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L.)Ohashi中又分得9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小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乌素酸(Ⅰ)、冬青素A(Ⅱ)、3,5-二羟基苯基-6-O-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山奈素-3-O-β-D-葡萄吡喃糖苷、山柰-3-O-β-D半乳吡喃糖苷(Ⅴ)、(+)-儿茶素(Ⅵ),3,5-二羟基苯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Ⅶ),槲皮素-3-O-β  相似文献   

2.
从桃金娘Rhodomytustomentosa(Ait.)Hassk,叶中分得3种黄酮苷和1种可水解丹宁,经化学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杨梅素-3-O-α-L鼠李糖苷(myricetin-3-O-α-L-rhamno-side,I)杨梅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myricetin-3-O-α-L-furanoarabinoside,Ⅱ)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myrice  相似文献   

3.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 (Hemsl)C.Y.Wu et H.W.L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甲壳杉烷型二萜,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α、15β-二羟基-6β-乙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内酯,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rabdonervosinC)。  相似文献   

4.
从伸梗獐牙菜的乙醇撮物中分得7个甘类成分,经化学和波谱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m-hydroxybenzoylsweroside,I),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Ⅱ),(+)-hydroxyinoresinol-1-O-β-D-giucoside(Ⅲ),8-O-β-D-葡萄糖-1,3,5-三羟基Sheng酮(8-O-β-D-gilucopyranosy1-1,3,5-trihy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冬凌草甲素(Orid)及其它香茶菜属二萜类化合物香茶菜醛(Ame)毛叶香茶菜醇(Iso)是否与冬凌草甲素同样具有抗氧化作用。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线粒体肿胀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膜流动性。结果:Orid,Ame,Iso40,80,160μmol/L抑制铁 半胱氨酸(Fe2+ Cys)引起的肝线粒体MDA形成,并呈剂量-依赖关系。Orid160μmol/L抑制肝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P值分别为0297±0.022,Fe2+ Cys的P值为0423±0.014);Ame160μmol/L还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线粒体肿胀。结论:Ame,Iso与Orid同样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而产生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萝摩科牛奶菜属植物大叶牛奶菜具有抗生育活性的甲醇提取物中,用硅胶层析及反相硅胶层析分离获得一孕甾四糖甙,经波谱分析、衍生物的制备及水解产物与标准品对照等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为dihydrosarcostin-3-O-β-D-glucopyranosyl(1→4)-O-3-O-methyl-6-deoxy-β-D-allopyranosyl(1→4)-0-β-D-oleandropyranosyl(  相似文献   

7.
从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Turcz,地上部分首次分得6种黄酮类成分,经理化反应和光谱数据鉴定为槲皮素,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槲皮素-5-O-β-D葡萄糖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酸  相似文献   

8.
用比色法对香茶菜醛(Ame)、毛叶香茶菜醇(Iso)和腺花香茶菜素(Ade)3种二萜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Fe2+cys体系在鼠肝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用不同浓度的Ade、Ame和Iso均有消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且Ade和Iso2种二萜类化合物在剂量160μmol·L-1可以抑制由Fe2+cys引起的鼠肝线粒体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腺花香茶菜素可以抑制Fe2+vitC引起的线粒体肿胀。提示:此3种二萜类化合物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云南‘雨林牌’血竭Dracaena cochinchinenbsis (Lour.)S.C.Chen中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酚苷:3,4-二羟基烯丙基苯4-O-「α-L-鼠李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2个已知的甾体皂苷:26-O-β-D-葡萄吡喃糖夫甾烷-5,20(22),25(27)-三烯-1β,3β,26-三醇-1-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葡萄吡喃糖基-呋甾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卵巢恶性肿瘤(MOT)与细胞免疫的关系,对40例MOT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NC)妇女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了同步检测及相关性研究。结果:MOT组IL-2、CD+3、CD+4、CD+4/CD+8均低于NC组,sIL-2R、CD+8均高于NC组(P<0.01~0.001),其中CD+3、CD+4、CD+4/CD+8与IL-2呈正相关,与sIL-2R呈负相关(P<0.01~0.001)。提示本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3、CD+4、CD+4/CD+8值的降低与IL-2活性下降和sIL-2R水平增高有关,它们均可能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自鞭柱唐松草根Thalictrum smithii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24S-环菠萝蜜烷-3β,16β,24,25,30-五醇-3-O-(2-O-β-D-木糖基)-β-D-木糖苷(I)、β-胡萝卜苷(Ⅱ)、小檗碱(Ⅲ)和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6-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Ⅳ),其中I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并应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2.
香茶菜醛等二萜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比色法对香茶菜醛,毛叶香茶菜醇和腺花香茶菜素3种二萜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Fe^2+-cys体系在鼠肝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用不同浓度的Ade,Ame和Iso均有消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且Ade和Iso2种二萜类化合物在剂量160μmol.L^-1可以抑制由Fe^2+-cys引起的鼠肝线粒体细胞膜流动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的作用及内皮素的改变。方法:复制内脏血管阻塞(SAO)性休克模型,用左旋精氨酸(L-Arg)及硝基精氨酸甲脂(L-NAME)处理动物模型后分别测定血浆中ETs、MDA、组织蛋白酶D(CD)、NO-2/NO-3含量。结果:L-Arg减缓了大鼠I/R血压下降(P<0.01),降低了血浆MPO、LDH、CD、MDA的含量(P<0.01)及肠组织中伊文思蓝(EB)的含量(P<0.05);L-NAME与L-Arg相反。MPO与EB正相关(P<0.01),NO-2/NO-3与ETs负相关(P<0.05)。结论:NO对小肠I/R损伤有保护作用,ETs参与SAO休克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八月扎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的果实。自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e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果皮中首次分得2种化合物,经^1H、^13C 2D NMR,结合水解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M1为3-O-a-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28-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酯甙;M3阿江榄仁酸-28-O-β-D  相似文献   

15.
从江西省宜丰县产的大萼香茶菜的干燥嫩枝和叶中分得6种成分,3个为二萜成分即:exci-saninA(I),excisaninB(Ⅱ)和rabdoloxinB(Ⅲ),另外3个分别为乌苏酸、棕榈酸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6.
自抱茎獐牙菜中分得2个黄酮甙,3个san酮甙,一个san酮甙元和一个三萜酸。经光谱和理化分析并与现有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为:1,5,8-三羟基-3-甲氧基san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I)、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6-C-β-D-吡喃葡萄甙(Ⅳ)、3',4',5,7-四羟基黄酮6-C-β-D-吡喃葡萄糖甙(V)、1,3,6,7-四羟基san酮-2-C-β-D-吡喃葡萄糖甙(Ⅵ)  相似文献   

17.
蓣知子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种子。自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 Doidz.var.austrais(Diels)Rehd.的种子中首次分出2种3位单糖链皂甙化合物,经^1HNMR,^13CNMR,2DNMR、结合水解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I为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1→2)-a-L-吡喃阿拉伯糖甙;Ⅱ为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DN)病人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探讨炎症反应及氧化应 激反应在 DN 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 2017-01~ 2018-06 就治的 DN 病人 132 例,根据 Mogensen 分期分 为Ⅰ~Ⅱ期组 41 例,Ⅲ期组 50 例,Ⅳ~Ⅴ期组 56 例,检测 3 组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 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8-羟化脱氧鸟苷(8-OHdG)、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分析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结果:3 组 hs-CRP、IL-6、TNF- α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 MDA、MPO、8-OHdG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CRP、MDA、8-OHdG 与 UAER 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与 DN 的 进展密切相关,监测 hs-CRP、IL-6、TNF-α 等炎性因子及 MDA、MPO、8-OHdG 等氧化应激指标对于判断 DN 病 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学军  巨勇 《医学教育探索》1995,(8):395-396,399
从鞘柄菝葜Smilax stans Maxim.根中首次分得9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光谱分析及与标准样品对照,鉴定为木栓酮,薯蓣皂甙元,3,5,4'-三羟基芪(3,5,4'-trihydroxyl stibene),3,5,3',4'-四羟基芪(3,5,3',4'-tetrahydroxyl stilbene),正丁基-O-β-D-果糖甙(n-butanol-O-β-D-fructopyranos  相似文献   

20.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人肝癌裸鼠模型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反义H-ras寡脱氧核苷酸(ODN)对高表达蛋白p21H- ras的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细胞生长、凋亡及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LCI-D20细胞,经10μmol/L浓度反义ODN处理后,以1.5×10细胞数分别接种于14只裸鼠皮下缝制皮囊内:6只接种反义H-rasODN处理细胞,4只接种H-ras非特异性反义ODN处理细胞,余4只接种未作处理的对照细胞。结果反义H-ras对LCI-D20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t=31.529,P<0.01),反义ODN处理细胞,S期比率(36.0±1.4)显著低于对照组(58.5±0.9,t=13.519,P<0.01),而G1/G0期比率(56.7%±1.1%)高于对照组(37.4±0.7,t=14.802,P<0.01);反义H-rasODN处理细胞的凋亡发生率(34.0%±4.5%)显著高于对照组(2.5%±1.2%,t=13.434,P<0.01);反义H-ras处理对LCI-D20细胞在接种动物体内的生长具有显著延迟抑制作用(t=3.509,t=3.452,P<0.01);接种动物的肺转移率,反义H-rasODN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