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筋透刺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经筋透刺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电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的81.5%。结论:采用经筋透刺治疗背肌筋膜炎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对背肌筋膜炎有较好疗效。我院骨科近几年来采用推拿、针刺配合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临床常见疾患背肌筋膜炎为观察病例,通过针刺配合火罐作为主要治疗手段,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共治疗78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100%,证明针刺结合拔罐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同时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评价超微针刀治疗项背肌盘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6例该病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 86例中,痊愈59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1%.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为(5.39±1.65)分,治疗后为(1.32±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微针刃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治疗背肌筋膜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组35例和针灸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局部穴位注射当归、维生素B12注射液为主;对照组采用针刺+TDP照射+拔罐为主。结果:两组显效率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局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配合内服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50例。结果:临床治愈32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外敷何氏风湿痹痛散,配合内服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手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铁周 《四川中医》2005,23(8):109-110
目的:观察按摩手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肩背肌筋膜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按摩手法治疗和中药治疗。结果:按摩手法治疗组在该病的早期优良率为32%、中后期优良率为87%,而药物治疗组在该病的早期优良率为78%、中后期优良率为51%。结论:肩背肌筋膜炎早期患者应以药物治疗为主,而中后期患者则首选按摩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脉冲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小针刀治疗)、脉冲组(脉冲推拿治疗)与联合组(小针刀结合脉冲推拿治疗),每组40例。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脉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与脉冲组、联合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脉冲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背肌筋膜炎是指背部的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僵硬感或冷凉感或胸闷等症状。临床发病率较高,笔者在2000年~2003年期间以刮痧合拔罐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复发率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多为中年人,多因劳累或受寒湿所致。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酸困不适,可扪及痛性结节及条索状物,拨之有弹响感。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走罐配合针刺治疗该病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皆为门诊患者,男22例,女36例;年龄最小  相似文献   

11.
鲁翔鹏  张义  周杰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117-21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蜡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利用普通针刺并配合局部蜡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30例,观察疗效。结果痊愈15例,显效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愈率50.00%,总有效率93.33%。结论针刺配合蜡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走罐法治疗背肌筋膜炎9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 ,有急慢性之分 ,尤以慢性反复发作为多见 ,由于背部肌肉的急性扭挫伤未能及时适当的治疗 ,或由于长期单一姿势弯腰负重的体力劳动者等 ,使得背部肌肉及筋膜反复长期受外力的牵拉 ,多次的外伤而致慢性累积性损伤而形成本病。使肌肉及筋膜产生无菌性炎症、渗出、水肿。日久不愈 ,易致粘连及纤维病变。祖国医学称此为“背痛”、“痹症”。此症中老年多见 ,背部疼痛有时以夜间及阴雨天为甚。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走罐法治疗 93例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93例患者中 ,男性 6 5例 ,女性 2 8例 ;年龄35~ 6 5岁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加热敷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肩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推拿配合热敷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对照组为78.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加热敷治疗肩背肌筋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背肌筋膜炎是因外伤或慢性劳损而使背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局部微循环障碍而致粘连及纤维病变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以肩背部疼痛、头项转侧不利、局部肌肉僵硬等为主要症状,局部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一穴双针刺法是笔者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盛灿若主任医师处跟诊时所学,主要应用于痛  相似文献   

15.
熊晓山 《四川中医》1997,15(2):50-51
项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软组织疾病,病变多局限在肌肉、筋膜、肌位和韧带等组织,常累及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引起项背部疼痛、强硬、肩颈软弱无力和运动受限。易反复发作,迁延缠绵,难于治疗。自1989年以来,择其重病患者,采用传统穴位挑法,观察治疗项背肌筋膜炎37例,有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为便于疗效观察,本组均选择临床病症重,病程较长,有肩颈运动受限,多次用中西药治疗,或针灸理疗未能控制病情,符合项背肌筋膜炎诊断,久治不愈的患者作为观察治疗病例。37例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43岁…  相似文献   

16.
背肌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背部酸痛、压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笔者采用刮痧并针刺治疗该病,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56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4年。  相似文献   

17.
银质针松解术治疗项背肌筋膜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项背肌筋膜炎是一种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又称项背肌纤维炎、项背部软组织劳损。多数患者以项背痛、冷、麻木、僵硬来医院就诊,临床上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我院采用银质针松解术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刮痧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到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背肌筋膜炎50例的临床治疗.结果:背肌筋膜炎50例经过刮痧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结论:刮痧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拨针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火针治疗,治疗组给予拨针疗法配合火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VAS评分、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12周后两组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拨针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背肌筋膜炎患者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6-55岁。在肩背部的压痛点,应用铍针垂直进针,疾刺速拔的方法,进针深度为1-1.5cm。治疗1-3次,每次间隔5d。根据疗效标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