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干扰电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给予小针刀合干扰电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加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6%,对照组为62.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结合干扰电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加热敷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肩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推拿配合热敷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对照组为78.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加热敷治疗肩背肌筋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激光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针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总有效率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壮腰通痹胶囊联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壮腰通痹胶囊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胶囊联合推拿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45/45),对照组为97.8%(44/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综合疗效中“优”率为75.6%(34/45),对照组为15.6%(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ODI、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壮腰通痹胶囊联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洛索洛芬钠胶囊联合推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对照1组予以小针刀治疗,对照2组予拔罐治疗。3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当日、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记录患者的的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评价3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观察组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结合拔罐能更快地缓解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针刀组和针刺组,每组42例。针刀组根据经筋理论采用针刀治疗,每3日1次,4次为1疗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评定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分值均有下降,且针刀组均低于针刺组,2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针刀组为95.2%,针刺灸组为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可有效缓解近期疼痛,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拍痧疗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拍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均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改善方面,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推拿比较,穴位拍痧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背肌筋膜炎患者86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予以推拿治疗,观察组43例予以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痊愈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而对照组仅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有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突出,可缓解背部疼痛、恢复功能活动,并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一定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针刀通督松筋法治疗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微针刀通督松筋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微针刀通督松筋组和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刀通督松筋法治疗筋膜炎临床有效,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0.
罗成 《光明中医》2023,(20):4009-4012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穴位贴敷结合小针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2例肩背肌筋膜炎患者,对照组患者(31例)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小针刀治疗,观察分析2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小针刀治疗肩背肌筋膜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肩背疼痛,促使局部血供与风寒湿症状得到改善,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筋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刀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痉挛等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走罐治疗风寒湿邪型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观察组行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走罐治疗,对照理疗组行低频电子脉冲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治疗,对照药物组予以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并外敷消痛贴膏。治疗4周后评估其疗效,并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及SF-36量表生理健康PH得分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理疗组为87.50%,对照药物组为72.50%,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药物组(P0.0125),但观察组和对照理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H得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程度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走罐治疗风寒湿邪型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背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尚不能认为魏氏伤科手法联合走罐的疗效与低频电子脉冲联合TDP有差异,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含量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刃针结合拨筋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刃针结合拨筋手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利用简化Mc Gill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和现有疼痛强度(PPI)的变化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3.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I和PPI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推拿手法和刃针结合拨筋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刃针结合拨筋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的康复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董俊球 《新中医》2015,47(3):230-231
目的:研究银质针针刺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推拿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银质针针刺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6%,对照组为7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3周,观察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针刺治疗颈背肌筋膜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定向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定向导入治疗,对照组采用LGT-2800系列干扰电治疗仪电疗。治疗10d后,观察比较两组间疗效与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定向导入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能明显缓解疼痛,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走罐结合刺络拔罐及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均予走罐、刺络拔罐及推拿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测量指标来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4例,显效28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4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走罐结合刺络拔罐及推拿治疗能改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ODI、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ODI、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ODI、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塞来昔布胶囊内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点、线、面"结合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项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术"点、线、面"结合法治疗,对照组予针灸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值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值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松解术"点、线、面"结合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针刀组,针刀组36例采用经筋理论指导的小针刀治疗,每周治疗1次,总共治疗2次;联合组36例采用牵拉配合推拿疗法,每天治疗1次,每个疗程5次,总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改善情况、症状改善情况以及NDI前后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效果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针刀组的疼痛评分(1.49±0.36)、NDI评分(11.73±3.61)较联合组疼痛评分(2.98±0.57)、NDI评分(15.64±4.38)显著降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刀组的田中靖久的症状量表(17.43±3.76)较联合组田中靖久的症状量表(12.39±5.08)明显升高,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刀组的总有效率(97.2%)高于联合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未发生针刀断裂、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等不良事件。结论: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通过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其疗效显著高于牵拉配合推拿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提拿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提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拿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