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及护理指导.方法 12例确诊为多动症患儿治疗前后通过基线测试采集脑电波数值,然后以各种图像方式进行实时反馈,同时进行护理指导.结果 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在治疗20次后7例患儿(58.3%)转为正常,治疗40次后10例患儿(83.3%)转为正常;综合注意力商数在治疗20次后6例患儿(50.0%)转为正常,治疗40次后9例患儿(75.0%)转为正常.经20次训练后,12例有注意、情绪、行为、学业问题的患儿人数下降了8例(66.7%);40次训练后,人数下降了10例(83.3%).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儿童多动症安全、有效、无创,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多动症儿童68例,使用盐酸哌甲酯给药1个月、6个月,以自身治疗前后作为对照,对其进行注意力测试,并填写多动症筛查量表。结果在用药后,患儿的多动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视觉反应控制商数(VRCQ)、视觉注意力商数(VAQ)、听觉反应控制商数(ARC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有了明显的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患者治疗的缓解率为7.35%,有效率为60.29%,治疗6个月后,治疗的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1.18%、80.8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中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不良反应小,值得应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对36例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0、40次后,利用持续操作性测试(CPT)和临床症状评估对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0次后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改善(P〈0.05),而行为、学习、躯体和焦虑因子无明显改善;持续操作性测试(CPT)的漏按率明显改善(P〈0.05),反应时和误按率无明显变化。治疗40次后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进一步改善(P〈0.05),ADHD患儿的行为因子和学习因子改善明显(P〈0.05),躯体因子和焦虑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T测试的漏按率无进一步改善(P〉0.05),反应时明显改善(P〈0.05),而误按率无明显变化。结论:40次比20次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改善ADHD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托莫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对46例ADHD惠儿给予托莫西汀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4个月,于治疗前后详细记录患儿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以及进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并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ner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注意力商数与反应控制商数中视觉、听觉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nners量表评分在多动指数、学习问题、冲动一多动、品行问题等4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身障碍、焦虑两个方面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莫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的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等核心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疗效及护理指导。方法30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儿脑电生物反馈治疗1个疗程共20次,采用SNAP-IV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SNAP—IV量表总分以及注意力因子、多动/冲动因子较治疗前均下降显著(P〈0.01;P〈0.05;P〈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疗效确切,家长满意度高,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他林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多动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利他林治疗组给予利他林口服,感觉统合训练组给予统合训练,等多动症状控制后停止给予治疗措施,半年后评估.结果利他林治疗组停药半年后55例(91.7%)患儿重现多动症状,而感觉统合训练组则只有15例(25%)患儿重现多动症状.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比利他林更持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阶梯式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96例首次确诊为ADHD未接受过药物及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个体组、团体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3组均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同时个体组采取一对一个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团体组采用双人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取阶梯式团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一个疗程后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Ⅳ)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IVA-CPT综合注意力商数及综合控制力商数均较前升高(P<0.05)。观察组IVA-CPT中视觉控制力商数、综合控制力商数得分均高于个体组及团体组(P<0.05);视觉注意力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得分高于团体组(P<0.05)。观察组SNAP-Ⅳ中多动-冲动得分下降较个体组及团体组明显(P<0.05)。结论 对于ADHD患儿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中阶梯式团体治疗方式的疗效更优,可以明显改善多动-冲动的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影响。方法120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加拿大LABORIE公司生产的生物反馈/刺激仪,通过阴道电极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同时依据收缩和放松肛门时肌电图的变化,掌握盆底肌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治疗前评估、建立恰当的期望值、个性化健教内容、优化治疗环境、现场陪伴指导治疗、脱离生物反馈仪进行家庭自我训练的护理指导、准确记录排尿日记的方法等。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8.3%,总有效率91.6%,无效率8.3%,满意率95.0%;对照组治愈率为51.6%,总有效率78.3%,无效率21.7%,满意率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提高治愈率、总有效率和满意率具有重要作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史可 《哈尔滨医药》2023,(1):101-102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沙盘游戏在儿童多动症(AD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ADHD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沙盘游戏疗法,两组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的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评分、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评分。结果 治疗2个月,两组PSQ、TRS总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SQ、TR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沙盘游戏治疗ADHD患儿能够减轻患儿的多动症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西药制剂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辨证联合口服利他林西药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利他林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6周。治疗结束后使用多动指数量表、父母症状问卷、临床总体印象对疗效进行评定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6.15%),经,检验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多动指数总分、中医证侯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多动指数评分(26.12±4.21)、中医证侯积分(6.12±1.65)明显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32.31%)。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更轻,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磊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4):32-33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时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多动症患儿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综合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对儿童多动症进行心理行为矫正10例,有效率达60%,药物治疗10例,有效率达70%,综合治疗18例,有效率达100%.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效果比单一治疗好.  相似文献   

12.
徐晨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253-254
目的探讨分析对儿童多动症患者采用行为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2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22例,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行为矫正技术;对比两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的注意障碍、学习困难等情况的改善程度,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为期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活动过度、学习成绩相较于治疗前均得以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各方面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x~2=4.8873,P〈0.05)。结论行为矫正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多动症患儿的多动症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苓口服液联合哌甲酯控释片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多动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控释片,1片/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精苓口服液,6~10 mL/次,2次/d。两组患儿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注意力评定量表(SNAP-IV)、多动行为量表(Conners)和儿童智力量表(Raven’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1%,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活动过多、情绪不稳、注意缺陷、行为冲动等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NAP-IV和Conner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而Raven’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量表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 精苓口服液联合哌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患儿注意力改善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物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药物结合心理疗法治疗37例多动症患儿,并与9例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行为积分值明显下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结合心理疗法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64例儿童抽动障碍。结果 61例(3例退出)患儿的临床有效率88.5%,治疗前后总抽动得分,整体损害得分和YGT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近期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6.
陈才  杨少华  洪芳芳  周远京  廖晓宇 《重庆医药》2009,38(16):2022-2024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68例脑瘫患儿按性别、年龄、分型、病情进行随机配对设计。对照组(34例):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生物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66项,以盲法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66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互动式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临床疗效。选取医院收治的ADHD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互动式心理护理,评估临床疗效,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行Conner简易问卷调查和视听连续整合测试(IVA-CPT)。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63%(P<0.05);观察组治疗后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冲动-多动、焦虑、心神障碍、品行问题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互动式心理护理联合常规综合治疗ADHD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8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87例多动症患儿,并与20例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行为积分值明显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且其疗效与年龄、病程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针灸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吴道胜 《中国药师》2010,13(3):405-406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儿血浆兴奋性氨基酸中谷氨酸(Clu)和门冬氨酸(As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TS患儿(治疗组),予以TPM治疗至少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TS患儿血浆Glu和Asp的含量,并评估其治疗效果。选择我院体检正常儿童3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TS患儿治疗前血浆Glu和As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应用TPM治疗12周后,患儿血浆Glu和As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同时患儿耶鲁综合抽动严重度量表(YGTSS)评分指标运动性抽动分数、发声性抽动分数和综合损害分数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兴奋性氨基酸可能参与佟的发病过程。TPM治疗TS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患儿YGTSS评分,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儿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进行观察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2013年本院共收治40例年龄(2.02±1.96)岁(0~5岁)MODS患儿进行观察与研究,加强40例患儿易发器官的功能保护与观察,并且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40例MODS患儿在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后24例(60%)患儿进行院内治疗,24例患儿中16例(40%)临床治愈,5例(12.5%)好转,3例(7.5%)死亡;自动出院的16例患儿中4例(10%)好转,12例(30%)死亡。结论密切观察病情与护理原发病对患儿受损器官的恢复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儿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