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神经瘤是常见的桥小脑角肿瘤,来源于前庭神经雪旺氏细胞,年发病率约为10×10-6[1],肿瘤生长较缓慢.本文对3例行伽玛刀治疗失败后的患者行扩大迷路进路肿瘤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翔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084-1087
颅脑肿瘤的发生率为(10~20)/10万,当前外科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方式,神经放射、新型药物出现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对一些常见颅脑肿瘤治疗的趋势,包括治疗方向、手术技术、药物和放疗等多种手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肿瘤,在祖国医学中多属于(疒征)、瘕、积、聚四病范畴,其形成与瘀血密切相关。我们临床以活血化瘀为主,结合扶正培本、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化裁,观察31例各类肿瘤患者,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延长了生存期,一些患者获得了瘤体缩小和消失的满意疗效。方剂组成黄芪15g 丹参10g 川芎10g 地鳖虫10g 元胡10g 牡蛎30g 三棱10g。临床根据虚实寒热、邪毒瘀痰的偏盛及肿瘤病位性状随证加  相似文献   

4.
牛会军 《重庆医学》2013,42(8):946-949
胸腺瘤较为少见,其发病率为0.15/10万人,但却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前纵隔肿瘤的20%,成人可达50%.由于异位胸腺的存在,约10%的胸腺瘤位于颈部或纵隔的其他区域[1],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肿瘤的重要手段.现将近年有关胸腺瘤外科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显微手术策略,以提高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病变部位:硬膜外肿瘤10例;髓外硬膜下肿瘤33例。43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33例患者行全椎板切除术;10例患者行半椎板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3例。病理类型与MRI诊断一致35例(81.4%),平均随访2年,按JOA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症状完全缓解24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4%。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可在维持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切除肿瘤,手术中应注意对脊柱稳定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关毅  徐树林 《中外医疗》2013,(33):67-68
目的 根据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分析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胃肠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肿瘤位置和身体特点,采用最适合患者本身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肿瘤选择性切除.结果48例胃肠肿瘤患者痊愈占48%,10例患者胃肠肿瘤死亡占10%,42例胃肠肿瘤患者复发占42%,经过二次手术治疗,最终痊愈无死亡.结论胃肠肿瘤临床没有很明显的特征性,说明外科手术在对胃肠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很有效.在分析100例的患者的外科手术临床治疗案例中,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肾肿瘤大多为恶性,在成人恶性肿瘤中,肾癌占3%,在原发性肾恶性肿瘤中,肾癌占85%[1].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亚洲国家.我国肾癌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发病侧别左右相等.肾肿瘤平均世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男性3.66/10万和1.83/10万,女性1.56/10万和0.75/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2~3∶1.发病高峰年龄为50~70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脊椎切除、内固定重建治疗胸椎肿瘤的手术指征及疗效。方法在WBB分区指导下对l2例胸椎肿瘤患者采取全脊椎切除、减压植骨及内固定重建。本组12例中,肿瘤病灶均同时累及WBB4-9区和10-3区。单纯后路内固定5例,前后联合入路7例。结果随访6个月~7年,1例神经症状无改善,其余疗效均较为满意。3例术后10~36个月肿瘤复发。结论对同时累及WBB4-9区和10-3区的胸椎肿瘤病人采取全脊椎切除、内固定重建,稳定性好,肿瘤切除彻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与欧美人相比黄色人种乳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增高,占女性死亡率的3%,女性癌肿死亡率的16%。其预后与肿瘤的大小有关,肿瘤直径<1cm 的10年生存率为90.6%1.1~2cm 的为76.5%,故必须提高对<1cm 肿瘤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19例松果体区肿瘤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10例获全切,另9例获大部分切除。术后1月内无1例死亡。随访表明存活1年以上无肿瘤复发者15例,占78.9%。认为,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直视手术有其必要性;幕下小脑上入路为该区肿瘤显微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之一;肿瘤能否全切与肿瘤的性质、大小以及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关。术后及时对脑积水等并发症妥善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