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螺旋CT在临床上的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全身各部位,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容积漫游技术(VRT)是目前较高级的三维显示方式,图像呈半透明状,边缘柔和。笔者应用容积漫游技术行骨创伤三维成像,取得了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l.临床资料:本研究材料均取自本院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病例,共4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l例;平均年龄46.6岁。全部病例于CT检查前均行常规X线正侧位平片检查,环枢关节加张口位片。其中颈椎损伤9例(包括环枢关节损伤4例),胸腰椎损伤7…  相似文献   

2.
总结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回顾分析 59例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 ,全部病例均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及齿状突开口位片 ,2 5例摄断层 ,2 8例摄屈 /伸侧位片。 2 1例行CT扫描 ,2 6例行MRI检查。上颈椎损伤 4 6例 ,其中寰椎椎弓骨折 9例 ,枢椎骨折 7例 ,齿状突骨折 2 1例 ,寰椎椎弓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 1例 ,寰椎横韧带断裂 8例 ;下颈椎损伤 1 1例 ,其中椎体骨折 3例 ,脱位 2例 ,骨折脱位 6例 ;多节段间隔性颈椎损伤 2例 ,无X线异常的脊髓损伤 (SCIWORA) 3例。认为影像学检查对于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对怀疑有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小儿患者应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及齿状突开口位片 ,小儿颈椎SCIWORA应常规行颈椎MRI检查  相似文献   

3.
枢椎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是临床上的一种严重损伤。笔者自 1 997年起采用改良Fielding寰枢椎融合术治疗本症 1 3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例 ,男 1 2例 ,女 1例 ;年龄 2 6~62岁 ,平均 34 6岁 ;致伤原因 :井下作业伤 8例 ,高处坠落伤 3例 ,车祸伤 2例 ;3例因颈髓损伤出现四肢不同程度瘫痪。入院后经拍摄颈椎侧位及张口位片 ,及CT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枢椎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不同程度的前脱位。本组1 3例骨折按Anderson~D’alonzo分型[1 ] :均选择Ⅱ型病例作手术治疗。 1…  相似文献   

4.
CT扫描在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峰  吴少峰  龚金华 《中国骨伤》2001,14(2):110-110
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临床上均可通过常规X线片(包括正侧位片、闭孔斜位片等 )作出诊断。而对髋臼复杂性骨折、隐匿性骨折[1] 或关节内游离骨折块 ,在常规X线片上往往不能清晰显示 ,却可被CT扫描所发现 ,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我院 1996~ 1998年对收治的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 16例常规应用CT扫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中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 2 1~ 6 5岁 ;左侧 6例 ,右侧 10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14例 ,高处坠落伤 2例。入院后常规行X线片检查确诊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及股骨髁上骨牵引 ,入院…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5例6~9岁女孩因肩部摔伤致锁骨骨折(其中3例为青枝骨折)合并环枢关节旋转固定(AARF)。表现为斜颈,头左旋3例,右旋2例。前3例诊断耽误3~11个月,最后均行原位环枢关节融合术。随着经验的积累,后2例均在2周内明确诊断,采用简单的头部牵引而达到环枢关节的完全复位。众所周知,环枢关节旋转固定是儿童斜颈的少见原因,它常与颈部旋转损伤或上呼吸道感染有关。锁骨骨折合并AARF以前未见报道。本组4例首次就诊已有斜颈,另1例3周后复查时发现斜颈,但未能立即想到AARF。 AARF似由颈部强迫旋转加屈曲造成,这符合肩部及头侧着地的损伤机理。儿童的小关  相似文献   

6.
CT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ao QY  Wang MY  Wu XB  Zhu SW  Wu HH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4):220-223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髋臼骨折的诊断、治疗上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到2002年6月间因髋臼骨折而收住院的66例有完整平片和CT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逐个对两者在放射学上的影像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并作横向对照。结果66例中,有6例经CT检查而更改诊断。对于边缘压缩骨折、关节内游离体、股骨头压缩、骶髂关节损伤和坐骨结节骨折,平片和CT的阳性诊断例数之比分别为3:17、7:29、6:15、0:5和1:5,并且CT能多层次清晰显示髋臼顶部的骨折形态。结论CT对于平片是不可缺少的有效补充检查,对于髋臼负重区的损伤判断,关节面的边缘压缩骨折,关节内游离体,股骨头骨折,骨盆后方骨折有决定性作用,能进一步明确并完善诊断,有效指导治疗。故CT检查应与正位、髂骨斜位和闭孔斜位X线片一并作为髋臼骨折的常规放射学检查,并仔细阅读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分辨CT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影像学特点和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寰枢椎外伤病例90例,均行普通x线检查及CT扫描,采用高分辨CT轴位扫描,并行MPR、VR后处理及3D重建,分别分析这几种成像方法对寰枢椎外伤性改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90例寰枢椎外伤病例中,通过高分辨CT轴位检查、MPR、VR后处理及3D重建相结合,诊断为寰椎骨折10例,齿状突骨折40例,枢椎骨折25例,单纯性寰枢关节脱位15例。寰枢关节脱位合并寰枢椎骨折患者30例。行高分辨CT扫描及后处理后诊断全部正确,x线片正确诊断为54例,占60%,其余均为误诊或漏诊。高分辨CT对寰枢椎外伤性改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普通X线片。结论高分辨cT成像可以清楚显示寰枢椎各部位外伤性改变,特别是隐蔽性创伤,能对寰枢椎损伤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其独特的影像学特点可做为寰枢椎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在脊柱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洪翰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0):635-635
在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中,传统X线检查仍然占主导地位,CT、MR、DSA等在有明确指征时选择使用。近年来,螺旋CT应用到临床后,扩大了CT在骨科的应用范围。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9例中,男9例,女1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2岁,平均22.5岁。其中,寰枢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寰枢椎X线DR(X-RayDigital Roentgenography)检查与螺旋CT(SpiralCT)检查对诊断小儿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2例小儿患者进行寰枢椎X线DR检查和螺旋CT检查及重建。结果 7例X线DR检查诊断为小儿寰枢椎半脱位,而通过CT检查和重建4例诊断为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3例为正常;2例X线DR检查误诊为齿状突骨折、寰枢椎半脱位,CT重建清楚显示为寰枢椎畸形,分别为齿状突后弓缺如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1例;3例小儿在拍摄颈椎张口位时不配合,寰枢椎显示欠清,CT检查清晰显示为寰枢椎半脱位。结论螺旋CT检查和重建技术较X线DR检查更易显示小儿寰枢椎半脱位征象,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游离齿突小骨的影像学征象(附2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经影像学研究探讨游离齿突小骨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3例游离齿突小骨患者,其中10例有明确的外伤史。明确游离小骨的诊断后,须经影像学检查来明确寰枢关节的不稳定程度和颈脊髓的压迫。1例无症状的患者行保守治疗,22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2~4年(平均2年8个月),23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均较满意。结论 对游离齿突小骨患者,无论有无寰枢椎不稳、有无症状和脊髓损伤的体征,均可成功进行影像学评估。建议对此类患者宜常规行颈椎正侧位、开口位、屈.伸侧位摄片和CT平扫,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行三维CT重建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平片、直线断层、CT和MRI检查在寰枢椎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局限性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各项影像检查结果在诊断中的价值、局限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本组病例中,寰枢椎骨折29例,单纯寰枢关节脱位4例。33例均经平片检查,可确诊24例;21例经直线断层检查,19例可确诊,Halo-Vest外固定架术后复查28次,图像效果满意,并在断层下调整角度,达到满意为止;25例经CT检查,可确诊24例;16例经MRI检查,13例可确诊。结论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正确选择有助于寰枢椎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维CT(CT 3-D)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42例骨关节损伤患者的X线片、CT、CT 3-D,对照手术所见,显示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片应用方便,是骨折的基本检查方法,但对于复杂骨关节损伤易漏诊,不能确定骨折类型;CT可明确骨折的部位、范围、移位程度,但阅片者需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熟悉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CT 3-D显示骨关节损伤直观、全面,有利于选择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结论 X线片对复杂骨关节损伤诊断帮助有限,CT能显示骨折情况,但需要丰富的阅片经验;CT 3-D是目前理想的复杂骨关节损伤诊断方法。对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国外将先进的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和CT扫描相结合 ,形成三维CT重建[1,2 ] ,此项新技术多应用于关节内骨折。作者收集了 12 8例关节内骨折的三维CT重建资料 ,就三维CT的关节内骨折临床应用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9年以来对 12 8例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进行三维CT检查 ,男 76例 ,女 5 2例 ;年龄 18~ 48岁 ,平均 33岁。其中髋 43例 ,膝 5 2例 ,肩 17例 ,踝 10例 ,肘 6例 ,所有病例接受X线平片、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等检查。2 三维CT重建技术螺旋CT扫描是一种容积扫描技术 ,其扫描方式不同于常规CT扫描。我们…  相似文献   

14.
潘骏 《中国骨伤》2003,16(3):173-175
跟骨骨折属于复杂的关节内骨折 ,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创伤程度重、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 ,正确术前诊断和分析尤为重要。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影像学中的应用 ,螺旋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特别在复杂关节内骨折的应用中 ,显示了其优越性[1,2 ] 。我们对 1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了螺旋CT(SCT)扫描和重建处理 ,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1 临床资料1998年 9月 - 2 0 0 0年 2月对 15例患者共 17个跟骨骨折行SCT检查 ,其中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2 0~ 6 1岁 ,平均 34岁。致伤因素 :车祸伤 3例 ,摔伤1例 ,高空坠落伤 11例。所有患者CT…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盆环骨折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二维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3D)对骨盆环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有完整的X线DR(digital radiography)片、螺旋CT片影像资料的57例骨盆环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类,本组病例A型38例,B型12例,C型7例。对A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B、C型患者全部采取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或经皮行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术后3d~27个月内进行随访,利用螺旋CT检查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对其术前术后的DR片、螺旋CT的3D、MPR的重建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7例骨盆环骨折患者中,5例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的X线DR片诊断为可疑骨折,9例骨盆后环骨折X线DR片漏诊,3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X线DR片诊断为可疑骨折,3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X线DR片漏诊,后经螺旋CT检查予以修正。术后影像学评价优15例,良3例,差1例;临床评价优16例,良3例。结论:螺旋CT的MPR、3D的重建图像对骨盆环骨折的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治疗了 2 3例跟骨关节内骨折 ,应用Sanders分型方法对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随访结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2 1例 ,女性 2例 ,3例为双侧骨折。平均年龄 3 8岁 (18~ 5 5岁 ) ,致伤原因为坠伤 2 0例 ,车祸 2例 ,重物砸伤 1例。合并腰椎骨折 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 9d (5~18d)。1.2 诊断及Sanders分型过去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诊断多根据X线平片分类 ,最常见的Essex lopresti分类把骨折分为舌状骨折和关节压缩骨折 ,但不能反应出关节面损伤的情况 …  相似文献   

17.
骨关节与软组织间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传统的X线平片诊断在骨关节病诊断中一直占有较重要的地位。随着医学的发展,CT在骨关节系统的应用也日趋重视。尤其对人体复杂部位的骨创伤,CT检查能提供较准确的治疗依据[1]。现将本院近两年来31例骨关节CT扫描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与方法:31例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0~55岁。创伤位于胸锁关节2例,肘关节2例,肩关节5例,髋关节9例,踝关节4例,骶髂关节5例,上段颈椎2例,下段腰椎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CT扫描。除4例踝关节为冠状位扫描外,其余均为横断位扫描。层厚、层距分别在2mm~10…  相似文献   

18.
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小儿颈椎及颈脊损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回顾分析59例小儿颈椎及颈脊髓损伤,全部病例均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及齿状突开闰片,25例摄断层,28例摄屈/伸侧位片。21例行CT扫描,26例行MRI检查。上颈椎损伤46例,其中寰椎椎弓骨折9例,枢椎骨折7例,齿状突骨折21例,寰椎椎弓骨折21例,骨折1例,寰椎椎弓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1例,寰椎横韧带断裂8例,下颈椎损伤11例,其中椎体骨折3例,脱位2例,骨折  相似文献   

19.
颈椎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颈椎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即作出正确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在颈椎损伤的早期诊断手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年来CT、MRI等影像学先进技术在颈椎损伤诊断中逐步得到应用和普及,传统的放射学检查方法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颈椎损伤的X线平片诊断要点及研究进展,并对CT和MRI检查的特点与适应证选择作一简要介绍。1 X线检查的适应证1.1 无症状患者 一些作者主张所有严重创伤病例不论有无相关症状或体征均应视为高危患者而行颈椎X线检查,美国外科学会曾建议对严重创伤患者应常规行颈椎X线检查,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50例临床怀疑寰枢椎半脱位的儿童患者,张口位摄片不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经患儿家长同意后行DTS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寰枢椎形态结构显示完整,寰椎侧块及寰枢关节间隙显示清晰,无周围组织结构干扰.其中14例寰枢椎半脱位,显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具有价格低廉、图像成像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等优势,且患儿接受辐射量较CT检查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