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及护理指导。方法 12例确诊为多动症患儿治疗前后通过基线测试采集脑电波数值,然后以各种图像方式进行实时反馈,同时进行护理指导。结果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在治疗20次后7例患儿(58.3%)转为正常,治疗40次后10例患儿(83.3%)转为正常;综合注意力商数在治疗20次后6例患儿(50.0%)转为正常,治疗40次后9例患儿(75.0%)转为正常。经20次训练后,12例有注意、情绪、行为、学业问题的患儿人数下降了8例(66.7%);40次训练后,人数下降了10例(83.3%)。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安全、有效、无创,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他林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多动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利他林治疗组给予利他林口服,感觉统合训练组给予统合训练,等多动症状控制后停止给予治疗措施,半年后评估.结果利他林治疗组停药半年后55例(91.7%)患儿重现多动症状,而感觉统合训练组则只有15例(25%)患儿重现多动症状.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比利他林更持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阶梯式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96例首次确诊为ADHD未接受过药物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个体组、团体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3组均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同时个体组采取一对一个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团体组采用双人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取阶梯式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一个疗程后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Ⅳ)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IVA-CPT综合注意力商数及综合控制力商数均较前升高(P<0.05)。观察组IVA-CPT中视觉控制力商数、综合控制力商数得分均高于个体组及团体组(P<0.05);视觉注意力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得分高于团体组(P<0.05)。观察组SNAP-Ⅳ中多动-冲动得分下降较个体组及团体组明显(P<0.05)。结论 对于ADHD患儿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中阶梯式团体治疗方式的疗效更优,可以明显改善多动-冲动的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多动症儿童68例,使用盐酸哌甲酯给药1个月、6个月,以自身治疗前后作为对照,对其进行注意力测试,并填写多动症筛查量表。结果在用药后,患儿的多动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视觉反应控制商数(VRCQ)、视觉注意力商数(VAQ)、听觉反应控制商数(ARC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有了明显的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患者治疗的缓解率为7.35%,有效率为60.29%,治疗6个月后,治疗的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1.18%、80.8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不良反应小,值得应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对36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0、40次后,利用持续操作性测试(CPT)和临床症状评估对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0次后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改善(P〈0.05),而行为、学习、躯体和焦虑因子无明显改善;持续操作性测试(CPT)的漏按率明显改善(P〈0.05),反应时和误按率无明显变化。治疗40次后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ADHD患儿的行为因子和学习因子改善明显(P〈0.05),躯体因子和焦虑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T测试的漏按率无进一步改善(P〉0.05),反应时明显改善(P〈0.05),而误按率无明显变化。结论:40次比20次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改善ADHD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托莫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对46例ADHD惠儿给予托莫西汀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4个月,于治疗前后详细记录患儿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以及进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并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ner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nners量表评分在多动指数、学习问题、冲动一多动、品行问题等4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身障碍、焦虑两个方面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莫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的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等核心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疗效及护理指导。方法30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1个疗程共20次,采用SNAP-IV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SNAP—IV量表总分以及注意力因子、多动/冲动因子较治疗前均下降显著(P〈0.01;P〈0.05;P〈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疗效确切,家长满意度高,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30号1寸不锈钢毫针治疗儿童多动症73例,所有患儿均每日治疗1次,30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6例占23%(16/73),显效27例占39%(27/73),有效19例占28%(19/27),无效11例占16%(11/73),总有效率90%(62/73)。结论针刺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跟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与利他林时照,了解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180例儿妻多动症(ADHD)患儿随机分成反馈组和利他林组各90例,分别给予脑电生物反馈及利他林治疗,用Conners量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和TOVA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时进行跟踪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conners量表行为因子、学习因子、多动因子及多动指数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12个月随访时,反馈组上述因子评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利他林组上述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别.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因子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升高(P<0.01).12个月随访时,反馈组c因子分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利他林组则无明显差别(P>0.05).TOVA4项操作评分12个月随访时,反馈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利他林组与治疗前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与利他林近期疗效相当,但远期疗效优于利他林.  相似文献   

10.
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磊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4):32-33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时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多动症患儿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综合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对儿童多动症进行心理行为矫正10例,有效率达60%,药物治疗10例,有效率达70%,综合治疗18例,有效率达100%.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效果比单一治疗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睡眠、注意力商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6例ADHD患儿,给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每次10mL,tid,连续治疗3个月。另选取53例身心健康儿童进行对照;并运用《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CSHQ)对ADHD患儿在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前、后进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比较治疗前后ADHD患儿的睡眠及注意力商数情况。结果:ADHD患儿治疗前CSHQ得分高于健康儿童(P<0.05),且睡眠障碍发生率达53.7%。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后ADHD患儿CSHQ得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注意力商数显著提高(P<0.05)。ADHD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智力糖浆可改善ADHD患儿的睡眠障碍和提高其注意力商数,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动宁胶囊联合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医院诊治的134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盐酸托莫西汀胶囊,0.5 mg/(kg·d),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多动宁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儿连续用药2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血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Conner简明症状量表(ASQ)评分和斯若佩评估量表(SNAP-IV)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OR、ACT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儿COR、AC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ASQ和SNAP-IV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儿ASQ和SNAP-IV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动宁胶囊与托莫西汀联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注意力和控制力,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8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87例多动症患儿,并与20例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行为积分值明显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且其疗效与年龄、病程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影响。方法120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加拿大LABORIE公司生产的生物反馈/刺激仪,通过阴道电极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同时依据收缩和放松肛门时肌电图的变化,掌握盆底肌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治疗前评估、建立恰当的期望值、个性化健教内容、优化治疗环境、现场陪伴指导治疗、脱离生物反馈仪进行家庭自我训练的护理指导、准确记录排尿日记的方法等。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8.3%,总有效率91.6%,无效率8.3%,满意率95.0%;对照组治愈率为51.6%,总有效率78.3%,无效率21.7%,满意率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提高治愈率、总有效率和满意率具有重要作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儿童多动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多动症患儿进行针刺治疗,取穴大椎、长强、鸠尾,均强刺激,不留针,每周针刺1次,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大椎、长强、鸠尾三穴联合应用,可通任督二脉,以调心、肝、肾之生理功能,共同起到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锐  于书画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1948-1949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意义.方法 对3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40 min/次,1次/d,20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36例中治愈26例(72.2%),有效5例(13.9%),无效5例(13.9%),总有效率86.1%;随访6个月,复发l例(2.8%).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异物术后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研究组患儿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同时对两组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中治愈3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儿中治愈21例,显效4例,有效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27/40)。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呼吸道异物术后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疗效显著,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强化对患儿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综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近3年儿童保健门诊诊断为学习困难的68例儿童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学习能力提高训练、感觉统合训练,3个疗程为1周期。训练前后分别用联合瑞文智力测试(CRT)和学能测试评定,观察疗效。结果接受综合训练的儿童在训练前后CRT所测智商(IQ)值明显提高,学能测试各项检测结果异常值明显降低(P<0.01),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训练能有效治疗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儿童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11日~2017年5月20日我院160例儿童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80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8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康复情况评分、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14.00±2.12)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65.24±28.45)d,相比对照组(79.27±32.61)d明显更短,且观察组患儿服药依从率(97.50%)相比对照组(85.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7.50%)相比对照组(22.50%)明显更低,P 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康复情况评分(23.00±2.45)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结论对精神病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更优,不良反应发生更少。  相似文献   

20.
贾胜琴  吉蓉  王继忠  牛军 《河北医药》2003,25(3):172-173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小儿肛门直肠畸形肛门成型术后排便失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高分辨多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及肛门直肠测压分析软件 ,对 2 0例肛门成型术后排便失禁的患儿 ,用生物反馈疗法训练 ,加强肛门周围的肌肉力量 ,训练直肠对各种感觉的识别 ,调节直肠受到刺激时 ,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的协调运动。结果  2 0例排便失禁的患儿经生物反馈治疗后 ,肛门直肠测压表明 ,最大收缩时间延长 ,收缩向量容积提高 ,感觉阈值降低 ,肌电振幅增高。临床评分提高 (2 .8±1.0 )分。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是排便失禁儿童疗效可靠且无创伤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