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人结直肠癌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MAPK)信号转导途径与组蛋白磷酸化水平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结直肠癌细胞系SW1116、HCT116,以终浓度分别为0、10、20及40μmol/L的ERK-MAPK阻断剂U0126干预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细胞活力影响,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研究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析组蛋白H3激酶核糖体S6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ribosomal S6 kinase 2,RSK-2)、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激酶1和2(mitogen-and stress-activated kinase 1 and 2,MSK1和MSK2)、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水平及c-Fos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发现ERK-MAPK阻断剂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明显抑制2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增殖率可下降至对照组的47%;并能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比(P<0.01),而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U0126干预后,H3激酶MSK1和RSK2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对照HCT116的28%和40%,而MSK2蛋白水平在2个细胞系中均无明显变化.相应地,组蛋白H3磷酸化(Ser10)水平亦降低,相关蛋白c-Fos的表达亦明显下降.结论 抑制ERK-MAPK信号转导可能通过抑制组蛋白H3激酶MSK1、RSK2活性而降低组蛋白H3磷酸化水平,进而减少c-Fos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NA干扰CST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结直肠癌SW480、HCT116、Caco2和HT29细胞及正常结肠NCM460细胞中CST1的蛋白表达。以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载体,将设计合成的CST1的特异性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转染HCT116细胞(si-CST1组和NC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穿膜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人结直肠癌SW480、HCT116、Caco2和HT29细胞中CST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结肠NCM460细胞(P0.05)。si-CST1组HCT116细胞中CST1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NC组比较,si-CST1组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STAT3、PCNA、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RNA干扰CST1基因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结直肠癌细胞Caco2中转染HDAC1 siRNA和siRNA control记为HDAC1 siRNA和siRNA-NC,以不做转染的细胞为Control。q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HDAC1 mRNA、HDAC1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ting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 siRNA-NC细胞HDAC1 mRNA、HDAC1蛋白、细胞凋亡率、细胞侵袭、迁移数目和MMP-2、MMP-9、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与Control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HDAC1 siRNA细胞HDAC1 mRNA、HDAC1蛋白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细胞侵袭和迁移数目明显减少,细胞MMP-2、MMP-9蛋白水平表达下降,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与Contro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AC1表达下调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及迁移,其作用机制与下调MMP-2、MMP-9和促进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长非编码RNA H19在结直肠癌化疗药物敏感性中作用。 方法分别构建lncRNA H19稳定过表达及表达沉默的结肠癌细胞株,分别加入5-FU培养,RT-qPCR检测H19表达,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通过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耐药蛋白MDR1、MRP1和BCRP表达。 结果与正常细胞比较,lncRNA H19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升高,lncRNA H19稳定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H19表达沉默组,lncRNA H19稳定过表达组细胞48 h迁移距离明显大于H19表达沉默组,lncRNA H19稳定过表达组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MDR1、MRP1和BCRP表达上调,H19表达沉默组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MDR1、MRP1和BCRP表达下调。 结论lncRNA H19高表达的结直肠癌降低结直肠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调lncRNA H19表达可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调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BAP)3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Wnt/β-catenin信号的影响。方法以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为对照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结直肠癌DLD-1,HT29,SW620和HCT116细胞中BAP31的蛋白表达。设计合成BAP31的特异性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分别命名为si-BAP31组和NC组,参照LipofectamineTM 2000说明转染HCT116细胞,仅加入脂质体的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印迹检测BAP31、β-caten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穿膜细胞数。结果结直肠癌DLD-1,HT29,SW620和HCT116细胞中BAP3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NCM460细胞表达(P0.05)。转染si-BAP31的HCT116细胞BAP31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si-BAP31组在24、48和72 h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在48 h的细胞侵袭能力及β-catenin、PCNA和MMP-2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下调BAP31基因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机制可能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DPR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直肠癌细胞迁徙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的HDPR1表达后,应用实时PCR检测HDPR1的表达变化,并应用transwell基质胶实验观察结直肠癌细胞的迁徙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HDPR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的黏膜组织。沉默结直肠癌癌细胞系HCT-116中的HDPR1表达后,HDPR1的表达明显下调,结直肠癌细胞的迁徙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HDPR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高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迁徙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κ阿片受体(κ-OR)激动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模型,以Iso 10μmol/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κ-OR激动剂U50488 H1μmol/L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索在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特异性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U0126、L型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存在的情况下,κ-OR的激活对心肌肥大的影响。Lowry法测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细胞体积;采用Till阳离子测定系统,以Fura-2/AM为荧光探针,观察胞内[Ca2+]i瞬间变化;Western blot法测CaN、ERK表达。结果U50488 H1μmol/L可以明显抑制Iso诱导的心肌蛋白含量增加、体积增大和胞内[Ca2+]i瞬间变化的增高,其抑制程度与CsA、U0126、维拉帕米及普萘洛尔相似;U50488 H可以抑制Iso诱导的CaN表达增加和ERK磷酸化增加;CaN抑制剂CsA可以抑制Iso诱导的ERK磷酸化增加,ERK抑制剂U0126可以抑制Iso诱导的CaN表达增加。结论κ-OR...  相似文献   

8.
史美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301-2303
目的探讨重组载体介导的Survivin小干扰RNA(siRNA)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中PTTG mRNA的影响。方法前期成功构建的Surviv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结肠癌Lovo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TTG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urvivin基因沉默后24~72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urviv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基因沉默24和48 h后,pGenesil-2-Survivin 1组和pGenesil-2-Survivin 2组PT-TG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沉默后结直肠癌细胞PTTG mRNA表达显著下调,提示Survivin和PTTG可能相互促进共同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DL通过1-磷酸鞘鞍醇受体途径上调COX-2表达的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DL不同时间和浓度处理,qPCR和WB检测COX-2、CREB和Sphk2表达情况。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染SiRNASphk2后,qPCR和WB检测HDL对COX-2表达情况。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采用JTE(抑制S1P2)、PTX(抑制Gi/o)、SB203580(抑制p38MAPK)、Stau-rosporine(抑制PKC)及U0126(抑制ERK1/2)抑制剂处理后,qPCR和WB检测HDL对COX-2的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检测p-CREB和Sphk2结合情况,用激光共聚焦进行定位观察。结果 HDL呈时间和剂量上调COX-2、SphK2表达及CREB磷酸化,转染SphK2siRNA后COX-2表达水平下调;采用JTE(抑制S1P2),SB203580(抑制P38MAPK),Staurosporine(抑制PKC),U0126(抑制ERK1/2)抑制剂处理后,HDL对COX-2的上调作用明显抑制;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显示p-CREB和SphK2结合。结论 HDL通过S1P2-G i/o-PKC(P38M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氮脱氧胞苷(5-aza-dC)与雷帕霉素(RPM)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联合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5-aza-dC与RPM对3种人结直肠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者对细胞周期的调控;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两者对于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5-aza-dC与RPM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HT29和HCT116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在相同作用条件下,5-aza-dC与RPM的联合抑制效果明显优于两者单独用药。5-aza-dC与RPM单独或联合用药对3种细胞的生长周期均具有调控作用(P〈0.05),但作用位点不尽相同。5-aza-dC与RPM可下调mTOR、p70s6K、4E—BP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对蛋白的总体水平无明显影响,以两者的联合作用最为显著。结论5-aza-dC与RPM可联合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HT29和HCT116的生长,并阻滞其细胞周期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mTOR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是-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MIF是否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分为对照组(RPMI-1640)、重组人MIF(rhMIF)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和LY294002预处理联合rhMIF组,并予相应干预。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HT-29细胞增殖状态,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rhMIF对HT-29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能增加细胞VEGF、IL-8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并促进Akt蛋白磷酸化(P<0.05);而先予LY294002预处理可显著抑制rhMIF的上述作用.HT-29细胞增殖显著受抑(P<0.05),VEGF、IL-8mRNA表达、蛋白分泌以及p-Akt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各组总Akt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MIF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可能是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渊节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途径(ERKMAPK)与DNA甲基化问的关系及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影响。方法培养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分别以PBS、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组,PD 9805950μmol/L、5氮脱氧胞苷(5-aza—dC)5μmol/L、PD9805950μmol/L+5-aza-dC5μmol/L进行药物干预.以定量RT-PCR检测DNA甲基化酶(Dnmt)1、3a和3b基因转录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MTT测定细胞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ERK—MAPK途径阻断剂PD98059下调Dnmt 1和Dnmt 3b.Dnmt抑制剂5-aza-dC下调Dnmt 1、Dnmt 3a和Dnmt 3b,且5-aza-dC联合PD98059对Dnmt1及Dnmt 3a mRNA的表达下调更为显著。5-azo-dC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百分比(P〈0.05),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PD98059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G2/M期增加(P〈0.05)。PD98059明显抑制细胞生长。PD98059促进细胞分化,呈上皮样改变,细胞变狭长,胞质减少,细胞排列开始出现相对整齐;5-azm-dC干预组细胞大小不一,出现较多多倍体细胞(多个核分裂相)。结论ERK-MAPK途径阻断剂及Dnmt抑制剂均能抑制结肠癌SW1116细胞分裂、增殖,并诱导细胞分化;两者有协同作用;ERK—MAPK信号转导途径能调控DNA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背景: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既往研究发现IL-17A基因多态性与某些亚型胃癌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目的:探讨IL-17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胃癌组织、相应癌旁非癌组织以及胃癌细胞株的IL-17A表达。以不同浓度重组人IL-17A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中的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IL-17A阳性细胞数较相应癌旁非癌组织显著增多(P0.05),且主要表达于炎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胃癌细胞株中无表达。重组人IL-17A可刺激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H_2O_2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上调其IL-6、MMP-13 mRNA表达。结论:IL-17A可直接或通过诱导炎症信号通路分子间接促进胃癌进展。  相似文献   

16.
叶光耀  俞旻皓  钟鸣 《胃肠病学》2013,18(3):159-162
背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亚基(CKS)家族在细胞周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其家族成员CKS2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高侵袭性行为和预后不良相关。目前关于CKS2与结直肠癌关系的文献报道较罕见。目的:研究CK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li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3例临床结直肠癌手术标本癌组织、癌旁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CKS2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CKS2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依次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对CKS2mRNA在不同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趋势无明显影响。癌组织中的CKS2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和p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与肿瘤部位无关。结论:CKS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新的分子标记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吴伟琪  施敏  王玉刚  王娜 《胃肠病学》2013,18(3):143-148
背景: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HDACi)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曲古霉素A(TSA)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HDACi之一,已发现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关于TSA对胃癌作用的研究尚少。目的:观察TS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TSA(0—1μmol/L)处理人胃癌细胞株AGS和HGC-27。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realtime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TSA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GS、HGC-27细胞增殖(P=0.000),对两者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约为0.25μmol/L和0.5μmol/L。TSA能诱导AGS、HGC-27细胞发生G0/G1期和G2/M期阻滞,以G0/G11期阻滞更为明显。TSA对AGS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强于HGC-27细胞(P〈0.05)。TSA尚能上调p21、p53、Bax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Bel-2、CDK2、cyelinD1mRNA和蛋白表达,作用均呈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TSA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分子、激活多种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背景:氧化苦参碱为中药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显示其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细胞周期通路相关调控因子的影响,阐明其抗结肠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以2、3、4mg/m1氧化苦参碱干预SW1116细胞24h或48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CDK抑制剂p53、核转录岗子E2F1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氧化苦参碱干预可使SW1116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cyc1inD1、CDK4、E2F1和Skp2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53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升,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相关通路以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胃癌组织中NAD+依赖性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表达明显减低,瞬时转染15-PGDH对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有一定抑制作用。目的:建立稳定转染15-PGDH基因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观察恢复15-PGDH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探讨15-PGDH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双酶切和质粒测序鉴定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5-PGDH,采用脂质体法将质粒转染人SGC7901细胞,G418筛选稳定转染株.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分别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TT)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稳定转染15-PGDH基因的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情况和迁移能力。结果:经4周G418筛选以及实时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得到4株可稳定、较高水平表达15-PGDH的SGC7901细胞株。稳定转染15-PGDH基因的SGC7901细胞株.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显著低于空质粒组(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15-PGDH基因的SGC7901细胞株.恢复15-PGDH表达可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15-PGDH表达减低或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