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际化中药标准研究项目的查新检索策略和文献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加入WTO后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国家将“创新药物和中药现化”列为“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专项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是:构筑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完善我国新药研究开发体系,合理布局,优化集成,建立我国新药研究开发技术联盟;开发出一批具  相似文献   

2.
熊艺花  林吉  黄琳  彭美美  冯彪 《热带医学杂志》2004,4(6):766-766,768
中药新药开发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时效强的科研活动,资料的管理工作贯穿新药研究的全过程,对新药开发的立项、研制、申报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资料的管理要求都不相同。资料的管理是开发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做好新药申报工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就目前中药发展的趋势看,创新药物的开发研制是中药企业发展竞争的关键,不失时机并连续不断的进行新药开发,是药品生产企业永恒的主题.新药开发是中药企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4.
1998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医院院内中药制剂与新药开发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了100多篇学术论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开发院内制剂工作中的成绩,阐述了研制中药新剂型的方法,论述了新药开发的设想,探讨了剂型改革的思路。 (一)院内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1.院内制剂的开发院内中药制剂是临床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院内制剂也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7):41-41
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的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日在北京成立。其目标是建成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现代复方中药研究、开发和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6.
"入世"后中医药科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入世”后中医药科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认识应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建立我国中药现代研究开发体系,形成我国科技先导型中药产业,培育中药跨国产业集团,培育外向型、复合型高级中药人才;并对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另药新药研制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
国家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已为中药学人所共识,然而临床医生和广大老百姓对中药现代化成果的感受仍较为滞后。重视临床、结合临床,大力开展中药转化医学研究,是推动中药现代化走进临床的重要出路和举措。中药转化医学研究路径可概括为: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循环往复过程;其研究内容可概括为: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和源于临床的创新中药研制。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核心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功效为基础的中药品质与性效评价方法和标准,推动中药“品-质-性-效-用”一体化,使中药标准在临床上能让医生看得懂、用得上;源于临床的创新中药研制,包括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的特色复方中药研制、基于临床标本和组学方法的现代组分中药研制,加快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进程,为中医临床提供“源于传统、优于传统”的安全高效药物。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从科研立项、人才培养、新药审评及配套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等方面,支持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药注册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要求和门槛也越来越高,从传统经典名方中寻找合适的处方,并对其进行新药开发和基础研究将来愈来愈受到重视。将对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和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为中药的相关创新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人WTO,新药研究和开发如何去应对新的挑战?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是研发新药的重要宝库,如何选择中药作为寻找新药的突破口,今结合个人的工作谈谈看法。 1.中药现代化研究目标问题:中药现代化应当瞄准西医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保健事业的发展 ,药物已成为一类不断推陈出新的特殊商品。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构思和科学的方法 ,寻找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新型药物 ,所研制新药应更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我国创制新药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制药企业中药品仿制率高达97% ,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今后仿制药品将陷入侵权困境 ,因此新药的研制与开发迫在眉睫。1 概述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由化学、生物学、医学领域内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合作的复杂系统工程 ,涉及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药物化学、分析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进展 ,中药日渐被更多的国家所承认和应用 ,中药的研制开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在药学、临床药理、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和新药开发方面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前 ,我国研究学者所进行的代谢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参松养心胶囊--络病理论治疗心律失常的最新研究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野  郑海燕 《当代医学》2004,10(2):43-44
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由河北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吴以岭教授等完成的“参松养心胶囊”研究,目前通过了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这是他们继研制通心络胶囊之后,应用中医络病理论治疗心脑血管研究取得又一个可喜成果它标志着我国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不断涌现,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竞相发展高效筛选的技术,并将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新药筛选领域一产生了通常所说的高通量药物筛选。高通量筛选具有快速、微量、高效、经济的特点,是近年来各大制药公司和药物研究机构在药物研究早期阶段的重中之重。我国药物研究长期以仿制为主,药物筛选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为了改变新药筛选水平落后这一制约我国创新药物发展的主要“瓶颈”,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4.
中药新药开发 ,是我国医药学面向社会乃至于全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急待发掘和提高。中草药材资源丰富 ,疗效稳定、可靠、毒副作用小 ,因而受到国内外患者的欢迎 ,特别是海外同胞也日益对中草药制剂颇感信赖。这对于我们开发新药更是充满信心。由于我国存在着现代化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相互并存、相互发展的现状 ,在研制和开发中药新药的同时 ,必须正确对待中西药之间的关系 ,遵循祖国医学理论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 ,充分动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新一代中药…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新药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药研究开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国外研制的新药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血液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生物技术药物和内分泌/代谢药物等.国内上市的新药大多是进口或合资企业的产品,自己生产的医药产品以老药为主,不多的新药也大多是仿制的,中药产业的企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在新药研究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条件差以及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国内的制药行业应通过战略重组,实现规模经营,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技术开发实力和市场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回归自然意识的加强,人们对传统医药越来越难视,中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尉时也形成了一个中药新药升发的热潮。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成为投资热点。许多研究机构和医院纷纷加入到中药新药研发的行列中。由于中药新药开发是一项技术性、规范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由于缺少经验,许多人走了弯路,遭受了挫折。笔者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基金管理工作多年,经历在总结分析大量经验教训后,认为要顺利地完成这一工作,在开发前应当先考虑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新药研究和开发如何去应对新的挑战?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是研发新药的重要宝库,如何选择中药作为寻找新药的突破口,今结合个人的工作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方法:在一定的资料中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出正确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结论:中药新药的研制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用科学的指标表述中药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 ,治疗感冒、肝炎的中药新药各有近百种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也有百余种 ,很多种疾病的治疗药在各自的同类治疗药中都有数十种 ,而且至今仍有大量新药研制工作还在低水平上徘徊 :加加减减 ,改头换面 ,互相仿制 ,虽然新药品种不少 ,但疗效相近又无明显优点 ,其后果不仅不利于患者 ,更不利于中医药事业。”新药评审专家李连达院士介绍 ,中医新药研制的原则应是安全有效、疗效显著、符合中医理论及中药特色。自我国 1985年颁布新药审评办法以来 ,已有近千种中药新药问世 ,现在每年仍有数百种中药新药在申报 ,虽然其中不乏好药 ,但真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方法:在一定的资料中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出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结论:中药新药的研制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用科学的指标表述中药生物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