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28例先心病患者进行了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及右室造影检查,探讨了影响脉冲多普勒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间期的因素.结果表明,右室射血前期.加速时间,加速时间/右室射血前期及加速时间/右室射血期主要受右室后负荷的影响;右室射血期受右室后负荷及每搏量影响;右室射血前期/右室射血期不仅受右室后负荷影响,而且受右室收缩功能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形状复杂,超声心动图难以估测右室功能。心肌梗死后右室功能尚未被深入研究。作者采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显象,研究了首次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右室功能。前瞻性入选38例首次下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3例首次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和24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定义是:下壁心肌梗死加右心前导联V4RST段抬高>1mm。全部病人均无左束支传导阻滞和房颤。于心尖四腔切面,在二维超声的指导下,将取样标本置于右室游离壁侧,用M型超声心动图记录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同时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显象,记录三尖瓣环峰收缩和峰舒张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30例三尖瓣返流患者同步进行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应用计算机软件程序对三尖瓣返流频谱曲线进行微分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技术测量的右室压惫最大上升速率、右室心肌最大生理缩短速度、右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以及右室心肌松驰时间常数均高度相关(r分别为0.93,0.86,0.94,0.95),表明三尖瓣返流压差法能够无创性估测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应用计算机软件程序能够使测量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30例三尖瓣返流患者同步进行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应用计算机软件程序对三尖瓣返流频谱曲线进行微分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技术测量的右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右室心肌最大生理缩短速度、右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以及右室心肌松驰时间常数均高度相关(r分别为0.93,0.86,0.94,0.95),表明三尖瓣返流压差法能够无创性估测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应用计算机软件程序能够使测量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5.
由于形状复杂,超声心动图难以估测右室功能。心肌梗死后右室功能尚未被深入研究。作者采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显象,研究了首次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右室功能。 前瞻性入选38例首次下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3例首次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和24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定义是:下壁心肌梗死加右心前导联V4R ST段抬高>1mm。全部病人均无左束支传导阻滞和房颤。于心尖四腔切面,在二维超声的指导下,将取样标本置于右室游离壁侧,用M型超声心动图记录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同时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显象,记录三尖瓣环峰收缩和峰舒张早期及晚期速度。  相似文献   

6.
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右室射血分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探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估测右室射血分数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组30例患者(男28例,女2例),年龄47.69±11.51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11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14例,稳定型心绞痛5例。全组均  相似文献   

7.
原发高血压对右室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了高血压患者的右室舒张功能。研究的50例轻度原发高血压患者均为男性,舒张压12.7~14.5KPa(95~109mmHg),除外各种心脏病,肺部疾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检查前2周停用降压药,对照组10例无心脏病,血压正常,年龄与高血压组相仿。全部患者均进行了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多普勒取样标本置于三尖瓣环下方瓣叶之间,尽量使多普勒声束与血流方向一致(角度接近0)。流入速度曲线以100mm/S记录在录像带上。应用计算机分析5个心动周期流速曲线,计算早期迅速充盈(E)及晚期充盈速度(A)及其比率,1/2加速和1/2减速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超声心动图评价 Ebstain’ s畸形术前、术后心脏及瓣膜功能。方法 :我们对 1987年~ 1999年超声心动图检查经手术证实的 3 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成人 3 1例 (年龄 19~ 4 7岁 ) ;儿童 8例 (年龄 7~15岁 )。所有病例均并发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结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象显示术前三尖瓣返流 ( TR) 2~ 3级 ,术后 TR明显减轻至 1~ 2级 ;60 %患者的功能右室与房化右室的比例得到改善 ,多数患者右室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右心功能和房化右室腔的大小代表该病的严重程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形态并提供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它可作为判定 Ebstain’ s畸形手术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丰丽英  张军 《心脏杂志》2001,13(6):493-494
右室舒张功能的检测是心血管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引起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 ,心室舒张异常早于收缩功能异常。在心力衰竭 (心衰 )中 ,3 0 %~ 4 0 %的患者收缩功能正常 ,而舒张功能异常系导致心衰的原因。随着临床对右室舒张功能认识的提高 ,人们对右室舒张功能的研究不断深入 ,文献报道也逐渐增多。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技术可简便反复地评定右室舒张功能。现对超声心动图及 TDI左右室舒张功能的研究动态作一简要综述。1 超声心动图对右室舒张功能的研究由于右室特定的解剖形态及解剖位置给人们研究其容积和功能带…  相似文献   

10.
张运  张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5):284-285,T001,I017
在31例三尖瓣返流患者中,利用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和右心导管技术,同步测量了右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右室心肌最大生理缩短速度(Vpm)。结果显示,两种技术测量的dp/dtmax和Vpm均高度相关(r分别为0.87和0.89),表明连续波多普勒三尖瓣返流压差法为无创性测量右室收缩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起搏诱发的心室不同步收缩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65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在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室上性节律状态下行常规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指标。结果右室完全起搏模式下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0.58±0.07 vs 0.61±0.01,P<0.001),左室6节段收缩期平均速度下降(4.0±1.5cm/s vs 4.7±1.6cm/s,P<0.001),心室收缩同步性下降(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37.5±12.5ms vs 23.7±10.2ms,P<0.001),心室同步性恶化程度与收缩功能恶化中度相关(r=0.37,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及左室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收缩功能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省昆明心胸外科研究中心陈明综述陈圣邦审校正确评估右室收缩功能对了解心脏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变化有重要意义。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应用超声手段估测右室功能,为心血管临床提供有关右室泵血状况的资料。曾有...  相似文献   

13.
右室双腔心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右室双腔心手术报告逐渐增多。我科自1981年11月至1990年5月,手术治疗7例。现就该病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5~19岁(平均15.1岁)。生后均有心前区收缩期震颤和收缩期杂音。术前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7例、心血管造影2例。除1例诊断正确外,误诊为室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房间隔缺损1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4例有右室漏斗部下方收缩环;切开右室流出道后7例均有室上嵴及隔缘束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78~1986年共施行先心病心导管检查或造影202例,现结合资料对心导管检查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先心病的价值作一比较。临床资料本组男98例,女104例;年龄3.5~37岁,平均14.7岁。其中选择性右室造影39例,左心导管检查及左室主动脉造影2例。有完整手术资料者83例,二维超声检查(个别病人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资料俱全者4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接受介入封堵术(介入封堵组)及41例接受外科修补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房缺修补组),于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分别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检查,测量其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收缩峰压(RVSP)、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三维右室射血分数(3DRVEF),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三尖瓣血流频谱(E/A)和组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频谱(E'/A'),并计算E/E'值。结果术后7 d,介入封堵组RVEDD、RVEDV、RVESV及RVSP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RVFAC及3DRVEF、E/A、E'/A'及E/E'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房缺修补组RVEDD、RVEDV、RVESV、RVSP、RVFAC、3DRVEF、E/A、E'/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E/E'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RVFAC、3DRVEF、E/A、E'/A'较术前增高(P0.05),E/E'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与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相比,介入封堵对右心室早期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ASD患者右心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无创性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室功能异常对左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以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16mm为标准界定右室功能不全。连续收录肺源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性肺动脉高压和不明原因三尖瓣反流的患者54例,无左心室受累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右室功能不全(RVSD组,32例)或右室功能正常(NRVF组,22例);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采集病史及基础临床资料并行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NRVF和RVSD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和室间隔厚度(IVSD)高于对照组,RVSD组更明显;RVSD组LVEDD、E峰、E/A比值低于对照组和NRVF组(均P0.05);2NRVF组和RVSD组的Tei指数均大于对照组,且以RVSD组更显著(均P0.05);3RVSD组中所有反应右室功能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NRVF组(均P0.05);4NRVF组左室游离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m/Am),RVSD组室间隔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Em、Am和左室游离壁的Sm、Em和Em/Am低于对照组,而E/Em高于对照组(均P0.05);5NRVF组和RVSD组中左、右室壁的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两组左室游离壁-室间隔、左室游离壁-右室游离壁和右室游离壁-室间隔的达峰时间(TTP)差值明显延长。结论:右室收缩功能不全可能通过心室间的交互作用影响左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且以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发生早于收缩功能异常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技术有三维超声、组织多普勒、斑点追踪;三维超声能更好的评价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组织多普勒能更准确反映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变化,而斑点追踪则能定量描绘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这些技术的运用为ARVC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肺栓塞(PE)患者中有右室超负荷表现者的预后很差,因此评价PE右室功能很重要。为此研究肺灌注缺损范围的测定能否对右室超负荷程度进行预测。 方法 在1988年8月~1993年1月连续抽取121例经肺闪烁术(LS)或肺血管造影术确诊PE后即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D)检查心功能的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对肺扫描结果进行分析,来估计灌注缺损范围。(1)分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收入ICU的患者之肺动脉瓣返流,以估算肺动脉舒张压,并与心导管测值比较。方法选择29例收入 ICU 或 CCU 的患者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继而作床边肺动脉导管检查;年龄59±6岁;其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左心衰竭6例、脓毒血症6例、瓣膜性心脏病3例,肺炎2例,限制性心肌病1例和原因不明者5例。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取胸骨旁短轴观(主动脉瓣水平),显示右室流出道。用彩色多普勒确定肺动脉瓣返流.用脉冲多普勒测定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下)舒张末期肺动脉瓣返流速度。根据简化的 Berroulli 公式推算舒张末期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差。肺动脉舒张压=中心静脉压(或右心房压)+舒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正常组30例,肺动脉高压组患者35例,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全容积显像方式采集图像数据,并导入TomTec工作站,应用4DRV-function软件行图像后处理,构建右室三维模型,形成右室整体和局部容积-时间曲线。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右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峰值排空率(RV-PERN)、右室峰值充盈率(RV-PFRN)]之间差异。结果:肺动脉高压组整体和局部EDV、ESV增大,RV-EF、RV-PERN、RV-PFRN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改变,为临床评价右心功能提供了一种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