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苯氧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方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疏肝和络方对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将60例HT合并SC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补充治疗,治疗组30例予健脾益气疏肝和络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TSH水平均降低(P0.05),FT3、FT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SH、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PO-Ab降低(P0.05),TG-A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PO-Ab、TG-A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PO-Ab、TG-A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PO-Ab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Ab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疏肝和络方对HT并SCH的干预可以达到与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相同的对甲状腺轴的调节作用,且减轻甲状腺自身免疫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肝郁脾虚性慢型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5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88例)。治疗组服用疏肝健脾和胃方每日1付,早晚各1次水煎服。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硫糖铝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30d为1个疗程,并设计相关对照表格。结果: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消除胃黏膜炎症、促进其修复、根除幽门螺杆菌且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在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方面疏肝健脾和胃方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保肝西药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化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对其进行分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保肝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保肝西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60.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肝功能指标: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方联合保肝西药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减小肝损伤,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且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安全性高,故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益肾方减轻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并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内分泌药加楂麦汤治疗,治疗组应用内分泌药加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Kupperman症状评分及卡氏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Kupperman症状评分及卡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疏肝健脾益肾方对减轻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52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方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予FOLFOX方案化疗。观察2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KPS评分、肝功能及肿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肿瘤客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γ-GT、TBIL)以及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CEA、CA19-9、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CEA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肝健脾方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可有效减轻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8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5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7例)、对照组(88例).治疗组服用疏肝健脾和胃方,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硫糖铝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3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胃黏膜炎症改善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疏肝健脾之中药方口服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SP水平,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P物质(SP)和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健脾疏肝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及血浆SS、SP含量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S、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脾疏肝方可能通过调节脑肠肽激素来调节胃肠运动及分泌功能的紊乱,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129-2131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郁脾虚证)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健脾疏肝方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胃排空率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胃排空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联合针刺治疗,能够改善糖尿病胃轻瘫(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胃排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单盲、阳性药对照的方法,将74例患者分配为疏肝健脾法联合雷贝拉唑组(治疗组)38例,双倍雷贝拉唑组(对照组)36例,2组均治疗6周,采用中医学证候标准调查表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Gerd Q)调查方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西医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单项症状比较,2组治疗前后反酸、烧心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嗳气、咽紧不利、吞咽困难、胸背胀痛等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西医单项症状比较,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中西医单项症状中除恶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以疏肝健脾法联合雷贝拉唑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GERD比单纯使用雷贝拉唑治疗疗效好,症状改善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2.
王淑华  王强  杨倩 《河北中医》2009,31(6):819-821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加味合穴位敷贴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8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显效率86.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显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个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上腹痛、纳呆、乏力、善太息积分及总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方合穴位敷贴治疗FD疗效确切,能推动胃肠蠕动,促进胃肠道排空,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之目的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方疏肝健脾养心方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轻中度抑郁症诊断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疏肝健脾养心方(柴胡、白芍、酸枣仁、郁金、炙甘草、当归、白术、生姜、薄荷、黄芪、茯神、远志、木香、龙眼肉、大枣、枳壳、生龙骨、生牡蛎、五味子、百合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四逆散联合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情况,并对抑郁疗效、证候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经治6周,两组HAMD及HAMA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抑郁疗效及证候疗效分别为81.7%(49/60)和85.0%(51/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34/60)和60.0%(36/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养心方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纤维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予疏肝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肝纤四项[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Ⅲ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透明质酸(HA)]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差异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9%,对照组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Ⅳ、LN、PⅢNP、HA水平、主要中医症状(胁肋疼痛、肝脾肿大、身目发黄、脘闷腹胀)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肝纤维化程度和中医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自拟)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疏肝健脾方,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疗程30天。结果:两组失眠症状均有改善,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治疗失眠症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治疗女性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女性ST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口服,对照组30例应用麻仁软胶囊口服,2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不同年龄段、病情、病程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粪便性状、困难程度及兼证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困难程度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2组治疗后排便频率、困难程度、兼证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述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愈显率治疗组69.0%,对照组36.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31~50岁、51~70岁年龄段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中老年STC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中、重度病情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中、重度STC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6~10年病程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10年病程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治疗女性STC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针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星期后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自主排便次数(SBM)、各项便秘症状(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及粪便性状)评分及生活质量(PAC-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星期后,治疗组CSBM和SBM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BM和SB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星期后,两组CSBM和SBM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SBM和SB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星期后各项便秘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星期后排便时间、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星期后粪便性状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C-QOL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C-QOL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起效快,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消瘿方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消瘿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随访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治疗前后服用西药剂量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5%,对照组为75.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TSH、FT3、FT4及TRAb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甲巯咪唑服用剂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疏肝消瘿方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渗湿方治疗伴焦虑抑郁状态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疏肝健脾渗湿方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及24周随访两组临床疗效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渗湿方治疗伴焦虑抑郁状态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中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NAFLD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 (33/34),对照组为82.35%(28/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ST、ALT、TC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88%(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NAFLD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