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评价抗骨退变灵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2:1随机单盲法与骨质增生一贴灵对照观察了210例腰椎骨关节炎患者。结果,抗骨退变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80.85%,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骨退变灵;外治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骨痿灵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骨痿灵胶囊治疗组和抗骨增生胶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口服骨痿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口服抗骨增生胶囊,每次3 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连续服用4周。疗程结束后评定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痿灵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谷康泰灵治疗胫腓骨骨折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谷康泰灵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 0例新鲜胫腓骨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开始静点谷康泰灵 1 0ml,每日 1次 ,对照组不用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术后平均随访 1 0个月 ( 3~ 2 4个月 )。结果治疗组 2 5例骨折平均愈合天数(临床愈合 ) 45天 ,与对照组 62天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延迟愈合 3例 ,无骨不连发生 (延迟愈合与骨不连发生率 8% ) ;对照组延迟愈合 5例 ,骨不连 2例 (延迟愈合与骨不连发生率 2 8% ) ,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 (X2 检验 ,P <0 .0 5 )。结论谷康泰灵可加速骨折愈合 ,降低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242-245
目的探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对术后腰椎邻近节段退变(AS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二科因第4~5腰椎椎间盘突出行PLIF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行保留PLC的改良PLIF,对照组患者行传统PLIF。2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摄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根据术后症状有无复发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术后腰椎ASD情况。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均显著低于术前(P <0. 05);但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共发生ASD 8例(16. 0%),其中影像学退变7例(14. 0%),症状学退变1例(2. 0%);对照组患者共发生ASD 28例(56. 0%),其中影像学退变20例(40. 0%),症状学退变8例(16. 0%);观察组患者ASD发生率及影像学退变率、症状学退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 668、8. 547、4. 396,P <0. 05)。观察组8例退变患者中,头端退变5例(62. 5%),尾端退变3例(37. 5%),观察组头端退变与尾端退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43,P>0. 05)。对照组28例退变患者中,头端退变21例(75. 0%),尾端退变7例(25. 0%),对照组头端退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尾端退变所占比例(χ~2=9. 722,P <0. 05)。结论改良PLIF与传统PLIF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保留PLC的改良PLIF可明显降低术后ASD发生率,尤其是头端退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痹痛灵治疗活动期类风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 4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痹痛灵胶囊 (BTL)治疗 (治疗组 )及氨甲喋呤 (MTX) (对照组 )治疗。结果 :治疗 1个月 ,治疗组患者其晨僵、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等主要症状与体征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 ;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 ;治疗 3个月 ,上述主要症状与体征 ,2组均较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 ;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ESR ,RF ,IgA ,IgG等炎性及免疫指标治后 2组较治前明显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痹痛灵胶囊改善类风湿患者症状与体征 ,控制急性炎性反应优于对照组 ;并有与MTX相似的抗免疫作用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退变对腰椎 DXA(双能 X线骨密度测量仪 )测量结果的影响 .方法  5 0例受试对象依据 WHO有关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 (12例 )、骨量减少组(14例 )及骨质疏松组 (2 4例 ) ,比较脊柱退变 Nathan积分对BMD测定值的影响 ,并对骨质疏松组中腰椎 DXA测定正常合并高度退变的患者中轴骨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1Nathan积分同外周骨 BMD值呈负相关 (r=- 0 .72 2 ,P<0 .0 1) ,同中轴骨 BMD值呈正相关 (r=0 .334 ,P<0 .0 5 ) . 2当Nathan积分大于 9分时 ,退变对中轴骨 BMD测定值影响显著 . 3扫描电镜见实验组骨小梁变细 ,穿孔 ,残端游离 ,丧失原有海绵状节构 .结论 尽管随腰椎退变程度加重 ,中轴骨BMD值降低并不明显 ,但骨小梁结构已遭到破坏 ,力学性能减弱 ,在临床工作中对同时伴有疏松及退变的患者应需综合判定 ,早期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早、中期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骨性关节炎患者104例,年龄46~65岁,随即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48g,3次/日口服,共服8周.对照组:抗骨增生片1.04g,2次/日口服,共服8周.结果:治疗组停药后1年痊愈率19.61%,总有效率90.20%.对照组停药后1年痊愈率9.8%,总有效率56.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治疗组除1例出现皮疹外,余无不良反应.对照组除1例出现咽痛外,余无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0A)的准确性及镜下关节清理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1年4月我院对67例(69膝)膝关节0A患者进行关节镜检后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随访0.5~4年.据关节镜下软骨退变程度.X线片改变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及镜下关节清理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软骨退行变的关节镜分级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系,与X线退变程度符合率较低(50.5%).软骨退变与疗效关系:术后2年内优良率:I度退变100%.Ⅱ度退变76.4%,Ⅲ度退变51.7%.2年以上优良率:I度退变93.8%,Ⅱ度退变51.7%.Ⅲ度退变35%.结论:①关节镜检查使膝关节OA的诊断更准确、合理.②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对膝关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椎病治疗组 2 0 7例 ,辨证分型治疗 ,风寒湿滞型用颈痛 1号 ,血瘀阻滞型用颈痛 2号 ,自拟方药研末制成膏剂 ,外敷颈部 ;对照组 132例 ,用骨友灵搽剂外涂颈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4 .11%和 96 .33% ,对照组为 79.31%和 81.0 4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退变颈椎间盘内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和颈椎软骨终板钙化与颈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中西药治疗退变颈椎问盘对细胞因子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25只4月龄新西兰兔,体重2-3k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药物治疗浅层组、药物治疗全层组.建立家兔颈椎动力平衡失调模型,诱导颈椎间盘退变(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术后7个月,药物治疗组(浅层、全层)给予抗骨增生胶囊和葡立胶囊(剂量按体重折算),灌胃2次/日,连用1个月.1个月后用耳缘静脉气栓法处死各组动物,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颈椎间盘中IL-1β、TNFα抗体含量,并在形态学上评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测定各组动物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颈椎间盘中IL-1 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层明显增厚(P<0.01).而抗骨增生肢囊与葡立胶囊联合应用治疗退变颈椎间盘对IL-1 β、TNFα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 退变颈椎间盘组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它们可加速颈椎间盘退变:而软骨终板钙化是颈椎间盘退变的始动因素,二者呈高度正相关.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合作用治疗退变颈椎间盘对IL-1β、TNFα含量及软骨终板钙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仙藤风湿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仙藤风湿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仙藤风湿汤治疗 ,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甙片、消炎痛治疗 ,两组均以 90d为 1疗程。结果 :治疗组缓解 1 3例 ,显效 2 8例 ,有效 1 7例 ,无效 4例 ,有效率为 93.6 % ;对照组缓解 6例 ,显效 1 5例 ,有效 1 8例 ,无效 2 1例 ,有效率为 6 5 .0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仙藤风湿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骨健步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复骨健步片治疗,对照组用壮骨关节丸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骨健步片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灌肠灵治疗慢性结、直肠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雁 《河北医学》2001,7(11):976-977
目的 :观察灌肠灵治疗慢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36例符合慢性结、直肠炎诊断标准的患者 ,随机分为灌肠灵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6 8例。两组治疗均为保留灌肠 ,每日 1次 ,10d为 1疗程 ,共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91.1%与 72 .1% ,P <0 .0 5。结论 :灌肠灵治疗慢性结、直肠炎是目前疗效较好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关节灵治疗三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5 6例三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8例口服关节灵煎剂 ,对照组 2 8例口服雷公藤片。结果关节灵治疗三痹临床总有效率为 85 .71 %,与雷公藤 ( 89.2 9%)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关节灵可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压痛、疼痛个数、肿胀等症状及体征 ,降低患者血清ESR、CRP水平 ,与雷公藤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临床应用关节灵过程中 ,未发现不良反应 ,安全性明显优于雷公藤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6.3 %)。结论关节灵对三痹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灌肠灵治疗慢性结、直肠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雁 《河北医学》2002,8(7):612-614
目的 :观察灌肠灵治疗慢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36例符合慢性结、直肠炎诊断标准的患者 ,随机分为灌肠灵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6 8例。两组治疗均为保留灌肠 ,每日 1次 ,10d为 1疗程 ,共 2疗程。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91.1%与 72 .1% ,P <0 .0 5。结论 :灌肠灵治疗慢性结、直肠炎是目前疗效较好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关节镜清理骨性关节炎退变组织,包括退变剥脱软骨、骨赘、游离体、撕裂半月板并扩大成形股骨髁间窝,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软骨下硬化骨钻孔减压,松解导致髌股关节活动异常的外侧支持带。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4.8个月。疗效优38膝(46.3%)、良27膝(32.9%)、中15膝(18.3%)、差2膝(2.4%),优良率为79.2%。结论:关节镜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病理与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并接受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6例,术前给予腰椎CT和MRI检查,术中取小关节软骨检测病理。Weishaup和Borden标准对影像结果进行分级,Nicola标准对软骨病理进行分级。Spearman法分析影像学改变与病理相关性。结果责任腰椎主要为L4~5,CT和MRI对0~1级软骨退变检测准确率分别为44.12%和47.06%,而对2~3级退变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1.49%和89.36%。与0~1级病变比较,CT和MRI对3~4级病变检测准确率显著升高(P<0.05)。MRI不对称程度对1~2级软骨退变检测准确率为41.18%,显著低于对3~4级退变检测准确率(89.36%)。CT和MRI Weishaup分级与2~3级腰椎退变病理显著相关(P<0.05)。结论2~3级关节炎软骨退变与CT、MRI影像学改变呈显著正相关性,对0~1级病变的临床诊断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退癀散外敷联合消肿活血汤内服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静脉注射甘露醇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治疗组予退癀散外敷联合消肿活血汤内服治疗,监测2组患者骨筋膜间室内压24 h以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治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筋膜间室内压力明显下降,且治疗组骨筋膜间室内压力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癀散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OCS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老年性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和电脑中频理疗,并在每次治疗后增加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和电脑中频理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3%,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降低。结论理疗结合运动疗法,对老年性膝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电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药不同途径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我科门诊治疗的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52例,随机分成超声电导组、中药外敷组、骨友灵组,超声电导组(51例)采用自拟中药超声电导治疗,中药外敷组(49例)采用自拟中药外敷治疗,骨友灵组(52例)采用骨友灵擦剂纱布外敷,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不同时点症状和体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超声电导组VAS评分、WOMAC评分(疼痛、日常活动及总分)、中医证候评分与中药外敷组和骨友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电导组有效率94.1%,中药外敷组有效率87.8%,骨友灵组有效率92.3%,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超声电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