升高132.75%,脑梗死同侧海马ADC值升高4.9%。脑梗死灶ADC值改变率(rADC)较FA值改变率(rFA)明显,而海马rFA较rADC明显,并且脑梗死灶的rFA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1。结论 DTI技术可以用来定量评价慢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及海马的改变,并且慢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rFA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不同时期的脑梗死灶进行观察,探讨皮质脊髓束的受累情况与患者运动功能损害的相互关系,评价DTI对判断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5例超急性或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DTI检查,对所得的原始数据利用纤维束后处理软件行三维皮质脊髓束图像重组,观察脑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并对每例患者进行2次临床神经功能症状评分,作为临床评价标准。结果:25例中DTI显示8例者皮质脊髓束从梗死灶边缘通过,表现为无受压、移位、中断等,临床上患者的运动功能表现为无或轻微损害;10例显示皮质脊髓束部分从梗死灶中通过,表现为部分受压、中断,临床上患者运动功能出现受损的症状,治疗后症状部分恢复;7例皮质脊髓束全部从梗死灶中通过,表现为大部分中断、破坏,临床上患者表现为即使进行治疗,大多数运动功能无恢复或仅轻微改善。结论:通过DTI可对脑梗死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功能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脑梗死慢性期患者脑梗死灶的改变和海马的继发性改变,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选取40例病程半年以上的单侧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患者及40名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于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全颅15个方向的DTI检查.采用手工法在脑梗死灶及对侧脑组织和双侧海马选取不同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测量得到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 慢性期单侧MCAO患者脑梗死灶及脑梗死同侧海马较对侧相应部位FA值均降低,脑梗死灶FA值降低49.8%,脑梗死同侧海马FA值降低9.29%,ADC值均升高,脑梗死灶ADC值升高132.75%,脑梗死同侧海马ADC值升高4.9%.脑梗死灶ADC值改变率(rADC)较FA值改变率(rFA)明显,而海马rFA较rADC明显,并且脑梗死灶的rFA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1.结论 DTI技术可以用来定量评价慢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及海马的改变,并且慢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灶rFA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刘淼  陈兴灿  潘永青 《人民军医》2005,48(6):349-351
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可以检测到脑缺血区极小的水分子弥散变化,从而发现超早期的脑梗死病灶。由于硬件条件所限,目前DWI多在高场磁共振才能实现。2003年3~11月,我们应用Signa Profile Ⅱ0.2T永磁型磁共振(GE公司)在低场磁共振上实现了弥散成像技术,并对脑梗死16例同时应用传统的MRI成像序列与DWI成像序列扫描,提示早期诊断脑梗死DWI比MRI更具优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3.0T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进行MRI常规检查、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TI检查,重建平均扩散系数(DCavg)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图。以T2WI与DWI图像为参照,测定各期脑梗死灶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平均DCavg值、平均FA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脑梗死平均DCavg值在超急性期及急性期显著减低(P〈0.01),随着时间延长呈逐渐恢复升高的变化趋势;脑梗死平均FA值在超急性期无一致性变化,与对侧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轻度升高或轻度降低,随着病程进展呈不可恢复持续减低规律。结论:联合DCavg值与FA值可对脑梗死进行更精确的临床分期,有助于及时准确了解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血管征象(HVS)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1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进行完整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包括FLA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结果 91例患者大脑中动脉从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到闭塞,HVS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16(6%)、7/18(38%)、36/57(63%);对比重度狭窄组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对比闭塞组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T2-FLAIR序列HVS阳性率高,HVS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的早期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