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义ΔNp73基因在抑制大肠癌细胞生长、转移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的意义.方法以人类大肠癌细胞株LOVO为研究对象,将外源性的pcDNA3-ΔNp73以及反义基因pEGFP-ASΔNp73转染大肠癌细胞后,分别命名为LOVO/ΔNp73和LOVO/ASΔNp73,并测定MTT生长曲线;Boyden 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测定侵袭力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细胞VEGF表达的变化;再将转染了两种基因的大肠癌细胞株分别种植于裸鼠,成瘤后测定种植瘤内MVD以及VEGF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法).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提示LOVO/ ASΔNp73细胞的生长较LOVO/ΔNp73组细胞减慢,细胞侵袭力明显降低(P<0.01);细胞及种植瘤VEGF免疫组化染色提示LOVO/ASΔNp73组VEGF染色呈弱阳性,而LOVO/ΔNp73组则呈强阳性;MVD检测提示LOVO/ASΔNp73细胞组与对照组(示LOVO/ΔNp73细胞组)相比,MVD显著减少(P<0.01) .结论 反义ΔNp73基因可减缓大肠癌细胞的生长,降低其侵袭力,并抑制了肿瘤血管的生成,对大肠癌具有治疗作用,可作为大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TGFα、EGFR反义寡聚核苷酸对大肠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反义寡聚核苷酸(ASODN)对人大肠癌生长增殖的作用。反义TGFα、反义EGFR及无关对照ODN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转染人大肠癌HR8348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细胞周期分析,裸鼠体内接种等方法测定瘤细胞体内外增殖的变化。与对照组HR8348细胞相比,经TGFα反义ODN处理的HR8348细胞体外增殖速度减慢(抑制率达80%)、DNA合成受抑、裸鼠体内成瘤率下降(25%:100%)。经EGFR反义ODN处理的HR8348细胞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TGFα反义ODN、EGFR反义ODN均能有效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体内外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3.
槲皮素对大肠癌细胞SW116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了槲皮素对人大肠癌细胞SW116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MTT检测法和双层琼脂集落形成,[观察了大肠癌细胞的生长变化。结果:槲皮素对人大肠细胞SW116有显的抑制生长及增殖,并能使大肠癌细胞出现脱落并伴有死亡,DNA生成物减少,大肠癌细胞SW116集落形成率降低,结论:本实验研究提示,槲皮素对大肠癌细胞SW116具有较强的抑制生长及杀伤性,并可能运用于协助临床对肿瘤的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人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了68例人大肠癌组织中的VEGF及KDR的定位与分布,并对血管进行染色及计数。结果显示,68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55.9%(38/68),阳性物质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及胞浆;KDR表达阳性率为45.6%(31/68),既可位于癌组织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又可位于肿瘤细胞胞膜及胞浆。VEGF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密切相关。VEGF表达阳性大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P<0.01),而且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1)。结果提示,大肠癌细胞分泌的VEGF既可以旁分泌的形式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也可能存在着自分泌形式;VEGF与大肠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是大肠癌主要的血管新生诱导因子之一,可促进大肠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腺瘤与非肿瘤性息肉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大肠腺瘤、36例非肿瘤性息肉、13例腺癌和11例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大肠腺瘤组VEGF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和MVD值均高于非肿瘤性息肉组(P〈0.05);大肠腺瘤组MVD值与VEGF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s=0.640,P〈O.01)。结论:VEGF和血管形成密切相关,腺瘤的高表达和非肿瘤性息肉的低表达可能是两者恶变趋势差异的重要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杜滂  魏经国 《放射学实践》2002,17(6):542-545
目的:通过检测裸鼠肝癌模型中肝癌不同生长时期的病理改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KDR及Flt-1的异常表达,探讨肝癌复发转移与VEGF及其受体间的关系。方法:将裸鼠25只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对照组,其余20只原位种植人肝癌细胞,分别于1周、2周、3周、4周作血管造影,取标本切片行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nti-VEGF,anti-KDR及anti-Flt-1的表达。结果:血管造影显示种植后2周组肝脏血管开始有增生及扭曲,3周及4周组血管改变更加明显,各组成瘤率均为100%,光镜下1周组可见瘤细胞散在肝血窦周围,2周组瘤组织聚集成团,3周组,4周组瘤细胞团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向瘤周浸润,瘤细胞团内可见坏死,1周组瘤细胞VEGF表达成弱阳性,2周组VEGF表达成阳性,3周组及4周组VEGF表达强阳性;正常对照组于种植后1周组肿瘤细胞与周围肝细胞VEGFR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种植后2周、3周、4周肿瘤新生儿血管VEGFR表达逐渐增强,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着色明显强于瘤周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亦可见VEGFR染以。结论:多血供的肝癌结节VEGF及其受体表达较强,肿瘤的生长,局部浸润,远处转移与VEGF及其受体密切相关,VEGF首先来源于旁分泌,在后期肿瘤自分泌是VEGF高表达的重要来源,这可能是肝癌阻断血供后,癌灶能存活,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缺氧对肺腺癌细胞生长特性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对肺腺癌肿瘤生长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暴露于常氧(空气,5%CO2)、缺氧(1%O2,5%CO2,94%N2)、无氧(95%N2,5%CO2)环境48h后,将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其生长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测定移植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10天后,缺氧组肿瘤体积显著大于常氧组。移植25天后缺氧组肿瘤体积、重量、微血管密度以及瘤组织中VEGF、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常氧组,而无氧组显著低于常氧组。结论适度缺氧可以刺激肺癌细胞VEGF、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移植瘤血管形成,提高肿瘤的生长能力;而严重缺氧损伤癌细胞,影响生长因子合成表达,阻碍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估图象定量分析系统在对血管生成程度(MVD值)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取45例大肠癌石蜡标本和10例正常大肠组织标本,以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对所选的标本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和人工计数的方法测定微血管密度。结果:微血管人工计数和图象定量分析均反映,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癌组织之间血管生成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并且MVD值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转移有关。结论:血管生成是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应用图象定量分析系统可以更精确、更客观地对血管生成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肠外浸润螺旋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肠外浸润的螺旋CT(SCT)征象与病理、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关系。方法 4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均行SCT多期动态扫描,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VEGF和MMP-2的表达和计数MVD。结果 螺旋CT判断大肠癌肠外、肠壁浸润的准确率为92.5%(37/40)。肠外、肠壁浸润组的转移率分别为75.0%(21/28)和33.3%(4/1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肠壁、肠外浸润组间的CT强化程度、MVD、VEGF和MMP-2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强化程度与MVD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SCT增强扫描能较准确地判断大肠癌的肠外浸润,且肠外浸润预示着更高的转移倾向;CT强化程度可作为定量分析指标初步判断肿瘤血管生成,MVD、VEGF、MMP-2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密切相关,肿瘤血管生成在大肠癌的浸润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采用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定量检测兔VX2肝种植瘤模型经索拉非尼靶向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DCE-MRI进行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开腹瘤组织块包埋法制备兔VX2肝种植瘤模型,术后7天,通过MRI检查筛选形状规整、大小基本一致的VX2肝种植瘤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经索拉非尼灌胃治疗,对照组采用同等剂量的5%葡萄糖灌胃治疗。实验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行DCE-MRI扫描,并记录肿瘤最大径线及定量参数Ktrans、Kep、Ve、Vp,最后一次扫描结束后,处死实验兔,行HE染色及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Ktrans、Ke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Ktrans不同观察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两组间肿瘤直径增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两组间MVD、VE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trans与MVD、VEGF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2和0.651),而其他定量参数与MVD、VEG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CE-MRI可定量评估索拉非尼对兔VX2肝种植瘤抗血管生成的疗效。容积转移常数Ktrans与MVD、VEGF呈正相关,可反映治疗前后的微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11.
观察在荷瘤大鼠脑内原位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胶质瘤的血管生成的抑制效果。所有大鼠均在立体定向导引下右尾状核区接种含C6胶质瘤细胞 1× 10 6的Hank液 (2 0 μl)。实验Ⅰ和Ⅱ组在细胞接种后的 1和 2周各原位注射 1次 ,共 2次 ,每次实验Ⅰ组为 10 0 0 μmol/L、实验Ⅱ组为2 0 0 0 μmol/L的VEGF反义寡苷核酸。对照组仅在接种后第 1和 2周原位注射 2 0 μl的Hank液。第 3周时处死所有大鼠 ,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 ,标本做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VEGF的表达和血管密度 (MVD) ;原位杂交观察VEGF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 ,实验组大鼠有较好的生存状态 ,而对照组在实验 2周时开始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至 3周时大鼠大多处于濒危状态 ;成瘤抑制率实验Ⅰ组为 91 5 % ,实验Ⅱ组为 10 0 % ;实验组和对照组VEGFmRNA、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研究表明 ,原位使用VE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荷瘤大鼠颅内胶质瘤能取得很好的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VEGF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Ad-VEGFP-CDglyTK)联合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裸小鼠体内结肠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方法 建立裸小鼠人结肠癌模型,将24只成瘤后的裸小鼠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重组腺病毒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VEGFP-CDglyTK与前药氟胞嘧啶(5-DC)、更昔洛韦(GCV);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ASODN)组,注射Survivin ASODN;基因联合治疗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VEGFP-CDglyTK与前药5-FC、GCV,同时注射SurvivinASODN.治疗后测定瘤重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将瘤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各组最终瘤重及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516.58±10.58mg,0%;重组腺病毒组238.74±15.77mg,53.78%±3.12%;Survivin ASODN组225.61±13.47mg,56.23%±2.60%;基因联合治疗组63.70±3.41mg,87.66%±0.70%.空白对照组与其他3组有显著差异(P<0.05),基因联合治疗组与重组腺病毒组、SurvivinASODN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细胞生长受抑制,特别是基因联合治疗组抑瘤作用最明显,肿瘤组织切片中可见片状坏死区,而且这些区域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空白对照组、重组腺病毒组、Survivin ASODN组和基因联合治疗组MVD分别为19.25±3.19、11.33±2.46、10.42±2.35、3.33±1.56,空白对照组MVD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重组腺病毒组及Survivin ASODN组MVD均显著高于基因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 VF/3F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和Survivin ASODN均具有一定的体内抑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于肿瘤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反义核酸抑制放疗诱导的肝癌细胞VEGF高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放疗过程中放疗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升高的机理,以及VEGF反义硫代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s)对肝癌细胞VEGF表达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动态观察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血清VEGF变化,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观察放疗对肿瘤细胞VEGF表达分泌的诱导作用及反义寡核苷酸的抑制效应。结果:肿瘤患者血清VEGF浓度在放疗期开始后逐渐升高,1-2周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到第6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肝癌细胞受X射线照射后VEGF的分泌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VEGF反核组癌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较单纯照射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放射可诱导肿瘤细胞中VEGF的表达分泌。放疗患者放疗过程中血清VEGF浓度升高可能是由于癌细胞受照射后VEGF表达,分泌增加所致,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放疗诱导的VEGF高表达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和纤维腺瘤动态增强MR对比剂空间分布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63例乳腺肿瘤术前行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瘤中心、瘤边缘和瘤旁MR对比剂空间分布情况。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MVD及分布情况,并分析与相应病灶MR对比剂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与纤维腺瘤内部MR对比剂空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乳癌组瘤边缘强化程度(ASI)显著高于瘤中心;而腺瘤组瘤边缘ASI显著低于或等于瘤中心。乳癌组瘤中心、瘤边缘和瘤旁△SI显著高于腺瘤组。乳腺肿瘤动态增强MR对比剂空间分布与MV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和纤维腺瘤动态增强MR对比剂空间分布显著不同,并且与MVD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I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DCE)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5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行前瞻性DCE—MR检查,计算动态增强参数: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max,增强峰值(PH)、峰值时间(Tpeak)。所有病例手术病理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分析各动态增强参数与乳腺癌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并比较29例乳腺癌与12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乳腺病、10例癌旁正常组织MVD计数和VEGF表达的差别。结果乳腺癌Smax(2.04±1.8;r=0.807,P〈0.01)、PH(678±260;r=0.697,P〈0.01)与MVD呈正相关,Tpeak(69±38)与MVD呈负相关(r=-0.425,P〈0.05)。乳腺癌组MVD计数[(65.09±15.81)个/200倍视野]明显高于纤维腺瘤组、乳腺腺病组及癌旁正常组织组(P值分别为0.043、0.018、0.002)。69%(20/29)乳腺癌VEGF表达阳性,也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值分别为0.035、0.007、0.001)。乳腺癌边缘区域的MVD(60.38±24.14)个/200倍视野,高于中央区域(37.64±16.52)个/200倍视野;(t=2.635,P=0.016)。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MVD(73.23±23.02)个/200倍视野,高于无转移组(59.34±18.03)个/200倍视野,(t=2.303,P=0.031)。结论乳腺癌部分MR—DCE参数与MVD、VEGF相关,能较客观地反映乳腺癌血管生成状况,其MVD计数和VEGF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16.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ODN)对人肝癌细胞系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肝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方法: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能表达VFGF,采用人工合成反义、正义ODN分别作用于SMMC7721细胞,RT—RCR、流式细胞仪比较各处理组V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VEGF RT—PCR扩增条带的图像分析平均灰度值显示,反义组为0.4379,正义组为0.7367,对照组为0.7462。流式细胞仪分析VFGF蛋白表达率,反义组为17.2%,正义组为31.8%,对照组为31.2%。结论:反义ODN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的表达,其有望成为抗肝癌的新一代基因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兔VEGF反义c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SVEGF);利用反义核酸技术调控脑脊液源性转移的形成,MRI活体动态监测,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脑脊液源性转移形成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构建兔VEGF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质粒;VX2细胞接种后不同时间行MRI检查。使用GE公司的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膝关节正交线圈。行常规及DCE-MRI检查,分析时间-信号曲线参数SLE值。在每次MR检查前抽取实验兔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做VEGF的ELISA检测。所有实验兔在最后一次检查完毕后取材行病理检查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获得兔子反义VEGF核酸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SVEGF);通过对DCE-MRI参数SLE、肿瘤生长速度、动物存活时间的分析,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DCE-MRI参数SLE与VEGF的IHS评分以及与血液及脑脊液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反义核酸对脑脊液源性转移瘤具有调控作用。MRI是一种可靠、无创的脑脊液源性转移病变反义核酸治疗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8.
血源性脑及脑膜转移瘤中VEGF表达及磁共振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源性脑及脑膜转移瘤中VEGF的表达水平及MRI检测意义。材料和方法:3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从颈总动脉行血脑屏障开放接种VX2癌细胞,单纯接种VX2癌细胞及单纯注射生理盐水。接种后1周开始在不同时间行MRI检查。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及脑膜转移瘤中的VEGF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脑膜成瘤率72%,脑内成瘤率62%。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注射Gd-TDPA后T1WI有明显的增强效应。VEGF检测证实血源性脑及脑膜转移瘤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VEGF对脑及脑膜转移瘤的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VEGF抗体及其拮抗剂阻止或抑制脑及脑膜转移瘤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As2O3碘油栓塞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血管新生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二维超声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动脉As2O3碘油栓塞对兔肝移植瘤生长、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5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实验设生理盐水灌注组(A组)、As2O3灌注组(B组)、单纯碘化油栓塞组(C组)、阿霉素+碘化油栓塞(D组)及As2O3+碘化油栓塞组(E组),As2O3的用量为2 mg/kg.治疗后1周,采用二维超声检测肿瘤大小,计算肿瘤的生长率,病理观察肿瘤的坏死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瘤区的MVD及VEGF表达强度.结果治疗后1周,各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441±0.26) cm3、(1.372±0.28) cm3、(0.578±0.16) cm3、(0.523±0.12) cm3和(0.508±0.10) cm3,各栓塞治疗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单纯碘化油栓塞及阿霉素+碘化油栓塞后,残余肿瘤区的MVD略有升高,两者分别为23.4±4.7和22.3±5.3,与阴性对照A组MVD为21.8±6.3相比,统计学无显著性意义; 两组的VEGF表达强度分别为0.163±0.019 和0.160±0.016,高于阴性对照A组(Ρ<0.05),A组的VEGF表达强度为0.140±0.02;As2O3+碘油栓塞组残余瘤区的MVD减低,VEGF表达减弱,两者分别为15.1±3.2和0.102±0.02.MVD与VEGF表达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As2O3+碘油栓塞组肿瘤坏死率大于单纯碘油栓塞及阿霉素+碘油栓塞组(Ρ<0.05),分别为85.5%±4.0%、73.5%±7.8%和75.9%±11.4%.结论 As2O3+碘油栓塞可抑制肿瘤生长,增加肿瘤的坏死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降低栓塞后残瘤的VEGF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体外培养的Walker 2 5 6瘤细胞VEGF表达的情况 ,评价其与碘油混合行肝动脉栓塞对大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反义和正义VEGF寡核苷酸加入无血清培养的Walker 2 5 6瘤细胞的培养液中 ,4 8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上清VEGF含量 ,并观察上清刺激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 4 )生长受抑情况。 30只Walker 2 5 6移植性大鼠肝癌模型数字法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油 (UFLP) 0 2ml(UFLP组 ,n =10 ) ,UFLP 0 2ml+VEGFasODN 3OD混合物 (UFLP +asODN组 ,n =10 ) ,生理盐水 0 2ml (对照组 ,n =10 )。于术前及术后第 7天行MR检查观察肿瘤的体积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瘤内及瘤周VEGFmRNA含量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结果 VEGFasODN可以明显抑制培养的Walker 2 5 6瘤细胞VEGF的表达。动脉栓塞实验中 ,UFLP +asODN组肿瘤生长率明显低于UFLP组和对照组 [分别为 (14 0 1± 33 8) %、(177 9± 6 4 9) %和 (4 0 3 9±6 9 4 ) % ;F =6 0 0 2 ,P <0 0 1]。瘤内及瘤周VEGFmRN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