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水平及其部分基因结构与糖皮质激素 (GC)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及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像多态性 (PCR SSCP)、DNA测序法 ,分析 3 0例PNS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GRα水平及其部分基因结构。根据对GC的治疗反应 (强地松 1mg/kg/d,8周 )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组。结果 :PNS患者GRα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轻微病变及轻 中度系膜增殖性肾炎的患者 ,其病理类型与治疗反应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但GRα水平在各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 ,GRα水平高者对GC的治疗反应好。未发现GRα基因外显子 9有结构异常。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GRα水平可预测PNS患者对GC的治疗反应。在PNS患者中未发现GRα基因外显子 9有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2.
杨晓东 《安徽医学》2014,(11):1578-1580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PN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PNS治疗组)25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组)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及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个与2个疗程的甲襞微循环指标及其积分均好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显著地改善PNS患者的微循环状态,有助于机体整体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循环系统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其严重影响了PNS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抗凝治疗为目前PNS治疗的关键之一。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48例PNS患者采用茶色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病因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复发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对常复发的小儿PNS患儿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抗感染,激素治疗并联合应用环磷酰胺(CTX),雷公滕多甙治疗,并与单纯西药组对照。结果:单纯西药组36例完全缓解率58%,复发率50%,联合治疗组28例,缓解率89%,复发率6.4%,结论:联合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目前临床导致慢性肾脏疾病快速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难退性水肿、顽固性蛋白尿和高脂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中医药在治疗PNS方面具有保护肾功能、减轻毒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等独特优势。五苓散是治疗阳不化气、水湿内停的经典方剂,常用于治疗PNS属水湿内盛者。故而现从五苓散证治特点、五苓散与PNS证治特点内在联系、五苓散治疗PNS临证体会等方面探讨五苓散治疗PNS理论源流。  相似文献   

6.
《右江医学》2019,(3):213-218
目的调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PNS患儿延续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意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百色市两家三甲医院儿内科治疗病情好转即将出院及门诊复诊的PNS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结果 PNS患儿延续护理需求度较高,总需求得分为(46.88±8.45)分;患儿的居住地、是否长期服药及其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家庭月收入对延续护理需求有影响,经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NS患儿延续护理需求度高,患儿的居住地、是否长期服药及其家长文化程度、家长职业、家庭月收入等共同影响延续护理的需求程度,综合考虑PNS患儿不同延续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制定科学的、有效的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对提高患儿家长的照护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张宗礼教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经验。张宗礼教授强调肺、脾两脏在儿童PNS病机中的重要性,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对肺、脾两脏的调护是防治儿童PNS的关键,临床疗效颇丰,为临床治疗儿童PNS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明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微量元素的代谢状态 ,并试图寻求一种简便经济的治疗措施。方法 应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 56例成人PNS患者和 38例正常人血清微量元素锌及铜水平 ;分析PNS患者两种微量元素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及 2 4小时尿蛋白排泌量的相关关系 ;同时对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复合物———施尔康治疗的作用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PNS患者血清锌及铜水平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 (P <0 .0 0 1) ;PNS患者血清锌及铜水平均分别与 2 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呈负相关 (P <0 .0 0 5) ,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0 1) ;经 4周正规强的松治疗 ,施尔康治疗组PNS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较非治疗组有较明显的改善 (P <0 .0 0 1) ,但不能显著促进PNS的缓解和增加其缓解率 (P >0 .0 5)。结论 成人PNS患者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 ,适当补充微量元素是PNS治疗的一部分 ;施尔康治疗对成人PNS患者微量元素代谢异常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白清云 《大家健康》2013,(22):129-130
目的:对影响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糖皮质激素在治疗PNS方面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0例PNS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肾脏病理检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了年龄、肾小管间质、病理类型与糖皮质激素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面存在明显区别,p0.05,而青年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患者肾小管间质的受损程度与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抵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受损程度越重,对激素的抵抗越强;在病理分布上,儿童和成人患者主要以系膜增生型和肾小球的轻微病变型为主要病理类型。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PNS的效果主要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肾小管间质的受损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c Syndrome,简称PNS)的临床变化、激素治疗的疗效及其转归,现将我院1958年6月~1976年5月住院治疗的148例小儿PNS的临床分析及  相似文献   

11.
吴雅莉 《当代医学》2016,(34):180-181
目的:探讨泼尼松(Pred)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骨吸收的变化及α-D3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40例,对患者行泼尼松(Pred)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钙、尿脱氧吡啶啉(PDP)、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并与健康体验者比较;把40例PNS患者在Pred治疗6周后,随机分成甲、乙2组,各20例,甲组行Pred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行α-D3治疗。2周后,同样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在Pred治疗前,与健康者比较,PNS患者的尿PDP排泄率和血iPTH浓度更高(P<0.05)、血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red治疗后,与Pred治疗前相比,PNS患者的尿PDP排泄率和血iPTH浓度更高(P<0.05)、血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乙组比较,甲组患者的尿PDP排泄率和血iPTH浓度更低(P<0.05)、血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NS患者行Pred后,骨吸收增加,α-D3的干预后,可有效地降低骨吸收,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及规范激素治疗8—10周后的血清瘦素水平,并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匹配的28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儿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水平,计算BMI。结果:PNS组激素治疗前瘦素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NS组激素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NS组激素治疗后瘦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NS组激素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BM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激素治疗前与激素治疗8~10周后TG、CHO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PNS可致血清瘦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治循证指南(试行)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民 《浙江医学》2010,32(8):1139-1140,117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儿童期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对于PNS的诊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在2000年制定的《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以下简称原标准)中已有具体的诊疗意见,多年来指导国内临床一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谷强  张玲  杨红  陈丽佳 《农垦医学》2004,26(2):83-84
传统的观念认为肾病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损害的病理类型,如微小病变型对激素敏感。近年有报道肾小管-间质损害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激素疗效有相关性,为此我们回顾了最近7年在我院住院的PNS患儿,探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七叶皂苷钠联合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七叶皂苷钠(sodium aescinate,SP)和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脑出血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P组、PNS组和SP+PNS组(均n=24)。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6、12、24、48、72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72 h检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各治疗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SP组或PNS组相同时间点比较,SP+PNS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各治疗组大鼠BBB通透性及脑水肿均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病理损伤也明显减轻,且SP+PNS疗效优于SP或PNS。结论 SP和PNS联合使用对大鼠脑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浆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PNS患者56例,其中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组(肝素组)30例,基础治疗组(基础组)26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IL-8水平。设38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PNS患者血浆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素组治疗7天后血浆IL-8开始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4天后下降明显(P<0.01);基础组治疗前后血浆IL-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细胞因子异常参与PNS的发病过程,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可以影响患者血浆中IL-8的水平,减轻PNS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CD30阳性细胞和IL-6、IL-1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初发的单纯性PNS患儿根据泼尼松足量、中程疗法治疗8周内尿蛋白是否转阴分为激素敏感组和非激素敏感组,同时另选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0阳性细胞百分率及PBMC培养上清液中IL-6、IL-10的浓度。结果激素敏感组活动期患儿CD30阳性细胞百分率、IL-6和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激素敏感组缓解期和激素非敏感组患儿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30阳性细胞和IL-6、IL-10可能在激素敏感性PNS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在PNS治疗前和治疗中,适时检测CD30阳性细胞和IL-6、IL-10水平可能对预测激素疗效及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七总皂甙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肺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与肺动脉内皮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离体肺主动脉环灌流模型。分别在常氧及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观察PNS对氯化钾(KCl)及去甲肾上腺素(NE)预收缩内皮完整血管和去内皮血管的舒张作用。结果:①在常氧及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累积浓度的PNS对60mmol/LKCl及10-5mol/LNE预收缩的血管环均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作用(P<0.05)。②低氧高二氧化碳增强了PNS的肺血管舒张作用,与相应浓度各常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常氧条件下,去内皮组与内皮存在组相比,PNS的血管舒张效应无明显差异(P>0.05);但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去内皮组的PNS血管舒张效应远大于内皮完整组(P<0.05或P<0.01)。结论:PNS可减轻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且去除肺动脉内皮后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内皮介导作用的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百草枯(PQ)急性中毒大鼠血浆、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水平,探讨三七皂苷(PNS)对PQ中毒大鼠的抗氧化治疗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PQ组、PQ+PNS组。PQ组、PQ+PNS组采用1次性灌胃构建SD大鼠中毒模型,后者同时给予PNS预防性治疗,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肺匀浆中MDA、T-SOD和GSH的含量。结果PQ组和PQ+PNS组血浆和肺匀浆中MDS高于Control组,T-SOD、GSH低于Control组(P<0.01)。PQ组与PQ+PNS组比较,PQ+PNS组中MDA含量在血浆和肺匀浆中均较PQ组降低(P<0.01);PQ+PNS组血浆中T-SOD高于PQ组(P<0.01);肺匀浆中T-SOD高于PQ组(P<0.05);PQ+PNS组血浆和肺匀浆中GSH含量高于PQ组(P<0.05)。结论三七皂苷可抑制由PQ诱导的过氧化反应,对PQ中毒具有抗氧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肾小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例PNS患者随机分成黄芪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s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及尿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浓度的变化。结果:黄芪组治疗后sALB上升,uRBP,uβ2MG, uNAG,24hu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PNS患者的肾小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