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输卵管插管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联合中药治疗在输卵管近端阻塞中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6月182例输卵管近端阻塞患者给予输卵管插管治疗后中药灌肠和金刚藤糖浆口服,月经干净3~7 d行76%复方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简称造影),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妊娠情况并与输卵管通液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术后造影示:输卵管通畅51例(57%),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质部阻塞6例,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21例,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3例,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插管联合中药治疗在输卵管近端阻塞治疗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宫腔镜插管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理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5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宫腔镜插管通液法)、B组(宫腔镜插管通液联合中药疗法),比较组别间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痊愈率(69.6%)、有效率(20.3%)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无效率(10.1%)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的基础上,配合以中药治疗,能够强化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如 《光明中医》2009,24(2):272-273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同治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中药内服通管汤(自拟)结合中药外敷方(自拟)离子导入及中药灌肠方(自拟)保留灌肠治疗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60例,治愈33例(55%),显效20例(33.33%),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37例,治愈11例(29.23%)有效9例(24.32%),无效17例,总有效率54.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中药(笔者自拟方剂)内服+灌肠,对照组25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50例,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10d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少腹双侧坠胀或一侧痛、腰骶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药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24%、86·36%、60%,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输卵管通液术或单一的中药内服灌肠,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药多途径联合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采用SSG-PDCP诊断标准,对凡符合输卵管通而不畅,输卵管阻塞及凡符合SSG-PDCP诊断标准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诊断标准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方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灌肠、中药离子透入、中药藤包等多途径治疗.结果:(1)输卵管通畅评定: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45%、30.91%、96.36%;对照组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51%、32.08%、73.59%.(2)盆腔粘连的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无效率为3.33%;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无效率为43.33%.(3)2组患者妊娠率评定:治疗组妊娠例数18例,妊娠率为60.00%;对照组妊娠例数10例,妊娠率为33.33%.以上3方面评定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多途径联合通液疏通输卵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丹参注射液作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再通液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诊断为输卵管梗阻的患者,行介入再通术,并灌注丹参注射液。术后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52例73条输卵管梗阻,间质部、峡部梗阻58条,再通率96.6%。壶腹部、伞部梗阻15条,介入再通3条,再通率20%。结论:丹参注射液作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再通液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梗阻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加压注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中药灌肠配合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加压注液术治疗,对照组29例只用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加压注液术治疗。结果:妊娠率治疗组为28.6%、对照组为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5.0%、对照组为5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程度均有改善(P0.05)。反流量、推注阻力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加压注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B介入透视下输卵管导管疏通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观察再孕率.方法:设治疗组60例,应用CB介入透视下输卵管同轴导管导丝行输卵管疏通术,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庆大霉素、透明质酸酶等药物施以官腔灌注术.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01条输卵管,51例,孕19例;对照组治愈48条输卵管,25例,孕9例.结论:介入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明显优于药物官腔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9.
於江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49-2150
采用中药、输卵管通液及微波联合治疗,大大改善了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预后,疗效满意.目的:通过联合应用中药、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微波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探讨提高输卵管阻塞通畅率及受孕率的方法.方法:对15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在治疗时随机分为三组:普通通液组47例;普通通液 中药治疗组51例;普通通液 中药 微波治疗组52例;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普通通液组治愈16例,治愈率34.04%;普通通液 中药治疗组治愈22例,治愈43.14%;普通通液 中药 微波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率67.31%.各组间治愈情况有极显著差异(P<0.005).讨论: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可起到协同、互补和促进作用,在治疗上达到了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46-147
目的:探讨不孕症、输卵管阻塞的理想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微波组和对照组,微波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日即微波热疗并口服中药化痰通络汤,次日口服疏肝理脾汤.对照组输卵管通液术后口服化痰通络汤,次日口服疏肝理脾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微波组42例(60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再通56条,输卵管再通率为93.3%,对照组38例(56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再通40条,输卵管再通率为68.9%,两组再通率比较有高度的显著性意义(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X2>6.63,P<0.01).结论:微波输卵管通液、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方法简单、费用低、安全、无创伤、无副作用,此方法有互补、协同和促进作用,是目前治疗输卵管阻塞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叶青  牟胜群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2):538-540
对 11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者行中药配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 (治疗组 ) ,并与用中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的 10 1例 (对照组 )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 87例 ,好转 2 2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94.8% ;对照组治愈 5 6例 ,好转 2 0例 ,无效 2 5例 ,总有效率 75 .2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 P<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妊娠 45例 ,妊娠率39.1% ;对照组妊娠 2 9例 ,妊娠率 2 8.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P<0 .0 5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输卵管通液术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妊娠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输卵管通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个月宫内妊娠率及24个月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出血率、腹痛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5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兼治联合输卵管通液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中药口服为基础治疗,分阶段施行中药灌肠、中药外敷和输卵管通液的综合疗法,治疗5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同时,随机选取5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仅做输卵管通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中药内外兼治联合通液术综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妊娠26例,其妊娠率为47.3%,而对照组妊娠3例,妊娠率仅为5.5%.临床妊娠率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外兼治联合通液术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妊娠率,并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每月输卵管通液1次,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461例为实验组;采取单纯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226例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52.71%,对照组治愈率为25.71%,两组在治愈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及针灸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及针灸配合输卵管通液术和单纯通液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痊愈率为62.53%,总有效率达78.34%;对照组痊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及针灸配合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书范 《中医药学刊》2003,21(5):806-80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每月输卵管通液1次,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461例为实验组;采取单纯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226例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52.71%,对照组治愈率为25.71%,两组在治愈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吴静 《河南中医》2011,31(8):893-89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复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复术,并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结果:39例中.1 a内受孕10例,受孕率25.6%.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复术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血清热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输卵管注射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活血清热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总有效率和随访1年自然妊娠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输卵管畅通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随访1年自然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清热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有助于促进输卵管通畅,提高妊娠成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育龄女性不孕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异常如输卵管积水、粘连、炎症导致的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中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辨证施治,内服外治相结合,疗效肯定,其中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最具特色.本文对近年来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阴道后穹窿药物注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于月经干净后3天行阴道后穹窿药物注射,第5天开始中药内服,每个月经周期用药10剂,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3-7天内行输卵管通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阴道后穹窿药物注射能缓解输卵管阻塞症状、减轻自觉症状、提高受孕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