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以科研为导向医学研究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医学统计学在教与学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对医学统计学教学进行改革,提出将医学科研设计有机地融合于医学统计学中,形成以科研设计为导向,理论-实践-科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体系,以提高医学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2.
改革神经解剖学教学 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必须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在基础课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和训练研究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尽快了解和适应医学科学研究的积累性、探索性和创新性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工作的复杂性、研究工作的集体性和个体性等特点 [1 ] ,从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作者对2 0 0 0~ 2 0 0 2级 3个年级研究生的神经解剖学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团队的主要生力军。近年来,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医学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和改革的难点。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种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之中的教学改革方法。结合了网络环境的PBL教学能更加符合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培养规律,在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胡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0):1786-1788
在复杂而前沿的肿瘤学科,精准医学的变革为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了更高效和更全面的新手段,但是这也对未来精准医学的执行者—临床肿瘤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将“精准医学”的理念引入到肿瘤学专业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中,建立与精准医学相适应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课程体系、实践方法、培养环节,人文素养等教学改革,重点培养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水平的具备临床科研思维的创新型肿瘤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科学性、必要性及可行性,为培养高素质的肿瘤学创新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多学科合作与临床实际能力培训相结合方式搭建实践教育平台,改革教学模式,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加强了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医德素养。构建了临床前的实验室实习教学平台、临床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和课外实践教学平台。经过探索和实践,形成具有特色的三年制肿瘤专科研究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结果 通过理论、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了研究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有效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加强对学生专业文献自学能力、团队间沟通与表达能力、科研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教学,使医德教育和人文关怀理念植根于被培训的研究生内心。提高肿瘤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肿瘤专科人才。 结论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式教学,改良为以临床病例教学为中心,结合多学科多模块的教学体系,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突出的高质量肿瘤学专业硕士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博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知识掌握和需求现况,为博士生阶段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提供依据,对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入学的医学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91%的博士生希望开设医学统计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希望加强科研设计和高级统计方法的内容。博士生阶段面临完成最高层次学历教育和提供高水平科研论文,掌握医学统计学这一科研工具对他们科研能力提高提供了帮助。统计教学也应在这一层次上对如何教学满足博士研究生的需求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提高本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教学水平与研究生科研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采用问卷软件经微信移动客户端对广西医科大学选修医学科研入门的2021级医学硕士/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研究生对医学科研入门的教学满意度、教学内容喜好.结果显示,研究生对医学科研入门教学满意度较高,提示医学科研入门教学可满足研究生的医学科研方法学习要求,并可为...  相似文献   

8.
泌尿外科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科研与临床医学之间存在着转化屏障的问题。为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将转化医学理念引入泌尿外科研究生教育中,有利于泌尿外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此探讨通过重新设置教学基础课程,转变教学模式,鼓励研究生多以问题式教学法进行学习,搭建转化医学平台,逐步培养泌尿外科研究生作为转化医学的转换者,参与临床病历资料和标本数据库的建立,提高泌尿外科手术操作技能。以转化医学理念提高泌尿外科研究生临床和科研能力,最终促使泌尿外科研究生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飞速提升及亟需的科研需求,以乳腺外科研究生为代表的高等专科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本研究提出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循证医学指南、加强美学观念与人文素养等策略纳入乳腺外科教学体系中,进而改良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通过直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及临床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从优化教学模式、提升科研水平、培养综合能力出众兼具医学人文素养的乳腺外科医生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BL在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第一临床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随机分为PBL教学8.R(PBL组)和传统教学组(LBL组)。利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用SPSS11.5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结果:共纳入103名研究生,其中PBL组52人,LBL组51人,基线资料可比。PBL纽考试成绩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和LBL组对传统教学的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L组研究生认为PBL教学适合自己,其他课程也应该实施PBL教学。结论:与LBL教学模式比较,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研究生各方面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循证医学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专业人才充分与交叉学科人才缺乏的矛盾逐渐成为医学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为切实推动学科交叉和高质量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面向本科低段学生,率先将医学科学研究知识纳入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学科交叉意识、凝练科研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将专业的医学科学研究知识“浓缩纯化”,“显”而不“浅”地普及给低年级本科生。该医学科学研究通识教育体系是以课程设计为基础,并围绕课程开展专业教材编写、教学课题研究、课程视频录制、科研平台支持、医学科学研究实践保障、学科交叉评价等系列教学活动。秉承以医学研究为导向的精准学科交叉的教学理念,通过医学知识前移和学科专业边界突破,探索医学教育改革和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范式。  相似文献   

12.
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和科研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者的综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教育与科技的最佳选择,因此要实现医学文献检索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科研模块式教学是一种针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之下,以实验室为依托,实施15个教学周的训练,开展3个模块化的科研课程;同时,以一系列科研讲座、文献汇报、实验结果讨论等活动为辅助,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模块式科研训练并在实验教学中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科研模块式教学有利于强化医学院校本科生生命科学和基础医学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让学生为进入临床研究或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4.
科研促进优质教学 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的统一体,以科研促进教学、带动教学,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文章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施科研式教学的方法和科研渠道的开辟等方面,结合温州医学院实际,探讨医学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阐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徐州医科大学依托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组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以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信号转导方面的科学研究为例,研究实践创新训练对医学本科生实验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训,并初步探讨实践创新训练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科研实践创新训练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有力推动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及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针对温州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现状,应用了已制定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方案,并初步总结了改革方案的实施成果。结果:通过科研能力的系统性培训,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渐进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结论: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周必英  贺莉芳  刘晖 《医学动物防制》2012,(9):1036-1037,1039
加强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如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阐述加强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七年制医学生妇产科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方法实行"导师领导下的临床与科研专业指导小组"培养体制、辅以严格的考核评估措施以及科学的激励机制。结果经过2年一个轮转周期的实践,接受培训的医学生临床思维、基本技能、人文素养和文献检索筛选、科研思维、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均有明显的提高;参与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结论构建和实行导师领导下的临床与科研专业指导小组培养体系,明显有益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团队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一种精英教学模式。其中临床能力是基础,科研是紧跟医学前沿的国际化需求,英语水平则是两者结合的桥梁和手段。通过总结近年来八年制临床医学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和实习三阶段的教学实践,重点强调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专业英语应用水平,锻炼科研思维的重要性,从而造就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发展潜力远大、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医学见习生中开展教学主体互换、情景模拟、临床科研训练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儿科医学见习生的学习兴趣显著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及主动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综合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儿科见习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